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25
    室内定位与导航技术
    支持向量机辅助下的智能手机行人运动模式识别
    郭际明, 王威, 张帅
    2018, 0(2):  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智能手机的内置多集成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工具,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行人运动模式识别是智能识别领域中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针对行人静止、行走、上/下楼梯、上/下厢梯、上/下扶梯这几种常见的室内运动模式,选取有效特征,利用线性核函数SVM建立分类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识别。试验结果表明:从所采集的行人运动模式的数据中提取13个特征,可在3 s的数据滑动窗口0.5 s数据采样间隔下,得到96.4%的识别正确率。

    一种改进的组合定权的指纹定位算法
    曹晓祥, 陈国良
    2018, 0(2):  6-1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室内场景复杂、WiFi信号不稳定等因素,造成基于信号空间K最近邻法的WiFi指纹定位算法匹配的邻近点会出现偏差,使用偏差较大的点计算待定点位置会直接影响定位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组合定权的指纹定位算法,对K个邻近点的几何结构进行分析,剔除其中偏离邻近点几何中心较远的点后,同时分析匹配邻近点中心同待定点几何位置存在理论上的关联,利用选择后的邻近点与其中心点的几何距离、待定点与指纹点欧氏距离组合定权,加权求取坐标。与KNN、WKNN算法定位结果分别进行比较,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定位准确性和精度。

    一种基于流形正则化的半监督指纹定位算法
    朱顺涛, 卢先领, 于丹石
    2018, 0(2):  11-15,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指纹定位算法采集带标签训练数据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正则化的半监督指纹定位算法。首先以流形假设为依据,利用批量输入的带标签数据与无标签数据之间的相似度构建图拉普拉斯算子;然后与极限学习机算法相结合,通过随机特征映射建立隐含层;最后在流形正则化框架下,求解隐含层和输出层之间的权值矩阵,从而建立位置估计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INN、SVR、ELM 3种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训练和测试时间相对较短,且在带标签训练数据稀疏的前提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准确率与稳定性。

    机器人室内运动轨迹修正控制算法
    彭益堂, 朱敦尧, 唐健, 毛大智
    2018, 0(2):  16-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机器人在室内的应用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但针对移动机器人室内运动轨迹漂移误差,产业界一直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为了在室内环境下实现机器人运动轨迹的高精度控制,本文结合基于LiDAR搭建的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功能模块,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室内测图运动轨迹PID反馈修正控制方法,利用机器人的运动姿态、位置及设计轨迹的偏差设计了闭环模式的轨迹修正控制算法,显著提高了机器人室内作业的轨迹精度。针对机器人室内运动的几种典型轨迹,通过大量的机器人室内测图运动轨迹测试,进一步优化算法中的机器人运动控制参数,有效地减小了移动机器人室内运动轨迹的偏移。相对于依靠里程计定位的机器人室内运动控制系统,修正算法充分利用了激光雷达的定位定姿信息,满足了室内测图需求,得到了具备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机器人室内精确运动控制方案。

    自动推算室内接入点坐标算法
    郑加柱, 高业何敏
    2018, 0(2):  21-24,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与发展,室外和室内定位技术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WiFi定位技术的不断完善下,室内定位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WiFi定位技术的两种定位方式均需预先知道室内网络接入点的精确坐标,这一要求无法满足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定位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估计的自动推算室内接入点坐标算法。该算法借助在室内外交界处同时获取卫星定位信息和WiFi信号的RSSI信息,巧用分段RSSI测距算法提高长距离RSSI测距精度,结合残差绝对和最小的M估计改进距离交会定位算法,最终推算出室内接入点的三维坐标,实现自动化推算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精度比常规距离交会最小二乘算法提高了50%,能够快速实时较精确地推算室内接入点的坐标,进一步完善了WiFi定位技术。

    一种基于全向指纹库的WiFi室内定位方法
    毕京学, 汪云甲, 曹鸿基, 王永康
    2018, 0(2):  25-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iFi室内定位技术是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室内环境下WiFi信号衰减受人体遮蔽影响较大,本文考虑了用户朝向引起的信号强度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向指纹库的WiFi室内定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高于基于方向识别的指纹定位方法,当K取4时,平均定位误差为1.44 m,定位精度优于1 m的置信概率为54%,优于2 m的置信概率为88%。

