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9(32):23-25. [2] 江波, 王晓媛, 杨梦斐, 等.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生态红线政策保护成效评估中的应用[J]. 生态学报, 2019, 39(9):3365-3371. [3] 侯鹏, 王桥, 杨旻, 等. 生态保护红线成效评估框架与指标方法[J]. 地理研究, 2018, 37(10):1927-1937. [4] 刘冬, 林乃峰, 邹长新, 等. 国外生态保护地体系对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的启示[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6):708-715. [5] 吕忠梅.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思考[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2):128-136. [6] 梁伟, 刘长宁, 姚建华, 等. 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应用研究[J]. 宁夏工程技术, 2020, 19(1):62-66. [7] 邓地娟, 谢强, 王静雅, 等.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问题研究[J].四川环境, 2021, 40(4):249-254. [8] 庞敏, 殷崎栋, 孙薛梦, 等. 西安市长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过程研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 2(13):46-47. [9] 孙敏, 薛勇, 马蔼乃. 基于格网划分的大数据集DEM三维可视化[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2, 14(6):566-570. [10] 李德仁, 邵振峰, 朱欣焰. 论空间信息多级格网及其典型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945-950. [11] 胡金星, 马照亭, 吴焕萍, 等. 基于格网划分的海量地形数据三维可视化[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4, 16(8):1164-1168. [12] 杨叶涛, 龚建雅, 王迎迎, 等. 基于格网划分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4):480-485. [13] 李炳元, 潘保田, 韩嘉福.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J]. 第四纪研究, 2008, 28(4):535-543. [14] 汤国安. 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4, 69(9):1305-1325. [15] 曹小曙, 薛德升, 阎小培.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J]. 地理学报, 2005, 60(6):903-910. [16] 苏美菊, 李德品, 宋志勇, 等.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北段冬春季节人为活动变化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7, 42(2):43-47. [17] 邓玲, 何克东. 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协调发展新机制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40(7):180-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