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25
    高分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及应用
    融合高分影像和LiDAR数据的城市道路提取
    刘茂华, 李曼雯
    2021, 0(6):  1-5,6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6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避免由于城市道路复杂及树木建筑的阴影遮挡导致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本文采用高分影像和LiDAR数据相融合的方法实现城市道路的提取,并使用一种基于最小面积外接矩形(MABR)的后处理改进方法进行完善。首先对试验区进行数据配准;然后应用FNEA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并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法进行分类,将影像融合和对象形状指数等相关算子应用到道路提取中;最后去除植被和建筑物,完善道路填充,提取出道路完整信息。结果多伦多和台安试验区的道路完整度分别为95.41%和90.84%,准确度分别为83.07%和85.63%。本文方法可有效去除伪道路信息,提高道路提取完整度,较好地实现了道路信息提取。
    基于高分六号红边特征的面向对象桉树人工林信息提取
    王子彦, 任超, 梁月吉, 施亚杰, 李现广, 张胜国
    2021, 0(6):  6-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67
    摘要 ( )   HTML ( )   PDF (49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效监测桉树林空间分布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有关部门的统筹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内首个提供红边波段的多光谱高分六号(GF-6)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选取广西鹿寨县为典型研究区域,结合光谱特征、植被指数特征和红边特征,设计不同特征组合分类方案,采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方法,对不同尺度层分别构建隶属度函数和CART决策树模型以进行分类提取桉树人工林信息。试验结果表明,红边特征在CART决策树模型构建中具有重要影响,融入GF-6红边特征能有效提高桉树人工林分类提取精度,总体精度达到91.75%,相比仅采用传统波段和植被指数的分类方案,精度提高了11.25%。本文研究结果在利用国产卫星红边波段识别提取桉树人工林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基于CART决策树的高分二号洞庭湖区湿地分类方法
    陈磊士, 高霞霞, 廖玉芳, 邓剑波, 周碧
    2021, 0(6):  12-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6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分卫星遥感湿地分类的关键在于解决“同物异谱、异物同谱”难题。本文将当前应用前景广泛的亚米级国产高分二号(GF-2)影像和CART决策树面向对象分类算法相结合,以湖南沅江为例进行洞庭湖区典型湿地的分类提取工作,选取包括光谱信息、几何特征、地形特征和纹理特征等多维对象特征对分类器进行训练,构建了多维特征湿地分类方法。试验区总体分类精度优于传统方法,可为基于GF-2影像的洞庭湖湿地分类提供技术参考。
    利用结构面对象的高分遥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
    刘海飞, 杨敏华, 王晶, 徐刚, 陈杰
    2021, 0(6):  16-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6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建筑物具有丰富的角点和规则的外观形状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依据线段信息生成建筑物变化检测基本单元——结构面对象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从高分遥感影像中提取出建筑物的边缘线及屋顶外形线条,生成结构面对象并提取其在两时相影像中相应的特征信息,通过监督分类获取变化建筑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结构面对象进行建筑物变化检测能较完整地覆盖变化建筑物表面且对象边缘检测效果较好。
    学术研究
    融合多特征改进型PSPNet模型应用于复杂场景下的建筑物提取
    武花, 张新长, 孙颖, 蔡伟男, 颜军, 邓剑文, 张建国
    2021, 0(6):  21-2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0
    摘要 ( )   HTML ( )   PDF (37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复杂场景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建筑物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特征改进型PSPNet模型,在PSPNet网络的基础上,加入膨胀卷积模块并融合图像的浅层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融合多特征改进型PSPNet模型的预测结果总体精度为95.90%,建筑物提取精度平均为77.77%,均高于其他模型。其在不同场景上的表现有所差异:复杂场景1的预测精度为80.35%;以城中村建筑物为主的场景2的预测精度为75%;以高层建筑物为主的场景3的预测精度为78.11%。因此本模型可有效地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复杂场景下的建筑物提取精度。
    BP神经网络的近地面臭氧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李紫微, 马庆勋, 吕杰
    2021, 0(6):  28-32,1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1
    摘要 ( )   HTML ( )   PDF (18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中国东部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频繁发生,臭氧(O3)作为光化学烟雾的标志性污染物日益成为影响城市或区域大气的首要污染物。为探究京津唐地区近地面臭氧污染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本文基于前馈(BP)神经网络,结合地面监测站点臭氧浓度数据、卫星遥感臭氧柱总量数据与气象站点气象要素数据的非线性关系建立近地面臭氧浓度反演模型,并对近地面臭氧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可靠性的决定系数R2为0.888、RMSE为10.742、MAE为9.596,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较高;2016—2019年京津唐臭氧年平均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四季中,京津唐夏季臭氧浓度最大,冬季最小。研究结果为近地面臭氧估算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对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激光雷达点云电力线自动提取算法
    李德友, 李彩林, 李祥珅, 王柏涛