    GNSS/地磁组合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平滑过渡方法
    蔡劲, 蔡成林, 张首刚, 蒙萍
    2018, 0(2):  30-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3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室内外无缝定位在室内外过渡点精度低、不能平滑自动切换等问题,结合GNSS定位技术以及室内地磁指纹节点的组合方法来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及导航。由于从室外至室内时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星数减少、GDOP值逐渐增加、定位的误差增大,因此室内地磁定位精度逐渐优于GNSS定位精度,在两个定位精度临界点通过分析计算得出GDOP最优转化范围值,进行平稳切换。此次试验仿真结果表明,GDOP在3~3.5进行切换与单一GNSS或地磁方法定位的精度相比,分别提高85.7%和82.6%,从而达到了室内外的高精度无缝定位,填补了国内外在室内外无缝定位上没有合适的切换界定的空白。

    一种相机标定辅助的单目视觉室内定位方法
    王勇, 陈国良, 李晓园, 田鹏, 周雨
    2018, 0(2):  35-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室内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精度、低成本的室内定位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相机标定提出了一种单目视觉室内定位方法,将室内环境按照是否共面进行区域分割,并对分割后的各区域进行相机标定,对摄像机获取的视频进行运动目标检测获取目标像素坐标,利用像素坐标和相机与空间的位置关系并结合平面约束方程进行目标位置解算。试验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在X方向小于0.15 m,Y方向小于0.35 m,平均单点定位时间小于5 s,获得了良好的室内定位效果。

    行业观察
    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模型支持下的区域垂直形变场拟合
    田晓, 郑洪艳, 苏广利, 王家庆
    2018, 0(2):  41-45,8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壳垂直运动的研究中,多面函数法是一种传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通过首都圈和晋冀蒙两个地区的实例,对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与多面函数模型等几种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在拟合精度上优于其他几种模型,拟合残差更稳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高光谱图像的半监督分类方法
    李彩虹, 赵祎霏
    2018, 0(2):  46-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密度的抽样和动态时间扭曲距离,提出了一种半监督高光谱模糊聚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基于密度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抽样,然后采用动态时间扭曲距离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利用半监督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聚类。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广泛使用的Indian Pines数据集和PaviaU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分类结果。

    GF-1卫星WFV影像几何定位稳定性研究
    韩杰, 谢勇
    2018, 0(2):  50-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GF-1卫星WFV传感器高分辨率与大视场相结合的特点,本文将ZY-3卫星传感器校正产品作为参考,通过分析同名点对的地理信息,对北京地区WFV传感器4台相机影像相对几何定位精度进行长时间序列评价,分析其误差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单景影像均出现了明显的系统几何定位误差,但是不同时相影像的几何定位误差方向并无明显规律。针对该现象本文基于相机成像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仅利用某一时相影像的有理函数模型补偿参数是无法有效消除其他不同时相影像系统误差的。

    一种基于邻域投票的异源光学影像SIFT匹配误差剔除方法
    沈宇臻, 李百寿, 李灵芝, 杨禄
    2018, 0(2):  55-60,9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异源遥感影像匹配是高分影像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与关键问题,但目前异源高分影像匹配精度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投票的异源光学影像SIFT匹配误差剔除方法,首先利用尺度不变性特征变换(SIFT)对特征点进行提取,随后基于邻域投票对匹配特征点进行二次约束,最后区分出待剔除误差大的匹配点,进而确定精确匹配点。为了评价本文方法的精度,分别对建筑物、道路、水体进行匹配研究,试验证实该方法可以提高上述3种地类的匹配精度,相比传统的SIFT方法平均提高了66%,同时有效地保持了结果的尺度不变性。

    InSAR时空基线对DEM精度的影响分析
    王之栋, 唐新明, 李涛
    2018, 0(2):  61-6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nSAR是获取全球DEM的重要手段。然而InSAR地形测绘过程中极易受各类干涉要素的影响,其中基线是重要的干涉要素之一。本文采用天津地区40景TerraSAR-X影像构成的780个干涉对,定量分析了时空基线对InSAR地形测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空间基线越大,高程精度越高,两者呈幂函数关系;时间基线越大,高程精度越低,两者呈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在地形测绘过程中,应在确保相干性的前提下采用尽量长的空间基线,同时确保足够短的时间基线,消除时间失相干的影响。本文为国产SAR卫星的构型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高分一号汶川极震区滑坡提取研究
    黄汀, 白仙富, 庄齐枫, 徐敬海
    2018, 0(2):  67-71,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汶川地震极震区的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提取滑坡信息;采用多尺度分割算法,结合高分影像和滑坡特点将以往经验式参数选取方法进行优化,分析极震区滑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构建分类规则,实现滑坡的识别与提取。滑坡灾害信息的提取结果采用野外实际调查的滑坡点进行精度评价,滑坡提取总精度为84%,表明利用高分一号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可以较好地提取滑坡灾害信息,基本满足滑坡灾害识别的要求。

