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5-25
    学术研究
    精密时频传递技术综述
    何婷, 陈国军, 马嘉琳
    2018, 0(5):  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3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在当今众多领域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同时也是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TAI(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等国际时间标准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3类主流的精密时频传递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卫星时频传递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但同时也面临性能提升瓶颈及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隐患;光纤时频传递利用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在传递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易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在铺设范围、成本及灵活性方面存在局限性;激光时频传递利用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实现星地时钟的高精度比对,但该技术实施需要专用系统及设备,应用领域有限,目前主要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性能增强。本文研究可为建设满足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要求的国家时频体系提供参考。

    利用NMF算法确定ZTD格网产品空间分辨率
    刘志平, 朱丹彤, 王潜心, 王坚
    2018, 0(5):  6-10,1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3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GOS Atmosphere发布的ZTD格网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产品空间分辨率的确定缺乏足够依据。本文分析了GGOS ZWD、ZHD产品与ECMWF发布的PWV、SP产品之间的强相关性,计算了不同空间分辨率格网产品的经纬向梯度分组概率;同时利用所提出的基于随机学习速率矩阵的改进NMF算法提取了不同空间分辨率格网产品的特征维数,进而确定了ZTD格网产品的最佳空间分辨率、固有特征维数,并提供了一种数据压缩发布方案。

    结合IGS分析中心产品的轨道综合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陆轶材, 高成发, 郭奇
    2018, 0(5):  11-15,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3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鉴于IGS分析中心的框架及轨道产品趋于稳定,提出了基于IGS分析中心产品的轨道综合算法。利用自编算法对IGS各分析中心2017年2月26日—2017年4月8日精密轨道进行综合,获得GPS综合轨道。结果表明,IGS进行轨道综合的9个分析中心中,NGS、GFZ、CODE和ESA 4个分析中心的轨道产品精度相对较好,剩余5个分析中心的轨道产品相对较差;各分析中心与IGS发布的综合轨道间存在框架差异性;使用本文算法计算得到的合成轨道结果与IGS综合轨道作比较,二者三维差异小于5 mm,优于快速星历,证明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

    一种结合H滤波的SINS/GPS组合无人机定位算法
    王昆仑, 陶庭叶, 黄祚继, 王春林
    2018, 0(5):  16-1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3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动态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移动定位中,捷联式惯性导航(SINS)系统存在误差漂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可能发生信号失锁等问题。本文针对无人机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其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给出了一套无人机测算目标物精准位置信息的方法。该方法结合GPS定位技术与SINS定位技术,采用H滤波算法对量测数据进行融合,使两定位技术优势互补,进一步降低了定位误差,特别适合于长时间导航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将H滤波引入组合式导航定位时,既能提高滤波的收敛性,又可以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

    EEMD分解的超快速北斗卫星钟差预报
    毛亚, 王潜心, 胡超, 张铭彬, 于伟宣
    2018, 0(5):  20-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3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北斗卫星钟差预报精度,本文提出采用多项式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模型进行北斗卫星钟差的预报,并采用GPS数据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在剔除卫星钟差中的趋势项部分后,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残差分解得到不同频率的时间序列。对各时间序列用不同模型进行预报并进行线性组合,最终的钟差预报值由趋势项和各时间序列的预报值复合而成。试验表明:该模型对北斗卫星钟差预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与ISU-P相比,精度提升幅度在7.3%~43.0%之间。

    局部相位相关法在密集匹配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邹进贵, 杨义辉, 李琴, 翟若明
    2018, 0(5):  25-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3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相位相关算法广泛应用于图像配准与拼接中。本文通过对双目立体像对的加窗二维傅里叶变换,采用局部相位相关法获取互相关功率谱,实现图像局部相位相关,得到图像窗口间的亚像素级平移参数,进而获得窗口中心处的视差值。试验结果表明,在选择合适的窗口尺寸下,该算法匹配精度较高,且对随机噪声和光照变化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结合几何约束和梯度描述子的直线段匹配
    王竞雪, 张雪
    2018, 0(5):  29-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3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约束条件下直线匹配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几何约束和梯度描述子的直线段匹配算法。该算法在已有同名点和直线提取结果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同名三角网和核线约束确定候选直线;其次以目标直线为基础,利用其端点核线确定候选直线与目标直线对应的重叠段区域;再次分别以目标直线和候选直线对应的重叠段为基础,构建直线平行支撑域,对目标直线和候选直线构建高斯卷积梯度幅值的均值-标准差描述子;最后结合欧氏距离和最邻近比值(NNDR)确定最终同名直线。选取具有不同类型的影像对进行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获得可靠的直线匹配结果。

