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06-25
    学术研究
    顾及钟差随机项的GPS卫星钟差预报
    于烨, 张慧君, 李孝辉
    2018, 0(6):  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6
    摘要 ( )   HTML   PDF (14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卫星钟差呈趋势项和随机项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M(1,1)与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的组合预报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GM(1,1)模型预报钟差的趋势项部分,然后利用ARIMA模型对GM(1,1)的模型残差序列进行建模和预报,最后将GM(1,1)和ARIMA模型的预报结果对应相加即得到钟差的最终预报值。此外,采用IGS公布的精密卫星钟差进行预报试验,通过与卫星钟差预报中常用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修正指数曲线法模型预报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GPS卫星钟差进行高精度的中短期预报。用12 h钟差建模时,预报未来6、12、24和48 h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为0.71、1.17、1.93和4.38 ns,相比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提高了29.70%、43.75%、67.62%和76.21%;相比于修正指数曲线法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提高了18.39%、33.90%、61.40%和70.49%。
    多系统融合全球电离层建模研究
    王健, 党亚民, 王虎, 张龙平, 刘宗强, 韩恒星
    2018, 0(6):  7-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7
    摘要 ( )   HTML   PDF (50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我国BDS的建设和应用为GNSS电离层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iGMAS分析中心数据,构建了三系统融合全球电离层球谐函数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除去精度较差的海洋区域,在大陆地区,多系统融合全球电离层建模结果能较精确地表达电离层VTEC;对比三系统差分码偏差DCB的精度统计结果,GPS卫星系统C1P2码偏差均小于1 ns,大部分在0.5 ns以内,精度最高;GLONASS卫星系统C1P2码偏差均小于2 ns,精度比GPS系统略低;BDS卫星系统B1B2码偏差均小于1 ns,精度比GLONASS系统略高,但不如GPS系统稳定,码偏差随年积日变化较大,可能是BDS系统星座结构不完善的原因。
    极区北斗卫星数据质量特征分析
    左宗, 陈明剑, 李滢, 姚翔
    2018, 0(6):  12-16,6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极区环境对北斗卫星数据质量和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影响,本文利用极区所有IGS站可用的北斗卫星观测数据和中山站实测数据,结合信噪比、多路径误差和电离层延迟变化率等评价指标,全面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极区的数据质量特征。结果表明:极地测站的北斗卫星观测数据质量受高度角影响更大;信噪比整体水平相对于低纬测站低,北斗卫星的信噪比水平与GPS相当;多路径效应更加严重,需在数据预处理中予以考虑;极地测站数据受电离层活动的影响大且存在时段差异。
    环渤海地区GPS台站时间序列分析
    邱亚辉, 薄志毅, 郎博, 岳彩亚
    2018, 0(6):  17-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6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渤海区域环境和气候复杂多变,随着地区和区域的不同,地质、地貌间的差异较大。探究该地区GPS台站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和台站的主要噪声类型、频谱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该区域内所积累的连续数年运行的GPS测站数据,采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解算和平差,获得每一个台站的坐标时间序列,并使用Lomb周期图法分析了该区域台站的频谱特性和周期特性。最后通过对频率和功率谱线性拟合分析研究了台站的噪声类型。此方法对台站时间序列去除噪声和进一步研究测站的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形态学和光谱特征参数的建筑物阴影提取及其高度估算
    胡云锋, 张千力
    2018, 0(6):  22-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0
    摘要 ( )   HTML   PDF (17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筑物高度信息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城市人居和生态环境评估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建筑物高度研究中存在精度较低、人工干预程度过多的问题,本文基于GF-2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建筑物阴影指数(EMS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射率等3个参数,实现了建筑物阴影的自动化提取,进而依据空间几何学关系,实现了建筑物高度的快速估算,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实地检验。研究表明,利用建筑物阴影指数、NDVI、地表反射率等3个参数可有效提取建筑物阴影,且利用建筑物阴影进行建筑物高度估算的平均精度达到了95.40%,证明了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在提取建筑物高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DEM线状窗口邻域分析的月表撞击坑自动提取
    涂杰, 周毅, 赵昊, 燕龙, 武金勇
    2018, 0(6):  27-3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1
    摘要 ( )   HTML   PDF (34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月表撞击坑是月球最直观、典型的地质构造单元,月表撞击坑的提取与分析对于揭示月球地质演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撞击坑地形特征,利用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获取的10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出了一种线状窗口邻域分析的月表撞击坑自动提取方法。月海和月陆两个不同样区的试验结果表明:月海样区的最佳提取窗口为1×7和7×1,最佳提取阈值为4.5;月陆样区的最佳提取窗口为1×9和9×1,最佳提取阈值为6。对比目视识别结果,该方法对月表撞击坑的有效提取率达到78%;评价因子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撞击坑的提取精度达到77%以上,提取质量达到70%以上。
    利用MODIS NDVI进行淮南矿区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
    汪桂生, 仇凯健
