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7-08-25
    学术研究
    引入国家基准站的北斗导航卫星精密定轨
    韩德强, 党亚民, 王虎, 薛树强, 张龙平, 刘宗强
    2017, 0(8):  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44
    摘要 ( )   HTML   PDF (34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与服务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国家基准站是影响卫星轨道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中心自主开发的软件计算国家基准站和MGEX站对北斗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得出结果:加上国家基准站后GEO卫星轨道精度平均能达到2.0 m,比没有国家基准站时提高约14%,在GEO切向方向改善最为明显,大约提高30%。IGSO和MEO卫星也有所提高。加上国家基准站后,三类卫星的轨道重复弧段的径向精度优于5 cm。有了国家基准站数据BDS精密轨道会有明显的改善。国家基准站的建立使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服务能力有很大提高。
    IAGA模型支持下的灾区基站组网优化
    何琦敏, 王坚, 敖佳敏, 余航, 徐博, 杨海潮
    2017, 0(8):  7-1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45
    摘要 ( )   HTML   PDF (13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矿井、失火办公大楼等灾区自然环境特征,结合基站信号多重覆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对基站组网部署进行优化。首先介绍灾害环境下的时间到达差算法(TDOA),用精度因子(DOP)刻画精度指标,提出了基站组网部署原则,以定位综合性能作为目标函数求解基站坐标。仿真试验表明,IAGA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应急组网优化的部署,该算法基本能够达到最优解或次优解。
    利用改进的Stokes-Helmert边值理论解算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
    李德强
    2017, 0(8):  13-1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46
    摘要 ( )   HTML   PDF (11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改进的Stokes-Helmert边值问题实现了临沂市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首先,基于Stokes理论和Molodensky理论,联合精密确定地表及其外部扰动引力位的严密解算理论,给出Stokes-Helmert边值问题的数学描述,以及直接地形影响和间接地形影响的严密理论表达式;然后,利用多源观测资料,根据"移去-恢复"技术构建临沂高精度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最后,利用GPS/水准高程异常对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行控制拟合,求得最终的大地水准面模型,其外符合精度达到1.6 cm。
    SIMO-MIMO模式城市建筑群下视阵列SAR三维仿真
    薛雁明, 刘辉
    2017, 0(8):  19-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47
    摘要 ( )   HTML   PDF (12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真实下视阵列SAR系统的缺失,给该技术数据获取及进一步技术研究带来了困难,下视阵列SAR三维仿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反映下视阵列SAR技术在建筑物耸立的城市区域的三维成像优势,本文采用单输入多输出(SIMO)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两种模式仿真了城市建筑群下视阵列SAR回波数据,并对两种模式的回波数据进行了三维距离多普勒成像处理,通过SIMO模式成像结果、MIMO模式成像结果分别与原始地形的差分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及两种模式的优劣性。
    GB-SAR导轨倾角引起的影像坐标投影变换误差分析
    王鹏, 邢诚, 徐亚明
    2017, 0(8):  25-3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48
    摘要 ( )   HTML   PDF (12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GB-SAR传感器运行导轨与成像投影面的空间关系,分别推导了导轨中心线俯仰角和横轴侧倾角所引起的成像投影误差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导轨安装定位时产生的俯仰角通常可以忽略不计,而成像投影误差对导轨横轴的侧倾角更为敏感。在GB-SAR连续变形监测应用中,导轨的横向姿态需做严格控制,确保其水平度。
    道路综合特征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提取
    魏国武, 王琦, 张阳阳, 陈永生
    2017, 0(8):  3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49
    摘要 ( )   HTML   PDF (13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如何提高道路信息提取的准确度和信息量这一问题,通过对影像光谱和纹理特征的分析,将影像特征按照2种光谱特征和3种纹理特征进行分类,进而改善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选择灰度级数和像素对的相对方向、距离和窗口大小作为参数,再通过灰度共生矩阵运算获取影像的纹理信息,通过对这些纹理特征的综合比较分析,最后确定角二阶矩、熵和对比度作为道路纹理特征统计量;再通过对图像像元分析比较,将图像像元标准差和灰度均值作为道路信息提取的光谱特征;在对道路综合特征分析基础上,再通过对遥感图像几何特征分析,最后利用数学形态学的开运算、闭运算、腐蚀、细化等模型算法对遥感图像进行精细化处理,得到道路提取较好的结果。该方法可用于复杂路况的道路信息提取。
    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王旻烨, 费鲜芸, 谢宏全, 刘帆, 张红
    2017, 0(8):  36-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0
    摘要 ( )   HTML   PDF (13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GS变换、主成分分析、Ehlers变换、Wavelet分析、HIS变换5种方法对城区WorldView-2和PL-1A影像进行融合,并从影像融合质量和绿地信息提取精度两方面对融合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5种融合方法中,GS变换融合的效果最好;主成分分析和Ehlers变换融合WorldView-2质量较好,但融合PL-1A影像质量较差;Wavelet变换、HIS变换融合两种影像质量都较差;②用于绿地信息提取时,GS、PCA融合影像获取的精度最高,其次为Ehlers、Wavelet融合影像,均明显高于多光谱影像的提取精度;Ehlers、Wavelet变换精度最低,绿地信息提取精度低于多光谱影像的提取精度。可以得出,影像融合可以明显地提高绿地信息提取精度,5种影像融合方法中,GS变换普适性较好,影像融合质量最好,提高分类精度效果最明显。
