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25
    综述
    移动轨迹聚类方法研究综述
    牟乃夏, 徐玉静, 张恒才, 陈洁, 张灵先, 刘希亮
    2018, 0(1):  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轨迹数据是人类移动行为的表征,能够映射出人的出行模式和社会属性等信息。怎样有效挖掘轨迹数据蕴藏的人类活动规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轨迹聚类发现行为相似的类簇,从而探究群体的移动模式是轨迹挖掘和深度应用常见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根据轨迹数据的特点,将轨迹数据模型分为轨迹点模型和轨迹段模型,并据此定义相应的相似性度量:空间相似性度量和时空相似性度量;然后,对两类模型的聚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不同聚类算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不同应用选取聚类算法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移动轨迹数据聚类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研究进展综述
    李林阳, 吕志平, 崔阳
    2018, 0(1):  8-13,8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精度的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是数字海洋和水下网络中心战的基础设施之一,而现阶段我国海底控制网的建设和研究几乎为空白。为自主建立我国高精度的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外海底控制网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GNSS/Acoustic系统的组成及发展;详细梳理了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影响海底控制点精度的因素和控制点定位精度;结合我国现状,建议加紧开展我国海底控制网的建设与研究。

    多基线层析SAR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
    徐西桂, 庞蕾, 张学东, 刘慧, 陈洋, 韦诗莹
    2018, 0(1):  14-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层析SAR技术是在干涉SAR (InSA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反演技术。层析SAR技术弥补了传统InSAR技术在高程向上分辨能力缺失的不足,真正实现了距离向-方位向-高程向的三维成像。本文介绍了层析SAR成像的原理,讨论了成像过程中复图像配准、去斜、相位误差补偿及高程向成像等问题,总结了层析SAR成像的三类算法,分析了层析SAR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层析SAR成像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层析SAR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行业观察
    BDS/GPS实时钟差估计中ISB分析与函数模型设计
    谷守周, 施闯, 党亚民, 秘金钟, 薛树强, 张龙平
    2018, 0(1):  22-2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时钟差产品是高精度广域差分位置服务(亚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基础产品,通过研究BDS/GPS融合的ISB,研究了各类型接收机BDS GEO/IGSO/MEO ISB差异,提出了在BDS/GPS联合的实时钟差估计中引入3个ISB参数的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非差法实现了BDS/GPS联合的实时钟差估计。采用MGEX和湖南CORS实时观测数据进行了实时钟差解算,利用iGMAS产品综合中心提供的事后精密钟差产品作为基准,对比分析了新方法与原有方法的实时钟差产品的精度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原方法估计的GPS钟差精度相当,对BDS实时钟差精度改进显著,尤其对BDS IGSO/MEO卫星,改进幅度在20%以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利用EGM2008模型与加权组合模型进行高程异常拟合
    罗陶荣, 王中元, 梁宁, 马效申
    2018, 0(1):  28-3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程异常拟合是GPS高程测量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高精度地求解高程异常是技术关键。本文提出了顾及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通过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高程异常长波项,并对剩余高程异常利用加权组合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江苏省某市的实测数据验证顾及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加权组合模型拟合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达到了厘米级,高程异常拟合效果最大提升了30%。

    网络RTK对流层延迟内插模型精度分析
    李滢, 陈明剑, 左宗, 姚翔
    2018, 0(1):  33-37,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流动站与参考站间双差对流层延迟的精确改正是网络RTK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河南省地基增强系统参考站网7个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进行试验,选择LIM、LCM、LSM和KRG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模型用于不同高差水平流动站对流层延迟改正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常用内插模型中,LIM和KRG模型对流动站对流层延迟改正的精度较优。流动站与主参考站高差达到400 m时,对于低高度角卫星,模型内插精度降低到分米级,不满足用户流动站高精度定位需求。

