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2-25
    第八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获奖论文
    像控点布设对勘测定界复杂区域实景建模精度的影响
    周诗洋, 吴向阳
    2022, 0(2):  1-4,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3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勘测定界复杂区域像控点布设对实景建模精度的影响,以及建模能否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问题,本文根据测区建筑物西密东疏的实际情况,设计了5种像控点布设方案,进行像片采集及三维建模,并从模型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和边长精度3个方面,对各方案制作的模型进行了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布设方案制作的测区模型在平面精度、高程精度、边长精度3个方面均可满足精度要求;在边缘布设的基础上,在建筑物等密集区域适当增加像控点的个数能够提高模型精度。本文为勘测定界复杂区域像控点布设提供了指导方案。
    基于CNN模型迁移的OLI影像光伏电池板场景识别
    王胜利, 朱寿红, 蒋毅
    2022, 0(2):  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获取光伏电池板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信息对于国土调查、资源环境监测和能源结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光伏电池板的识别依赖于人工设计的中低层次特征,无法克服对象光谱不确定性、空间结构类型复杂等难题,算法普遍存在稳健性不强、效率不高等问题。目前,基于场景单元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空间信息,多数算法仅建立在少数标准数据集上,未考虑实际应用中遥感图像质量、空间分辨率等因素对图像场景深度特征表达的影响,制约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结构、经济社会知识挖掘方面的深入应用。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采用迁移学习和模型微调的策略,在中等分辨率的Landsat影像上进行光伏电池板场景识别。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提取电站场景的多层次特征,在形态结构复杂的电站场景中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融合高度和光谱信息的倾斜摄影数据建筑物自动提取
    王珍, 张涛, 丁乐乐, 潘宇明, 史芙蓉
    2022, 0(2):  10-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3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筑物作为三维模型的主体,其矢量化主要依赖人工勾画,虽有采用深度学习等方法进行建筑物提取的研究,但依然需要标注大量样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天津市典型区域为试验区,提出一种融合高度和光谱信息的倾斜摄影数据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通过高度初始分割、植被信息滤除、形态学后处理等,逐步优化建筑物提取结果,实现建筑物信息的自动提取,建筑物的总体识别精度达到94%。然后,通过对建筑物轮廓进行矢量化和规则化,在地理信息平台中实现了建筑物的对象化查询,拓展了实景三维模型的应用深度。
    结合全站式三维扫描与建筑设计坐标的复杂曲面检测
    许艳博
    2022, 0(2):  16-19,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赛道复杂双曲面结构的高精度要求,以及无BIM模型加以参照这一现状,本文以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赛道为例,首先采用全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赛道混凝土喷射形成的曲面进行扫描,并结合建筑设计坐标完成夹具剖面特征点检测;然后依据设计三维坐标进行建模;最后将模型与扫描点云数据进行对比检测,生成三维色谱图,以掌握任意点的偏差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进行关键特征点位的检测,又能全面掌握整个复杂曲面的偏差情况,满足测量的高精度要求,可为今后此类复杂曲面检测工程提供思路与技术参考。
    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实体构建方法
    王琳, 郭功举, 刘一宁
    2022, 0(2):  20-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3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地理实体的构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地理实体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基于上海市“智能化全息测绘”实践经验,阐述了面向城市级应用的地理实体构建范围;以院落和房屋两类典型实体为例,分析了其数据特点,探索了其构成内容及构建规则,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地理实体的构建和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学术研究
    基于超像素分割与CRF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杨景玉, 贾多科, 王阳萍
    2022, 0(2):  25-30,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38
    摘要 ( )   HTML ( )   PDF (17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于光谱变化过敏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像素分割与条件随机场(CRF)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首先采用空间约束的t混合模型驱动的分割模型,获得同质性超像素块,实现良好的边界附着性和亮度均匀性。然后计算分割得到的双时相影像块之间的特征差异性,获取变化幅度图像。最后利用模糊聚类算法(FCM)对变化幅度图像进行聚类,得到隶属度图像作为CRF一阶势,并利用光谱-空间相似度约束的函数构建CRF二阶势。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精度可提高5%,错检率和漏检率可降低3%,能较好地应对输入图像的光谱变化,并保持变化检测结果的边缘细节。
    对比传统低空航测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精度评估
    蔡嘉伦, 贾洪果, 刘国祥, 张波, 刘巧, 吴仁哲, 向卫, 毛文飞, 张瑞
