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25
    学术研究
    利用ICESat确定北极海面高及其变化
    陈国栋, 李建成, 褚永海, 黄甜
    2015, 0(6):  1-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6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ICESat数据计算了海冰覆盖的北冰洋海域海面高,获得的北极平均海面高模型ICESat MSS与DTU13MSS模型存在-10.0±9.6 cm的差异。分别根据EGM2008和ArcGP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平均海面动力地形在总体趋势上完全一致,准确地展现了北冰洋的主要洋流特征。根据ICESat计算的海面高分析了北极海平面的季节性变化,与验潮站数据的对比表明不同ICESat任务期之间存在系统差异。

    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GNSS/INS紧组合导航
    甘雨, 隋立芬, 张清华, 肖国锐
    2015, 0(6):  5-8,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6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远高于伪距,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组合导航可避免整周模糊度解算问题。本文以简化的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模型为基础,分析其误差特性,说明了短期内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更新的特点。时间差分载波在距离域本质上是相对观测值,存在误差积累,提出了利用伪距在另一个更长的组合周期上进行系统的观测更新方法。重点推导了双周期组合情况下时间差分载波观测值的实用随机模型确定公式,并结合多普勒观测值进一步保证姿态修正的精度。将采用时间差分载波的组合方案与传统伪距组合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时间差分载波精度组合系统高,在观测随机模型可靠的情况下优于传统的伪距紧组合导航,误差最大的高程方向精度提高可达47%。

    基于四元数的三维坐标变换解析解的改进
    吕志鹏, 伍吉仓
    2015, 0(6):  9-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6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单位四元数构造三维坐标变换最小二乘解析解的过程,具有非迭代、稳定性强等特征。然而,它并不适用于左右手坐标系之间的变换。本文在已有的基于四元数的三维坐标变换解析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左右手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同时,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基于双卡尔曼滤波器的高精度POS算法研究
    郝万亮, 孙付平
    2015, 0(6):  12-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6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精度的位置姿态系统(POS)在测绘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处理算法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处理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卡尔曼滤波器的紧组合模式,并详细推导了其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然后利用实测跑车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IE(Inertial Explore)8.4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位置速度和姿态精度,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处理算法。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震前电离层VTEC异常扰动研究
    孙茂存, 李俊锋, 李飞, 刘宝锋, 周波, 刘帅
    2015, 0(6):  16-1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6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电离层VTEC模型,以年积日(DOY)、世界时(UT)、电磁KP数、Dst数、AP数、太阳黑子数(SSN)作为网络输入层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泛化功能,提供地震前10天理论意义上的平静VTEC值,再与地震前10天的实测VTEC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之前3~5天电离层VTEC数值较VTEC平静时刻增大20%左右。

    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技术及其编码转换方法
    张宗佩, 万刚, 曹雪峰, 李锋, 刘婧
    2015, 0(6):  20-23,2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6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述了建立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所需的时空基准,对涉及的空间坐标转换进行研究。根据地球空间、月球空间及人类活动需求,选定地球、月球基准圈层面,满足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新特性。深入研究了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编码转换模型,提出了基于等角度、等径向间距和等体积3种转换准则的编码转换方法,分析了其转换前后空间粒度变化和效率。

    有色观测噪声下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
    邹韬, 赵长胜, 丁圳祥
    2015, 0(6):  24-2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UKF)要求噪声是高斯白噪声,但在实际应用中,噪声往往呈现非高斯特性。本文在有色观测噪声满足一阶AR模型的条件下,基于观测信息扩增法及最小方差估计准则,通过Unscented变换(UT变换)计算出非线性状态后验均值,进而得出一类具有处理有色观测噪声的无迹卡尔曼滤波处理算法。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控制有色噪声的影响。

    基于GPS数据的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研究
    杨建会, 聂桂根, 薛长虎
    2015, 0(6):  28-31,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川滇地区2011—2013年年积日206—220 d共计45 d的陆态网络站点的GPS观测数据,得到川滇地区基于ITRF2008的两期水平运动绝对速度场;经分析川滇地区近3年地壳水平运动较为显著,整体呈SE向且有增强趋势。利用单点基准得到相对水平运动速度场,相对于LHAZ站,川滇地区整体上呈现显著SW向运动,顺时针旋转向印度板块。相对于区域内部站点SCSM和YNYM,川滇地区不同区域呈现出相异的运动趋势。

