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6-25
    学术研究
    北斗伪卫星信号的室内多径传播特性
    王欣怡, 潘树国, 蔚保国, 王彦恒, 甘兴利
    2019, 0(6):  1-4,1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斗伪卫星系统因其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灵活机动的组网能力可以应用于室内位置服务。多径效应是影响伪卫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掌握北斗伪卫星室内多径传播特性是抑制多径、提高定位精度的前提。本文针对北斗伪卫星特有的信号体制,利用射线追踪法,研究了室内环境下伪卫星信号路径损耗、功率角度分布等多径特性参数,通过Wireless Insite软件,构建了大型商场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伪卫星多径数量在非视距条件下会急剧减少,且伪卫星多径分量以相近功率值分布在特定范围的水平方向角内;同时其衰落信道模型服从小尺度衰落,符合瑞利-对数正态分布,大尺度衰落与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相吻合。

    国产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融合方法比较与评价
    邵亚奎, 朱长明, 张新, 沈谦
    2019, 0(6):  5-1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适宜的融合方法有利于卫星遥感影像融合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本文在总结现有影像像素级融合算法原理的基础上,选用Pansharp、Gram-Schmidt、HPF、Ehlers、Subtractive、Modified IHS、Brovey、PCA、NNDiffuse等多种常用的影像融合方法对国产高分影像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详细评价,试图寻找适用于国产高分卫星遥感影像的最佳融合方法。结果表明:针对国产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超分辨率贝叶斯算法融合效果在视觉效果与影像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中综合表现最佳;Gram-Schmidt、NNDiffuse、Subtractive和HPF融合结果地物边界最为清晰;Modified IHS、PCA、Brovey融合影像色彩失真较为明显;NNDiffuse在可见光波段表现较突出;Gram-Schmidt在近红外波段表现效果最佳。

    改进分水岭方法下的遥感图像水体提取
    冯朝晖, 李芹, 韩留生, 薛国超, 赵红颖
    2019, 0(6):  11-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当下全球的水域环境监测中水体提取不完整、与周围地物区分错误等问题,以山东潍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分水岭分割方法。首先提取目标水体的光谱信息分量作为前景图,然后将膨胀后的水体对象作为背景图,利用前景图与背景图叠加生成标记图,最后利用标记图通过分水岭变换对原图像进行分割以实现水体信息的自动提取。本文将试验结果与OpenCV中手动标记种子点的分水岭算法、基于Canny边缘的分水岭算法、结合形态滤波和标记的分水岭分割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用种子点手动标记的方法更加自动化,提取的水体更加完整准确;相比于Canny边缘方法又避免了过度分割;比结合形态滤波标记的方法也更加完整准确,目标水体明显,对于水体提取是一种自动化的有效方法。

    南方典型植被遥感丰度信息提取
    郭云开, 刘海洋, 蒋明, 朱佳明
    2019, 0(6):  16-18,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遥感影像在南方丘陵地区典型植被丰度信息提取中存在的大量混合像元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线性解混精度,通过计算像元EVI值,构建了Landsat 8时间序列影像南方典型植被(端元)和混合像元的EVI时间序列曲线,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内各种地物类型的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发现不同地物在植被指数时间序列中具有各自独立的波动规律。选取多个端元及其EVI时间序列曲线,利用光谱匹配方法对匹配EVI时间序列曲线和多个端元进行了匹配,达到利用不同端元组合进行光谱解混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阔叶林解混精度有明显提高,针叶林解混精度也有所提高。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南方丘陵地区植被环境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支持下的遥感影像飞机检测
    谢梦, 刘伟, 杨梦圆, 柴琪, 吉莉
    2019, 0(6):  19-2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YOLOv3算法对小目标检测较差及出现较多漏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的YOLOv3算法。首先使用K-means算法计算出与数据集相适用的锚框;其次将扩张卷积引入到YOLOv3网络,用来增强网络高层的感受野,改善小目标的检测效果;然后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取代YOLOv3网络残差模块中的普通卷积,可减少计算量,从而得到一种新型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最后在数据集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YOLOv3算法能够检测出更多目标,降低漏检率,相比于YOLOv3算法,其召回率提高11.86%,F1-score提高2.99%。