    利用GRACE数据检测日本Mw9.0地震同震和震后重力变化
    尹鹏, 张永志, 焦佳爽, 南康康, 王慧玲
    2018, 0(1):  38-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德国地学中心(GFZ)发布的GRACE RL05月重力场模型数据,考虑全球陆地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的影响,采用300 km的扇形滤波,利用叠积法提取了日本Mw9.0地震的同震和震后重力时变信号,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计算了两个同震重力变化极值点在地震前后85个月的重力年变率。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雪水引起的重力变化为-0.34~0.09 μgal;利用GRACE数据检测到的同震重力变化为-5.3~4.2 μgal,与基于PSGRN/PSCMP模型计算的结果在空间分布和量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震后5 a震中附近区域的重力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断层上盘所在的日本海域与下盘所在的太平洋区域重力增加的最大值分别为2.6、4.5 μgal,下盘重力增加较大,可能与断层下盘所在地层的黏滞性相对较低有关。

    多主体框架下基于FCM的彩色遥感图像分割
    李玉, 林文杰, 赵泉华
    2018, 0(1):  44-49,7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大尺度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数据量大及局部非均匀问题,提出一种在多主体系统(MAS)框架下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彩色遥感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规则划分技术将图像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块,每个分割主体控制一个子块;然后在MAS框架下,分割主体通过FCM算法实现对应子块的初始分割,将初始结果与全局模型协作,确定其区域正确类别数和标号统一;最后通过协调主体协调各分割主体及其邻域分割主体的聚类中心,从而消除遥感图像的局部非均匀性,以实现彩色遥感图像分割。利用提出算法和FCM算法分别对真实彩色遥感图像和合成图像进行了分割试验,并对其分割结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其结果说明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种新的融合空间信息的半监督变化监测方法
    谢福鼎, 于珊珊, 杨俊
    2018, 0(1):  50-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0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改进的半监督FCM算法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空间信息的半监督变化监测方法。首先将两幅遥感图像相减得到差值图像,并通过第4波段的差值给出了一种新的样本标记方法;然后,通过标记样本对差值图像利用半监督FCM算法进行聚类;最后,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和去除聚类噪音点,利用像元点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和马尔科夫随机场,通过更新后的隶属度矩阵得到了监测结果。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两组TM遥感图像,监测了森林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半监督FCM算法可以减少监测的漏检率,马尔科夫随机场方法可以很好地去除聚类过程中形成的噪声点,减少监测的虚检率。

    判别流形学习算法的高光谱数据降维与树种识别
    汪少华, 杨婷
    2018, 0(1):  55-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光谱遥感影像的波段光谱特征是各类地物内在物理化学性质的反映,在对不同地物进行分类与识别时具有巨大潜能,但由于其波段多造成的信息冗余,需要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有效降维,以提高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准确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判别局部片排列的流形学习算法(DLA)对Hypersion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通过对局部样本数据进行流形学习框架内的优化训练,将原始光谱特征空间转换为低维的最优判别流形子空间,然后在该子空间内利用最大似然分类器对Hypersion影像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分类,并与主成分分析(PCA)、原始光谱特征(spectral)降维方法的分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LA能够有效提高高光谱数据的分类准确度,对不同树种分类取得了满意效果。

    GABA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
    牛颖超, 周忠发, 王历, 王小宇
    2018, 0(1):  62-66,7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弥补蝙蝠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感图像分类算法——GABA算法,该算法将遗传算法中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应用到蝙蝠算法中,使蝙蝠算法具有变异机制,避免种群个体陷入局部最优,提高了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增加了蝙蝠算法的多样性。同时,为了突出本文算法的优点,试验将蝙蝠算法、K-means算法、粒子群算法与本文算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试验表明本文算法在遥感图像分类应用中既提高了分类精度又减少了分类时间,是一种可行、有效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基于二次多项式的AOD数据融合方法
    李广超, 李如仁, 赵阳阳, 杨震, 卢月明
    2018, 0(1):  67-7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利用线性回归算法拟合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二次多项式回归算法对其进行拟合,二次多项式是指这个多项式的项数超过1,且最高次方数为2。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和线性回归算法分别对2015年随机选择的一天和4—6月的AOD数据进行拟合,并将两种方法拟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同一组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的拟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法拟合得到的RMSE、MAE、R值比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得到的值精度都要高很多,说明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方法在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的拟合方面优于线性回归方法的拟合,证明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方法适用于此方面的研究,而且能够提升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拟合结果的精度。

