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通报 ›› 2025, Vol. 0 ›› Issue (10): 26-29.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5.1005
• 智慧交通建设与实践 • 上一篇
邹伟, 张天然, 王波, 秦战
收稿日期:2025-03-11
发布日期:2025-10-31
作者简介:邹伟(1989-),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信息化、城市研究等。E-mail:zouwei@supdri.com
ZOU Wei, ZHANG Tianran, WANG Bo, QIN Zhan
Received:2025-03-11
Published:2025-10-31
摘要: 针对跨区域通勤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传统数据整合困难、数据时效性要求高等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跨区域交通出行特征与趋势,提出了新时期区域通勤兼具功能联系、网络结构新兴内涵和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然后,以互联网位置大数据为基础,提出了新时期通勤在区域尺度的概念界定和识别方法,并从城市、区县、跨城等多维尺度进一步验证技术方法可行性。最后,以上海及周边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区县等不同尺度下的跨城通勤特征,总体呈现“网络化对流”“近域流动”等特征,进一步优化和实证了不同尺度下跨区域通勤方法的通用性与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邹伟, 张天然, 王波, 秦战. 结合互联网位置大数据的跨区域通勤识别方法与实践——以上海及周边城市为例[J]. 测绘通报, 2025, 0(10): 26-29.
ZOU Wei, ZHANG Tianran, WANG Bo, QIN Zh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commuting based on Internet data:the case of Shanghai and surrounding cities[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25, 0(10): 26-29.
| [1] 欧阳萍. 论通勤生活方式与伦敦的郊区化[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3-107. [2] CAVALLARO F,DIANIN A. Cross-border commuting in central Europe:features,trends and policies[J]. Transport Policy,2019,78:86-104. [3] 凌小静. 四大世界级都市圈交通出行特征分析[J]. 交通与运输,2018,34(6):13-15. [4] 邹伟. 伦敦交通出行监测、评估及应对的经验与启示[J]. 《规划师》论丛,2024(1):422-431. [5] 伍毅敏,李伟,杜立群,等. 北京通勤圈范围识别、特征与跨界通勤模式研究[J]. 规划师,2023,39(6):56-62. [6] 邹伟. 通勤视角下上海及近沪地区劳动力供给与流动性研究[J]. 上海城市管理,2025,34(1):64-71. [7] 谢智敏,甄峰,席广亮. 基于日常通勤流动的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J]. 城市规划学刊,2022(5):90-98. [8] 彭继娴. 美国和英国全国居民出行调查比较研究[J]. 城市交通,2021,19(1):121-130. [9] 邹伟. 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城镇化率统计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23(1):83-96. [10] 王垚,钮心毅,李志鹏. 苏沪跨城通勤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初探[J]. 城市规划,2023,47(2):58-66. [11] 邹伟. 国外城市及区域通勤研究的经验与启示[J]. 上海城市管理,2024,33(2):88-96. [12] 姚宪辉. 通勤出行行为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13] 柴彦威,张艳,刘志林. 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学报,2011,66(2):157-166. [14] 刘敏. 城市通勤交通优化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16. [15] 阚长城,闫浩强,项雯怡,等. 基于互联网位置数据的通勤特征挖掘技术[J]. 城市交通,2020,18(5):61-67. |
| [1] | 袁丽莉, 杨欣慰, 李梦华, 陈玉权, 唐伯惠.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制图[J]. 测绘通报, 2025, 0(8): 43-47. |
| [2] | 魏智威, 杨乃, 丁愫, 陈业滨, 郭仁忠. 地理动画中点要素注记稳定更新的遗传算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83-88,94. |
| [3] | 卞玉霞, 朱自杰, 周业, 李心怡. 基于加权贝叶斯网络的目标车辆轨迹推演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89-94. |
| [4] | 王立志, 肖东升. IVYA-SIAM联合优化的多模态人口空间化模型构建及驱动效应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8): 95-99,106. |
| [5] | 董斯源, 杨元维, 高贤君, 谭美淋, 杜斌, 屈伟军, 陈宁生. 基于贪心算法与空间关系自优化影像数据集高效筛选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8): 100-106. |
| [6] | 邢旺, 方正, 徐毅, 张仓皓, 孙联曾, 王召泽. 多源数据融合的BIM逆向建模技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8): 159-163,178. |
| [7] | 郭秀丽, 王国良, 石晶, 尚永福, 窦小楠. 基于地理信息语义的调查监测地块变化识别[J]. 测绘通报, 2025, 0(8): 164-168. |
| [8] | 迟晋浙, 刘纪平, 徐胜华, 王勇, 王琢璐. 自适应门控机制嵌入图神经网络的下一个POI推荐[J]. 测绘通报, 2025, 0(7): 90-96. |
| [9] | 张恒琦, 林茜楠, 李樵民, 闫亚亚.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高精度地图路口模型自动化构建[J]. 测绘通报, 2025, 0(7): 97-103. |
| [10] | 陈超, 陶旸, 张大骞.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探索——以江苏省为例[J]. 测绘通报, 2025, 0(7): 159-163. |
| [11] | 王楠, 陈敏, 刘加敏, 吴辉. 面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跃迁特征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164-168. |
| [12] | 王贻朋, 徐大伟, 魏明阳, 李波, 胡慧敏, 杨明生, 徐玉玲.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边坡滑坡预警模型与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7): 169-173. |
| [13] | 黎文娥, 赖晓龙, 孙华, 黄连英. 地理信息技术赋能福建省长时序地表温度数据集构建与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180-184. |
| [14] | 张云菲, 钟天宇. 耦合多层次格网特征的轨迹数据提取路网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6): 109-114. |
| [15] | 林晓菲, 王芙蓉, 崔蓓, 陆新亚.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优化:从管理到治理[J]. 测绘通报, 2025, 0(6): 151-155.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