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通报 ›› 2025, Vol. 0 ›› Issue (3): 15-20.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5.0303
• 矿区动态监测 • 上一篇
张昱鑫1, 袁希平2,3, 甘淑1,2, 彭翔1, 王松4
ZHANG Yuxin1, YUAN Xiping2,3, GAN Shu1,2, PENG Xiang1, WANG Song4
摘要: 针对地表沉降对矿区安全、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带来的危害问题,首先获取2021年12月31日至2024年3月2日的63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SBAS-InSAR (时间序列干涉测量)技术对白草矿区的地表变形进行监测,从而获得该矿区的地表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结果;然后利用实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最后基于LSTM模型对矿区进行沉降预测,并详细分析了矿区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演化规律。最终得出结论:①空间上,白草矿区地表沉降主要集中矿区西部,最大沉降量达-316.86 mm,最大平均沉降速率达-148.4 mm/a,总沉降面积为0.623 6 km2,其中0.280 4 km2的重度和极重度沉降区域需要重点监测;②时序上,沉降较严重区域自监测起始点便开始发生沉降,且沉陷速率趋于匀速,若不加以防护,该区域未来将持续沉降,且可能会加剧沉降;③实测数据和监测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决定系数R2达到0.994,LSTM预测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预测效果较好,预测值和监测值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在0.946以上,表明利用LSTM模型进行地表沉降预测能达到精度要求。该试验结论可为矿区的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为更精准的矿区地表形变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