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俊勇.地理国情监测的学习札记[J].测绘学报,2012,41(5):633-635. [2] 李德仁,马军,邵振峰.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8,43(1):1-9. [3] 李俊锋.11省区市发布地理国情普查公报[N]. 中国测绘报,2017-10-13(001). [4] 袁勘省.现代地图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张克权,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M].北京:测绘出版社, 1982:9-41. [6] 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等.新编地图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陈棉,刘晓玫,李国砚.统计数据空间可视化方法分析[J].测绘科学,2007,32(4):65-68,194. [8] 冯涛,江南,张亚军.GIS专题制图模式及其优化的探讨[J].测绘通报,2011(3):34-37. [9] 李德仁,丁霖,邵振峰.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6,41(2):143-147. [10] 吴琼.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0):106-108. [11] 虞欣,杨伯钢,晁春浩,等.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实践[J].测绘通报,2014(6):102-104. [12] 宋尚萍,陈世培,李井春,等.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6):60-62. [13] 陈俊勇.关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思考[J].地理空间信息,2014,12(2):1-3,7. [14] 罗名海.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思路[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6):1-2. [15] 李维森.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J].地理信息世界,2013,20(5):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