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5-25
    室内定位与导航
    一种基于蓝牙室内指纹定位的贝叶斯改进算法
    郭英, 冯茗杨, 孙玉曦, 姬现磊, 刘清华
    2019, 0(5):  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38
    摘要 ( )   HTML   PDF (20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贝叶斯估计是重要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但传统的等值贝叶斯先验概率在动态定位中不适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指纹定位的改进算法。首先,借助陀螺仪获取的航向信息和高斯核函数模型建立概率投票算法,计算先验概率;然后,结合先验概率和信号强度计算待测点位于参考点上的后验概率;最后,选取概率最高的参考点,以概率为权重计算待测点的最或然值。以智能手机为试验对象,在规则路径试验中,改进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15 m,定位误差小于2 m的概率为96.1%,不规则路径试验中,平均定位误差为0.50 m,定位误差在1 m的可信度为94.8%;并且改进算法对定位中位置跳变的现象有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光源编码+PDR组合的室内行人定位方法
    闫伟, 牛小骥, 旷俭
    2019, 0(5):  7-11,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39
    摘要 ( )   HTML   PDF (15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光源编码定位系统存在定位不连续、易受遮挡导致定位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光源编码/行人航迹推算(PDR)组合的室内行人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对PDR位置和光源编码位置进行融合处理,并运用新息滤波对光源编码位置进行抗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源编码+PDR组合算法能有效改善光源编码定位不连续、非视距环境中存在粗差的问题,实现连续、高精度的室内行人定位。
    基于互补滤波融合WiFi和PDR的行人室内定位
    朱家松, 程凯, 周宝定, 林伟东
    2019, 0(5):  12-15,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0
    摘要 ( )   HTML   PDF (12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滤波融合WiFi和PDR的行人室内定位方法。首先改善WiFi位置指纹定位的KNN算法,通过阈值的设定,排除相似度高但实际上不可能的点,获取动态K值;然后通过行人航位推算(PDR)初始化算法,动态轨迹概率计算,确定PDR初始位置;最后在改进的WiFi和PDR的定位基础上,基于互补滤波原理,根据WiFi和PDR定位的不同特性,利用各自的定位优点,使用WiFi定位修正PDR的定位结果,通过相应权重参数的调整,输出最终融合定位结果。试验过程中,选取3种不同的室内环境区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可大大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视觉辅助下的室内惯导位姿修正
    邹汉达, 袁洪
    2019, 0(5):  16-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1
    摘要 ( )   HTML   PDF (12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惯性导航系统可以短期内提供连续的高精度信息,但是误差会随时间增大,不能长期独立工作。而在大型仓库、地下停车场等室内卫星信号薄弱的场景中,传统的惯导+卫星组合方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视觉与惯导组合定位的方法。本文研究的惯导+视觉组合的定位方法中,采用基于合作目标的单目视觉定位方法对惯导误差进行修正。对于惯导误差的修正方法,本文利用视觉定位的位姿信息建立量测方程,进行卡尔曼滤波,并选取合适的试验设备,通过实际试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对惯导系统误差的修正具有良好的效果。
    室内位置轨迹的聚类与可视化
    袁德宝, 王炳灵, 闫瑜, 周士强, 梁晨
    2019, 0(5):  21-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室内移动对象轨迹数据分析是商铺促销、室内空间规划、广告竞价等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应用基础,在公共安全、应急方案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为了实现室内移动对象轨迹聚类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将DBSCAN聚类算法与可视化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首先利用DBSCAN算法对某商场大厦内采集的基于手机WiFi信息的室内轨迹数据进行聚类处理;然后对得到的聚类成果和信息进行分析,为该商场的布局规划和店铺调整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最后,对该商场大厦的室内轨迹数据进行热度图可视化展示,并将展示效果与聚类结果进行对比,相互验证。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快速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
    肖志良
    2019, 0(5):  25-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室内可见光定位的稳健性和效率,对定位系统的算法部分进行优化,将定位问题考虑为三维点位拟合问题,利用奇异值分解技术,推导出一个用于确定接收器位置和朝向的闭合表达式。另外,使用智能手机的图像传感器作为接收器,对平面部署的35个网格点进行了测试。与常用的LM迭代式定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定位速度更快,大约快30倍;且避免了由于错误的初始猜测而造成定位失败的可能性,在实际环境中实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学术研究
    CNS+GNSS+INS船载高精度实时定位定姿算法改进研究
    程风, 李海霞, 常乐, 王力, 牛小骥
    2019, 0(5):  30-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4
    摘要 ( )   HTML   PDF (14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文导航(CNS)、卫星导航(GNSS)和惯性导航(INS)3种系统组合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定姿结果。实际工程中因INS长时间误差累积,以及系统硬件传输存在不可忽略的时间延迟,导致INS提供给CNS的预报粗姿态误差较大,恶劣海况下难以保障快速搜星,造成天文导航可靠性下降、姿态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CNS+GNSS+INS高精度信息融合实时定位定姿框架,引入了等角速度外推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惯导信息延迟问题。通过高精度转台模拟恶劣海况下载体大角速度摇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架构简单,性能可靠,显著提高了恶劣环境下星敏感器的快速、准确搜星能力,保障了三组合姿态测量的精度和可用性。

