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创琳,李广东,张蔷.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态势与调控[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3):363-376. [2] 张东明,吕翠华.GIS支持下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测绘通报,2010(8):62-64,77. [3] 陈军,陈利军,李然,等.基于GlobeLand30的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统计分析[J].测绘学报,2015,44(11):1181-1188. [4] 孟霖,郭杰,孙驰,等.基于供求关系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扬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8,40(1):11-21. [5] 赵中华,李春林,郄瑞卿,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以磐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58-4659,4702. [6] 蔡小波,许学强.广州市中心镇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热带地理,2011,31(5):478-483. [7] 董春,张继贤,牛利斌,等.地理国情地表覆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分析——以兰州新区为例[J].测绘科学,2017,42(2):28-34. [8] 熊昌盛,谭荣,岳文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不同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差异探讨: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124-2135. [9] 刘宝涛,杨兴龙,郭佳.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23(7):168-175. [10] 李露露,曹玉红,刘崇刚,等.基于MCR模型的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3):280-286. [11] 王宪恩,丁炎军,王硕.基于ANP-GIS的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3):232-236. [12] 孙华芬,赵俊三,潘邦龙,等.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技术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1):112-116. [13] 孙凌蔚,李月臣,朱康文,等.生态视角下的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3):121-127. [14] 孟霖,郭杰,孙驰,等.基于供求关系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扬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8,40(1):11-21. [15] 黄山,林恒萍.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以晋江市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12(4):84-90. [16] 况达,陈竹安,危小建,等.基于移动窗口与MCR模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4):471-476. [17] 孔福星.移动窗口法在生态移民安置区景观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彭阳县为例[J].农业科学研究,2018,39(4):26-3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