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通报 ›› 2025, Vol. 0 ›› Issue (8): 164-168.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5.0827
郭秀丽1, 王国良2, 石晶1, 尚永福1, 窦小楠1
收稿日期:
2024-08-14
出版日期:
2025-08-25
发布日期:
2025-09-02
通讯作者:
石晶。E-mail:shijing79@163.com
E-mail:shijing79@163.com
作者简介:
郭秀丽(1966—),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和调查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E-mail:guoxiuli6611@163.com
基金资助:
GUO Xiuli1, WANG Guoliang2, SHI Jing1, SHANG Yongfu1, DOU Xiaonan1
Received:
2024-08-14
Online:
2025-08-25
Published:
2025-09-02
摘要: 自然资源监测工作中,对动态监测的频次和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为增进监测的及时性,本文以自然资源地理信息语义识别为出发点,建立了一套土地利用关系图谱和语义知识库,通过监测互联网上的相关关键词,对比知识图谱获取地块实体变化关键信息,从而基于语义实现对监测地块变化的自动识别。结合基础地理信息的定位功能,形成一套意义快速判别机制,有力地支撑了自然资源统筹管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中图分类号:
郭秀丽, 王国良, 石晶, 尚永福, 窦小楠. 基于地理信息语义的调查监测地块变化识别[J]. 测绘通报, 2025, 0(8): 164-168.
GUO Xiuli, WANG Guoliang, SHI Jing, SHANG Yongfu, DOU Xiaonan. Identification of survey and monitoring land parcel changes based on semantic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25, 0(8): 164-168.
[1]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20-01-17)[2021-12-20].http://gi.mnr.gov.cn/202001/t20200117_2498071.html. [2]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EB/OL].2020-01-17[2024-06-20].https://gimnr.gov.cn/202001/620200117_2498071.html. [3]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关于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卫星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258号)[EB/OL].(2023-12-19)[2023-12-20].https://gi.mnr.gov.cn/202312/t20231222_2814390.html [4] 文宁,麻战洪,项广鑫,等.基于自然资源业务事件驱动的国土空间信息模型框架[J].地理空间信息,2024,22(12): 16-19. [5] 应申,李程鹏,郭仁忠,等.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3): 50-58. [6] 自然资源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55—2019[S].北京: 地质出版社,2019. [7]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234号)[EB/OL].(2023-11-22)[2023-12-20].https://gi.mnr.gov.cn/202311/t20231124_2807521.html. [8] 黄景金,杨如军,冯一军,等.自然资源综合监测技术能力建设与应用: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OL].自然资源信息化,2024: 1-9[2024-12-09].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0.1797.N.20241206.1509.002.html. [9] 自然资源部.基础地理实体语义化基本规定[EB/OL].(2022-04-18)[2022-5-10].http://lz.dnr.gxzf.gov.cn/zwgk/zfxxgk/fdzdgknr_1/chgl/P020220510322 518859233.pdf. [10] 宁晶.将分类指南贯穿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解读[J].资源导刊,2021(2): 16-17. [11] 孙常建,李蕊娟,印青,等.基于自然资源全要素分类的调查监测本底数据处理方法[J].测绘通报,2024(S1): 29-34. [12] 蒋毅,马克委,王云凯,等.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一查多用” 分类体系研究[J].自然资源遥感,2023,35(2): 264-270. [13] LIANG Jiaqing,ZHANG Sheng,XIAO Yanghua.How to keep a knowledge base synchronized with its encyclopedia source[C]//Proceedings of the 26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elbourn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ganization,2017. [14] 刘纪平,王勇,胡燕祝,等.互联网泛在地理信息感知融合技术综述[J].测绘学报,2022,51(7): 1618-1628. |
[1] | 袁丽莉, 杨欣慰, 李梦华, 陈玉权, 唐伯惠.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制图[J]. 测绘通报, 2025, 0(8): 43-47. |
[2] | 魏智威, 杨乃, 丁愫, 陈业滨, 郭仁忠. 地理动画中点要素注记稳定更新的遗传算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83-88,94. |
[3] | 卞玉霞, 朱自杰, 周业, 李心怡. 基于加权贝叶斯网络的目标车辆轨迹推演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89-94. |
[4] | 王立志, 肖东升. IVYA-SIAM联合优化的多模态人口空间化模型构建及驱动效应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8): 95-99,106. |
[5] | 董斯源, 杨元维, 高贤君, 谭美淋, 杜斌, 屈伟军, 陈宁生. 基于贪心算法与空间关系自优化影像数据集高效筛选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100-106. |
[6] | 邢旺, 方正, 徐毅, 张仓皓, 孙联曾, 王召泽. 多源数据融合的BIM逆向建模技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8): 159-163,178. |
[7] | 迟晋浙, 刘纪平, 徐胜华, 王勇, 王琢璐. 自适应门控机制嵌入图神经网络的下一个POI推荐[J]. 测绘通报, 2025, 0(7): 90-96. |
[8] | 张恒琦, 林茜楠, 李樵民, 闫亚亚.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高精度地图路口模型自动化构建[J]. 测绘通报, 2025, 0(7): 97-103. |
[9] | 陈超, 陶旸, 张大骞.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探索——以江苏省为例[J]. 测绘通报, 2025, 0(7): 159-163. |
[10] | 王楠, 陈敏, 刘加敏, 吴辉. 面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跃迁特征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164-168. |
[11] | 王贻朋, 徐大伟, 魏明阳, 李波, 胡慧敏, 杨明生, 徐玉玲.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边坡滑坡预警模型与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7): 169-173. |
[12] | 黎文娥, 赖晓龙, 孙华, 黄连英. 地理信息技术赋能福建省长时序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与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180-184. |
[13] | 张云菲, 钟天宇. 耦合多层次格网特征的轨迹数据提取路网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6): 109-114. |
[14] | 林晓菲, 王芙蓉, 崔蓓, 陆新亚.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优化:从管理到治理[J]. 测绘通报, 2025, 0(6): 151-155. |
[15] | 李大伟, 许彩莲, 黄洁, 李季真, 唐甜. 黄河流域(陕西段)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6): 156-161,17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