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学术研究
    结合显著性检测与特征匹配的飞机目标识别
    欧阳欢, 范大昭, 郭静, 代亚贞
    2020, 0(3):  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67
    摘要 ( )   HTML ( )   PDF (18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目标与背景间的视觉显著性差异及飞机目标的形态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飞机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进行显著性检测并提取场景中的感兴趣目标;然后依据阴影在HIS颜色空间的特性消除阴影对飞机识别造成的影响,并以飞机的形态特征为依据对感兴趣目标进行筛选,进而实现飞机目标识别;最后,计算飞机的外形参数、相对矩等特征并以此作为依据实现飞机机型判别。试验证明,该方法飞机特征提取精确,目标识别准确率高,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IMU辅助下的单目视觉坐标传递
    郭若南, 蒋郡祥, 牛小骥, 史俊波
    2020, 0(3):  7-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68
    摘要 ( )   HTML ( )   PDF (15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管线测量中由于GNSS RTK卫星信号遮挡或测站不易架设等原因无法提供坐标的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IMU辅助下的单目视觉坐标传递方法,用于延伸RTK测得的精密坐标。首先在两个已知的RTK点上架设相机拍摄图像,同时采集IMU数据;然后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恢复帧间旋转、平移及尺度;最后三角化待测点,以获得待测点在真实尺度的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受IMU静基座初始对准方法的启发,本文利用重力矢量和相机光心间矢量分别在地理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下的投影求解这两个坐标系间的旋转矩阵,进而求得待测点在地理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相对于其他测量手段,本文方法灵活便捷、设备轻便、操作简单,且一次采集即可获取相机视场中的任意共视点坐标。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坐标传递方法所得的平面坐标的误差平均值为0.12 m,高程误差的平均值为0.2 m。
    利用国产GF-1卫星数据实现山区细小河流河宽的自动提取
    薛源, 李丹, 吴保生, 傅旭东
    2020, 0(3):  12-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69
    摘要 ( )   HTML ( )   PDF (23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国产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选取皇甫川流域内山区细小河流密集的上游1421 km2作为研究区域,针对因山区河流河道狭窄、形态复杂等导致的河流边界提取难度大、精度差、河宽无法自动提取的难题,首先利用改进的变异系数法筛选水体指数,再采用改进的决策树法结合DEM河网精确获取河流边界,最后通过自动化河宽提取算法实现对山区细小河流及其河宽的自动提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山区河流判别的总体精度为89.5%,有效地排除了山体阴影等地物的干扰。对河宽为0~10 m的极细河流,本文方法提取河宽的误差为18.54%;10~30 m的细小河流,提取误差为12.07%。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遥感图像云检测
    张永宏, 蔡朋艳, 陶润喆, 王剑庚, 田伟
    2020, 0(3):  17-20,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0
    摘要 ( )   HTML ( )   PDF (17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U-Net模型应用于云检测时对碎云和薄云存在漏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U-Net网络模型,并应用于FY-4A数据进行云检测。首先,利用国家气象卫星中心提供的云检测产品生成二分类云标签;其次,将U-Net模型的编码器与残差模块相结合,使得网络参数共享,并避免深层网络的退化问题;最后,在解码器中融入密集连接模块,将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进行连接,便于获取新的特征,并提高特征使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测试集上的IOU值和Dice系数分别为91.5%和95.2%,可以很好地检测出薄云及大量碎云,效果明显优于U-Net模型。
    结合PRO-4SAIL和BP神经网络的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反演
    郭云开, 许敏, 张晓炯, 刘雨玲
    2020, 0(3):  21-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PRO-4SAIL辐射传输模型耦合BP神经网络反演叶绿素时存在过拟合、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以研究区内实测的高光谱数据和模拟光谱数据为数据源,在模拟样本数据构成的训练集中添加部分实测样本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叶绿素反演模型,然后利用剩余的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与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向训练集中加入少量实测数据,可以解决叶绿素反演模型过拟合的问题,叶绿素含量的预测精度得到提升,实现准确的反演路域植被信息,为路域环境植被环境遥感监测评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顾及姿态线性误差的微小卫星面阵影像在轨几何检校
    王朗, 尤红建, 王慧贤