    利用BDS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及其精度分析
    高志钰, 李建章, 刘彦军, 刘江涛, 张健珲
    2019, 0(5):  35-38,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5
    摘要 ( )   HTML   PDF (12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GAMIT软件版本的不断更新,对BDS数据基线解算已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AMIT软件的BDS大气可降水量反演方法,并对利用探空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与GPS数据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通过BDS反演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与探空数据计算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均小于2 mm,相关系数大于0.98;与GPS反演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 mm,相关系数大于0.96。BDS反演结果精度较高,基本能够满足气象需要。

    基于非差观测量的BDS+GPS近实时钟差估计
    郑涛, 徐爱功, 唐龙江, 徐宗秋, 杨虎
    2019, 0(5):  39-43,7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卫星钟差的难预测性是影响实时高精度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快速获得高精度位置或对流层等信息,在非差观测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延迟量约1 h的近实时钟差估计策略,该策略主要包含超快速轨道解算和钟差估计两部分。经验证,预报部分第2~5 h的GPS轨道三维平均精度为3.85 cm,BDS GEO和IGSO+MEO轨道三维平均精度分别为81.4和21.74 cm。基于超快速轨道可获得近实时钟差精度GPS为0.054 ns,BDS为0.12 ns。最后通过BDS+GPS静态PPP试验验证了轨道和钟差的可用性。

    高分光学遥感影像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及展望
    任晓春, 李伟, 王玮
    2019, 0(5):  44-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促进我国铁路勘察设计领域高分光学遥感影像的应用,结合当前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特点,系统总结了高分光学影像的发展及其在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地质勘察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面向铁路勘察设计的高分影像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建立适应于铁路勘察设计特点的遥感影像高精度的处理和智能信息提取与解译、业务应用等方面,以期形成高效的光学遥感卫星铁路勘察设计应用体系。

    高精度激光探测识别技术及大客流监测应用研究
    刘文茜, 王晶晶, 张健钦, 张学东, 王硕
    2019, 0(5):  48-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8
    摘要 ( )   HTML   PDF (21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对景区游人数量的监测频率及其准确性,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减少因游客数量过多带来的安全隐患,基于激光探测客流的原理和特点,利用客流数据激光探测方法,实现了游人模型数量的判定和分离,提出了游人的特征识别方法;并结合激光探测技术和图形特征识别技术,获取了通过监测点的游人数量数据。经过验证,该方法比传统的景区人流检测方法准确度高,适用性强,且获取数据实时性强,调用方便;开发了相应的大客流监测软件,能够极大地提高景区的管理和运行效率。

    全站扫描点云支持下的铁路隧道横断面快速提取及变形分析
    王龙飞, 胡海峰, 廉旭刚
    2019, 0(5):  55-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4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使用全站扫描仪对采动区的铁路隧道进行扫描,在分析了测边后方交会设站扫描方法精度的基础上对拱形隧道的变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拱形隧道的拱顶轴线完成横断面快速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高程差异获得隧道拱顶点集,而后采用随机采样一致算法对其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点云拟合得到拱顶轴线,以该轴线方向作为横断面的法向完成横断面点集的快速提取,并基于所提取横断面点集获得横断面轮廓线并计算隧道变形。使用全站扫描仪的点云数据进行试验并进行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完成对拱形铁路隧道横断面的快速提取,并且所提取的横断面能够反映隧道变形情况。

    灰色-小波神经网络支持下对地铁工程沉降变形的预测
    姜刚, 李举, 陈盟, 周佳薇
    2019, 0(5):  60-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变形监测是安全化工程施工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对监测的沉降数据进行处理,并预测沉降量,提前对工程作出安全预警,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GM(1,1)灰色模型、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结合的相关理论,借助Matlab软件编程,建立了灰色-小波神经网络变形预测网络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将建立的变形预测网络模型应用于累积沉降量观测数据,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具有很稳定的预测效果,比单独的GM(1,1)灰色模型预测准确度高,且训练样本越多,预测越符合实际情况。

