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珂靖, 蔡红艳, 杨小唤,等. 基于城镇居民用地再分类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4省为例[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 30(5):987-995. [2] 李翔, 陈振杰, 吴洁璇,等.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的城市常住人口格网化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 19(10):1298-1305. [3] 柏中强, 王卷乐, 杨雅萍,等. 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5, 70(8):1229-1242. [4] 田永中, 陈述彭, 岳天祥,等.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 地理学报, 2004, 59(2):283-292. [5] 胡云锋, 赵冠华, 张千力. 基于夜间灯光与LUC数据的川渝地区人口空间化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1):68-78. [6] TAN M, LI X, LI S, et al. Modeling population density based on nighttime light images and land use data in China[J]. Applied Geography, 2018, 90:239-247. [7] 柏中强, 王卷乐, 姜浩,等. 基于多源信息的人口分布格网化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6):653-660. [8] SHI K, HUANG C, YU B, et al. Evaluation of NPP-VⅡRS night-time light composite data for extracting built-up urban areas[J].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4, 5(4):358-366. [9] 李宗光,胡德勇,李吉贺,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连片特困区GDP估算及其空间化[J].国土资源遥感,2016,28(2):168-174. [10] 周玉科, 高锡章, 倪希亮.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特征[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7, 32(6):1107-1113. [11] 张培峰,胡远满,熊在平,等.基于QuickBird的城市建筑景观格局梯度分析[J].生态学报,2011,31(23):7251-7260. [12] 陈红星, 赵明松, 郝天恒,等. 基于Landsat 8影像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浙江省鬼城指数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5):103-105. [13] 陈晴,侯西勇,吴莉.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空间化模型对比分析——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4,29(5):94-100. [14] ELVIDGE C D, BAUGH K E, KIHN E A, et al. Relation between satellite observed visible-near infrared emissions, population, economic activity and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97,18(6):1373-1379. [15] 杨眉, 王世新, 周艺,等.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应用研究综述[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1):45-51. [16] 江威, 何国金, 刘慧婵. NPP/VⅡRS和DMSP/OLS夜光数据模拟社会经济参量对比[J]. 遥感信息, 2016, 31(4):28-34. [17] 傅建春, 李钢, 赵华,等. 中国城市人口与建成区土地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分析:基于652个设市城市的实证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29(2):46-53. [18] 倪愿,周小成,江威.结合Landsat数据的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去饱和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32(4):721-727. [19] 徐涵秋.基于压缩数据维的城市建筑用地遥感信息提取[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5,10(2):223-229. [20] 徐涵秋, 杜丽萍, 孙小丹. 基于遥感指数的城市建城区界定与自动提取[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9(5):707-712. [21] 秦贤宏, 魏也华, 陈雯,等. 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扩张与多中心化[J]. 地理研究, 2013, 32(4):711-719. [22] 曾文, 张小林, 向梨丽,等. 2000~2010年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变动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1):8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