    复杂带状地形条件下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采集与配准处理试验
    杨敏, 甘淑, 袁希平, 高莎, 朱赞, 于辉
    2018, 0(5):  35-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多站点架设获取的地面三维扫描点云数据进行空间坐标体系的统一配准处理,是实现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地面三维扫描点云数据的配准精度问题,结合试验仪器在数据采集扫描设置中的不同模式,分别设计实施了基于一定扫描重叠度的独立站点采集匹配模式,基于站点GPS坐标控制的采集匹配模式,以及基于全站仪实测站点坐标的后视法采集匹配模式等3种试验方案,开展了针对不同扫描方案下所获取点云数据的配准处理方法解析与精度对比分析。不同方案应用于具有条带状试验测区的点云数据采集与数据配准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独立站点数据采集匹配模式,后两种数据采集模式,即采用基于仪器GPS站点坐标的扫描匹配方案和基于全站仪站点坐标的后视法方案,由于克服了与全局坐标系转换困难和对标靶的依赖等问题,而具有较高的数据采集与匹配效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研究试验成果可为同类型仪器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外业数据采集和点云配准提供参考指导作用。

    Python辅助下的坡度提取不确定性分析
    吴馁, 李朝奎, 方军, 褚楠, 吴柏燕
    2018, 0(5):  4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0 m空间分辨率的DEM为试验数据源,借助Python地理建模技术深入研究坡度提取的不确定性。以平均坡度来代表坡度的一般水平,将研究区划分为7种地貌类型,将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重采样成30~120 m分辨率的10组DEM数据,使用以ArcGIS平台和Python开发语言为基础的地理建模技术,定量分析平均坡度与DEM空间分辨率、区域地貌特征的关系,研究坡度提取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地貌区域提取的平均坡度都随DEM分辨率的减小而减小,衰减速率基本不变;其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与所在地貌单元的沟壑密度呈二次函数变化特征;坡度提取的精度与DEM的分辨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基于Python的地理建模技术有效地整合了坡度提取分析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现有坡度提取方法的不确定性。

    矿业城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
    于伟宣, 毛亚, 刘樾, 林萌, 肖锐
    2018, 0(5):  48-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淮南市潘集区2005、2009和2013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定量分析了潘集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3年间潘集区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景观多样性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内由于煤炭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大量采空区积水,使得区域内景观格局变化十分复杂。本文试图探讨矿业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格局变化的一般规律,为相关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及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城区重度污染水体遥感识别研究
    李佳琦, 戴华阳, 李家国, 朱利, 周亚明
    2018, 0(5):  54-58,1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污染水体整治对城市良好水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污染水体形成机理,构建污染水体遥感识别模型,实现了城市污染水体快速、高效、大范围的提取。本文以银川市为研究区,开展银川市污染水体遥感识别,并进行实地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污染水体遥感识别精度可达62.96%,共确定银川市污染水体12条,为银川市污染水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识别精度的原因,以提高后续污染水体遥感识别精度。由于遥感识别污染水体尚属首次,因此识别精度一般。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将会加入其他指标继续研究,以提高精度。

    复杂地形DSM的地面点识别及DEM提取
    喻龙华, 王雷光, 吴楠, 廖声熙, 张怀清
    2018, 0(5):  59-6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基于数字地表模型(DSM)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研究多以平坦地区为研究对象,且精度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DEM提取算法,该算法以区域生长算法为基础,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实现区域生长中种子点、生长准则和终止条件的自适应选择。该方法不仅可从平坦地区和地形复杂的山区的DSM中识别地面点和提取DEM,且能有效解决区域生长算法将地面和地面附着物(本文中地面附着物以高架道路为例)识别为同一类的问题。与附近最小值法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提高DEM提取精度,识别地面点的制图精度达90%以上,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强。