    基于三维混沌序列的DEM置乱与还原方法
    仲浩宇, 王中元, 李安波
    2019, 0(5):  64-7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EM是地形的真实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如何保证涉密DEM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传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三维混沌序列,对DEM文件先后进行高程置乱、位置置乱和文件头置乱,可使置乱后的数据失去高程变化的空间连续性与数值连续性。置乱数据经网络传输后,接收方仅凭用户密钥就可以实现置乱DEM数据的无损、盲式还原。基于ASCⅡ格式DEM的置乱与还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破坏原始DEM数据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空间连续性,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在无原始数据参与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置乱数据恢复至初始形态,且不会造成任何精度损失。本文算法特性基本满足了DEM数据在安全传输、封装存储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文本地理编码关键技术研究与分析
    闫梦宇, 钟志农, 景宁, 吴烨
    2019, 0(5):  72-7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所产生的非结构化文本大多与地理位置相关联,因此,地理信息检索(GIR)成为当前GIS和IR领域研究的热点。文本地理编码是建立文本与地理位置坐标对应关系的过程,是实现GIR的基础。本文对文本地理编码涉及的地理实体识别、地理实体消歧、文本位置聚焦、区域语言建模等关键技术进行分类总结,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工作和面临的挑战,为文本地理编码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种基于微博语义的天气情感地图设计
    李军利, 蒋浩, 何宗宜, 何静磊, 甘瑞杰
    2019, 0(5):  77-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气情感地图是一种表达情感相关的专题地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博语义的天气情感地图设计方法,基于程序获取了合肥市区2016年6月20日至2016年7月10日暴雨期间带有地理位置的新浪微博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及标准化处理,利用情感词库,结合人工判读,将暴雨天气过程相关情感微博文本数据分为8种情感类别,设计了8种情感着色,结合GIS格网技术与核密度分析方法,制成暴雨天气过程前、中后期情感地图,并分析了暴雨天气过程3个阶段中微博用户多维情感变化。该研究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在突发性天气灾害过程中制定救助与决策提供参考。

    修正扩维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
    任晓斌, 聂桂根, 李连艳, 陈祖岸, 雷浩川
    2019, 0(5):  83-87,10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脉冲星导航中,角位置误差是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因此本文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提出了一种修正扩维无迹卡尔曼滤波(MASUKF)算法进行角位置误差的改进。MASUKF算法在原扩维无迹卡尔曼滤波(ASUKF)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Roamer延迟的高阶项,并将其作为误差项,将修改后的误差项代入状态方程与量测方程中,即可进行仿真分析。在仿真中,首先将ASUKF算法与UKF算法进行对比仿真模拟试验,结果显示ASUKF算法能显著地提高约45 m的定位精度,在X、Y、Z 3方向的速度误差估计精度约提高了20%;然后比较ASUKF与MASUKF算法,结果显示MASUKF算法较ASUKF算法的速度误差与位置误差的估计精度均提高2%以上。

    基于Allan方差和SVR的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分析与预测
    付永恒, 张丽杰
    2019, 0(5):  88-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使低成本MEMS陀螺仪数据的精度更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核函数支持向量回归(SVR)的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预测模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同时通过Allan方差法对SVR预测前后的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核函数SVR对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的预测准确度可达99.99%;当MEMS陀螺仪所处状态不同,但噪声特性相同时,可采用统一的SVR预测模型预测随机误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用于MEMS陀螺仪的实时误差补偿中提供依据。

    基于衰减记忆思想的故障容错方法
    高超, 赵修斌, 庞春雷, 王勇, 张闯
    2019, 0(5):  93-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残差χ2法难以准确检测小幅值突变故障,改进的序贯概率比检测(SPRT)方法通过迭代递推,能够检测到故障,但存在延时且对故障结束不敏感。基于此,本文给出了区分故障大小的方法,针对小幅值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衰减记忆思想的故障容错方法:当改进的SPRT方法检测到故障后,对系统进行隔离重构,用不包含故障信息的数据进行量测更新,利用衰减因数减小包含故障信息的陈旧滤波值的权重,以提高滤波精度,同时构造"伪正常"状态,使该方法能够及时判断故障结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故障多发的情形,能够提高滤波精度,增强系统可靠性。