    利用高分影像与特征匹配算法标定滑坡位移场
    张慧慧, 王茹
    2017, 0(8):  41-4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1
    摘要 ( )   HTML   PDF (12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滑坡灾害是世界上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滑坡监测是预防滑坡灾害的重要基础。针对SIFT算法在滑坡遥感监测应用中存在特征点数量少、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ASIFT算法和CSIFT算法相结合进行滑坡位移场标定的方法,即利用ASIFT处理全色影像,利用CSIFT处理多光谱融合影像,将两种方法提取的互不相同的特征点叠加综合得到更多的特征匹配点。该方法在露天矿滑坡的应用结果表明:与SIFT算法相比,新改进的方法大幅度增加了特征点数量,提高了滑坡位移场标定精度,且成本低、效率高,非常适合于大型滑坡后期大变形场监测。
    基于对比度增强和形态学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杨孝翠, 孟万利
    2017, 0(8):  45-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2
    摘要 ( )   HTML   PDF (12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度增强和形态学的遥感影像道路边界与特征点提取的方法。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度变换增强,通过对比分析直方图均衡化和对比度分段线性增强两种方法获取的增强影像,选取区分度大的分段线性增强方法进行影像增强,然后运用数学形态法进行影像分割,实现道路和其他图像信息的有效分离。利用Krisch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提取道路的边缘信息,并基于边缘特征利用改进的Harris算子提取特征点,将提取的特征点进行拟合并用函数模型描述图像道路信息,用于后期制图中道路信息的矢量化。
    利用PRO4SAIL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组合模型反演植被等效水厚度
    李丹娜, 郭云开, 朱善宽, 刘宁, 刘磊, 蒋明
    2017, 0(8):  50-5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3
    摘要 ( )   HTML   PDF (11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监测路域植被生态环境,利用遥感影像和辐射传输模型物理基础实现了对植被冠层等效水厚度(EWT)的估测。提出了利用PRO4SAIL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组合模型对等效水厚度进行反演的方法。选取Landsat7 ETM+影像,结合实测数据探索验证了PRO4SAIL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组合模型的植被参数反演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研究表明,该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反演得到的等效水厚度含量精度较高,为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于遥感影像反演植被参数提高了有力支撑。
    地形特征约束下的失真DEM修复方法
    周波, 徐俊波
    2017, 0(8):  56-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4
    摘要 ( )   HTML   PDF (13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描述地形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现象,对失真DEM进行修复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精度及保真度。本文针对DEM在描述规则地形时存在的失真现象,提出了用地形特征约束失真DEM形态结构的失真修复方法,以规则地形中的平地结构地形为例,进行了失真修复试验。首先根据地形特征确定平地地形的DEM应为平面结构,再采用最小二乘法(LS)及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RANSAC)对其平面方程进行参数估计,进而得到修复的DEM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修复方法有效可行,修复后的DEM数据不仅提高了精度,还能充分地反映原地形的地形特征。两种修复算法的修复能力相接近,当存在大量格网点时,都能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但RANSAC更能适应高程异常的情况,鲁棒性更好。
    结合模糊分割和遗传算法的航空影像车辆提取方法
    赵泉华, 常波, 王玉, 李玉
    2017, 0(8):  62-6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5
    摘要 ( )   HTML   PDF (11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道路车辆监测在交通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受成像条件及车辆本身颜色多样性的影响,很难从遥感影像中直接提取道路车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遗传算法和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影像道路车辆提取方法。首先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建立影像分割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影像中道路、车辆及环境的精确分割;然后对分割结果中不同层进行赋值,实现分割结果的二值化;最后利用数学形态学操作从分割的道路-车辆的二值结果中剔除道路,从而实现道路车辆的提取。利用本文方法对航空影像进行了道路车辆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地面车辆位置,还能精确提取其轮廓线。
    无人机影像辅助下的路桥病害智能检测
    彭瑶瑶, 王思远, 傅兴玉, 申明, 游永发
    2017, 0(8):  67-70,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6
    摘要 ( )   HTML   PDF (11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路桥表面病害状况评估是路桥养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病害检测主要基于移动测量车和目视判断,具有工作量大、获取危险度高的缺点,而低空飞行的六旋翼无人机能够拍摄到人工无法获取到的多角度路桥照片,在路桥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本文基于无人机影像开展路桥病害检测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路桥病害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多部件形变模型模拟病害目标,并在无人机影像中全局搜索,检测出潜在路桥病害区域。试验表明,本文算法在复杂背景下能够有效检测病害,目标检测精度达80%,具有很高的效率和鲁棒性。
