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磊.单波束测深系统与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对比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5):32-34. [2] 刘士付.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229-230. [3] 阳凡林,暴景阳, 胡兴树.水下地形测量[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4] 李钦荣.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长江河道监测中的应用[J].水利信息化,2021(3):51-53. [5] 张旭,李光林,汪正.多波束与单波束测深系统在长江航道测量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6(2):66-69. [6] 郭志金,何雯,罗晔.精密单波束测深分析与实践[J].水利水电快报,2021,42(5):19-22. [7] 褚宏宪,周小明,史慧杰,等.水深测量误差分析与改正[J].物探与化探,2011,35(3):358-363. [8] 勾启泰.利用GPS-RTK高程进行换能器升沉改正的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17,31(5):225-228. [9] 陈星荣,平先才,梁向棋, 等. 单波束测深数据延时研究[J]. 中国水运, 2018(7):52-53. [10] 刘雁春,陈永奇.海道测量定位与测深的延时效应[J].海洋测绘,1999, 19(1):27-34. [11] 金绍华,刘雁春,黄谟涛,等.海洋测量延时效应的研究[J].海洋测绘,2004, 24(1):13-16. [12] 梁武南,杨保岑,舒晓明. 一体化单波束精密测深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3):27-29. [13] 刘雁春,陈永奇.海洋测深的波束角效应及其改正[J].海洋测绘,1999,19(2):20-27. [14] 徐晓晗.海底地形测量波束角效应的建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9,26(8):349-354. [15] 丁继胜,刘忠臣,周兴华,等.利用姿态传感器提高单波束测深精度[J]. 海洋测绘,2002,22(5):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