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雯雯.济南莱芜一体化发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9):66. [2] 何秀芝,赵芸,吴晓. 浅论济莱协作区建设中“生态莱芜”目标的实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5): 146. [3] 鲍超,方创琳. 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廖李红,戴文远,黄华富,等. 基于DMSP/OLS和Landsat数据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6): 94-103. [5] 史宝娟,张立华. 天津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压力脱钩关系研究[J]. 生态经济,2018,34(3): 166-170. [6] 陈晓红,万鲁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2013,33(12): 1450-1457. [7] 陈晓红,吴广斌,万鲁河. 基于BP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动态模拟研究: 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J]. 地理科学,2014,34(11): 1337-1343. [8] 王利伟,冯长春. 转型期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扩展格局及其动力机制: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方法[J]. 地理学报,2016,71(12): 2155-2169. [9] 柴宝惠,李培军,张瑞洁,等. 基于Landsat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扩展提取: 以天津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3): 475-485. [10] 王海羽,庞小平,李艳红,等.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武汉城市圈拓展研究[J]. 测绘地理信息,2015,40(1): 80-83. [11] 吴健生,刘浩,彭建,等.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J]. 地理学报,2014(6):759-770. [12] 杨洋,黄庆旭,章立玲.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5,35(2): 141-148. [13] 杨洋,马学广,王晨.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J]. 人文地理,2015,30(5): 91-98. [14] 徐涵秋.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评价指数[J].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5): 889-897. [15] 宋慧敏,薛亮.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2): 3913-3919. [16] 陈晋,卓莉,史培军,等. 基于DMSP/OLS数据的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 反映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灯光指数的构建[J]. 遥感学报,2003,7(3): 168-175. [17] 杨洋,官云兰,汤耶磊,等.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江西省城市化研究[J]. 江西科学,2017,35(4): 622-628. [18] 黄鸿健,王芳,解学通. 基于灯光遥感数据的广东省20年城市化进程研究[J]. 城市学刊,2016,37(1): 1-8. [19] 徐涵秋. 城市遥感生态指数的创建及其应用[J]. 生态学报,2013,33(24): 7853-7862. [20] 王士远,张学霞,朱彤,等.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0): 1269-1278. [21] 周文英,何彬彬. 四川省若尔盖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6(2): 314-319. [22] CHANDER G,MARKHAMB L,HELDER D L. Summary of current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for Landsat MSS,TM,ETM+,and EO-1 ALI sensor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9,113(5): 893-903. [23] 宋军伟,张友静,李鑫川,等. 基于GF-1与Landsat-8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比较[J].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2): 255-263. [24] 陈炳,曾刚,曹贤忠,等.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3): 530-541. [25] 刘海军,崔东,闫俊杰,等. 伊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评价与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3): 23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