    城市道路的多特征多核SVM提取方法
    李洪川, 楚恒, 霍英海
    2018, 0(2):  72-7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城市道路提取的复杂性及SVM的分类性能,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的多特征多核SVM提取方法。首先利用FCM算法将原始影像粗分为建成区和非建成区两类,剔除非建成区;然后根据分水岭分割算法分割建成区并提取分割对象的光谱特征与空间特征,以全局核函数和局部核函数加权组合的方式构建多核SVM对建成区进行二次分类,去除建成区中的建筑物等非道路信息;最后利用数学形态学处理,获得最终的道路提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较精确地提取城市道路信息,分类精度高于单核SVM提取及其他对比方法。

    植被调节下的干旱区不透水面覆盖率遥感估算方法
    沈谦, 朱长明, 张新, 黄巧华, 杨程子, 赵南
    2018, 0(2):  78-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居住区指数模型(HSI)广泛应用于区域尺度城市不透水面扩张监测。但是,在干旱区由于受到裸岩、沙漠、戈壁等低植被覆盖区干扰,HSI算法的精度和适应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植被覆盖度作为调节系数,对灯光数据与植被指数进行动态调整,构建了适用于干旱区的城市植被调节不透水指数(VAISI);然后采用SVR模型,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了城市不透率参考数据与VAIS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实现对干旱区区域尺度不透水面覆盖率估算;最后,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区,VAISI解决了由于灯光溢出问题及城市周边裸土等低植被覆盖等因素导致的城市周边裸土像元不透率估算过高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内部不透水面空间分布信息的表达能力,有效克服了非灯光区估算结果高于背景值的现象。平均相关系数R由0.69提升到0.79,RMSE由0.17降至0.14。

    无人机遥感真正射影像高精度制图
    刘宇, 郑新奇, 艾刚
    2018, 0(2):  83-8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4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不断发展,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的真正射影像(TDOM)在成图精度、制作流程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间。本文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和专业摄影相机采集影像,布设地面控制点,提出了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fM)和多视立体视觉(MVS)工作流来生成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的方法;对遮蔽倾斜部分进行阴影检测、DSM修编和多视影像纹理补偿生成TDOM;最后用TDOM上随机分布的检查点进行精度检查,水平精度为3.3 cm,垂直精度为7.5 cm;消除了DOM中倾斜和阴影部分,使建筑物保持垂直视角,生成的满足1:500比例尺高精度并消除倾斜阴影的TDOM可用于农村宅基地确权、国土规划设计等领域。

    纯净像元指数改进的N-FINDR高光谱端元提取算法
    杨鹏飞, 廖秀英, 徐启恒, 程辉
    2018, 0(2):  89-9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解决遥感影像中普遍存在的混合像元导致遥感影像定量解译精度低的问题,对两种不同混合像元端元提取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纯净像元指数算法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时间效率大大降低,而经典的N-FINDR算法初始端元数目选择的任意性会导致像元解混的精度不一,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纯净像元指数改进的N-FINDR算法。改进的N-FINDR算法相较于传统的N-FINDR算法能够准确构建候选端元集合并求得最优解。该算法结合高光谱影像数据的特点,首先利用纯净像元指数求取备选端元数目;然后以此为基础运用经典的N-FINDR算法求解最大的单形体顶点,将求解后顶点作为纯净像元,并完成丰度反演;最后使用ENVI产品中自带的经过大气校正的航空高光谱数据cup95eff.int对算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以纯净像元指数改进的N-FINDR算法在整体精度方面优于传统的N-FINDR算法。

    利用搜索引擎数据模拟疾病空间分布
    肖屹, 何宗宜, 苗静, 潘峰, 杨好
    2018, 0(2):  94-9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互联网记录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带有位置信息的搜索引擎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获得隐藏于其中的地理信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各省流感月度发病数与相关关键词百度搜索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较高关键词的百度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发病数作为因变量,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变量共线性后,分别使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地理加权回归(GWR)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构建流感发病数的空间分布模型。模型的拟合度能够从OLS的0.737、GWR的0.915提高到GTWR的0.959,赤池信息准则(AIC)也表明,GTWR模型明显优于OLS与GWR模型。验证结果显示,GTWR模型能准确识别流感高发地区,将该方法与搜索引擎数据结合能较好地模拟流感空间分布,为空间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预测模型和统计解释。