    2020, 0(3):  25-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小卫星由于平台体积、重量、能源等限制,其上搭载的姿态、位置测量设备精度不高,导致其直接对地定位误差较大。通过对某微小卫星嵩山地区的多景面阵影像进行姿态角常差检校,发现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针对面阵的顾及姿态线性误差的偏置矩阵和二维探元指向角几何检校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姿态角常差检校模型,本文方法考虑了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内外方位元素检校后,卫星的定位精度从数十千米提升到十米以内,相对于传统的常差模型,本文提出的检校模型有效地消除了姿态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
    面向高光谱影像分类的生成式对抗网络
    张鹏强, 刘冰, 余旭初, 谭熊, 杨帆, 周增华
    2020, 0(3):  29-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高光谱影像分类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生成式对抗网络由生成器、判别器和分类器3部分组成,其中生成器用于模拟高光谱样本的数据分布,生成特定类别的样本;判别器是一个二值分类器,用于判断输入的样本是否为真实数据;分类器用于对输入的样本进行分类。利用反向传播算法依次更新生成器、判别器和分类器的网络参数使损失函数最小,从而达到训练网络的目的。生成器和判别器能够模拟高光谱影像的样本分布来辅助训练分类器,因此能够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分类精度。分别采用Pavia大学和Salinas高光谱数据集进行分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分类方法能够在小样本条件下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分类精度。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对目标三维形变的监测
    蒋留兵, 杨凯, 车俐
    2020, 0(3):  35-38,6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形变监测是在各类大型建筑物倒塌、桥梁垮塌、滑坡等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预警的重要手段。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形变监测的各类方法中,优势明显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现在GB-SAR只能测量目标一维形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平行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通过在多孔径干涉技术得到的二维位移基础上,融合平行雷达监测的目标位移数据,准确演算得到目标的三维位移信息,从而反映出目标的真实位移,对于建筑物结构性能的监测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CEEMD分析中国沿海GNSS站高程时序变化
    刘豪, 周东旭, 王盼龙, 张化疑, 王永康, 姜传苓
    2020, 0(3):  39-43,7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完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CEEMD)对我国沿海地区6个GNSS基准站(2010—2018)的高程时序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CEEMD在高程时间序列分析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准确分解出各GNSS站高程时序中存在的周、月、季节、年等变化周期项,其中周年运动是主要贡献项,各站高程时间序列的短周期变化与潮汐变化周期具有密切关联性;沿海GNSS站的地面沉降既具有区域的一致性,又存在区域间差异性,其中D区DBJO、DZJJ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N区NZUH、NWZU站呈下降趋势,B区的BZMW呈上升趋势,而同海区的BLHT站则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基于RWTLS的Allan方差算法简化
    周晓敏, 刘海颖, 张俊杰
    2020, 0(3):  44-47,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llan方差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随机误差辨识方法之一。大量的试验表明Allan方差可有效地分离出导航过程中的多项随机误差,但是Allan方差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针对Allan方差在处理大数据量时计算效率低下、辨识度受粗差的影响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简化Allan方差算法的方案。首先,在确保Allan方差计算准确的前提下,以提高Allan方差计算效率为目的,对Allan方差算法进行简化;然后,利用抗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RWTLS)模型的迭代算法对简化后的Allan方差辨识结果进行抗差拟合处理;最后,以光纤式惯性测量单元(IMU)为分析对象,设计试验方案对简化后的Allan方差进行验证。
    一种城市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可视化分析方法
    高智文, 张学东, 徐志洁, 张健钦, 申兆慕, 郭小刚, 杨铭
    2020, 0(3):  48-5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7
    摘要 ( )   HTML ( )   PDF (37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共自行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接驳方式。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接驳地铁出行客流量的时空可视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的IC卡数据进行预处理与时序分析,初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时序相似性;通过对地铁客流的时间聚类进行分析,得到了3种类型的出行日;然后分别对各类型出行日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了特征可视化与空间信息可视化,实现对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时空特征的综合分析;最后运用该方法以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地铁站为例,对该站合理范围内的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情况进行了时空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对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的融合可视化分析可更加全面、动态地掌握城市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分布情况,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及建设提供量化依据。