    “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业务流程化处理平台研究
    孙钰珊, 艾海滨, 韩晓霞
    2018, 0(5):  65-70,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高重叠度等成像方式为对地观测提供大量数据的同时,也给数据处理和数据产品的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的特点,通过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处理核心算法和一键式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主体基于C/S架构的业务流程化数据处理平台。该平台融合了GPU与CPU异构计算架构,能够根据不同卫星影像产品需求实现相应的业务流程化处理,有效提高了影像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业务灵活性。为了验证该平台的可行性,本文给出了实际的数据生产案例,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实现“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的业务流程化处理,能够在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生产各级影像校正产品和专题影像产品。

    一种利用水平截面法分析高压线塔倾斜度的误差模型
    蔡来良, 王姗姗, 袁广林, 谷淑丹, 宋德云
    2018, 0(5):  71-7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一种基于地面激光扫描技术的高压线塔倾斜度监测方法,分析了利用水平分层的点云面片中心偏移量计算高压塔倾斜度的算法原理,以及该算法的误差来源。研究表明,利用水平截面法监测出线塔倾斜误差量主要与线塔的倾斜量及上下非对称特性有关。经过公式推导,建立了主倾斜剖面上的倾斜误差改正模型,并开发了专用的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结合山西开采沉陷区的倾斜高压线塔实例,利用本法计算了线塔的倾斜值,并将结果与特征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算法和数据处理程序的有效性和精度。本文内容对利用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烟囱、高塔等上小下大的非对称高耸结构的倾斜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种改进的轨迹地图匹配算法
    段宗涛, 霍明生, 康军
    2018, 0(5):  77-8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PS轨迹数据数目的急剧增长,对地图匹配算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目前已有的地图匹配算法对于较为复杂的路段和具有低频GPS的数据很难达到很高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MM的改进的地图匹配算法,在求解最短路径距离时进行了改进。经试验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传统HMM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现状及展望
    张同伟, 秦升杰, 唐嘉陵, 王向鑫
    2018, 0(5):  82-8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与航迹垂直的平面内一次能够给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深度,获得一条一定宽度的全覆盖水深条带,大大提高了海底地形探测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然后系统介绍了L3 ELAC Nautik、Teledyne(原ATLAS)和Kongsberg等公司的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并以中科院声学所深水多波束系统为例,分析了国内发展情况,最后展望了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更高的测深分辨率、更高的测深精度、更大的覆盖范围、更强的水体探测和更便捷的探测成图。

    技术交流
    广域差分产品性能评估关键技术探究
    王孝青, 武军郦, 陈明, 宋伟伟, 张东
    2018, 0(5):  86-8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4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域差分定位是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研究热点,可为用户提供亚米级甚至厘米级精度的实时定位服务,其产品性能的综合评估和评价对用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我国广域差分精密轨道、钟差、电离层产品特性,设计了一套实时产品性能评估方案,解决了实时产品量化评价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产品连续性、时效性、有效性、定位精度等实时性能自动化监测,以及产品事后精度自动化评定,可为广域差分用户提供实时产品性能量化参考指标。

    联合多台GPS观测值计算动态定位GPS高程的改进方法
    孙家兵, 何雪, 张立功
    2018, 0(5):  90-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RTK(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出现让GNSS在测量领域独领风骚,同时随着GPS接收机的更新换代支持多GNSS系统混合接收,联合计算,使得GNSS的应用效率和精度都有很大提高。目前,GPS RTK的动态解算精度已经达亚厘米级,能够运用在众多高精度测量及施工领域,如海底隧道沉管对接、高铁轨道测量等。但在高精度动态安装施工中,单台GPS RTK定位往往面临精度及可靠性问题。本文在海底沉箱对接GPS控制高程的施工中,就如何提高动态GPS高程精度及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台GPS观测相关性的特征来计算改进控制高程精度及可靠性的方法,以达到水下设备高精度安装对接的安全可靠高效施工的目的。