    土地覆盖类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响应分析
    裔传祥, 胡继超, 李小军
    2018, 0(1):  72-76,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夏季MODIS地表温度和土地覆盖产品,结合Landsat等辅助遥感数据,分别提取济南、武汉、重庆3个城市2003年、2008年、2013年的土地覆盖与地表温度信息,确定3个城市不同年份的热岛效应等级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济南、武汉、重庆这3个城市的地表温度分布特征、热岛效应等级分布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用地是城市热岛的主要贡献因素,相关系数达到0.42;最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是林地,平均相关系数为-0.41;3个城市中最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土地覆盖类型并不完全相同:济南市为林地和耕地,武汉市为水体,重庆市为林地。

    基于全卷积网络的高分辨遥感影像目标检测
    徐逸之, 姚晓婧, 李祥, 周楠, 胡媛
    2018, 0(1):  77-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分析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传统遥感影像目标检测方法多使用人工构造的浅层次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Adaboost等分类器进行目标识别,难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影像中的深层特征。近年来,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认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目标检测领域,以Faster R-CNN算法为代表的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检测精度大幅提高,检测速度达到了近实时的性能。但是,Faster R-CNN算法由于使用了感兴趣区域(RoI)池化层,各个RoI计算不共享,因此检测速度依然有待提高。R-FCN基于全卷积网络结构,同时采用位置敏感池化来引入平移变化,抵消全卷积网络造成的平移不变形问题,检测精度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阐述了R-FCN算法原理,并运用于高分辨遥感影像目标检测分析了不同参数和网络结构对R-FCN检测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利用Fast R-CNN、Faster R-CNN和R-FCN 3种算法进行飞机识别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R-FCN进行飞机识别定位可以达到99.3%的准确率和每张图180 ms的检测速度。

    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
    曹鸿博, 张立华, 黄文骞, 贾帅东, 刘现鹏
    2018, 0(1):  83-8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非航海用数字水深模型(DDM)不能直接应用于航海上的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的非航海用DDM向航海应用转换的方法。采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计算原始水深不确定度对非航海用DDM建模点的传递不确定度;利用测试点检验法估算非航海用DDM网格的地形描述不确定度,进而合成建模点的综合不确定度;基于模型网格双线性法构建非航海用DDM的水深不确定度拟合面,并推估模型内任一点的水深不确定度,以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试验证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转换后非航海用DDM的深度保证率,以满足舰船的安全航海需求。

    大椭圆线椭球高斯投影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冯黎刚, 姚德新, 金立新
    2018, 0(1):  88-91,1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减少东西走向长线工程中的控制点数据在进行高斯投影转换时需要频繁换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即以工程线路中心线或其附近的大椭圆线为中央子午线,建立大椭圆线椭球,根据非线性规划最优理论求出大椭圆线椭球参数,并对其进行椭球变换,然后以此新椭球为基础进行高斯投影。

    一种改进条码尺编码的闸门开度测量方法
    西秀秀, 孙久运, 汪云甲, 张新耐, 刘克强
    2018, 0(1):  92-9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闸门开度测量是水工闸门监控最基本的指标之一,传统的闸门开度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低、测量难度大。为解决测量闸门开度难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条码尺图像分析的闸门开度测量方法,针对三周期等间距条码尺编码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解码方式进行改进,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闸门开度测量检测系统。模拟闸门实时开度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实时全自动测量闸门开度信息,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表明改进后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闸门开度测量效果,为实际闸门开度工程测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一种改进的浮动车地图匹配算法
    赵庶旭, 张金秋, 屈睿涛
    2018, 0(1):  97-10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地图匹配算法应用于低频方式采样的浮动车GPS数据时匹配准确度与匹配效率不能同时兼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浮动车地图匹配算法,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电子地图网格划分方法快速确定待匹配定位点候选路段集,基于最短距离权重、车辆航向权重、最短路径权重及轨迹方向权重的总权重准确确定最优匹配路段及匹配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匹配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匹配准确度。