    尺度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程朋根, 岳琛, 危小建, 周江文
    2020, 0(3):  56-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8
    摘要 ( )   HTML ( )   PDF (82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空间尺度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以南昌市为研究区,划分了300×300、500×500、700×700共3种格网尺度。使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目标向量)量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结合POI点、微博签到点与道路网数据(特征向量),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尺度下两者之间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①3种尺度下RSEI与POI点、微博签到点与道路网均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且负相关性最优的为RSEI和微博签到点数据,最差的为RSEI和道路网数据。②300×300尺度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随着尺度的变大,拟合的效果会越来越差。③无论尺度如何变化,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拟合的标准化残差ε均呈正态分布;且随着尺度的变大,ε值空间分布的随机性也逐渐增大。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度量尺度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多级存储优化的大规模全局光照快速计算
    戚爽, 喻光继
    2020, 0(3):  64-6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7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大规模复杂场景渲染的全局光照计算量大从而影响其渲染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分辨率纹理存储结构的改进体素锥追踪全局光照算法。算法首先采用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多级分辨率纹理存储结构高效存储光照信息,并在直接光照计算时,结合存储结果特点,然后采用混合存储的GPU硬件加速与无贡献节点丢弃的软件加速相结合方法,进一步提高光照渲染效率,最后基于多级纹理及闭合体节点自适应合并对锥波滤器进行改进,实现全局光照的高效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减少了光照计算量,降低了系统内存占用,并取得了与经典算法相近的场景光照渲染效果,从而验证了其在大规模光照计算的有效性。
    技术交流
    低轨卫星增强BDS单频伪距单点定位
    邵银星, 赵春梅
    2020, 0(3):  69-7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单频定位由于成本优势被广泛运用,却无法同时满足较高精度要求的问题,对低轨卫星增强单频定位精度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基于卫星工具包软件仿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铱星系统观测数据,并结合误差建模实现高低轨卫星联合定位算法,分析不同纬度观测站的定位结果。结果表明,当可见卫星比例(LEO:总体)从5%上升到18%,定位精度改善比从48%提升到80%左右,呈现一定正相关性;误差标准差在U方向上均有大于50%以上减小,在E、N方向则出现大约10%的浮动,总体有改善的趋势。因此,低轨卫星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伪距单点定位精度。
    分布式导航星座自主时间同步性能评估
    辛洁, 郭睿, 李晓杰, 王冬霞, 张之学
    2020, 0(3):  73-7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星座自主导航任务需求,分析了基于星载钟性能和星间相对钟差估计星座自主时间同步精度的可行性,验证了星座中星载原子钟性能与卫星自主时间同步滤波结果的相关性,评估了有无时间参考基准、星间电文交互条件下的卫星钟差预报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当缺少地面或参考星为基准且星间电文无交互时,单颗卫星的自主钟差预报结果是不可观的,会随着时间增长发生偏移,并在地面或基准星对其校准后迅速收敛,继续随星载钟性能和滤波状态参数发散;当缺少基准且星间电文正常交互时,卫星自主钟差滤波结果与精密钟差相比存在整体偏移;基于本文设计的验证条件,卫星自主运行15 d卫星钟差整体漂移量优于60 m;当以某颗卫星或锚固站为时间参考基准时,全网卫星可根据与基准时间的相对钟差进行自主校准,星间相对钟差RMS为0.6 m。
    一种北斗卫星钟差短期预报新方法
    柴伟杰, 杭芬, 刘国光
    2020, 0(3):  78-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北斗卫星的定位与授时精度,必须准确计算出卫星钟差数值。本文考虑北斗卫星钟差中随机部分误差的影响,尝试建立北斗卫星钟差拟合推估模型,根据拟合推估两步极小解法解算该模型,在求解协方差函数系数中,依据模型残差拟合多项式系数;并与常用的灰理论模型、拟合推估的正常解法钟差预报模型结果进行比对,算例结果表明了两步极小解法及拟合推估模型在北斗卫星钟差短期预报方面的有效性。
    GPS与BDS2、BDS3融合数据短基线解算精度分析
    金俭俭, 高成发, 张瑞成, 汪波
    2020, 0(3):  83-86,9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正式向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本文主要利用自编软件进行了不同系统卫星组合下的短基线解算试验。结果表明,在小范围区域内(5 km)的短基线,BDS2+BDS3组合定位平面定位精度达3 mm,高程方向定位精度达6 mm;与单GPS定位结果相比,N、E、U各方向分别有28.9%、6.5%、12.2%的提升幅度;与单BDS2定位结果相比,N、E、U各方向分别有34.0%、25.1%、39.6%的提升幅度。GPS、BDS2、BDS3融合数据处理结果N、E、U各方向外符合偏差均在5 mm内。
