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乐阳,李清泉,郭仁忠. 融合式研究趋势下的地理信息教学体系探索[J]. 地理学报,2020,75(8):1790-1796.
[2] 杜清运,任福,沈焕锋,等. 综合性大学一流GIS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地理信息世界,2021,28(1):2-6.
[3] 郭仁忠,张琛,任福,等. 坚持“四个面向” 的地图学创新思考[J]. 测绘地理信息,2023,48(1):1-5.
[4] 郭仁忠,林浩嘉,贺彪,等. 面向智慧城市的GIS框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0,45(12):1829-1835.
[5] 王家耀.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47(10):1535-1545.
[6] 李翔,李响,葛文,等. 类比军训历练,铸就编程硬功——地理信息系统实践类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 测绘通报,2023(S2):105-110.
[7] 任福,张琛,杜清运,等. GIS本科教育:开放、开源与开发[J]. 测绘通报,2020(1):154-157.
[8] 谢欢,刘莉君,童小华,等. “双一流” 背景下测绘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J]. 地理信息世界,2020,27(6):135-138.
[9] 冯徽徽,邹滨,周晓光,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GIS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测绘地理信息,2022,47(4):155-158.
[10] 杨英宝,潘鑫,丁远.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测绘通报,2022(S1):44-46.
[11] 龚健雅. 当代地理信息系统进展综述[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27(1):5-11.
[12] 周成虎. 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2):129-131.
[13] 朱庆. 三维GIS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6(2):151-157.
[14] 龙瀛,赵慧敏,张业成. 新城市科学:技术、计算、变革与应用[J]. 城市规划,2024,48(7):4-15.
[15] 赵鹏军,万婕.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模型的核心算法进展及技术创新[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2(4):792-804.
[16] 党安荣,胡海,李翔宇,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与展望[J]. 中国名城,2023,37(1):4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