    2021, 0(6):  33-3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当前电力线提取方法自动化程度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从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电力线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基于自然裂点法,将点云数据按高程分类后去除地面点;然后对数据进行空间划分,基于子空间的点密度及空间结构特征的差异化,利用地物分割算法去除电塔点和残留的植被点;最后利用基于欧氏距离分割的电力线自动检测算法,实现单根电力线的快速、高精度提取。提取结果和拟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复杂地形下实现电力线的自动提取,极大提高了电力线的提取效率和精度。
    U-Net模型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防护林提取精度的影响
    王学文, 赵庆展, 田文忠, 龙翔, 江萍
    2021, 0(6):  39-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当前无人机影像获取精度高但数据规模小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U-Net模型探讨不同空间分辨率对防护林提取精度的影响。以CW-20复合翼无人机搭载Micro MAC12 Snap多光谱传感器获取的300 m(空间分辨率0.15 m)、400 m(空间分辨率0.20 m)、500 m(空间分辨率0.25 m)3种不同高度的遥感影像为例,试验结果证明,3种不同高度的影像提取精度误差在1.3%以内;MIoU误差在3.7%以内。空间分辨率对防护林提取精度的影响较小,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并不能显著提升防护林的提取精度。本文为大规模农林业遥感监测的数据源获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
    聂倩, 七珂珂, 赵艳福
    2021, 0(6):  44-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中容易受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对原始影像进行聚类生成超像素影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网络演化方法(FNEA)进行多尺度分割生成同质性对象,最后利用最邻近分类方法进行地物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易受多尺度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效果稳定,而且分类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像全站仪及图像测量发展与展望
    章后甜, 郑勇, 陈冰, 陈张雷
    2021, 0(6):  50-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5
    摘要 ( )   HTML ( )   PDF (10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站仪是使用非常广泛的测量仪器,但一次只能测量一个点,而且测量效率和精度易受操作员影响。带相机的图像全站仪正好可以避免以上两个问题。图像全站仪取代普通全站仪也是未来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图像全站仪将全站仪的实时性、高精度、高稳定性与相机的无接触、面测量、无人为误差等技术优势结合在一起,在天文测量、形变监测、精密工程测量及地形图测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图像全站仪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图像全站仪的特点和可能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图像全站仪和图像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浅析高精度地图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杨振凯, 华一新, 訾璐, 张政, 王继伟
    2021, 0(6):  54-6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6
    摘要 ( )   HTML ( )   PDF (13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国家对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任务的推进,作为其关键保障技术的高精度地图在近几年已经成为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当前高精度地图综述性理论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本文从高精度地图数据结构、数据生产和功能应用3个方面,对高精度地图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从数据结构层面,高精度地图描述内容可划分为静态地图数据和动态地图数据,其中静态地图数据是当前制图的重点;考虑数据生产的层次性,分别对高精度地图的生产模式、生产流程和具体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专业部门指导结合众包是数据生产的基本特征;以自动驾驶中的匹配定位和导航规划为代表,总结了高精度地图在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最后,对高精度地图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区域形变监测成果
    基于哨兵数据的云南地表形变监测
    翁昌凯, 朱习朋
    2021, 0(6):  61-66,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南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与西藏相连的省份,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且山峦众多,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8%。除此之外,云南省还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附近,其地震带众多,地质运动频繁,经常出现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本文选取覆盖地势较高的云南西北部地区的哨兵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进行数据处理,针对云南西北部地区的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区域,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利用Sentinel-1影像监测土地回填导致的地表形变
    杨映新, 洪武胜, 吴曼乔
    2021, 0(6):  67-7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机场填海区地表稳定散射的范围内,本文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机场地表形变安全性进行了监测分析,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年形变速率数据结果和高分辨率形变时序结果,并以此分析了香港国际机场的地表形变区在监测周期内的形变时空分布特征。为证明监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观测站的垂直位移数据,对InSAR方法反演的结果进行了交叉验证,证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利用多传感器SAR数据集监测城市地面沉降