    利用车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城市道路规则多边形
    谢宏全, 梅雪琴, 蔡东健, 王亚娜, 刘付程
    2020, 0(3):  87-9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的发展,准确高效地提取道路规则多边形成为必要。本文以苏州市某城市快速路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徕卡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获得城市道路点云数据,观察了解车载点云数据各类属性信息,根据观察结果组合利用点云数据高差、点云灰度差值、点云强度差值,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网格密度法实现道路规则多边形的提取,然后通过对目标的矢量化得到三维矢量规则多边形。最后对提取的矢量化结果进行精度评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取道路规则多边形方面能得到较好的结果且能满足高精地图需求。
    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农村公路核查方法及其应用
    蔡红玥, 袁胜古, 阳柯, 王芳, 盛光晓
    2020, 0(3):  91-9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农村公路核查需要人工实地抽查或通过GNSS设备进行信息采集验核,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遥感影像具有成像范围广、时效性高、成本低、能客观反映现实情况等优点。相比于传统方法,将遥感影像引入农村公路核查,能客观、准确、高效地对农村公路相关信息进行核查。本文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农村公路遥感核查业务,采用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农村公路核查方法。将本方法应用于某中部省份农村公路遥感核查业务,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现有农村公路遥感核查的工作效率。
    新时代下陕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杨宏山, 闫正龙, 张雪萍
    2020, 0(3):  96-100,12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机构改革及自然资源部职责分工,客观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基于技术沉淀优势并围绕职责定位,从测绘基准体系服务、标准框架分析建设、时空大数据资源整合、体系架构设计验证及平台服务政府决策等多项实际出发,展开了新时代新机构新职责下陕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分析和初步实践;同时,基于混合存储环境及云平台体系架构,选用范围近2 800 000 km2的数据开展影像处理、DEM/DOM/DSM产品制作、超2100个全国基准站网GNSS数据解算等试验测试,发现架构体系合理,项目生产及存储效率均有大幅提升,这为外派机构及行业单位实施类似项目提供了示范参考,也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充分发挥“技术+数据”优势、更好地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一代三维GIS在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宋关福, 李少华, 闫玉娜, 谢明辉, 佟业真, 李堃
    2020, 0(3):  101-104,1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资源部要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的一体化管理,必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及流域上下游,实现国土空间中各类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数据的融合衔接。但是传统二维GIS在全要素信息表达、多类型资源拓扑表达及资源资产监管分析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短板。为弥补二维GIS的不足,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包括能够全空间表达自然资源与不动产对象的数据模型,面向多尺度、多源、异构三维数据的融合技术,以及三维空间分析与计算技术,实现了对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的全面升维。本文在新一代三维GIS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与不动产信息管理平台,以全新视角认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实现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信息的一体化管理、用途管制及辅助决策能力。
    多旋翼单镜头无人机不同航线规划的三维建模方法评述
    王云川, 段平, 李佳, 姚永祥, 成李博
    2020, 0(3):  105-10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多旋翼单镜头无人机作为航摄设备,对同一建筑物规划交叉航线、全航线及5架次模拟航线,构建该建筑物的实景三维模型,并从模型完整性和地面控制点点位精度两个方面对3种不同航线三维建模方法进行评述。结果表明:①交叉航线建模方法控制点点位精度高,但模型完整性差;②全航线建模方法控制点点位精度高,模型完整性较高;③5架次模拟航线建模方法控制点点位精度略低,模型完整性最好。
    利用三维激光点云重构建筑物模型
    周贻港
    2020, 0(3):  109-11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8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获取能力的提升,基于三维激光点云进行建筑物模型重建与立面测绘成为工程应用中常用的方法。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能够体现建筑物丰富和直观的细节信息,然而海量数据处理给建筑物模型构建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通过对建筑物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横切得到建筑物轮廓点,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TSP算法对轮廓点进行处理以获取建筑物各立面的方程系数,最终实现建筑物模型的构建和获取详细的建筑物立面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LOD1级建筑物模型的构建,进而为更高(LOD3)级别的建筑物模型构建提供依据。