    2022, 0(2):  31-3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39
    摘要 ( )   HTML ( )   PDF (18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推广阶段,其成果精度高度依赖于航测生产全流程中各航测参数的选取,很难实现对其绝对精度的定量分析。针对这一难点,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以传统低空航测为参照,在严格统一外部数据采集条件、解算参数的基础上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进行精度评估与分析,探索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突出技术优势。试验共涉及12种主流航测模式及52种地面控制点,采用递进布设方式对比分析其成果精度,并完成了倾斜摄影测量对比传统低空航测的量化分析。本文可为倾斜摄影测量精度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局部特征匹配的卫星影像几何偏差估计可行性分析
    侯泽鹏, 徐二帅, 王文亮, 许志华
    2022, 0(2):  37-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0
    摘要 ( )   HTML ( )   PDF (22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几何定位偏差是评估卫星影像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利用特征匹配方法进行卫星影像几何偏差估计,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选取包含典型地物的局部卫星影像构建路标基准影像库;其次,采用局部点特征描述子对卫星影像与路标基准影像库进行亚像素提取与匹配,确定同名像点,然后为提升同名像点匹配精度,提出了顾及空间关系与几何一致性约束的匹配策略,继而,对卫星影像与路标基准影像库的匹配像点进行内插计算,获取同名像点的地理空间坐标;最后,通过差值计算得到卫星影像相对路标基准影像的偏移参数,完成几何偏差估计和可行性分析。本文以我国风云卫星为例,选取包含海岸线、湖泊、山脉、河流及岛屿的局部卫星影像集构建路标基准影像库,并选用SIFT、SURF、ORB 3个局部特征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局部特征匹配策略对卫星影像几何偏差估计的系统误差小于0.1像素,定量地证明了局部特征匹配方法对卫星影像几何偏差估计的可行性。
    利用SBAS时序技术识别地热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
    李冰峰, 李更尔, 那静, 涂梨平, 范军林, 吴洋
    2022, 0(2):  43-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地热资源丰富的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BAS技术对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的42幅Sentinel-1区域卫星影像和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的10幅ALOS-2区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以此获取雄安新区的时间序列地表形变。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整体地表沉降严重,且沉降区主要集中在雄县和容城县,其中雄县沉降最为严重,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超过330 mm,容城县沉降中心累计下沉量超过120 mm。结合地热井位置和地热开采历史,由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大量开采地热资源会引起地表沉降现象。
    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李昱, 陈蜜, 付迎春
    2022, 0(2):  50-5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2
    摘要 ( )   HTML ( )   PDF (24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2015—2019年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灯光值统计、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关联测度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浅析时空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灯光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灯光增长率最高,其次为河北省廊坊市和石家庄市。②灯光集中分布在高位序城市北京和天津,中小城市不够发达。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小型城市快速发展,京津冀各城市有趋于ZIPF理想状态分布的态势。③随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城市间的关联度整体增强,北京市与天津市的总体关联度占主导地位,但北部城市与中南地区的交通联系不足,关联度较弱。
    基于比值法的多源多时相数据城区变化检测
    乐颖, 夏元平
    2022, 0(2):  56-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中、低分辨率影像采用常规分类方法进行变化检测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值法的雷达数据和光学影像相结合的城市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雷达数据和光学影像的优势,以赣州定南县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比值法分别对两种数据源进行城市变化检测,然后通过分析城区地物目标散射特性,对多个时相变化情况进行真彩色合成,最后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进行分析验证,从而完成城市实时动态变化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多源多时相数据进行比值法可成功地提取出试验区域的变化信息,在城区建筑变化检测中,纹理信息更清晰,准确性更高。
    城市尺度典型地表要素综合提取方法研究
    孙琴琴, 蔡国印, 杨柳忠, 张宁, 杜明义
