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萧,甄峰,熊丽芳,等.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52-1361. [2] 袁存忠,邓淑丹.地理信息大数据探讨[J]. 测绘通报,2016(12):105-107,130. [3] 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6):631-640. [4] 吴志峰,柴彦威,党安荣,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J].地理研究,2015,34(12):2207-2221. [5] 董庆,袁宗福.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进行区位优势度评价的探索及应用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11):108-110. [6] 徐明德,王森.基于道路和城镇的区位优势度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4):91-99. [7] 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8):787-798. [8] 武翠芳,赵琦,易海迎,等.基于GIS技术的甘肃省区位优势度分析[J].冰川冻土,2017,39(6):1365-1373. [9] 李雪铭,李双建,徐丛春.基于Surfer7.0的城市居住小区区位条件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5):638-642. [10] 张文忠,刘旺,孟斌.北京市区居住环境的区位优势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1):115-121. [11] 常瑞敏,刘小鹏,何健.银川市城市居住空间区位优势度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11,10(3):278-281. [12] 程钢,张富杰,杨杰,等. GIS支持下的城市小区的居住适宜性分析研究[J].测绘通报,2016(1):49-52. [13] 王洋,吴康敏,张虹鸥,等.城市住房区位优势度的空间评价[J].中国房地产,2017(27):9-15. [14] 安成谋.兰州市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优势度分析[J].地理研究,1990(1):28-34. [15] 武占云,王远飞.基于GIS的上海市购物中心区位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4(1):152-157. [16] 陈兵丽.基于GIS的合肥市蜀山区购物中心区位评价[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9(3):105-111. [17] 郭建科,王绍博,王辉,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区位优势度综合测评[J].经济地理,2017,37(1):187-195. [18] 夏赞才,刘慧霞,罗文斌.中部六省国家级保护地生态旅游区位优势测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2):66-70. [19] MURPHY E. Urban spatial location advantage:the du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and-use and transport plann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 2012,46(1):91-101. [20] ESPITIA-ESCUER M, GARCÍA-CEBRIÁN L I, MUÑOZ-PORCAR A. Location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in the Region of Aragon (Spain)[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11(1):133-148. [21] 花小丽,陈丽,张小林.大学城建设对南京城市功能的促动研究——以仙林大学城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83-87. [22] 刘宁. 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3] 周鹏. 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06. [24] 郭志宏.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25] 陈晓露. 大学城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6] 王嵩. 大学城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7] 王成超,黄民生.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06,26(3):482-486. [28] 赵阳. 大学城空间布局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29] 韩婷婷. 集聚与扩散:发展方式转型下的高校空间布局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0] 赵效为. 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5. [31] 李峻峰.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1):86-89. [32] 宋军.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J].城市问题,2011(6):48-51. [33] 何健,贺俊英.大学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分析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6(2):81-8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