    技术交流
    北斗高精度服务保障技术方案探索
    张丹, 余晓敏, 王海涛
    2019, 0(5):  98-10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斗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能够对外提供米级到厘米级的高精度位置服务。高精度定位与高精度地图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深度融合的北斗高精度服务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针对公安领域对于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的需求,提出了北斗高精度服务保障技术方案。

    GNSS RTK技术下海洋平台桩腿动态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
    熊春宝, 陈雯, 翟京生, 韩龙
    2019, 0(5):  102-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洋平台及其桩腿在长期使用中存在着波浪、海流、风荷载等环境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本文以海星达H32全能型GNSS RTK双频接收机为试验仪器,采用GPS+GLONASS+BDS三星系组合系统对位于渤海海域的埕岛油田某平台桩腿进行动态变形监测。结合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Butterworth滤波方法的降噪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工作环境的新型混合滤波方法MDB,并用Matlab软件编制的程序对GNSS RTK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桩腿测点的实时振动位移曲线。结果表明:GNSS RTK结合MDB滤波技术用于海洋平台桩腿动态变形监测是可行的;MDB滤波器能有效去除海洋平台振动信息的随机噪声和多路径误差;从去除多路径误差和随机噪声之后的海洋平台桩腿测点位移云图,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桩腿在环境激励作用下水平方向产生的可逆位移轨迹,这对海洋平台结构健康监测、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长距离网络RTK区域电离层延迟实时改正
    王建敏, 吕楠, 李亚博
    2019, 0(5):  106-10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5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网络RTK基线过长时电离层延迟的相关性就会减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长距离网络RTK区域电离延迟改正模型。首先利用已知载波值和确定的非差参考模糊度计算基准站的电离层延迟,进而传播至流动站,最后内插计算流动站电离层延迟,得到电离层延迟改正。通过实测CORS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长距离网络RTK达到厘米级精度的定位结果。

    面向对象和GURLS结合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云检测
    殷亚秋, 冷玥, 赵玉灵, 安娜, 鞠星
    2019, 0(5):  109-112,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遥感信息获取过程中云是重要的干扰因素,随着国产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的应用,实现数据的准确云检测对有效获取地面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图像分割获取了同质对象,基于对象光谱、纹理和几何8种属性特征建立了规则集,以规则集为输入,利用阈值法和GURLS分类器结合进行了云检测。针对不同时相和场景的高分数据,将该方法与基于像素的最大似然法和SVM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云提取精度均在95%以上,Kappa系数在0.9以上。

    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城市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谭耀华, 王长委
    2019, 0(5):  113-115,1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满足城市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需求,需要不断拓展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的应用范围。本文对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进行真实性检验并分析其数据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的城市森林资源监测的应用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对实现城市森林资源的自动化监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衡邵干旱走廊监测中TVDI模型构建与预警
    龙城仕, 王辉
    2019, 0(5):  116-1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衡邵干旱走廊地理国情监测中监测数据的来源、MODIS产品处理与分析、地表温度(LTS)、植被指数(NDVI)的获取、数据处理方法、TVDI产品处理、TVDI制备中地表温度产品、植被指数产品订正及TVDI分级产品制备。同时介绍了TVDI模型构建及预测方法并构建了适宜的TVDI与温度、相对湿度之间的线性回归TVDI预测模型,并对干旱风险的风险概率、灾害损失进行了预警。

    不同类型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
    周平华, 李英成, 刘晓龙, 钱赛男
    2019, 0(5):  121-124,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卫星影像纠正常针对单景影像,且需要一定数量的外业控制点作为参考,严重制约了正射纠正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利用影像间的连接点进行RPC模型的前方交会,并用少量控制点进行仿射变换,实现了多轨多景卫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经测试,本文方法可有效减少外业控制点,提高卫星影像正射纠正效率。

    FME和VSFTP相结合的不动产数据模式探讨
    焦道振, 曾铭, 高照忠, 廖乐林
    2019, 0(5):  125-1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实际项目应用为例,阐述了一种FME和VSFTP相结合的不动产数据整合作业模式。该模式通过团队协作,快速迭代更新数据,具有工作效率较高、工作进度可控、数据质量较好的特点,为不动产数据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区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数据整合工作模式,该模式也可推广应用到三调内业数据处理。

