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豹.古建筑变形监测分析方法研究[J].测绘技术装备,2023,25(2): 1-5. [2] 殷跃.无接触式测量在古建筑结构损伤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3] 张庆圆,邹彦龙,李金衡.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自然文物侵蚀剥落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23(4): 140-144. [4] 王麟.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在宁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探索与实践[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4(8): 56-60. [5] 王天文,尹吉丽,张琪,等.南京城墙监测方法初探[J].中国文化遗产,2023(2): 95-100. [6] 聂士祥,汪涛,曹鹏.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文物三维监测技术及其应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5): 78-83. [7] 杨学超,李昌峰.无协作目标全站仪在建筑物倾斜观测中的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33(6): 62-65. [8] 魏麟,王震.基于摄影全站仪的建筑物无接触式沉降监测方法[J].测绘工程,2020,29(1): 60-65. [9] 丁克良,刘明亮,刘亚杰,等.高速公路高墩桥梁垂直度无接触快速检测方法与精度分析[J].测绘通报,2019(6): 121-125. [10] 邱冬炜,丁克良,黄鹤,等.变形监测技术与工程应用[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11] 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地形测量学[M].2版.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12]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M].2版.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13] 李德彪,常建增,余成磊.基于徕卡TS30无棱镜全站仪的圆柱状桩体定位计算模型及应用[J].测绘通报,2013(8): 118-119. [14] LIANG Jun.3D print replicates ancient Yungang Grottoes in Beijing[EB/OL].2018-11-17[2025-02-25].http://en.people.cn/n3/2018/1117/c90000-9519370.html. [15] 徐进军,罗喻真,王海城,等.大跨度桁架节点空间位置的测定技术[J].测绘通报,2014(9): 4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