    顾及局部与结构特征的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沈宇臻, 官云兰, 杨禄, 刘承承, 严小芳
    2019, 0(6):  24-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在分类中仅利用图像光谱信息,导致分类效果不太理想。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局部与结构特征的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加权均值滤波与拓展形态学多属性剖面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局部与结构特征提取;然后对二者进行加权平均特征级融合以获取更具唯一性的像元特征;最后由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分类器对融合结果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深度学习GoogleNet模型支持下的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分类
    陈斌, 王宏志, 徐新良, 王首泰, 张亚庆
    2019, 0(6):  29-33,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7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遥感分类方法,它能有效解决中分辨率影像在分类过程中出现的像元混分问题。研究选用2016年5月12日武汉市Landsat 7 ETM+遥感影像,基于GoogleNet模型中的Inception V3网络结构,借助迁移学习方法,构建出遥感分类模型,实现了对武汉市主城区4类典型地物(不透水层、植被、水体和其他用地)的自动分类提取,并将分类结果与传统最大似然分类(ML)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遥感影像总体分类精度高达88.33%,Kappa系数为0.834 2,明显优于传统ML方法总体分类精度83%和Kappa系数0.755 0,而且有效抑制了地物在分类过程中出现的像元混分现象。

    改进分数阶达尔文粒子群的多Renyi熵图像分割算法
    袁玉珠
    2019, 0(6):  34-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智能优化图像分割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分割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融合改进的分数阶达尔文粒子群算法和二维Renyi熵多阈值,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阈值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利用粒子自身进化信息来定义进化因子,结合进化因子并利用高斯图函数调整分数阶次α系数以实现精确计算和快速收敛;根据局部最优概率因子对局部最优位置进行Levy飞行随机扰动以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同时将二维Renyi熵单阈值扩展到多阈值分割上,并结合改进的分数阶达尔文粒子群算法,将二维Renyi熵多阈值应用于遥感图像分割中。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2种智能优化分割算法相比,本文分割算法在细节处理和分割精度上均有明显优势,在PRI上至少提升7.27%、VOI至少降低6.5%、GCE至少降低10.4%。

    混沌理论支持下的桥梁变形监测研究
    许章平, 栾元重, 刘中华, 崔腾飞, 相涛
    2019, 0(6):  41-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桥墩的非线性下沉问题,引入了混沌理论。采用改进的C-C算法计算时间序列的时间延迟τ,采用改进的G-P算法计算最佳嵌入维数m,进行相空间重构,并与传统算法对比抗干扰性,计算效率等得到了改善,运用Lvyapunov指数判别该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最后根据所求参数建立加权一阶局域预计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混沌预计模型,分别对观测数据进行预计分析,将混沌时间预测结果与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混沌时间预测精度高于指数平滑法预测精度,RBF神经网络混沌预计模型的预计精度最高,证明混沌时间序列预计精度可靠,能够实时对桥身变形进行监测,避免灾害的发生。

    异源多分辨率卫星影像匹配算法研究
    霍门婕, 范大昭, 董杨
    2019, 0(6):  47-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异源多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为研究对象,对影像特征提取、特征描述、特征匹配及匹配提纯算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将不同的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进行组合,通过试验对比得出了各种算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面向异源多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匹配流程。

    DEM支持下的单倾斜影像三维量测方法
    熊长喜, 宋碧波
    2019, 0(6):  52-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基于DEM的单张倾斜航片快速量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影像与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姿态等特征,推导出单张影像量测数学模型及计算公式,并选择试验区域对本文算法的精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平面点位误差小于0.13 m,建构筑物每层的垂直误差约为0.11 m,能够满足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应用需求,可为城市三维数据获取提供经验和借鉴。