    一种模型驱动空间数据库质量检查平台构建
    叶爱东, 陈金林, 张鹤
    2020, 0(3):  113-1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质量检查是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空间数据库包括矢量空间数据、专题属性数据及元数据等,质量检查内容繁多。现有空间数据库质检软件往往为某一项目“量身定制”,灵活性低。本文从空间数据库质量特征及其语义表达出发,对空间数据库质检规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空间数据库质检DRST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构建了一套能够适用于各类空间数据库质检需要的平台软件。该平台已在江西省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数据库质检、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库质检、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库质检等项目中得到应用。应用实践表明,平台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为提高空间数据库质量检查效率、解决质检软件生命周期短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第七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获奖作文
    利用Sentinel-1A数据监测地表形变案例分析
    李东, 侯西勇
    2020, 0(3):  118-12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雷达卫星结合InSA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领域。本文选取2017年九寨沟地震为研究案例,利用Sentinel-1A地震前后的单视复数影像,基于D-InSAR技术获取该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震中西北侧表现出相对均匀的下沉现象,沉降漏斗区雷达视线向最大沉降量达25.1 cm;东南侧呈现不均匀抬升状态,地表破碎较为明显,最大抬升量为11.6 cm。研究表明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D-InSAR技术可以为地震形变场的定量分析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为阐释地震发震机理及评估受灾情况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改进的APAP影像匹配算法
    张冬梅, 卢小平, 苗沛基, 周雨石, 马靓婷
    2020, 0(3):  123-1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人机影像匹配时易出现影像重影、透视失真和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PAP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SIFT算法选取特征点,通过改进RANSAC算法去除误匹配点;然后根据APAP算法对影像进行网格划分,求每个网格的单应性矩阵,并对单应性矩阵进行线性化;最后根据线性化的单应性矩阵进行影像匹配,单应性矩阵的线性化不仅对影像匹配时产生的重影现象有较好的削弱作用,而且能减少非重叠区域的透视失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匹配效率和匹配效果方面效果显著。
    一种云端一体化的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方法
    孙久虎
    2020, 0(3):  129-13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土地遥感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监测频次低和数据现势性差等问题,通过统筹获取国产卫星影像数据提升监测频次,设计了多源遥感影像的空间网格组织和调度方法,改变传统的影像切片发布模式,建立实时影像服务方法,大幅提升了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时效。通过在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试点应用,研发了云端一体化的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服务平台,实践证明基于空间网格的影像组织管理效率优于传统金字塔切片管理模式,有效支撑了违法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城市开发边界突破等监测预警,应用成效显著。
    无人机空地一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研究
    杨明, 石小伟, 葛浩然
    2020, 0(3):  134-1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对三维激光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空地一体扫描技术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空地一体扫描技术进行定义并对空地一体扫描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经过实地操作,基于无人机的空地一体三维扫描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扫描方式弊端,实现高精度立体监测网络(空中-地面-地下监测),完成多载荷数据获取平台:机载-车载-室内、机载-车载-室内知识产权系列产品等。
    小波变换联合伪距相位组合探测与修复GNSS三频周跳
    孟令东, 陈俊平, 王解先
    2020, 0(3):  140-14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频观测值可改善周跳探测与修复,但易受伪距观测值噪声的严重影响且有一些不敏感周跳组合无法探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小波变换理论对伪距观测值降噪以提高探测修复周跳能力;合理优化组合观测量以组成稳定方程;使用QR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跳变量时的数值稳定性。最后,利用BDS和GPS/QZSS三频高、低采样率实测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人为加入的周跳都被正确探测并修复,而且不存在无法探测、周跳误探与误修复问题。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网络GIS课程全栈式层次教学体系思考与构建