    2018, 0(6):  34-4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2005-2014年10年间淮南矿区的植被覆盖演化并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并利用每16 d周期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产品提取了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淮南矿区植被覆盖度,并从时序演化、数量转移和空间演化3个方面分析了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年际NDVI均值由2005-2008年呈下降趋势,2008-2015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监测时间内区域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722 3、0.701 7、0.718 1和0.702 8,平均减幅为2.7%;较高植被覆盖的面积是区域内主导植被覆盖,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0%,中、低和无植被覆盖面积在监测时间内保持稳定且面积均不足200 km2,表明植被覆盖状况总体良好;植被覆盖等级转化主要以高覆盖和较高覆盖之间的转化为主,稳定是植被覆盖的主要演化状态,而植被的轻度退化与交替演变趋势明显。
    全卷积神经网络用于遥感影像水体提取
    王雪, 隋立春, 钟棉卿, 李顶萌, 党丽丽
    2018, 0(6):  41-4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3
    摘要 ( )   HTML   PDF (22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遥感影像的水体目标提取的方法,介绍了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构建3种网络模型的过程。为了分析模型效果,首先搜集带有水体的影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标注为水体和背景两类,然后利用构建的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推理和学习获取先验模型,最后对测试影像进行水体提取试验。通过与传统的基于影像光谱特征的阈值法和基于图论的GrabCut算法提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一种基于高度差异的点云数据分类方法
    马东岭, 王晓坤, 李广云
    2018, 0(6):  46-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LiDAR点云数据存在数据量大、不易识别、不易处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处理。针对点云分类方法存在精度不高、处理过程复杂等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度差值的二次导数的建筑物、植被的点云分类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将各类点云分离。利用该方法分离点云数据,首先通过TerraSolid软件对原始LiDAR点云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噪点并提取出地表点云,然后利用规则建筑和不规则植被高度差异上的二次导数不同,提取出可能是建筑物或植被的点,并利用高斯偏差估计模型为建筑物、植被点的分类提供阈值,最后利用断点统计模型将建筑物、植被点云补充完整。为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使用Autzen_Stadium地区的LiDAR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好、分类效果好、处理自动化等优势。
    相机检校的迭代处理方法
    崔璨璨, 汪佳丽, 马振玲
    2018, 0(6):  50-54,6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相机光学畸变精确检校是提高摄影测量精度的手段之一。常规的相机检校方法一般是利用检校场,对相机检校模型的畸变系数进行估算进而校正相机畸变误差。由于引起各类相机畸变的原因千差万别,目前尚无法找到能对各类相机都适用的理想模型。为此,本文在对现有相机检校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相机检校迭代处理的思路。首先,利用现有条件快速建立简易的室外检校场。其次,利用现有相机检校模型按照迭代处理的思路通过多次应用检校模型进行迭代检校来消除影像畸变。最后,在无控制点情况下,结合自由网平差理论进行无控制点的相机迭代检校处理。本文通过对两种非量测相机进行检校试验,比较分析了常规检校方法和迭代检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相机检校迭代处理的思路能在常规检校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非量测相机检校的精度。
    星载InSAR技术支持下的昆明地表沉降监测
    麻源源, 陈云波, 左小清, 麻卫峰, 吴文豪
    2018, 0(6):  55-6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在2014-2017年期间昆明城区地面形变情况,本文利用Sentinel-1A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提取了昆明城区升降轨模式下形变信息。首先,将雷达视线向(LOS)上的形变速率转换为垂向方向的沉降速率,再通过对升降轨观测数据相互验证和融合处理避免单一模式下的数据失真,反演出更加真实的城区地表沉降,并与城区历史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3年期间昆明五华区沉降缓慢,相对稳定;西山区和官渡区内的滇池北岸区域呈现大面积沉降且沉降速率较快的趋势,形成多个沉降漏斗中心,最大沉降垂直速率达-54.2 mm/a。
    移动激光扫描技术下的隧道横断面提取及变形分析
    杜黎明, 钟若飞, 孙海丽, 朱强, 张震
    2018, 0(6):  61-6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7
    摘要 ( )   HTML   PDF (1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具有获取数据速度快、点密度大、精度高、无需拼站等优点,本文利用该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对隧道形变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应用。首先,结合边界检测算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计算隧道的空间中轴线,在此过程中省去了传统方法中对大量点云进行旋转的过程。其次,采用k近邻法计算各断面的缓冲区对点云进行分块,并利用投影法构建断面点集,提高了断面点集获取的速度。最后,提出了一种迭代椭圆拟合去噪的方法,在拟合出断面线的同时去除了噪声。最终通过与全站仪获取的断面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并将其应用在某段圆形盾构隧道上,采用隧道检测小车获取点云数据,每隔2 m截取一个断面,然后通过与理论断面的对比分析了隧道的形变情况。
    一种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单体化方法
    陈良超, 詹勇, 王俊勇
    2018, 0(6):  68-72,10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单体化是开展倾斜摄影应用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底面纹理的倾斜摄影模型单体化方法,通过获取单体化对象的底面信息,生成底面轮廓纹理,得到底面模型,进而在三维场景中建立RTT相机,获取底面模型的RTT纹理,最后利用投影纹理技术,结合GPU编程,将RTT纹理投射在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上,实现倾斜模型的动态单体化。通过底面模型的选中,实现单体化模型的选中及属性挂接等单体化应用,通过着色器中提供的一致性变量,实现单体化模型的颜色修改、显隐和场景挖洞操作。