    2022, 0(2):  62-6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产高分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其可以从几何形态、纹理结构及光谱信息等不同侧面实现对城市地表要素的精细描述。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相比,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物提取的精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道路两旁高大建筑物及树木的遮挡,城市道路的提取精度依然有限。本文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建筑物的基础上,利用OSM面状道路数据及城市边界数据,结合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借助空间图层叠加,使得城市建筑物、道路、植被和水体提取总体精度优于90%,为国产高分影像辅助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基于附加参数模型的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算法运行结果对比
    张可, 王永波, 袁坤, 仇春平
    2022, 0(2):  67-7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像点偏移是影响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克服平差过程中像点偏移的影响,以提高区域网平差精度,一直受到业界高度重视。当前,克服像点偏移的常规做法是借助特定的参数模型对其进行描述,构建基于附加参数模型的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模型,在区域网平差的同时求解引入的参数,进而实现对系统误差的补偿。Bauer模型、Ebner模型、Brown模型、光学畸变模型是现有算法中描述像点偏移的常用模型。为了对上述4种模型的系统误差进行验证,本文首先在经典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模型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与4种模型相对应的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模型,并予以编程实现;然后通过实例对上述4种模型的算法运行结果进行了验证、比较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Ebner模型和Brown模型的引入可有效提高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精度;Bauer模型的引入对小型区域网平差精度的提升更加有效;光学畸变模型的引入对区域网平差结果的精度提升作用相对较小。
    虚拟格网分类支持下的密集匹配点云布料模拟滤波
    石壮, 杜全叶, 王庆栋, 马东岭, 崔琰
    2022, 0(2):  73-7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倾斜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滤波算法在地形复杂场景的精度、效率及自适应性,针对传统的布料模拟滤波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格网分类的布料模拟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带有缓冲区的虚拟格网;然后将虚拟格网按其范围内的点云坡度划分为平地、缓坡、陡坡3种类型;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虚拟格网,使用相应的布料参数进行布料模拟滤波,从而实现倾斜影像匹配点云在地形复杂场景中的点云滤波,与单一参数的布料模拟滤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格网分类的布料模拟滤波方法结果更接近于目视解译,该方法适合混合地形滤波。
    联合LMD与EMD的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去噪方法
    熊常亮, 贺小星, 马下平, 付杰
    2022, 0(2):  78-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信噪不易分离的问题,在传统EMD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LMD与EMD的坐标时间序列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LMD分解原始坐标时间序列,基于连续均方误差(CMSE)原则分离高频噪声与低频信号,保持低频分量不变;然后对高频分量进行EMD去噪;最后以2次分解所得低频信号之和作为去噪后时间序列。以仿真数据与8个GNSS基准站实测数据进行试验,通过多种评价指标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与传统EMD方法相比,联合LMD与EMD的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去除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噪声。
    哈尔滨市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驱动力及分布预测
    张玉娟, 曲建光, 侯建国
    2022, 0(2):  83-89,9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8
    摘要 ( )   HTML ( )   PDF (13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景观生态风险及预测模型;然后对1998—2018年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最后对研究区域2023年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近20年景观生态风险先降低后升高,空间格局变化较为显著。②道路距离、第二产业、农业、高程为景观生态风险变化主要驱动力。1998—2008年,主城区周围道路距离系数逐年减小,南部地区逐年增高,其他时间内未见明显变化;农业和高程对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总体影响显著,存在空间差异;第二产业对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影响程度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③预测所得的2023年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差别不明显,降低区域比升高区域面积大。
    基于NARX回归神经网络的岸基GNSS-IR有效波高反演模型分析
    张一, 周立
    2022, 0(2):  90-9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4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效波高是海洋动力环境的主要参数,针对现有岸基双天线GNSS-R有效波高反演方法必须使用专用型接收机,以及相关测站布设较少、数据获取困难等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普通单天线测量型GNSS接收机的GNSS-IR数据反演有效波高的方法。首先,利用NARX回归神经网络构建潮高反演误差与有效波高大小之间的相关模型,并给出了从数据选取、数据集制作到反演模型构建的相关流程与方法。然后,使用斯坦福大学哈勃肯斯海洋实验站中P231站两年的数据,开展了基于NARX回归神经网络的岸基单天线GNSS-IR有效波高反演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0.1~2.5 m (即二~四级海况之间)范围内有效波高的反演应用,反演有效波高的MSE最小为0.01 m。