    TLS技术支持下的边坡点云重构与形变分析
    孟万利, 蔡来良, 杨孝翠, 杨望山, 王姗姗
    2017, 0(8):  71-7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7
    摘要 ( )   HTML   PDF (12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边坡地形点云存在空洞、分布不均匀,以及直接建立表面模型进行形变分析效果差的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反距离权重插值对地形点云快速压缩重构的方法,并以程序实现了该方法的自动化处理;然后快速地对压缩重构点云建立了NURBS曲面模型,并从面、线、点进行了全面形变对比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符合实际地形变化情况,实现了利用激光点云数据快速构建边坡模型并进行形变分析的目的。
    国产卫星影像配准技术研究
    姜钧陶, 戚浩平, 申佩佩, 马昱肖
    2017, 0(8):  76-79,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9
    摘要 ( )   HTML   PDF (11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西部高海拔山区的地形地貌使得在卫星影像上确定同名特征点比较困难,为了解决国产卫星影像存在的谱段偏差,本文选择了基于SIFT算法、基于区域灰度和人工配准3种方法,对ZY1-02C、ZY-3和GF-1等国产卫星影像展开了配准试验研究,应用目视法和中误差法进行了精度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法虽能获得较高的配准精度,但效率很差;基于区域灰度法受影像亮度差异影响很大,同名点提取少,精度最差;基于SIFT算法自动化程度最高,可以提取大量特征点,并能筛选提出误匹配点,配准精度较高。
    基于邻近图的道路网络特征分析
    王少华, 钟耳顺, 廖华军, 左尧, 蔡文文, 龙亮
    2017, 0(8):  80-8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0
    摘要 ( )   HTML   PDF (12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邻近图理论针对北京道路网络数据并结合道路网络特征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进而研究了北京道路网络特征。结果表明,相关邻近图能较好地反映北京道路网络特征,基于邻近图分析道路网络特征为道路网络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结合KSTEST统计检验方法的联合像素时序干涉SAR处理技术
    张金宝, 吕孝雷, 卢晓军
    2017, 0(8):  84-8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1
    摘要 ( )   HTML   PDF (11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联合像素干涉SAR处理技术属于第二代时序干涉SAR技术,技术流程分为3步:联合像素信号模型建立,拟合优度检验,空域自适应滤波。本文在一维KSTEST统计检验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维联合像素的非参数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利用实测数据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多时相干涉SAR技术结果对比,使形变监测点空间密度得到有效提升,形变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东北地区空气质量时空模式的可视化制图表达
    王睿, 周梦杰, 王一恒, 刘耀林
    2017, 0(8):  88-9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2
    摘要 ( )   HTML   PDF (11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严重依赖于煤炭、钢铁、电力、交通等传统污染性产业,这类产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特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及主要粮食产业产区,其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备受关注。本文利用点格图对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可视化表达。在利用日历视图可视化表达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及首要污染物信息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地理参考信息。空气质量点格图为理解和分析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其时空分布模式提供了面向大众的、直观有效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空气质量进行分析,有助于辨别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制定切实有效的遏制空气污染的政策法规。
    技术交流
    时序InSAR在城市地铁工程区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郭山川, 侯湖平, 张绍良, 米家鑫, 尚志敏
    2017, 0(8):  92-9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58
    摘要 ( )   HTML   PDF (17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铁建设会引发城市地表形变灾害,而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难以实现城市地铁工程区域的精细测量。本文利用TerraSAR-X高分辨率数据,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方法对徐州地铁1号线东部工程场地进行了形变监测,获取了该区域2016年6月15日-2016年9月11日期间的形变时序图。通过与人工角反射器布设点的水准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利用两种时序InSAR测量方法得到的地表形变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非常一致,形变误差均在1 mm以内;而SBAS-InSAR探测地表形变的敏感性低于PS-InSAR。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SAR影像监测城市地铁形变具有亚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和米级的定位能力,同时证明了时序InSAR分析技术在城市地铁工程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空间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区域评估及其关键技术
    孔令彦, 关丽, 丁燕杰, 陈思
    2017, 0(8):  100-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3