    利用“修改型”植被盖度反演模型提取辽西北沙化土地信息
    张亚男, 王旭, 甄莹
    2018, 0(5):  93-9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辽西北为研究区域,选取2017年6月Landsat-8 OLI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引入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技术,利用水体指数、居民地指数、植被指数、形状指数相结合的二值逻辑运算方法提取出沙化土地信息。基于二阶抽样与遥感影像谱间结构相结合,构建“修改型”植被盖度反演模型,从而实现沙化土地信息的分等定级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排除提取地物时的干扰信息,实现沙化土地信息的自动、准确提取。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关键技术探讨
    张正明, 张志勋, 常永青, 王春
    2018, 0(5):  97-101,1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解译技术的局限性,通过深入分析地物光谱特征,采用光谱角分类技术对一级地类进行分类,再根据光谱角影像和二级地类光谱特征构建分类规则,进行二级地类分类的分类方法。使用该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并与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进行分类精度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精度明显优于最大似然法分类,面积精度和空间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可以作为复杂地类的分类方法。

    基于MODIS植被丰度的沙漠化界线提取方法探究——以陕甘宁地区为例
    马静宇, 秦怡, 任宇鹏, 王鑫, 谷娟, 郭仲皓, 邹乐君, 沈晓华
    2018, 0(5):  102-10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陕甘宁地区为研究区、2001—2015年的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MODIS像元的植被丰度提出了累积曲线梯度变化法,通过提取沙漠化界线确定了用植被丰度表达的界线指标,讨论了陕甘宁地区的沙漠化变化。结果表明:①基于数学统计分析方法的累积曲线梯度变化法,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为沙漠化的定量分析与动态监测提供了新方法;②以植被丰度15%为指标作为陕甘宁地区的沙漠化界线,发现在这15年间,陕甘宁地区的沙漠化呈现在波动中不断改善的总体趋势。

    电力巡检轻小型激光雷达系统的特点及若干注意事项
    李庭坚, 张建刚, 张钊
    2018, 0(5):  108-1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详细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电力巡检的轻小型激光雷达系统,可解决地形复杂的偏远地区的电力巡检难题。首先依据电力线巡检应用需求,阐述了该激光雷达系统在高精度、大视场、高度集成、轻小型、自动巡航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激光雷达在电力巡检中的若干注意事项;最后,进一步分析和展望了激光雷达系统在电力巡检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盐穴收缩引起的地表下沉监测与预计
    姜岳, 杨伦, 马振和
    2018, 0(5):  112-115,12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岩盐水溶开采后,形成巨大空间的盐穴,可以利用盐穴存储石油、天然气。盐穴的收缩将引起盐穴容积减少,导致存储空间减少和地表下沉。地表移动变形监测是发现盐穴收缩变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监测标准,本文提出采用国家标准GB 50026—2007作为测量规范。基于岩盐水溶开采与地下煤层开采引起地表移动规律基本相似,把盐穴收缩引起的地表下沉视作一个随机过程,把圆柱形盐穴容积收缩量转换为等效开采厚度和正方形开采区域,基于克诺特影响函数,建立了圆柱形盐穴收缩引起的地表下沉预计模型。

    GNSS+GIS远程滑坡实时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肖海平, 陈兰兰, 郭广礼, 刘小生, 何琦敏
    2018, 0(5):  116-11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矿山企业的不断开采,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高陡露天边坡,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本文针对现有边坡软件模型的预报可靠性与响应度难题,根据GNSS/GIS集成特点,结合现有互联网通信、空间信息等技术,提出远程滑坡系统的整体架构模型,设计灾害预警关键组合模型算法,分析软件的功能需求与主要技术内容,最后在GIS系统支持下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三维显示,实现了GNSS与GIS基于技术的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边坡实时监测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物联网技术在不动产登记数据异地备份体系中的应用——以广州市为例
    陈利燕, 林鸿, 张劲泉, 刘年强
    2018, 0(5):  120-12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动产登记成果数据作为不动产权利归属和权利内容的依据,应当定期进行异地备份,并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为了有效解决广州市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安全存储问题,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专用的智能存储柜、智能物流箱、手持RFID读写器等设备,开发了不动产异地备份安全保障系统,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数据从备份、存储、运输和异地(同城)备份中心入库全程监控和管理;建立了广州市不动产登记数据异地备份基础体系,保障了数据的安全和登记业务的连续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方的不动产备份机制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SketchUp软件支持下的地下管网三维建模与设计
    杨春宇, 纪银晓, 胡启亚, 张帆宇扬
    2018, 0(5):  126-13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数据库对地下管线的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进行了科学管理、查询与分析,为管线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帮助;同时,结合徐辛庄敬老院供暖项目,借用SketchUp软件对其地下管网进行了三维建模,实现了对地下管网的三维漫游、查询、分析,为设计合理的供暖方案提供了帮助;最终依据管道设计规范,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设计了一条科学、合理的供暖管道设计方案。