    基于人工蜂群CA模型的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吴掠桅, 刘耿
    2022, 0(2):  95-9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南京市为例,构建人工蜂群元胞自动机(CAABC)模型,对2000—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以实现CAABC模型的校正,并以2007—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为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总体精度(OA)2007年为87.79%,2015年为80.61%;模拟结果的品质因数(FOM)2007年为21.23%,2015年为19.25%。基于CAABC模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未来城市土地总量,对南京市2025和203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预测,对城市扩张和生态用地被侵占现象进行分析。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的城市扩张主要以牺牲耕地和林地为代价,2025和2035年80%的城市扩张面积来源于对耕地面积的侵占,17%的城市面积扩张是由2015年的林地转换得到的。研究表明,准确模拟、预测未来城市格局及评估城市扩张能够对生态用地侵占,以及为决策者合理规划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高精度住房空置率的地理空间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张栋, 李德平, 周亮, 王嘉丞, 马宇, 易敏
    2022, 0(2):  100-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住房空置率对地理空间因素的依赖性,本文首先以50 m×50 m格网为基本单位,通过建模等方式计算格网尺度的住房空置率、自然因子、社会因子,然后对研究区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和相关性分析,最后采用地理探测器法对自然因子的影响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住房空置率与所选地理空间因子均呈显著性相关,植被占比对住房空置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他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普遍偏小;②由于非建成区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非建成区对于社会因子和自然因子的依赖程度均大于建成区;③各街道的住房空置率受坡度的影响程度普遍小于其他自然因子,各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住房空置率的解释力具有显著增强的效果。本文为小区域住房空置率的影响因素剖析提供了参考。
    融合随机森林模型和6种水体指数的上海市水体信息提取
    崔青林, 汪鸣泉, 黄永健
    2022, 0(2):  106-10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快速、准确地掌握水体分布信息,本文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卫星数据构建水体提取特征集,并采用效率高、稳健性好的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内的水体进行提取。水体提取特征集在现有光谱波段特征的基础上加入6种水体指数,分别为NDWI、MNDWI、AWEIsh、WI2015、SWI和RWI,旨在提高水体提取精度。针对10个光谱波段特征及6种水体指数,设计了8种试验方案探究加入水体指数对于水体提取的作用。结果表明,将6种水体指数全部加入的方案精度最高,为97.910%;NDWI和RWI能提高水体提取精度、降低漏提率和误提率。
    技术交流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星座地基观测仿真系统设计
    周全, 张扬, 李子申, 韩保民, 孟昊, 董孝松, 郭振华
    2022, 0(2):  110-1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阶段整星座低轨卫星观测数据的缺失制约了LEO卫星导航增强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LEO导航增强星座地基观测仿真系统,构建生成了LEO星座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仿真模型;介绍了仿真系统设计流程和架构、仿真地基LEO观测数据;使用RTKLIB进行了标准单点定位(SPP)和精密单点定位(PPP)解算,验证了仿真系统搭建的正确性,以及伪距和载波观测值仿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只考虑几何距离的地基观测数据,该系统考虑各误差模型后观测数据置信度高,可用于支撑LEO导航增强星座定位研究。
    基于色调饱和度亮度模型的可见光植被提取
    程滔, 管林杰, 郑新燕, 陶舒, 高崟
    2022, 0(2):  116-1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遥感影像只具有红(R)、绿(G)、蓝(B)3个可见光波段时无法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方法提取植被信息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色调饱和度亮度(HSL)模型的可见光植被提取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系统,将影像从RGB彩色空间变换至HSL彩色空间,构建归一化色调亮度植被指数(NHLVI),通过分析植被与非植被信息在HSL彩色空间中的特征,以及NHLVI、H、S、L、R、G、B各分量的特征,确定协同NHLVI、S分量提取植被信息,利用B分量特征剔除结果中的非植被信息,从而实现植被信息提取,并提高提取精度。研究表明,该方法在现有NHLVI指数方法基础上,加入S分量,提升了可见光植被提取的精度及方法的适用性。
    结合地形因子与分层策略的喀斯特地区无人机影像分类
    贾煜, 汪泓, 蔡宏, 张磊
    2022, 0(2):  121-12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南喀斯特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物分布较为破碎,致使传统的光谱特征一次分类方法的精度较低。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无人机正射影像和地形指标,充分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空间特征、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地形特征,采取面向对象CART决策树算法与分层策略提取了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研究表明,结合空间地形因子和分层策略的方法减少了破碎区地物间的相干扰,故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达91.2%,Kappa系数为0.87,较传统一次分类精度提高了9.8%,Kappa系数提高了0.13。该方法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覆盖解译精度较好,可为土地利用监测提供参考。