    祝昕刚, 李更尔
    2021, 0(6):  71-7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7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洛杉矶由于自然灾害、城市建设、地下水开采和石油开采等人为因素而发生了严重的地表变形。本文的目的是绘制洛杉矶地表形变速率分布图,并使用改进的小基线集(SBAS)技术和多传感器SAR数据集,分析该地区2003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形变原因。同时,将SBAS反演的变形结果、GPS测量结果和多传感器SAR数据集的变形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高度一致。结果显示,2003—2017年,洛杉矶多个地区发生沉降抬升,最大累计沉降量为-266.8 mm,年平均沉降速度为-19 mm/a,主要是由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最大累计抬升量为104.8 mm,年平均抬升速度可达7.5 mm/a。该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为当地政府的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
    联合InSAR和GNSS监测沿海地区地面沉降
    杨国创, 段春磊
    2021, 0(6):  76-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城市地表形变造成的损失备受关注。而基于点的传统大地测量监测技术,在区域性的地表形变监测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提出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城市地表形变。联合时序InSAR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对深圳和香港海岸线的地表形变场进行监测,同时生成香港网络参考站三维变化的时间序列。由结果可知,位于填海区的地铁建筑区和地基较浅的建筑物,存在明显的沉降现象。
    联合InSAR技术和地质数据反演普宁城区的地表沉降特征
    李冰峰, 杨映新, 王冬凯, 伍玉金, 张志友
    2021, 0(6):  83-8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表沉降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之一,地表的迅速沉降会导致地表塌陷,从而破坏地下管道及地表建筑,最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我国地下工程及地表建筑扩建规模较大,这种地质灾害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监测地表形变的方法有很多,如水准测量、GPS、InSAR技术等。但通常情况下这些技术只能对地表的高程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而无法寻找灾害发生的诱因,缺少对地表沉降时空特征的定性分析。本文以广东普宁地区为例,将InSAR技术与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地表沉降监测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成因分析的整个流程的把控。InSAR技术可以验证地质特征的合理性,而地质特征又可以对监测范围及监测周期进行更科学的指导。本文通过这种分析方法,既调查出普宁城区的沉降区域,又对其背后成因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为后续的防治措施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
    技术交流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遥感影像内陆盐沼湿地信息提取
    贾文翰, 刘越岩
    2021, 0(6):  89-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宁夏盐池Landsat 8影像、高分二号影像、LiDAR数据插值生成的DEM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等为数据源,首先利用一年多期的Landsat 8影像确定提取内陆盐沼湿地的最佳时相;然后对最佳时相的高分二号(GF-2)融合影像等数据进行多尺度叠置分割,获取NDVI、DEM、穗帽变换等特征,采用最邻近分类器提取内陆盐沼湿地信息,构建内陆盐沼湿地样本库;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卷积神经网络用于高分卫星影像提取内陆盐沼湿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卷积神经方法适用于内陆盐沼湿地提取,与最近邻分类法提取的结果相比,内陆盐沼湿地边界的提取效果有明显提高。
    一种由粗到精的边坡形变检测方法
    荣延祥, 龚正, 陈泽权, 杨必胜
    2021, 0(6):  93-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会形成很多边坡,而这些边坡一旦遭到意外破坏,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边坡进行持续的形变检测至关重要。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是一种现代化的边坡检测手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精的边坡形变检测方法。对于经过良好配准的两期边坡点云,该方法首先计算两期点云的最近匹配点距离,并进行粗检测。在精检测阶段,首先估计出形变的大致方向;然后依据该方向向量搜寻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PFH)最相似的点作为对应点;最后计算点到对应点所在平面的距离值作为形变量。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计算出边坡实际的形变量,具有实用价值。
    明代石碑高精度真实纹理三维建模应用
    齐永良, 李海鹏, 王永国
    2021, 0(6):  98-10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精细化文物三维测绘精细建模的难题,本文利用手持式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栅栏墓园内的利玛窦墓碑、汤若望墓碑、南怀仁墓碑进行了高精度真实纹理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的研究,保证了文物模型的精度、精细度和完整性。手持式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了三角测量、激光测量、近景摄影测量、自定位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具有一定体量的复杂纹理文物的精细化测绘。本文通过对三角测量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基础原理进行分析,将两者的特点相结合,摸索出一套针对精细纹理和复杂雕刻的文物三维扫描技术流程。通过对手持式激光扫描技术的研究,验证了该技术对文物测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中尺度体量文物测绘总结了一套全新的技术流程,为今后探索针对不同体量的文物三维测绘,以及多种测绘技术相融合奠定了基础。
    使用ContextCapture软件搭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处理集群
    魏金明, 赵向阳