    杜明义, 靖常峰, 霍亮, 罗德安, 黄明, 张学东
    2020, 0(3):  145-1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中全员达标要求以及行业对网络GIS的强技术需求,给网络GIS课程教学体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针对现有网络GIS课程教学体系仍以传统灌输模式为主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GIS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了全员全栈式教学体系,设计了面向不同类型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全员达标要求;提出了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细粒度技术教学设计,通过技术点的组合可以实现全栈式技术人才培养;最后,本文结合项目案例给出了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示范。本文提出的教学体系为培养面向工程认证和行业需求的网络GIS技术人才提供了教学参考。
    无人机背景下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段平, 李佳, 周京春, 王金亮
    2020, 0(3):  150-1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大飞机采集的数据为试验数据,受采集设备的限制,学生难以直接接触此类数据采集设备,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对数据采集全流程的实际操作和理解。近些年随着无人机蓬勃发展,拥有无人机设备的高校逐渐增多,使得学生在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数据源。以承担云南师范大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2个专业的摄影测量学课程为教学任务,探讨无人机背景下摄影测量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拥有无人机硬件设备的摄影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李玮, 明祖涛, 张绍成, 王广兴
    2020, 0(3):  154-1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业英语是在高等教育中继公共英语课程之后,将专业技术与英语知识紧密结合的一门交叉性课程。该课程旨在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和阅读量,提高学生专业论文或资料的阅读和听力能力,强化训练学生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能力,为将来学生的升学或就业打下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当前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材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自媒体和多媒体等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马自军, 谯生有, 闻道荣
    2020, 0(3):  157-1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9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隧道现代化施工技术水平,实现隧道施工开挖、支护、衬砌各阶段施工场景模型化、可视化,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隧道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采集、裁剪、去噪、重采样等处理,并应用于隧道施工各环节,为优化开挖钻爆方案、调整预留变形量、优化初支混凝土配合比、杜绝二衬欠厚等质量通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为隧道工程数量和成本控制、施工质量和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SX10点云的单株树木骨架点提取方法
    林志东, 何原荣, 庄崯国
    2020, 0(3):  160-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10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架点是单株树木几何模型重建的基础。本文结合水平集、聚类方法和图论3种方法,采用ILMSVP和天宝SX10获取模拟与实测单株树木点云数据,并实现单株树木骨架点提取,其中模拟数据用于方法实现,实测数据用于验证。为解决单株树木点云数据缺失情况,本文重复利用水平集、聚类方法和图论方法得到较完整的单株树木骨架点。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单株树木骨架点提取方法可行。
    基于PS-InSAR技术的黄土大厚度挖方区回弹变形规律分析
    梁小龙, 王建业, 白泽朝, 齐二恒, 李攀
    2020, 0(3):  163-16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1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陕北某湿陷性黄土大厚度挖方地基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PS-InSAR技术对2018-10—2019-11间获取的16景TerraSAR-X卫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了湿陷性黄土挖方区回弹变形信息,总结了大厚度挖方区时序回弹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由于上部土体应力卸载,在开挖区域存在地基土回弹变形现象,选取的高密度PS点变形信息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的真实变形情况,回弹变形范围与开挖边界吻合,另外挖方厚度越大,土体开挖引起的回弹变形越大;在开挖完成后的1年监测时间内,回弹区变形量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在最大开挖厚度处,产生最大回弹量为29.3 mm;此外,PS-InSAR技术监测到的变形量与实地水准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该技术在黄土大厚度挖方区回弹变形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