    地理国情普查中容易混分地表覆盖类型定量统计与分析
    高志宏, 周旭, 程滔
    2015, 0(6):  32-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理国情普查是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项新的重大工作,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可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果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混分问题,广泛收集了地表覆盖分类方面的典型样例和问题,从一级类内部混淆和跨一级类混淆两个方面统计和分析了容易混分的类型,探讨了容易混淆地表覆盖类型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并给出了提高分类精度的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可直接服务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地表覆盖分类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一种基于传播模型和位置指纹的混合室内定位方法
    崔斌, 赵西安
    2015, 0(6):  35-38,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结合传播模型的位置指纹室内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公式建立定位环境中已测定位置坐标的参考点距离各AP的理论距离的指纹数据库;然后再根据传播模型公式确定待定点到AP的理论距离;最后通过匹配待定点和匹配度最大的3个参考点之间的欧氏距离的倒数作为计算待定点坐标的权值,计算待定点坐标。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独使用传播模型法或位置指纹法,本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结合进行室内定位,取得了更高的精度。

    利用升降轨道SAR数据获取DEM的试验研究
    王琴, 陈蜜, 刘书军, 张鹏程
    2015, 0(6):  39-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介绍了利用InSAR技术提取DEM的原理及方法,其次对利用ENVISAT卫星的升轨SAR数据和降轨SAR数据获取DEM,然后对其融合,并将融合前后的DEM与SRTM3 DEM进行比较,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与单独利用升轨SAR数据或降轨SAR数据获取的DEM相比,融合后的DEM能更好地显示地形起伏特征,高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且羽化融合后的DEM精度最高,其与参考DEM─SRTM3 DEM高程差异标准差为±7.25,高程差异绝对值小于15 m的地区占95.48%。

    CAD规划成果数据GIS建库的技术与研究
    杨娜娜, 张新长, 黄健锋
    2015, 0(6):  44-4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CAD规划成果数据GIS建库的方案和技术实现流程。该技术使用AutoCAD.NET API组件和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在AutoCAD软件平台中开发规划数据的规整工具和格式转换器。基于统一的要素编码规则和图形扩展字典存储属性数据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CAD图形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并最终完成了CAD数据到GIS数据的无缝转换,真正实现了异构数据的同化。试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平台通用性。

    基于多元模糊推理的空间分类匹配模型研究
    李进强, 王会珠
    2015, 0(6):  49-52,6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间分类匹配是智能GIS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现有匹配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规则进行空间分类匹配的通用算法框架,并重点解决了指标集的“模糊隶属度”转化问题,对其正确性和实用性在ArcGIS 9.3平台上进行了验证。

    技术交流
    GPS/BDS组合姿态测量及精度分析
    王珍, 丁乐乐, 黄恩兴, 马强
    2015, 0(6):  53-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了GPS/BDS组合双差观测模型和姿态测量解算算法,采用Kalman滤波进行动态基线解算的参数估计,利用LAMBDA方法固定双系统模糊度,获得动态基线固定解,最后通过基线的坐标系转换获得姿态角。比较了单系统和GPS/BDS双系统静态姿态角与动态短基线解算结果。试验结果表明,GPS/BDS组合姿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较GPS单系统都有显著提高。

    利用PPP固定解提取桥梁变形的可行性分析
    张耕, 赵言, 黎慕韩, 徐运
    2015, 0(6):  57-6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基于整数钟模糊度固定的方法,采用CNES中心的产品,以RTKLIB为平台初步实现了PPP固定解。将PPP固定解用于提取桥梁变形信息,进行桥梁安全监测。通过对某桥梁数据的事后差分动态解算、PPP浮点解解算和PPP固定解解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表明PPP固定解较PPP浮点解的精度和稳定性有大幅提高,能够提取桥梁的变形量,正确识别桥梁振动频率,初步验证了其可行性。