    2021, 0(6):  103-105,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城市级大范围、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海量倾斜摄影航测数据的建模效率,在分析当前建模软件、设备配置、集群架构的基础上,搭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快速处理集群。该集群以ContextCapture为倾斜摄影数据处理软件,选择最优的计算节点设备配置,合理规划集群架构,布设万兆光纤,搭建100个计算节点的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网格处理集群;同时,研发集群监控平台,实时监控集群运行状态。通过济南市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的生产验证了集群的有效性。
    利用TLS技术与伪单点监测模式进行滑坡变形测量
    郭献涛, 黄腾, 贾燕, 张荣春
    2021, 0(6):  106-1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离散点监测模式不适用于TLS变形监测,以及现有基于TLS技术变形监测的一维性与仅适用于特定几何对象分析等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LS技术的伪单点变形监测模式,并基于该监测模式提出了一种以表面匹配技术为核心的变形计算新方法。通过构建广义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匹配搜索估计伪单点对象的全三维变形参数,利用TLS多期点云的高密度性,实现了高精度提取全三维变形信息,尤其适用于滑坡等灾害监测领域。试验表明在扫描距离约240 m时,该方法可达到1 cm级的变形提取精度,对推动变形监测从点测绘向形测绘的转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应用于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祁于娜, 王磊
    2021, 0(6):  112-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西南山区很多城镇面临着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开展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重庆市武隆区羊角场镇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在确定区域易发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两种方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最后采用易发性指数并基于ArcGIS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评价和区划。易发性分区结果与已有的地质灾害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采用的组合赋权法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然后又结合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影响,对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量化更加准确与合理。本文的研究思路可为山区城镇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参考。
    对陡坡陡崖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影响范围进行建模分析
    章豪, 温剑峰, 陈温清, 徐刚, 史瑞洁, 戴欣宜, 陈杰, 朱安峰, 范全龙
    2021, 0(6):  117-121,13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陡坡陡崖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地貌,是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陡坡陡崖引发的地质灾害会破坏人造地物,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利用DEM数据提取了浙江省温州市的陡坡陡崖,对温州市陡坡陡崖的影响范围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温州市陡坡陡崖的潜在滑坡方向模型,并确定其对人造地物(如道路、房屋)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①提取陡坡陡崖并对其潜在滑坡方向进行建模;②根据影响范围提取受影响的人造地物并建立基础数据库。结果表明,温州市的陡坡陡崖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且集中,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会对人造地物造成严重的潜在影响。本文构建的温州市基础数据库可以描述陡坡陡崖潜在影响的房屋和道路的位置,确定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为温州市的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
    一种基于权重相似性模型的不动产数据整合方法
    龙北平, 吴家杰, 郑勤华, 孙立恒, 刘锟铭
    2021, 0(6):  122-1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8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完成不动产权籍调查项目成果与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权籍调查成果数据的整合,综合考虑数据的海量性、多源性、异构性等特征,本文提出利用欧氏距离和相似度系数建立描述数据样本间近似程度的归一化综合指标即相似离度,根据计算出的相似性测度最大值确定关联目标,从而实现地块的落宗匹配。通过应用试验评价及算法效益分析,本文方法可以在投入人员、完成周期和经费投入方面提高效率,在数据整合领域具有推广意义。
    像方和物方结合的线阵卫星核线影像生成方法
    刘锐, 陈湘广, 林超
    2021, 0(6):  127-13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线阵卫星影像核线纠正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现有方法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将基于像方和物方相结合的核线纠正方法。其分为两步:首先在影像空间内对左影像进行分块并逐区域纠正,利用局部仿射拟合的方法实现左影像的核线纠正;然后利用物方投影基准面生成与左影像分辨率一致的右核线影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既能获取上下视差接近于零且优于对比方法的核线影像产品,又能够保证核线影像左右视差与高程的线性比例关系,尤其是3组较大核线曲率数据试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适用性,能够较好地应用到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处理系统中。
    统一地址赋能社会治理的关键技术
    陈超益, 汝虎, 焦超锋
    2021, 0(6):  134-138,1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统一地址的概念于近些年才被提出,其主要本质和意义是在充分尊重现有各部门行业标准地址的基础上,作为社会治理要素有效关联融合的“桥梁”,为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等精细治理工作提供支撑,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应用。本文针对统一地址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并简单介绍了杭州市的实际应用情况。
