[1] 闾国年,俞肇元,袁林旺,等.地图学的未来是场景学吗?[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1): 1-6. [2] 竹丽.长沙市园林绿化现状研究[D].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3] 郭萧.南京滨水区绿化现状及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2007. [4] 叶俊,康思奇,傅根深,等.基于卫星遥感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J].测绘通报,2022(3): 23-27. [5] 唐雪海.北京市城六区三维绿量估算与分析研究[D].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2011. [6] 李悦,郭竹梅.回归与延展: 对现行城市园林绿化指标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园林,2017,33(3): 82-86. [7] 李伟,刘永杰,祁燕,等.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一体化体系建设的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2013(12): 88-91. [8] 师卫华,季珏,张琰,等.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19,35(8): 134-138. [9] 彩媛慈,鞠建荣.行道树和险树危树树种符号化的实现与系统应用[J].城市勘测,2016(6): 44-46. [10] 何宗宜,宋鹰,李连营.地图学[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1] 艾廷华.动态符号与动态地图[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1): 47-51. [12] 江南,聂斌,曹亚妮.动画地图中感知变量初探[J].地理信息世界,2009,7(4): 29-32. [13] 艾廷华,朱熀,王洪.面向变化监控的动态电子地图设计[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10): 858-861. [14] 秦雨.地图美学理论在地图设计和评价中的应用[D].武汉:武汉大学,2017. [15] 苗蕾.地图可视化中动态与交互特性的认知研究[D].武汉: 武汉大学,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