    摘要 ( )   HTML   PDF (12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为了客观、定量评估城市现状,找到"城市病"根源,本文面向城市区域评估,利用空间大数据全面、客观、准确的特点,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人口、资源、环境、住房、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经济发展及城市安全等多方面为治理"城市病"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从城市区域评估的内涵入手,设计了城市区域评估的总体流程,建立了全面的评估体系,并对实现城市区域评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城市区域评估的方式,对城市现状客观扫描,将使"城市病"的病重程度得到客观度量,是根治"城市病"的首要条件。
    子午线弧长的计算方法及精度分析
    刘学杰, 杨丽坤
    2017, 0(8):  106-109,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4
    摘要 ( )   HTML   PDF (10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子午线弧长除了采用经典的级数展开算法之外,还可通过数值积分与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进行求解。为评价各种算法的精度,本文选取大地纬度自0°-90°、间隔距离为1°、1'、1″的3组样本数据,分别基于传统算法、数值积分算法和常微分方程数值算法3大类11种算法计算得到各组样本所对应的子午线弧长结果,并从算法精度和运算速度两个方面对各种数值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实例表明三阶、四阶Runge-Kutta算法不仅精度高,而且运算效率是其他算法的2倍多,研究结果为计算子午线弧长的提供了有效的算法模型。
    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探讨
    杨永崇, 李梁
    2017, 0(8):  110-112,1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5
    摘要 ( )   HTML   PDF (11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与地图的独特分析功能出发,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对地理空间信息及其可视化的要求和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时期的地理空间数据而言,不仅要求内容更全面更详细、表达更直观更仿真、建模结构化或实体化,而且要求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融合、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融合、过去数据与现在数据融合、现在数据与未来数据融合的方向发展。
    校园测量控制网及其应用平台建设
    黄鹤, 邱冬炜, 周乐皆, 周命端
    2017, 0(8):  113-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6
    摘要 ( )   HTML   PDF (11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北京建筑大学测绘类专业及非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全国和市级测绘技能大赛的场地要求,结合新校区内地形地物的具体条件,设计并建设了标准化校园测量控制网,并自主研发了基于全景影像的控制点管理与应用系统,使校园测量控制网在实践教学中的使用更加合理化、信息化。
    云环境下浙江省数字城市一体化运维初探
    赵鹏程
    2017, 0(8):  117-1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7
    摘要 ( )   HTML   PDF (11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浙江省全面完成数字城市建设,为保障各级数字城市运行稳定,解决当前基层运维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省、市、县数字城市一体化运维模式,提出了运维的整体框架,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下软件和数据运维平台的建设,为数字城市运维提供新的思路。
    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黄龙, 罗安
    2017, 0(8):  121-124,1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8
    摘要 ( )   HTML   PDF (13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系统立足于服务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工作,以C#为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 2010为集成开发环境,通过梳理和规范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工作业务流程,结合地理信息垂直搜索引擎和WebGIS,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地图图片和涉密地理信息交易信息等监控内容的挖掘搜索、内容检定、问题处置等功能,是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工作的重要技术工具,有助于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地理信息安全。
    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姚尧, 罗婷文, 肖琳, 李红旮
    2017, 0(8):  125-1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69
    摘要 ( )   HTML   PDF (11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支撑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及空间演化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C#.NET开发平台,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研发了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实现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及政策仿真调控等功能,作为科学管理土地的辅助工具。本文对系统的总体需求、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及相关软件研发提供参考。
    城市排水GIS系统拓扑模型的建立
    王萌, 史明昌
    2017, 0(8):  129-1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70
