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丰,张军,冉有华.河西走廊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影响因子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26(3):139-146. [2] 戚如芳.积石山县暴雨山洪灾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5):111-113. [3] 孔艳,王保云,杨昆,等.云南省泥石流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典型区域孕灾特点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6):55-63. [4] 谢煜,梁收运.甘肃省泥石流灾害特性分析[C]//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5] 彭锐,甘淑,高莎,等.东川小江干流沿线泥石流沟谷迹地空间分布的遥感解译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8,29(4):9-14. [6] 苏军德,高立兵,孔霞,等.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发育成因及时空分布特征[J].人民长江,2017,48(S1):23-25. [7] 张腾,谢帅,黄波,等.利用Sentinel-1和ALOS-2数据探测茂县中部活动滑坡[J].国土资源遥感,2021,33(2):213-219. [8] 孟凡奇.基于GIS的泥石流预测预报[D].长春:吉林大学,2011. [9] 谭炳炎.暴雨泥石流预报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0(4):14-20. [10] 邵振臣.植被覆盖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10):151-152. [11] 高冰,周健,张姣.泥石流启动过程中水土作用机制的宏细观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12):2567-2573. [12] 虞文娟.基于空间分析的四川省泥石流灾害预报模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13] 丁明涛,王骏,程尊兰,等.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对泥石流灾害的敏感性[J].山地学报,2015,33(5):587-596. [14] 李彩侠,马煜,何元勋.泥石流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以四川都江堰龙溪河流域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0,31(5):32-39. [15] 章德武,谌宏伟.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11(3):146-147. [16] 徐弘.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临界集聚量估算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5, 30(2):212-217. [17] 冯闯,彭定钱.酸碱性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J].四川水泥,2015(4):116. [18] 邢书昆,张光辉,朱平宗.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年限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1,35(4):41-48. [19] 高延超,李明辉,王东辉,等.植被对不同类型泥石流的抑制作用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5):291-295. [20] 邵振臣.植被覆盖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10):151-152. [21] 郭鹏.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