    一种用于三维城市建筑物的可视域分析算法
    靳海亮, 李留磊, 袁松鹤, 耿文轩
    2018, 0(1):  103-10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1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3DGIS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可视域分析在城市规划、军事和考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实现则主要基于点对点的通视分析。本文基于多数城市建筑物外形相对规则的特点,提取建筑物的最小矩形包围盒,基于视点位置得到每个模型的可视面角点和视点构成锥体,通过计算其他锥体底面在某一锥体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区和该锥体底面多边形的差集得到每个模型的可视面,避免通过计算建筑物模型每个点的通视性得到建筑物的可视域,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最后的实现效果证明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利用“L-R”剖分及三角形聚合的近似等面积菱形格网建模
    苑争一, 赵学胜, 赵静
    2018, 0(1):  107-1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球面菱形格网因其几何结构简单、方向一致、径向对称等特性,在空间操作和数据集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纬线环法”构建了球面四元三角剖分模型,分析了该方法带来的格网单元面积变形及其位置分布,发现该模型的三角单元面积变形具有“锯齿状”分布特征,即相邻的上下两个格网单元总是一大一小交替分布,而且变形方向一致。据此通过合并上下两个相邻三角形格网单元,构建了一种近似等面积的菱形剖分模型。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其他球面菱形格网生成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格网单元方向一致(长轴沿南北向分布);同时,格网单元的面积变形更小、分布更加均匀。

    GPT和GPT2模型的偏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郑韵, 王洪栋
    2018, 0(1):  112-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气象模型GPT和GPT2均可用于获取测站的气压、气温等气象要素,对计算对流层延迟具有重要作用并在高精度的GPS数据分析中被广泛使用。GPT2对GPT模型精度的改进在很多文献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目前没有相关文献对采用这两种模型获得的坐标时间序列的差异进行详尽的分析。本文分别利用气象模型GPT和GPT2处理相同的连续观测站数据,发现气压值偏差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测站垂向位置偏差也产生季节性变化,是测站垂向位置“伪”年周变化信号的来源之一;同时,模型之间的气压值偏差对垂向位置的影响与测站纬度相关,表现为先验天顶延迟偏差传递进垂向位置偏差的比例随测站纬度增加而增大。

    一种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
    张兆龙, 王跃钢, 腾红磊, 王乐
    2018, 0(1):  117-1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电离层延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将泰勒级数展开应用于电离层延迟的求解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电离层改正模型(TSE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的Klobuchar模型和NeQuick模型在VTEC的求解精度和定位精度上进行了对比分析,用IGS网站提供的测量数据,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得出了TSE模型在提高定位精度上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时间适应性的结论。