    城市地下管线空间数据匹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邓晓红, 冯剑桥, 周静, 朱雪虹, 张书亮
    2018, 0(5):  131-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不同的应用目的,由不同单位采集的同一区域的综合地下管线数据与专业地下管线数据在数据模型、位置精度与属性信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由此产生的“两套数据、两个系统”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不同单位间管线数据的集成融合与共享交换。本文结合两类管线数据的特征,构建了管线层次匹配模型,开发了城市地下管线空间数据匹配系统,为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集成与融合提供软件支撑,促进管线空间数据的共享与深层次应用。

    珠海市全市域数字高程基准在线三维服务系统的构建
    高春辉
    2018, 0(5):  136-1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了数字高程基准三维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法,结合“数字珠海”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珠海北斗连续运行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ZHBDCORS),开发了数字高程基准在线三维服务系统。该系统植根于已有的ZHBDCORS参考站网数据处理软件的基础服务数据和珠海市现代测绘基准最新成果,通过数据加密处理方法和ASP.NET技术,构建了集数据服务、用户管理、系统管理、配置管理于一体的珠海市全市域数字高程基准在线三维服务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在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服务和便捷高效的运维管理,提升了地方测绘基准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

    SuperMap平台下综合地理信息保障云服务系统建设
    顾华奇, 梅承华, 廖明伟
    2018, 0(5):  141-1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以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采用基于跨平台的云架构、二三维一体化、云端一体化三大技术体系的SuperMap GIS 8C地理信息平台进行开发,运用三维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构建了PC端、Web端一体化的综合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系统,实现了行政执法工作的信息化,为江西省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智能预警、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等提供保障服务。系统为推动江西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并为实时预测事故、消除隐患、分析形势和及时决策提供服务,对提升社会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市县一体化公共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杨利娟
    2018, 0(5):  147-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存在县域建设缓慢、应用程度不高、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采用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基于云环境和高性能地理计算技术,研究和设计实现市县一体化云平台。采用HiGIS的并行化和可扩展技术,设计实现海量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大规模空间分析与处理、大范围空间数据并行可视化与制图等GIS核心功能,构建基于高性能地理计算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市县一体化公共服务云平台,为公众、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高效、实时、动态的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和应用服务,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市县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高效优势的解决方案。

    地下管线信息综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浦东新区为例
    严竣
    2018, 0(5):  152-15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地下管线信息准确性不高、更新不及时、共享应用程度低等常见问题,提出明确地下管线信息综合管理机构,创新领导管理决策-执行协同网络-多层次沟通渠道的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管线信息一门式集中管理模式。总结了浦东新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经验,提出全生命周期信息沟通与采集机制,健全管线跟测与汇交体系,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及常态化保障措施。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徕卡DISTO在房产测量中的应用
    张希波, 王飞, 周焕童
    2018, 0(5):  157-158,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房产测量主要是测定和调查房屋及其用地状况,为房产产权、房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征收税费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测量数据和资料,是常规的测绘技术与房产管理业务相结合的测量工作。房产测量与城市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内容和要求又有所不同。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的应用
    储立新, 陶钧
    2018, 0(5):  159-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比了传统测量方法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出在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速度快、数据全面、精度可靠等特点。并对其外业数据采集及内业处理、信息提取等流程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