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J].生态学报,2003,23(9):1910-1914. [2] 董贵华,何玉环,刘海江,等.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13,29(2):41-45. [3] 李艳芳,丁忠良,王东伟.黑龙江省各市(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5):153-155. [4] 刘忠民.鞍山市环境状况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28(4):52-54. [5] 张琪.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的应用——以戚浦塘生态调查为例[J].江苏环境科技,2007,20(4):61-63. [6] 杨楠,王小文,卓悦.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及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2):190-194. [7] 尹云鹤,吴绍洪,赵东升,等.1981-201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实际蒸散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2,67(11):1471-1481 [8] 程志刚,刘晓东,范广洲,等.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评估[J].干旱区研究,2011,28(4):669-676. [9] 张惠远.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进展[J].环境保护,2011(17):20-22. [10] 孙鸿烈,郑度,姚檀栋,等.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J].地理学报,2012,67(1):3-12. [11] 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EB/OL].[2011-06-08].http://www.gov.cn/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 [12] 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3] 傅伯杰,刘世梁,马克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生态学报,2001,21(11):1886-1892. [14] 王亚敏.GIS支持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攀枝花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 [15] 任玉忠,叶芳,高树东,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312-316. [16] 张光凤,张祖陆.基于GIS的济宁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2):21-24. [17] 李德仁,丁霖,邵振峰,等.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6,41(2):14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