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通报 ›› 2025, Vol. 0 ›› Issue (9): 173-176,184.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5.0929
张晓皓1, 王兴文2, 孙振勇1,3, 马耀昌3, 叶飞4
收稿日期:
2025-05-20
发布日期:
2025-09-29
通讯作者:
孙振勇。E-mail:15923390456@163.com
作者简介:
张晓皓(1985—),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泥沙监测、分析及管理工作。E-mail:150665239@qq.com
基金资助:
ZHANG Xiaohao1, WANG Xingwen2, SUN Zhenyong1,3, MA Yaochang3, YE Fei4
Received:
2025-05-20
Published:
2025-09-29
摘要: 针对传统观测方法在山区复杂环境下水库水文泥沙监测中观测效率和数据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有人船载的水陆一体化测量技术方法,通过水文专用测船集成激光扫描仪、惯性导航装置、GNSS、单/多波束测深仪、水位计等观测设备,构建水库船载一体化测量平台,实现库岸带陆上地形、水下地形、水位和表面流速流向水文多要素一体化监测。经白鹤滩库区应用及数据精度分析表明,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外业观测效率提升了4.5倍,地形精度相对误差优于2%,水位精度相对误差优于1%。所提出的水文要素船载一体化测量技术是可行的,可快速、有效地获取复杂山区水库的水陆地形等水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
张晓皓, 王兴文, 孙振勇, 马耀昌, 叶飞. 水文要素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集成优化[J]. 测绘通报, 2025, 0(9): 173-176,184.
ZHANG Xiaohao, WANG Xingwen, SUN Zhenyong, MA Yaochang, YE Fei.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hipborne integrate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hydrological parameter[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25, 0(9): 173-176,184.
[1]於三大, 陈松生, 董先勇, 等.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文泥沙监测与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 [2]杨柳, 何友福, 郑亚慧.复杂库岸地形空天地水陆一体化测量技术研究[C]//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2024. [3]姜泽宇, 罗翔.水陆一体化无人测量系统构建及应用[J].珠江水运, 2024(18):43-46. [4]洪在地, 刘斌.无人艇载水陆一体化测量系统集成优化技术[J].海洋测绘, 2020, 40(6):39-42. [5]胡合欢, 曾强炜.船载水陆一体化测绘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 2023(7):122-124. [6]冯国正, 叶飞, 孙振勇, 等.紧组合惯导系统精度分析——以ApplanixPOSMV为例[J].测绘通报, 2024(8):177-181. [7]石硕崇, 周兴华, 李杰, 等.船载水陆一体化综合测量系统研究进展[J].测绘通报, 2019(9):7-12. [8]孙振勇, 冯国正, 樊小涛.组合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水库群库岸地形测绘中的应用研究[C]//2022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二分册).北京:中国水利学会, 2022. [9]余建伟, 刘守军.中海达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移动测量系统[J].测绘通报, 2013(7):119-120. [10] 申家双, 闸旋, 滕惠忠, 等.海岸带地形快速移动测量技术[J].海洋测绘, 2015, 35(2):13-17. [11] 冯国正, 孙振勇, 郑亚慧, 等.一种基于真环境基准场的测深误差改正方法:中国, 202310071572.8[P].2023-02-07. [12] 中国测绘学会.船载激光测量技术规程:T/CSGPC 038—202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4. [13] 孙振勇, 金奇, 戴剑.基于水文应急监测的GNSS测流系统平台设计与应用[J].人民长江, 2022, 53(9):222-226.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道观测规范:SL 257—2017[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 |
[1] | 袁丽莉, 杨欣慰, 李梦华, 陈玉权, 唐伯惠.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制图[J]. 测绘通报, 2025, 0(8): 43-47. |
[2] | 魏智威, 杨乃, 丁愫, 陈业滨, 郭仁忠. 地理动画中点要素注记稳定更新的遗传算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83-88,94. |
[3] | 卞玉霞, 朱自杰, 周业, 李心怡. 基于加权贝叶斯网络的目标车辆轨迹推演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89-94. |
[4] | 王立志, 肖东升. IVYA-SIAM联合优化的多模态人口空间化模型构建及驱动效应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8): 95-99,106. |
[5] | 董斯源, 杨元维, 高贤君, 谭美淋, 杜斌, 屈伟军, 陈宁生. 基于贪心算法与空间关系自优化影像数据集高效筛选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100-106. |
[6] | 邢旺, 方正, 徐毅, 张仓皓, 孙联曾, 王召泽. 多源数据融合的BIM逆向建模技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8): 159-163,178. |
[7] | 郭秀丽, 王国良, 石晶, 尚永福, 窦小楠. 基于地理信息语义的调查监测地块变化识别[J]. 测绘通报, 2025, 0(8): 164-168. |
[8] | 迟晋浙, 刘纪平, 徐胜华, 王勇, 王琢璐. 自适应门控机制嵌入图神经网络的下一个POI推荐[J]. 测绘通报, 2025, 0(7): 90-96. |
[9] | 张恒琦, 林茜楠, 李樵民, 闫亚亚.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高精度地图路口模型自动化构建[J]. 测绘通报, 2025, 0(7): 97-103. |
[10] | 陈超, 陶旸, 张大骞.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探索——以江苏省为例[J]. 测绘通报, 2025, 0(7): 159-163. |
[11] | 王楠, 陈敏, 刘加敏, 吴辉. 面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跃迁特征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164-168. |
[12] | 王贻朋, 徐大伟, 魏明阳, 李波, 胡慧敏, 杨明生, 徐玉玲.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边坡滑坡预警模型与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7): 169-173. |
[13] | 黎文娥, 赖晓龙, 孙华, 黄连英. 地理信息技术赋能福建省长时序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与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180-184. |
[14] | 张云菲, 钟天宇. 耦合多层次格网特征的轨迹数据提取路网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6): 109-114. |
[15] | 林晓菲, 王芙蓉, 崔蓓, 陆新亚.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优化:从管理到治理[J]. 测绘通报, 2025, 0(6): 151-15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