    大气折光系数测定及在悬索桥基准索股线形测量中的应用
    王欢, 刘成龙, 杨雪峰, 王永
    2019, 0(5):  129-13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跨度悬索桥基准索股跨中位置处于百米高空,如何测得精确的垂度值,对主缆线形进行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悬索桥基准索股垂度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基于实时大气折光系数改正的单向三角高程的跨中垂度测量新方法。在桥址区建立高精度的高差基准,通过对桥址区的大气折光系数的测定及改正试验,证明该测量方法切实可行。基准索股跨中垂度采用双测站进行测量,当双测站所测同一点绝对垂度互差小于10 mm时,取双测站所测垂度均值作为该点的垂度值。该方法的测量结果达到设计精度要求,对同类工程测量项目有借鉴意义。

    多级时空数据库联动增量更新方法
    魏雪梅
    2019, 0(5):  134-13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数据资源体系为例,本文研究了多级结构的时空数据库组织形式,建立了多级时空数据库联动增量更新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底层驱动与需求驱动相结合的联动更新机制,实现联动更新技术流程,并在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更新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

    结合手机信令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的居民职住信息识别
    侯笑宇, 司连法, 王梅红, 贺风
    2019, 0(5):  139-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地理信息空间运算能力,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识别居民职住信息的方法。在Spark平台上,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服务将手机信令数据绑定至地理实体,再通过降噪算法完成定位校准和信令数据的清洗、加工,最后构建数学算法和模型得到居民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以成都市居民连续两周的手机信令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成果将会为商业选址、客群管理、城市规划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测量教学无人机的设计与应用
    王星捷
    2019, 0(5):  143-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机测量已经融入了测绘行业的方方面面,也是测绘行业发展的重点。由于测量无人机产品昂贵、校园场地限制、维护复杂及飞手训练成本高等原因,无人机测量在教学上一直处于空白阶段。本文重点分析了校园地理环境和电磁干扰等情况,对无人机的飞行平台、航电系统、航摄系统、系统软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设计了教学测量无人机。对航空摄影测量、空三测量等教学测量试验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设计的测量教学无人机在进行1:2000的空三测量,所测的数据误差符合国家标准;摄影测量获得的航片,通过Pix4D软件的处理生成了点云图、数字表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图。本文研究有效解决了无人机测量在教学上的应用,为无人机教学测量设备和试验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人防工事模型重构与应用分析
    王敏, 杜伟吉, 段伟
    2019, 0(5):  148-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6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防工事狭长且内部环境复杂,对其保护利用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基础资料和成果。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突破了传统单点精确测量的局限,可以大面积地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具有连续、快速、非接触、自动、全天候工作等优势。本文以某段人防工事为例,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的工作流程,并以点云数据为基础进行三维模型的重构和测绘图的制作,完成对点云质量的分析评价。
    天宝TX8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卧式金属罐容积计量中的应用
    谷田平
    2019, 0(5):  152-1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加油站对卧式金属罐容积内部交接的应用需要,本文采用天宝TX8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容积测量标定,并与传统的容积比较法及激光点阵法对某加油站20 m3卧式金属罐进行数据比较及建模分析。测试数据表明,天宝TX8在卧式金属罐容积标定方面较激光点阵法符合性更高,建模更加全面、直观、高效,为其在其他测量领域及力学建模方面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可能。
    多功能一体化信标机在海洋施工的应用
    艾泽宇, 嵇建扣
    2019, 0(5):  155-157,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勘察人员在海洋地质勘察测量放样时,采用的定位导航设备通常是分体式信标机。分体式信标机主要由天线头、电缆、主机、数据线电源线、计算机和电瓶6大部件连接组成。在实际生产时,连接天线头和主机的电缆经常受到海水腐蚀而损坏,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搬运诸多装备,尤其风浪较大时候,操作过程烦琐且不安全,经市场调查,国内尚无专门的主机-天线一体化信标机。在此背景下,勘察处计划开发一款便携、操作方便的一体化信标机来解决上述问题,该系统不需要架设基站,并通过信标来发射差分信号,在离岸较远的海域使用星站差分服务提供高精度位置结果。经测试验证发现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提高海上定位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维激光扫描结合BIM技术的古建筑三维建模应用
    高溪溪, 周东明, 崔维久
    2019, 0(5):  158-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完备的图纸资料是古建筑加固、修缮的关键,当前大量古建筑的现存资料不能满足修缮的要求,因此对古建筑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意义重大。原有建筑信息获取方法通过传统人工测绘结合CAD来实现,此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且测量过程中容易对古建筑造成二次破坏。鉴于此,依托青岛市广兴里里院,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对古建筑从获取点云数据到特征线提取再到创建三维模型全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为损坏的古建筑进行恢复、再现和重建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达到建模精度,效率高,在测量过程中可避免对古建筑的破坏,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