    一种I3S标准的倾斜摄影服务精度动态控制方法
    钟娜娜, 滕紫晴, 胡振彪, 王海银, 赵军
    2022, 0(2):  128-130,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倾斜摄影数据服务共享保密要求高、倾斜摄影数据包SLPK不同精度数据制作复杂的问题,本文基于开源I3S标准规范与解析倾斜摄影在线服务结构特征,研究实现了一种I3S标准的倾斜摄影服务精度动态控制方法。该方法可根据服务需求,通过控制索引树节点级别,基于一套数据实现多种精度的在线服务;作为实景三维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无人机影像识别白喉乌头的相对高程阈值法适用性分析
    范媛, 范宏, 吴建国, 林峻, 陈吉军, 巴日斯, 郑江华
    2022, 0(2):  131-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草原的典型毒害草白喉乌头为研究对象,通过PhotoScan软件对无人机航拍影像进行数据处理并获取研究区DSM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对高程阈值法识别提取白喉乌头的最佳阈值范围,并验证其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①在无人机影像中,相对高程阈值法能够清晰准确地体现地物分布特征,适用于提取与普通牧草高度误差明显的地物;②当10 cm≤T<20 cm时,白喉乌头能够被准确识别,且与实际白喉乌头分布点基本一致,分类精度达91%;③相对高程阈值法能够较好地分离出白喉乌头,既提升了分类依据的可靠性,又实现了白喉乌头高精度识别。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的草原监测工作。
    面向Z-5无人直升机航测的测绘质量检查体系及实证
    羌鑫林, 蒋圣, 王继, 钱程扬, 方炫
    2022, 0(2):  136-1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无人直升机开展应急测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缺乏针对无人直升机航摄系统的测绘质量检查体系及量化指标。本文提出基于Z-5无人直升机及配套航摄系统的测绘质量检查体系,包含数字航空摄影成果检查、空三加密成果检查和数字正射影像成果检查,并明确重要指标的量化数据。通过实际飞行验证,结果表明,Z-5无人直升机航摄系统能够满足应急测绘精度要求,其中4项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量化指标阈值,满足更为精准的无人机测绘要求。
    锚定状态下船体的GNSS测姿稳定性评估
    江峻毅, 高兴国, 曲萌, 马超
    2022, 0(2):  140-14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5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锚定状态下船体进行勘探作业是目前海洋工程勘探常用的作业方式之一,针对目前关于锚定船体稳定性分析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本文利用GNSS测姿方法对锚定状态下船体的稳定性展开研究分析,研究了船体在不同海况下(二、三、四级)的平面位置、高程、横摇、纵摇和艏摇变化情况,并对船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在判断船体稳定性是否适合海洋工程勘探作业、是否可安装钻机设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多策略中文地址匹配方法
    彭雨龙, 胡顺石, 吴涛
    2022, 0(2):  145-14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6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址匹配是地理编码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实现数据空间化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当前中文地址匹配方法的精确率、匹配率和时间开销不能兼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策略中文地址匹配方法。通过建立轻量级的词典进行中文地址分词,同时构建多叉树存储分词后的地址数据,匹配过程中结合模糊匹配和层级回溯匹配共同完成地址匹配工作,最终基于真实数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匹配率、精确率和时间开销3个指标上较当前其他匹配方法表现得更加均衡。
    2005—2019年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探测
    常迎辉, 朱庆伟, 苏德国, 孙立坚
    2022, 0(2):  149-1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6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Nich指数分析了河南省2005—2019年县域经济发展速率的差异,并采用冷热点分析法分析了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化,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吻合;县域经济差异呈现两极分化态势,经济发达的城市对周边县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冷热点格局相对稳定,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市、济源市为核心的西北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经济基础、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是影响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导因素,因子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
    区域土地灌溉环境评价与决策分析
    高超, 高永明, 冮宏军, 王程佳, 王磊
    2022, 0(2):  154-158,1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6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土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灌溉环境作为国土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其关键基础设施机井的空间配置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为研究区,基于国土资源调查的多源空间数据,提出了一种对现有土地灌溉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和优化决策的方法。结果表明,研究区既有机井配置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方案给出的183口新增机井合理分配在优化单元内,能够满足当地农民的土地灌溉需求,同时为土地灌溉环境中机井的更新配置提供了依据。