    专网CORS和位置服务平台集成应用的中间件设计
    宋传峰, 张洪文, 肖青怀, 周源, 刘禹鑫
    2018, 0(1):  121-1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专网CORS和位置服务平台的集成应用,以HLJCORS和黑龙江省位置服务平台为例,设计、研发了一种中间件(位置路由工具),实现了不同网络间和不同编码协议下位置信息的转发。本文研究成果可供其他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技术交流
    改进的ELU卷积神经网络在SAR图像舰船检测中的应用
    白玉, 姜东民, 裴加军, 张宁, 白郁
    2018, 0(1):  125-1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4
    摘要 ( )   HTML   PDF (17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SAR载荷的探测体系呈现多种类、多分辨率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检测识别方法很难适应多分辨率、多种类的SAR图像数据,从而需要寻求一种能从多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的方法。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基于SAR图像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ELU激活函数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结合ELU激活函数和二次代价函数的深度学习模型。同时,在训练样本中建立样本特征与所在分类中心的距离函数,用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对提取的特征进行了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SAR图像舰船检测的抗噪性,并且检测率达到了98.6%。
    行业观察
    利用GPS-R遥感技术反演植被生物量
    周晓敏, 郑南山, 祁云, 陈顺
    2018, 0(1):  129-132,1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验证利用GPS-R遥感技术反演植被生物量的可行性,分析了GPS反射信号反演植被生物量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试验利用干涉复合场数据(ICF)计算出信号反射率,利用已有文献拟合出的信号反射率与植被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求出生物量,并与遥感技术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GPS-R遥感技术反演植被生物量是可行的,但是精度还需依靠时间反演模型;GNSS-R反演植被生物量对分析调查区域植被生长和碳排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GRACE反演陕甘晋高原地下水储量变化
    谢小伟, 许才军, 龚正, 李伟
    2018, 0(1):  133-1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和GLDAS水文模型反演了陕甘晋高原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并与TRMM降雨资料及实测水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域上,整个区域的地下水在2005—2014年大约以3.6±0.7 mm/a的速率递减;在空间域上,整个区域自西向东10年内的递减速率依次增大,其中山西中部地区最大。与TRMM降雨资料的对比发现,降雨与地下水储量变化强相关,但不是引起地下水储量减少的原因。与水井实测数据对比发现,除特殊情况外,本文反演得到的结果与水井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GF-2影像面向对象典型城区地物提取方法
    王蕾, 杨武年, 任金铜, 邓晓宇
    2018, 0(1):  138-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产高分遥感影像信息丰富,提供了精准的地物空间细节,深入研究高分数据处理及其提取城区地类目标信息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产高分二号(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规则集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ESP尺度分析工具选取得出最优分割尺度,建立各类地物的特征体系及分类规则,最终提取出研究区典型城区地物信息,并将之与传统基于像元的SVM监督分类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规则集的面向对象分类总体精度为92.23%,Kappa系数为0.9,比SVM监督分类有大幅度提高。对高分二号等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精度更高,图示效果更好,是城区地物提取的有效方法。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规划方案比选中的应用
    王保国, 张润科
    2018, 0(1):  143-1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生成实景三维模型,在实景三维模型的环境里导入拟规划的三维方案,将拟规划方案三维模型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整合。实现无缝融合后,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向观察、分析每个方案,进行规划方案比选,从而可以很好地把握规划方向。最终使整个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与周围风格、色调保持一致,进而及早发现并规避规划方案中的缺陷,实现规划方案的选择。

    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大坝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黄凯, 陈渠森, 鞠博晓
    2018, 0(1):  147-15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2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大坝变形预测方法为主要研究目的,针对大坝GNSS自动化监测数据大样本、高采样率、连续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分析与BP、NAR神经网络预测大坝变形的新方法。利用多尺度小波分析对GNSS大坝变形数据序列进行分解与重构,对重构后的低频近似序列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预测,对重构后的高频细节序列采取NAR动态神经网络进行建模预测,最后叠加各尺度下预测结果获得大坝变形预测值。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泛化性能好,可广泛应用于采用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大坝变形预测。

    一种混合应用模式的土地执法核查APP的设计与实现——以武汉市国土规划执法监察移动系统为例
    余健, 童秋英, 朱波, 汪文豪
    2018, 0(1):  151-1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以Ionic和Cordova框架为基础,结合移动WebGIS技术和SOA架构的混合应用开发模式,开发了土地执法外业核查APP。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架构和实现方法,并阐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与关键技术应用。在武汉市开展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与传统模式开发的应用系统相比,该系统在跨平台、高性能、低成本上有显著优势。

    利用人工鱼群算法优化高斯过程模型及应用分析
    邱小梦, 周世健, 王奉伟, 欧阳亮酉
    2018, 0(1):  157-160,16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高斯过程利用传统共轭梯度法搜索超参数,存在对初始值依赖性强、获得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本文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超参数进行智能寻优,建立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高斯过程模型对变形体形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隧道和基坑两个工程实例计算比对分析,NN、SE和RQ 3种核函数中NN核函数的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9%和1.06%。结果表明超参数优化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改善了高斯过程算法本身存在的超参数求解方面的不足,效果明显。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法探讨
    连达军, 陈国栋, 袁铭, 张序
    2018, 0(1):  161-16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卫星导航定位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突出教学重点、设计教学内容、加强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思路,设计了一套课堂理论教学、实践环境设计、试验实习教学的方法,在实践中采用了突出重点内容、引进工程案例、设计教学环境、因人因组而异的方式,突出了设计性和研究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