    摘要 ( )   HTML   PDF (11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的排水管网拓扑模型由于忽略了排水管网的细节特征,致使拓扑关系过于简单,不能完成特定排水业务模型空间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排水GIS系统的发展。基于图论理论,本文提出了城市排水GIS系统细致拓扑模型。首先,基于面向对象方法提出拓扑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增加其拓扑关系描述的细节规则,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模拟。然后在数据结构设计中,采用十字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将其改进并与R+树进行关联生成空间索引。在空间分析中,本文基于R+索引和十字链表提出了空间查询和路径分析典型算法。最后以镇江市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为例,对拓扑模型进行了开发实践。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拓扑模型可以更真实模拟客观世界,提供更多种空间分析,完成海量数据快速访问,为实现城市排水GIS系统海量数据的高效空间分析提供解决方案。
    ShapeLib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王保国
    2017, 0(8):  135-1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71
    摘要 ( )   HTML   PDF (10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工作中,利用影像图在AutoCAD平台下解析出土地边界,实地调查土地边界的正确性,并核实土地权属信息及共有人信息,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后,将数据按照国家标准格式转换至GIS管理平台。在AutoCAD平台的多段线向GIS数据转换中,利用Esri的C++开源库ShapeLib,使用.NET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对地块线进行拓扑检查、属性检查,将地块线转换为Polygon实体的形文件,扩展属性转入DBF文件,最终生成GIS通用格式Shapefile文件,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
    李刚
    2017, 0(8):  138-141,1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72
    摘要 ( )   HTML   PDF (9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教学改革是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总结了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该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包括以下方面:首先,紧跟专业发展,凝练了实验教学理念,完善了实验教学体系;其次,结合科技进展,建立了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多机制转化,实现了工程应用实验教学CDIO模式转化;最后,通过任务驱动式方法、问题启发式方法、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相结合的方法改革了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赵红, 李爱霞
    2017, 0(8):  142-14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73
    摘要 ( )   HTML   PDF (10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测绘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分析了测绘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主线、二融合、三统一"的测绘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具体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翻转课堂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王建梅, 王卫安
    2017, 0(8):  146-1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274
    摘要 ( )   HTML   PDF (9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引入教学的想法。首先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在综合考虑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与中外教育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实践结果表明,实施翻转课堂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徕卡测量新技术应用专栏
    CMOS传感器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叶威, 肖康, 康冰锋, 张鑫鑫
    2017, 0(8):  150-151. 
    摘要 ( )   HTML   PDF (20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宝测绘解决方案专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在炼厂改扩建项目中的应用
    张林杰, 张彪, 徐华, 郭若成
    2017, 0(8):  152-153. 
    摘要 ( )   HTML   PDF (42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海达·开启智时代
    基于ArcGIS的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实现方法
    蔡红云, 陈海佳, 刘俊, 龚书林
    2017, 0(8):  154-155. 
    摘要 ( )   HTML   PDF (66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描述了基于ArcGIS二次开发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实现了内业人员在局域网内协同完成点云测图的方法。在数据服务器上部署MogoDB数据库,向数据库中上传海量三维激光点云和全景数据,内业人员在局域网内下载作业区域数据,在ArcMap中实现激光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绘制,基于点云数据进行地物要素采集和属性数据录入,可提高数字化要素的作业效率,为数字测图建库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手段和作业模式。
    测绘4.0:拓普康索佳应用方案专栏
    天狼星Sirius Pro无人机在高铁施工中的应用
    白芝勇, 杜君伟
    2017, 0(8):  156-157. 
    摘要 ( )   HTML   PDF (10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阐述了利用天狼星Sirius Pro无人机为项目施工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DOM和DEM影像图、数字地表模型(DSM),对银西铁路YXZQ-4标段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更好、更高效的解决途径。
    利用无人机免像控快速构建高精度DSM
    田超, 陈杰, 李能能, 郭耀煌
    2017, 0(8):  158-160. 
    摘要 ( )   HTML   PDF (10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