    结合空间相关性的城市热点路段提取方法
    刘家良, 孙立双
    2018, 0(6):  73-7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7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本文提出一种城市热点路段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出租车轨迹数据,依据拓扑邻接的规则建立了空间权重矩阵;然后对各个路段交通量的全局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局部相关统计量提取了城市交通热点路段,对工作日不同时段内的交通热点路段分布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VISSIM软件对已提取的热点路段进行仿真,得到待验证路段的热点路段隶属程度为0.512,从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城市交通的热点路段。
    技术交流
    GNSS技术下北京7·21暴雨水汽含量反演分析
    李森, 贾光军
    2018, 0(6):  78-81,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利用GNS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原理,重点分析了北京7·21暴雨前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北京7·21暴雨当天大气中的可降水量急剧上升,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峰值,随着暴雨的减弱,大气中可降水量逐渐减少,暴雨过后可降水量又急剧下降,回归到北方地区正常可降水量。将GNSS反演结果与NECP数据和无线电探空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证了利用GNS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D-InSAR和水准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杨帆, 赵增鹏, 张磊, 张子文
    2018, 0(6):  82-8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面沉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地面进行周密的监测和变形预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针对D-InSAR监测技术在沉降盆地中心区域精度较低,而传统水准测量只能得到有限个点元变形信息的缺点,本文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对D-InSAR值与水准值进行数据同化,从而使同化结果更加符合沉降区域的沉降规律。通过实例验证表明: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D-InSAR值和水准值数据融合结果相对于D-InSAR值有了很大改善,提高了基地面沉降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同化后的平均误差为3.10 mm,比D-InSAR值的平均误差6.90 mm有了很大的提高。
    车载LiDAR在城市部件采集中的应用
    袁德宝, 张帆宇扬, 梁晨, 侯晓波, 马旭
    2018, 0(6):  86-9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基础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数字城管项目作为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车载LiDAR移动测量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我国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种技术能够对城市部件数据采集提供很多帮助。本文详细研究了车载LiDAR在城市部件采集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传统CORS测量数据,分析了其技术流程,并对其点云数据精度进行了评估,为数字城管中的城市部件采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Landsat系列影像支持下的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张伟, 吴艳民, 刘吉凯
    2018, 0(6):  91-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1991-2015年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基于SVM方法获取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信息,并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矿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①SVM方法对Landsat系列影像分类具有较高精度,且提取效率快,省时省力。②25年来,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工矿用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主要由草地和林地转化而来;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为侵占耕地、草地和水域所得;水域总面积变化量不大,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草地面积急剧减少,净减量最大,主要转化为林地、耕地和工矿用地;耕地和林地面积先增后减,但林地净增加,而耕地被废弃、闲置或被建筑用地扩张占用,流失的耕地多分布在乡镇(村庄)、河流周边。③工矿用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呈正相关增加,对植被和水域的侵占逐年增加,矿区土地系统的质量朝着变差的方向发展。
    结合地理国情监测的宁波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项志勇, 邹小玲, 陈江平
    2018, 0(6):  98-10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特点和生态环境评价的需求,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提出了宁波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宁波市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计算,得到宁波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压力和状态指数。结果表明,宁波市的生态环境压力高于浙江省均值,其生态状况和生态保护大致与浙江省平均水平持平,说明现阶段宁波市的生态环境状态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宁波市的生态保护较浙江省平均水平略低。
    消费级无人机的大比例尺测图能力分析
    万剑华, 王朝, 刘善伟, 冯建伟, 刘汝涛
    2018, 0(6):  104-10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消费级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成为可能。本文以消费级无人机搭载普通相机,在对相机进行高精度标定的基础上,根据消费级无人机的特点对像控点的布设进行设计和分析,得到消费级无人机摄影测量中像控点布设一般规律。对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大比例尺测图的能力进行分析和精度评定,结果证明在合理像控点布设的情况下,消费级无人机测图结果的空三精度、分辨率和高程精度均可满足1:500、1:1000和1:2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精度要求。利用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大比例尺测图,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可推广到小范围大比例尺测图中。