    嵌入式GPS/BD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韩啸, 潘树国, 赵庆
    2018, 0(2):  99-102,1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时性和动态性是精密单点定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实时轨道钟差改正产品,讨论了GPS/BD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数学模型及误差处理方法。搭建嵌入式软硬件平台,研制出一套具有实时GPS/BDS双系统高精度定位功能的嵌入式设备。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嵌入式GPS/BD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静态条件下平面方向优于3 cm,高程方向优于8 cm;动态条件下平面方向优于12 cm,高程方向优于15 cm。

    利用DInSAR技术检测地裂缝分布及走向
    胡波, 陈志谋, 吴洋, 杨斌, 陈俊宇, 陈雄乐, 陈智伟
    2018, 0(2):  103-10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在我国分布越来越广,但人类无法阻止其活动,这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本文利用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以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为例,选用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3景RADARSAT-2数据,获取了该地区的地表形变信息。参考2009年该地区的地裂缝信息,对该地的地裂缝分布及走向进行了分析及预测,为生产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对地裂缝地震灾害的治理和预防提供了决策依据。

    车载激光扫描数据分类支持下的路面数据提取
    吴学群, 宁津生, 杨芳
    2018, 0(2):  107-110,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可以快速采集道路及两旁的建筑物、植被、电杆等地物的点云数据,而点云数据的分类提取是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的关键。本文选用全景激光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的激光点云数据,分析了路面点云数据的特征,采用渐进格网法进行了路面点云数据的提取研究;通过试验区的实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徐思奇, 黄先锋, 张帆, 雍小龙, 夏志敏, 王涛
    2018, 0(2):  111-1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新兴的高新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应用于城市快速三维建模中。由于目前常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不能同时满足快速成图的时间和成本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法,充分发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灵活、成本低、高效的优点,倾斜影像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和点云,简化了后续绘图工作。评定试验得到的岢岚县大比例尺地形图可知,成果平面精度达到0.140 m,高程精度达到0.150 m,符合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适合快速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

    利用车载动态PPP技术检核SRTM、ASTER GDEM和AW3D模型的高程精度
    魏德宏, 张永毅, 张兴福
    2018, 0(2):  116-119,13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RTM、ASTER GDEM和AW3D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全球数字高程模型。本文探讨了采用车载动态PPP技术对上述3类模型的区域高程精度进行检核,首先沿广州至肇庆公路进行连续数据采集,采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解算动态点的WGS-84坐标;然后利用EGM2008重力场模型和仪器高获得动态点的正常高;最后采用4种不同的插值方法对SRTM、ASTER GDEM和AW3D模型进行高程检验。检核结果显示:不同的插值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RTM3 V4.1、ASTER GDEM V2、AW3D30的高程标准差分别优于3.4 m、4.1 m和3.3 m,均优于其全球标称高程精度;本文检核方法快速高效,有较好的适用性。

    时间序列InSAR技术辅助下的北京市高速公路网沉降监测应用
    刘冰, 张永红, 吴宏安, 康永辉, 姜德才
    2018, 0(2):  120-125,14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高分辨率TerraSAR-X影像,通过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MCTSB-InSAR)获取了北京市主城区2011-2015年的地表形变信息;通过建立缓冲区,提取并分析了北京市12条高速公路及一条快速公路的沉降现状;在高速公路沉降信息的基础上对机场第二高速进行了路面平整度分析。利用水准测量数据验证了监测结果,精度达4.6 mm/a,表明MCTSB-InSAR技术不仅可以快速监测出大区域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的地表沉降,而且监测精度较高。

    特征筛选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中的应用
    刘润, 张绍良, 贾蓉
    2018, 0(2):  126-13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建筑物信息的自动提取是城市遥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阴影、下垫面等多因素干扰,建筑物信息提取精度往往不稳定。本文以Pleiades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改进Relief F特征筛选方法,探讨建筑物信息提取精度提高的可行性。首先构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基础特征空间,然后利用改进型Relief F算法分析特征对象的权重并筛选出最优特征,最后用监督分类、无特征筛选分类和基于改进型Relief F特征筛选等3种方法分别提取研究区建筑物信息,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型Relief F特征筛选的分类方法提取精度能够达到91.34%,较其他两种方法提取精度分别提高了34.31%和5.62%,且运算速度快,自动识别效率高。