    基于Voronoi图的正射影像镶嵌网络生成与优化方法
    陈松, 周平, 李显巨, 陈刚
    2019, 0(6):  57-60,8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正射影像镶嵌网络生成与优化方法。首先以每幅DOM影像有效区域中心点作为种子点生成Voronoi图,确定每幅影像的有效镶嵌多边形并构建全局镶嵌网络;然后结合DSM数据对镶嵌多边形顶点位置进行调整,避免最终镶嵌结果影像出现无数据区域,同时可以使顶点避开建筑、树木等存在投影差的区域,以便对初始镶嵌线进行调整优化。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并且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基于地理格网的复杂路线车辆通行时间估算方法
    武英豪, 李成名, 吴政, 武鹏达
    2019, 0(6):  61-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车辆通行时间隐含了特定时隙的交通状况,准确地计算该时间在交通监测和路径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通常利用车辆历史轨迹估算一定距离内选定路径的通行时间,然而当路径距离较长时,限于很难找到完整穿越指定路径的历史轨迹而无法对其通行时间进行准确估计;此外,海量历史轨迹在估计路径通行时间时会产生巨大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压力。因此,本文引入地理格网,首先构建统一的时空索引,将路网及其历史轨迹分别划分为一系列落在地理格网单元(Cell)中的路段模式及轨迹段;然后利用一系列频繁共享轨迹在Cell中的停留时间计算车辆在当前路段模式的通行时间;最后通过一组历史时段相似路径模式的通行时间估算较长路线的车辆通行时间。通过对北京市10 000辆出租车一周的轨迹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处理海量历史轨迹数据上的有效性,以及在估算较长路径上车辆通行时间的优越性。

    顾及地理语境的旅游轨迹停留点语义标注
    范海林, 梁明, 李佳, 段平, 王姗姗, 王彤
    2019, 0(6):  66-7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轨迹数据作为典型的时空大数据,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的轨迹数据挖掘主要聚焦于轨迹的空间特征,而较少关注轨迹数据语义的深度分析。本文面向智慧旅游服务的需求,重点探讨了旅游轨迹的轨迹停留点语义的自动标注问题。首先,针对POI短文本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同义词词林》进行短文本语义扩展的方法对POI短文本进行特征扩展;同时,在顾及POI短文本的关键词集中、类别词分散等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改进TF-IDF的POI自动分类方法;其次,在POI分类的基础上,采用Native Bayes方法对轨迹停留点进行语义标注。结果表明,基于改进TF-IDF方法的POI自动分类可以达到约83%的精度,能够较好地实现POI的分类;而在POI自动分类基础上,基于Native Bayes的轨迹语义标注可以达到74%的精度,较好地实现了旅游轨迹停留点自动语义标注的目标。

    智能手机移动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蒋赫敏, 钟若飞, 谢东海
    2019, 0(6):  71-7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磁力计和加速度计等姿态传感器和数码相机等;同时,由于它所具备的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为实现手机影像移动量测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Android系统平台及智能手机集成的多传感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影像量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手机相机进行标定获取内方位元素,并进行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在获取影像数据的同时获得手机的位置姿态数据;然后对影像数据进行特征点提取、匹配及错误点删除,并根据位置姿态数据和同名点图像坐标,利用空间前方交会计算目标点的三维坐标;最后通过光束法平差进行整体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位置信息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技术交流
    一种无人机视频影像快速配准方法
    孙新博, 李英成, 王恩泉, 耿中元, 王思雪
    2019, 0(6):  77-8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应急测绘中对无人机视频数据快速获取及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视频影像快速配准方法。首先采用时间索引和线性/球面插值方法实现视频帧与无人机定位定姿信息的时间同步,根据数字微分纠正算法实现视频帧的地理编码,实现视频帧间的粗略配准,然后控制仿射变换模型中的缩放因子不变对纠正后视频帧的坐标进行调整,完成视频帧间的精配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航带内视频帧较好的配准效果。

    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地图匹配方法
    王建培, 李必军, 张红娟, 张萍
    2019, 0(6):  81-8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8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道路交叉口约束的地图匹配方法,并采用低成本的IMU/里程计组合导航系统采集无人驾驶汽车的定位数据,利用开源的OpenStreetMap地图对其进行地图匹配。试验表明,本文算法适用于城市交通环境,并能满足实时解算要求,单点平均耗时0.11 ms,在查全率89%的情况下,匹配准确率可达100%。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检测建筑物平整度及垂直度
    王二民, 郭际明, 杨飞, 宋胜登, 于旭阳
    2019, 0(6):  85-8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某建筑物进行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获得目标建筑物表面的三维空间点云信息,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根据点云提取建筑物中心轴线的方法,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拟合直线,并采用整体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平面。通过分析拟合平面及拟合直线的几何特征来检测建筑物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立面平整度及垂直度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面向对象的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研究
    杨小艳, 刘文璐, 李龙, 陈龙乾, 陈龙高
    2019, 0(6):  89-91,9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地利用/覆被(LUC)可为土地资源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构建了面向对象的LUC分类方法,并以沿海特殊土地类型区连云港市为例,应用Landsat 8影像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5.06%,总体Kappa系数为0.83,超过了0.7的最低允许判别精度;②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研究区因南北部区域耕地植被覆盖度不同导致的错分现象,并可以用于盐田与滩涂信息的提取工作;③该方法既可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相关研究提供符合精度要求的数据,也可为其他沿海地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机载LiDAR在高精度滩涂DEM制作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文学东, 李俊峰, 林昀
    2019, 0(6):  92-9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机载LiDAR可快速获取高密度的地表三维几何信息,具有全天候、主动观测、对地物间缝隙有一定穿透性等优点,在滩涂测绘中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对宁波市激光雷达滩涂测绘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首先介绍机载LiDAR技术在滩涂测绘中的优势,然后在LiDAR数据处理基础上,重点分析高精度滩涂DEM制作的关键技术,最后对DEM产品进行精度评定。