    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
    陈根良, 郭双仁, 全思湘, 马心念
    2021, 0(6):  139-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分散在自然资源、林草、水利、农业等各个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成果难以共享。本文依托湖南省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分析了省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现状,探索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为湖南省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将高精度地理信息获取作为基础测绘重要战略任务的思考
    王维, 阮于洲, 王晨阳
    2021, 0(6):  143-1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精度地理信息具有提供更高空间定位精度和更强空间关系表达能力的优势。“十四五”期间,高精度地理信息获取作为基础测绘重要战略任务,其相关成果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提供更好的空间参考依据。本文从高精度地理信息的获取进展出发,分析了高精度地理信息产品的需求形势和对基础测绘服务能力的提升作用,以及高精度地理信息获取和产品提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高精度地理信息获取和产品提供能力的相关建议。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GIS专业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
    吴小芳, 钟晓兰, 谢刚生, 何正勇
    2021, 0(6):  147-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推进实习信息化建设的指引,本文在分析传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不足的基础上,引入GIS、RS和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设计开发了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管理平台,实现了实习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与融合、一站式实习管理、实习路线组织与规划、特色实习专题图表达与分析及三维虚拟实习等功能。平台可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管理流程化、信息化、虚拟仿真化提供一个崭新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大数据智能时代地图学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刘慧敏, 邓敏, 刘宝举, 陈杰
    2021, 0(6):  152-155,1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适应当前智能时代大数据的特点和地图应用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地图学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地图学教学的特点,多源地理信息的参考体系差异、多维度地理信息高效可视化、多尺度表达的灵性化、地图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等对地图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图学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目标,提出在地图数学基础、地图可视化技术、地图综合和地图分析等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增设新型坐标系知识、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地图应需综合的多尺度表达方法、全息地图理论等主要知识点,并给出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设计。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时间序列回归预测模型在自动化监测中的应用
    刘建军, 王嘉伟, 陈琨, 韩三琪
    2021, 0(6):  156-15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边坡自动化监测过程中,由于传输信号中断、设备故障、电源中断及传感器替换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监测数据缺失的现象。数据的缺失对后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预测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差。本文针对边坡自动化监测数据缺失这一现象,采用时间序列回归预测模型对不同数据缺失率的边坡监测数据进行填补,通过填补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判别其在不同数据缺失率的填补效果,得出该模型对缺失率低于10%的缺失数据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维激光点云和无人机倾斜模型的融合应用
    刘宝华, 王智, 宋云记
    2021, 0(6):  159-162,1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实景数据采集时,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两种手段获取的数据类型不同,对空间的展示效果及精度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获取建筑物顶部和近地部分的数据各有优劣势,将无人机获取的建筑物顶部数据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近地部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空间多个同名公共点进行转换、匹配,将点云和模型两种数据融合。本文以一个古城门为例进行数据采集,介绍了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的方法,并对融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种用于BIM模型坐标系转换至工程坐标系的方法
    韩飞落
    2021, 0(6):  163-1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1.019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工程测量技术无法突破既有发展模式的情况下,BIM技术的出现使得测量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BIM模型中包含大量的测量信息,但由于建模时所选轴网位置具有随机性,模型特征点数据读取后还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本文基于BIM技术的特点及对传统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研发了一种用于BIM模型坐标系转换至工程坐标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