    Mini SAR影像的定向参数计算方法分析
    陈姣, 郭增长, 王双亭, 王春阳, 刘培
    2018, 0(2):  131-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5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分析对比了国产小型IMU/GPS组合导航获取的小POS数据特点,因仪器精度有限引起的测量误差无法在成像过程中消除,相位误差导致了Mini SAR影像中部分目标成像出现方位向散焦、模糊,导致目标像点坐标出现误差。将传统定向参数计算方法用于Mini SAR单幅影像定位时,地面控制点数量、像点坐标、定向参数误差向量的限差、地形特征、DEM分辨率及POS数据精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定位结果。当对定位精度要求不高时,多项式插值POS数据获取的天线相位中心的空间位置、速度比拟合更准确。

    超分辨率重建影像Wallis匀光拼接算法
    范铀, 陈旭帅, 王丹丹, 白明亮, 周敏
    2018, 0(2):  136-14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6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计算机内存的限制,遥感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一般采用分块算法进行处理,重建后的影像由于亮度、反差分布不均匀很难实现无缝拼接。针对超分辨率重建影像无重叠、规则大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Wallis匀光算法。该方法采用一种新的影像调整顺序,并使用加权法计算匀光参数,可以减少影像调整时误差的空间传递和累积,避免过度计算造成影像信息损失。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对900幅超分辨率重建后的资源三号影像进行匀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大幅面超分辨率重建影像达到亮度、反差一致性,取得了较好的匀光效果,达到了消除拼接缝的目的。

    一种新的生成ADS正射影像方法
    曾宇, 苏晓斌
    2018, 0(2):  142-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6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OM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基础底图,但在制作ADS正射影像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如何快速有效地编辑出高精度的DEM,DEM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正射影像效果。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立体下通过人工编辑特征点、线、面,优点是精度高,缺点是编辑效率低、周期长,投入人力物力大。本文基于此问题,提出了在华浩超算平台上利用地理国情基础数据辅助快速编辑DSM,从而生成高精度的ADS正射影像的方法。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编辑DSM,从而生成符合精度要求的正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形态参数下地表采动裂缝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方法
    戴华阳, 王祥, 李军, 郭俊廷, 阎跃观
    2018, 0(2):  148-1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6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现对地表采动裂缝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能促进裂缝的形状、成因研究,并为开采沉陷监测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持。目前三维建模方法和软件主要面向建筑物、管道、地质体等地物地貌,若直接应用于地表裂缝的建模与表达会存在野外测绘工作量大、形态规律表达不准确、呈现不逼真等问题。本文结合三维地形建模、分形、空间插值等理论,提出了基于几何形态参数的地表裂缝三维建模方法,并利用ArcEngine平台实现了对裂缝的三维可视化;选取甘肃省东峡矿区为试验区,根据裂缝分布与形态预计参数,实现了对区域内裂缝的模拟,并通过与实测数据和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真实逼真呈现裂缝的形态、延伸与细节信息。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徕卡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建筑物精细建模中的应用
    朱曙光, 何宽, 周建郑
    2018, 0(2):  154-1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6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绘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模式,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高效、连续地获取海量的点云数据,通过处理可以快速得到被测目标的三维模型。本文主要结合徕卡Scan Station P40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介绍其在复杂建筑物精细建模中的应用,通过对点云数据及建模精度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浅谈Leica 3D Disto在建筑物立面测量上的应用
    周焕童, 王鑫, 张希波, 丁国鑫
    2018, 0(2):  157-1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6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起步,尤其是数字城市三维仿真的实施,建筑物立面测量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测量工作中经常会需要测量出原有建筑物的立面图,立面上的点都处于一个竖直面上,常规测量方法很难测量。本文重点阐述了利用Leica 3D Disto,通过无接触测量来完成建筑物立面图构建的过程。该测量方法简单快捷、省时省力,精度也能满足测图要求。

    空地一体化地形测量
    李鹏, 林杰, 李欢
    2018, 0(2):  160-1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06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以无人机为载体进行地形测量的单位越来越多,但现有无人机成果在高程及房屋两方面无法满足大比例尺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文将地面扫描仪与无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成图精度完全可以满足1:1000地形图成图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