    基于均值变点法提取地形起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黄河流域(山西段)为例
    宁婷, 崔伟, 马晓勇
    2022, 0(2):  159-1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6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形起伏度因子在宏观尺度生态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均值变点法是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的常用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研究。本文以黄河流域(山西段)为例,基于DEM数据和均值变点法提取了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并探讨了分析窗口样本数量、DEM分辨率和地貌类型3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分析窗口样本数量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明显影响。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变点所在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也不断增加。②DEM分辨率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一定影响。分析窗口面积取值范围一致时,基于30 m ASTER GDEM计算得到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小于基于90 m SRTM DEM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③地貌类型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的影响不大。当分析窗口样本数量一致时,不同地貌类型区及整个研究区最佳分析窗口相同或接近。总体而言,分析窗口样本数量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测绘工程专业GIS实验混合式教学方法探讨
    张龙其, 郭云开, 张云菲
    2022, 0(2):  164-167,17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6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首先在当前GIS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学校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市场需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等,重组了测绘工程专业的“GIS原理与应用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然后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应用“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发展形成了新的教学方案,可以满足不同行业GIS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实验表明,该方案具有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并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组合方式多等优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在巩固理论教学方面有显著优势,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为相关专业的GIS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基于Moodle的变形监测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及应用
    李培现, 杨中辉, 阎跃观, 袁德宝, 赵艳玲, 范德芹
    2022, 0(2):  168-17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6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网络在线教学效果,适应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需求,本文基于Moodle开源在线教育平台构建了广泛适应的变形监测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库。简述了Moodle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试题库、案例库及线上线下交流模块的开发步骤。根据双一流建设与工程认证的OBE教学理念,对变形监测技术网络课程教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问题及毕业要求达成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网络在线课程的应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交流,降低了教师上课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制定课程目标,有效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和持续改进教学手段,对提高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数字图像处理混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贾永红
    2022, 0(2):  174-17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06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探讨了数字图像处理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施和学习成绩评价方法,通过混合教学实践表明,数字图像处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革新了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因材施教;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克服了因教学时数减少所带来的影响,在双“一流”建设中能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