    LiDAR点云生成DEM的水面置平方法研究与实现
    张弓同, 李四海, 焦红波, 曲辉
    2015, 0(6):  61-6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7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LiDAR激光点云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水面信息自动识别和置平处理的技术方法,并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实际DEM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地震灾区中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
    汪燕麟, 殷义程, 施昆
    2015, 0(6):  65-6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云南鲁甸“8.03”地震灾区,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第一次引入到多个大型滑坡体体积测量与分析中,该技术可以高精度、高速度、高密度地测量物体表面三维空间坐标,从而详细描述表面细部状况。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方法分析并提供了实际测量数据,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抢险保障,对滑坡灾害的治理防护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基于机载倾斜摄影数据的自动贴纹理方法研究
    张天巧
    2015, 0(6):  69-71,7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基于机载倾斜摄影数据自动贴纹理方法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详细阐述了基于机载倾斜摄影数据的自动贴纹理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在数字城市的纹理粘贴中进行了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遥感技术在矿业活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张端阳, 潘振祥
    2015, 0(6):  72-7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高分影像数据IKONOS为主要信息源,论述了在研究矿区开展遥感动态监测的方法。通过对高分辨率影像的信息提取、解译,在野外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矿山开采解译标志,并对比2011—2013年不同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结果,对研究区的矿山开发占地图斑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分析,为矿区进行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资料和相关数据。

    隧道三维信息化监测技术与工程应用
    李长青
    2015, 0(6):  75-7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隧道工程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基础信息缺乏,实行信息化监测和动态施工是十分必要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软岩隧道监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监测信息化技术可以实时掌握隧道开挖掌子面及附近的全断面变形信息和施工信息,掌握隧道开挖过程的变形规律,以图示和数据形式对隧道进行风险预警预报,为确定合理的衬砌时间和支护参数提供依据。开展隧道监测信息化技术研究对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丰富施工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地铁盾构隧道断面测量数据的处理研究
    贺磊, 韩旭, 陆晓勇
    2015, 0(6):  79-81,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圆形盾构隧道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隧道工程。在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盾构施工及各种荷载的共同影响,使隧道断面形状发生变形,接近一个离心率很小的椭圆。本文介绍了一种随机化的椭圆拟合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隧道断面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南京地铁保护监测工程实践分析了该方法的拟合精度和适用性。

    桥轴线拟合的分期回归方法
    徐兮
    2015, 0(6):  82-8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历史悠久的文物桥或“超期服役”的老旧桥进行安全、健康诊断,是一项严谨和必需的工作,但由于它们的设计、施工资料往往遗失无考,使得必须依靠这些资料才能进行的常规变形分析方法无法实施。本文采用分期回归理论,通过拱桥变形测量分析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

    基于事件本体的三维产权体变更分析
    汤开文, 谢刚生
    2015, 0(6):  85-8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要求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本体的不动产变更表示形式。基于事件本体概念,产权变更事件分为6个要素、3种类型,变更事件之间的关系分为3种分类关系与4种非分类关系。最后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形式化表达了上述各类概念的层次结构及关系,从而澄清了三维产权体变更领域内的概念及各个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全国统一不动产登记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可共享的变更模型。

    基于CGAL的三维空间布尔运算功能分析与设计
    贺彪, 赵志刚, 夏俊
    2015, 0(6):  89-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维空间对象的布尔运算功能是3D CAD、3D GIS和其他三维建模分析软件的核心,开发出正确、稳定、高效的三维空间布尔运算功能是一项复杂且极具挑战的工作。本文借鉴计算几何领域的研究成果,以CGAL库中Polyhedra模块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布尔运算功能的整体设计,分析CGAL在多面体布尔运算方面存在的约束和局限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判断规则,为三维空间布尔运算功能开发提供了参考。

    基于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平台研究
    穆宣社
    2015, 0(6):  93-9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产生和使用地理空间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作为当前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成熟应用并强劲发展的方法和技术,为指挥员充分利用海量战场地理空间环境信息进行高效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在对应急指挥决策与空间大数据主要特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的空间信息需求,分析了建设地理空间大数据支撑下的智能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平台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设计了辅助决策平台的技术架构,为建立新的基于地理空间大数据应急辅助指挥平台提供了思路。