    无人机集群灾情地理信息获取关键技术及重大应用
    黄瑞金, 沈富强, 周兴霞, 黄青伦, 程多祥
    2019, 0(6):  96-99,10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以其机动灵活、高效精准及受气候、空域条件约束较小等特性,在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西部山区受地形复杂、高原高寒等复杂恶劣环境限制,单机单载荷获取技术无法及时高效稳定地为应急救援提供支撑,亟需对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进行升级。本文从四川省应急测绘实践出发,在无人机的高原稳定作业、单平台多载荷、灾情动态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在九寨沟地震等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在既有地下人防工程BIM模型重建中的应用
    苗亚哲, 李胜波, 邓安仲, 乐观, 戴作球
    2019, 0(6):  100-10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IM模型的创建是实现BIM技术应用的第一步,常见的基于CAD图纸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存在建模效率低、空间表现不直观的缺点。本文以某地下人防工程的BIM模型重建为例,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BIM模型重建过程,主要步骤为:①利用FARO Focus3DX330获取海量点云数据;②利用FARO SCENE软件完成点云数据的配准拼接,滤波去噪,贴图输出;③按目标对象几何形状和功能特征的差异,利用Autodesk Revit分别完成线性类、构件连接类、单体目标类点云对象的BIM模型制作。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BIM模型的重建,而且具有建模精度高、现场还原度好的优势。

    基于曲率特征的点云去噪及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朱广堂, 叶珉吕
    2019, 0(6):  105-10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仪器测距、测角误差,物体反射率,人为操作,遮挡及环境变化等原因,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噪声点。为了高效去除噪声并保持原始点云数据的特征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曲率特征的点云去噪算法。首先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MLS)精确计算点云的曲率信息,然后根据曲率信息进行点云去噪,最后利用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定量评价方法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测中的应用
    陆玉祥, 万晓莉, 常岑, 朱婷婷
    2019, 0(6):  109-111,12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在小范围内对其进行了相关试验,得到其有效性后,对某市全市域的地形图进行了抽样检测;对车载移动测量检验与常规方法检验在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及存储量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车载移动测量检验方法的优劣性,为提高测绘质检效率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基于ARIMA模型的边坡变形分析与预测
    胡波, 谭涵
    2019, 0(6):  112-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详细论述了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平稳性分析、模型识别、模型评价和模型预测的过程,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求和(ARIMA)模型对2016年6月29日-2017年10月4日共计461 d的边坡监测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利用ARIMA模型对边坡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具有可行性,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施工和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真空管磁浮列车T形槽轨平顺度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何勇, 刘成龙, 杨雪峰, 段博凯
    2019, 0(6):  117-1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T形槽轨平顺度的测量、分析与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T形槽轨建设中难以对其平顺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问题。采用自由测站测量技术在管内构建高精度三维控制网,解决了因管内环境条件限制而难以建立测量基准的问题;基于此控制网,采用自由设站测量与极坐标测量法相结合的技术测得槽轨上各测点的三维坐标,为槽轨平顺度的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对槽轨平顺度质量进行判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情况量化为4项统计指标,结果表明选用的4项指标能够定量和全面地反映槽轨平顺度质量;为提高槽轨平顺度,提出了基于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计算调整量和据此对槽轨进行精调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槽轨平顺度。

