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春晓,李明倩.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汇评估交叉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4,44(13):5893-5903. [2] 刘宝元,张甘霖,谢云,等.东北黑土区和东北典型黑土区的范围与划界[J].科学通报,2021,66(1):96-106. [3] 杜也.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演变及生境质量响应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22. [4] 王洪彦,郑文璐,盖兆雪.基于InVEST模型的黑土区碳储量时空分异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4,44(7):473-481. [5] 张智洋,赵颖慧,甄贞.基于LUCC的1986—2022年松花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监测[J].植物生态学报,2024,48(10):1274-1290. [6] 赵欣宇.县域尺度下草原牧区国土“三类空间”划定及其时空演变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 [7] 王成武,罗俊杰,唐鸿湖.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沿线地区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分异驱动力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3,32(2):215-225. [8] 钟绍卓,孙浩源.不同情景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与协同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5):358-369. [9] 王怡冰,李成亮,张鹏,等.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4,44(7):3986-3998. [10] 卢雅焱,徐晓亮,李基才,等.基于InVEST模型的新疆天山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2,39(6):1896-1906. [11] 李姣,汪杰,李朗,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2,41(6):1156-1165. [12] 周姣娣,鲁栋梁,许玉萍,等.基于InVEST和GIS模型的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碳储量时空演变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4,43(5):715-722. [13] 彭云妮,桑会勇,翟亮,等.基于InVEST模型的京津冀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时空分异研究[J].测绘通报,2024(1):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