    基于ArcGIS Engine的三维场景快速动态建模方法
    吴锋, 毛新光
    2015, 0(6):  97-10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8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一个热点就是三维场景的快速动态建模方法,而已有的三维场景快速建模技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局限。本文针对三维场景快速建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组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动态建模方法,该方法预先建立对应的三维场景模型库,并保存于数据库中,通过ArcGIS Engine组件的地理描述和数据库动态调用来获取三维场景模型构件,组装成所需要的三维场景,从而大大提高三维场景建模的速度,而且还具备数据编辑和空间分析能力。最后,将快速动态建模方法应用到危险品运输监控三维场景的动态构建中,实现了危险品运输系统三维场景的快速建模、真实感显示和运输调度。

    利用托管ObjectARX和DAO技术实现图库联动功能
    吴献文
    2015, 0(6):  101-10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托管ObjectARX.和DAO技术,利用VB.NET工具开发,在AutoCAD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成图系统,具体介绍了其图库联动功能的实现。

    地名地址普查与建库研究
    陈玉萍, 张秀
    2015, 0(6):  103-10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不同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址是对地名信息方位、地理位置的文字描述,地名地址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地址普查与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参与的地名地址普查项目的经验,对地名地址普查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就地名地址数据库设计、外业普查对象与数据采集方法作了简要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城乡规划一张图系统的建设实践探讨——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张娜娜
    2015, 0(6):  108-1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规划信息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高效共享利用问题,规划一张图系统利用GIS技术,以规划数据资源体系的梳理与整合为基础,通过制定一套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开发一张图应用系统、健全建立一套运维机制等工作,打通规划信息在规划业务体系中的数据链路,为规划编研和管理提供科学、精细、准确的信息支撑。

    数字地球环境下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李金贵, 翁敬农
    2015, 0(6):  112-1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维矢量数据在数字地球环境下的可视化一直是数字地球研究的重点,当前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几何与基于纹理的可视化方法,两种可视化方法各有优点,但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各有不足。本文通过对基于纹理的可视化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带样式矢量动态纹理可视化方法,有效解决了基于纹理可视化方法中与矢量属性脱离,以及大数据量矢量栅格化时内存泄露的问题;另外,提出了球面矢量数据点选交互技术,利用基于几何的可视化方法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来拓展其应用。

    多源数据的地籍动态更新模式研究——以深圳市地籍数据管理为例
    肖海波, 贺彪, 俞晖
    2015, 0(6):  116-11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完成地籍初始调查后,地籍数据更新是地籍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地籍管理数据模型、分析地籍变化来源因素及对应的地籍更新规则是建立地籍动态更新模式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地籍调查和土地业务两个维度分析,建立了通用的地籍管理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籍更新源及更新规则,给出了地籍更新整体流程,从而建立了地籍动态更新模式;应用GIS、工作流技术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形成了系统发起任务、专人专岗更新的地籍动态更新模式,并在深圳市的地籍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行业管理
    地图编制出版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初探——以Lonely Planet地图生产为例
    马珊
    2015, 0(6):  119-12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地图编制出版因其工艺的特殊性遭遇时效性瓶颈,提高生产的时效性是传统地图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项目实践分析和探讨了在地图编制生产流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制定目标、优化流程、提高执行力、进行质量管控和成本控制几方面对于释放生产资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实际作用。

    浅谈信息化时代测绘档案的管理
    董旭琴
    2015, 0(6):  124-1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发展对测绘档案管理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本文论述了测绘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目前测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多方调研和思考,从测绘档案管理的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机制、管理方式、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信息化时代测绘档案应采取的管理对策。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国家精品课程“遥感原理与应用”创新教学实践
    方圣辉, 张熠, 潘励
    2015, 0(6):  127-13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19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家精品课程“遥感原理与方法”是遥感科学与技术大学本科的专业必修课,随着遥感技术发展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逐渐深入,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使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如结合我国测绘卫星的最新动态讲述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大拓宽学生视野,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间实习和课程考试等方面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密度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而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