    高速公路高墩桥梁垂直度无接触快速检测方法与精度分析
    丁克良, 刘明亮, 刘亚杰, 鲍东东, 董军
    2019, 0(6):  121-12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9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公路高墩桥梁立柱垂直度检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无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采集桥梁垂直度观测数据,并采用稳健最小二乘法计算桥梁垂直度参数,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工程实际应用案例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好,为快速解决高墩桥梁垂直度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磁浮交通试验线压力管道直线度的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韩冰, 刘成龙, 杨雪峰
    2019, 0(6):  126-130,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国内外对于磁浮交通真空压力管道直线度测量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在建的真空磁浮高速列车试验装置,提出了一种真空压力管道直线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在管道内建立高精度三维控制网,依据三维控制网测量采用圆曲线拟合方法确定各节管道的圆心坐标,并采用直线拟合方法分析整个管道的直线度。最后依据上述方法编制程序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可为今后真空磁浮压力管道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全域旅游智慧化平台建设——以桂平市为例
    禤庆东, 罗琪斯
    2019, 0(6):  131-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旅游业服务模式无法跟进新的旅游发展态势的现状,依托移动增强现实、手绘地图智能导游、全景虚拟漫游、无人机航摄等技术,探索出一套集旅游信息发布、系统开发、运营管理和市场推广于一身的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以桂平市全域旅游建设为例,提出了全域旅游智慧化平台的构建模式,成果表现形式为桂平旅游门户网站、桂平旅游微信公众号、旅游WAP商城、易游桂平APP、智能信息发布系统等,可以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对桂平市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公益性地图自适应快速制作技术
    朱秀丽, 刘万增, 吴晨琛, 赵婷婷
    2019, 0(6):  136-1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国家对测绘成果公益性地图快速保障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为对高现势性、高质量、高效率、灵性化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研究公益性地图自适应快速制作技术也成为迫切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需求,基于公益性地图制作关键环节,根据制图范围和图幅尺寸等制图因子,确定比例尺和投影、版面和地图整饰、数据等地图自适应快速制作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遥感实验教学CDIO-OBE模式改革
    李刚, 秦昆, 万幼川
    2019, 0(6):  140-145,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工科建设是新科技、新产业、新经济形势下我国规划人才战略的重要部署,开拓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本文介绍了遥感实验教学与新工科教育理念相对接,按新工科建设要求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遥感实验教学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最新模式CDIO及美国工程教育通用模式OBE,将二者结合实施CDIO-OBE模式教学实践,包括:借鉴《华盛顿协议》体系和欧盟EUR-ACE体系及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实验教学整体学习产出;基于课程与学习产出匹配矩阵,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学习产出,设计教学内容;按CDIO组织课程教学,实现教学产出。CDIO-OBE模式以学习产出驱动CDIO下项目和团队的整体训练,通过实现预期学习产出,促进新工科背景下遥感工程人才的培养。
    基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双创教育模式研究
    王延霞, 李鹏, 吴见, 刘玉婵, 徐建辉, 邓岳川, 杨海燕
    2019, 0(6):  146-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和模式。针对我国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新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介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涵并分析其优势的基础上,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为例,重点阐述了基于研究中心模式双创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及实施成效。结果表明,基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双创教育模式不但可以与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融合,更能有效互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
    江济强, 张慧娟, 曹千红
    2019, 0(6):  152-1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在隧道内单站有效扫描距离为200 m,具有单人可操作、自定义不规则区域扫描、内业数据免拼接、隧道竣工报告全自动生成等特性。因其简单的作业模式、高效的扫描速率、便捷的内业处理,深受广大施工单位的认可。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大数据技术集成创新探索——以珠海为例
    庞前聪, 江文亚, 罗勇, 满德如, 陈嘉洵
    2019, 0(6):  155-159,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数据技术在珠海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的集成应用为实例,总结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5项大数据关键技术,梳理了涉及用地、人口、空间格局、交通体系、公共服务、绿地系统等多个专项的大数据分析模块,探索形成了一套大数据支撑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技术集成体系。
    倾斜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王杰, 孟高原
    2019, 0(6):  160-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0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大范围等特点,可以在复杂的场景下实现高性能的测绘数据处理。本文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倾斜摄影测量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并结合水利工程测绘项目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倾斜摄影测量生成实景三维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