    一种基于航摄资料的历史航空影像配准算法
    孙海萍, 张静怡, 杨泽东, 刘杰
    2018, 0(6):  109-11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历史航空影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地表形态、植被覆盖、社会经济与环境状况,客观有效地记录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演化变迁过程。为高效管理和有效利用历史航空影像,建立历史航空影像数据库势在必行。目前,众多航空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很好地实现了航摄资料的管理,同时可以对单张影像数据进行浏览和更新,但是却不能实现历史航空影像的漫游浏览和空间查询。本文利用航摄资料,结合数字图像处理和数字摄影测量等理论方法,设计了无控制点参与的航空影像半自动快速拼接算法,实现了历史航空影像批量快速拼接;最后,将拼接影像与矢量数据叠加进行精度检验,主要标志性地物重叠良好,查询结果符合精度要求。
    结合点云数据与BIM技术的古建筑三维重建与信息化管理
    王令文
    2018, 0(6):  114-117,1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以扫描点云为数据源的古建筑综合建模方法。针对复杂部位,采用Delaunay四面体剖分算法构建三角网模型,而对于规则部位,以点云为参考直接构建实体模型,并借助建筑信息模型的特点,实现了古建筑模型的信息化管理。试验表明本文的三维重建方法能以较小的数据量重建出古建筑的精细模型,本文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可以分阶段对古建筑的几何和属性信息进行持续高效地管理。
    马尔科夫链优化Richards曲线的沉降预测模型
    赵亚红, 贺黎明, 王金星, 郝延锦, 牛芩涛
    2018, 0(6):  118-121,1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建筑物沉降具有非线性及随机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Richards曲线预测模型,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首先利用Matlab平台的fminsearch函数,以拟合值与实测值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原则,然后求得Richards模型的最优参数解,最后利用马尔科夫思想修正拟合残差,进行沉降预测。以安阳市某高层建筑实际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比较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利用fminsearch进行Richards参数估计是有效的,经马尔科夫链优化后的Richards模型预测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及均方根误差都比单模型预测小,预测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能更好地反映数据序列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适合于建筑物沉降预测。
    改进的SVR在大坝边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刘小生, 于良
    2018, 0(6):  122-12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8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的不足导致大坝边坡位移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先粗搜,再多次细寻的改进网格参数寻优法。该法建立了SVR大坝边坡位移预测模型,并应用到大坝边坡位移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SVR大坝边坡位移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比传统支持向量机大坝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预测的精度高。
    一种评价三维控制网精度的方法
    张翼飞, 金利民, 樊奕辰, 祝万钱
    2018, 0(6):  126-1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大型粒子加速器储存环与光束线控制网的布局,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点直线度及坐标偏差的控制网精度评价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控制网偏差的方向和大小。通过搭建具体的试验模型,模拟光束线控制网转站测量引起的偏差,通过引入闭环测量,有效地降低了转站测量引起的控制网偏差;在上海光源某光束线控制网的转站测量过程中,通过引入基准点坐标偏差的方法,准确地判断了光束线控制网的偏差。
    一种基于MapServer和OpenLayers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发布方案
    逯永光
    2018, 0(6):  130-1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ebGIS技术自出现以来,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飞速发展,各种商业和开源软件层出不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WebGIS解决方案。本文对一种基于MapServer和OpenLayers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发布方案进行了论述,包括地理空间数据规范化处理和Mapfile文件配置方式,并且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可供读者参考。
    光纤传感技术下电力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卫海, 陈丽佳
    2018, 0(6):  135-138,15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电力隧道具有结构多样、截面尺寸小、设施多、电磁干扰大等特点,在运营期间,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变形监测费时费力,难以保证监测精度,需要推进智能化监测。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应用的新趋势,但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在小截面隧道变形监测中应用成果鲜见。本文结合实际,研发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电力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无线传输、自动化、高精度、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和预警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对于其他类似变形监测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城市基础信息共建共享背景下的地下管线信息建设与管理
    许丹艳, 刘颖, 严建国, 刘向南
    2018, 0(6):  139-1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是保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需要,也是专业管线部门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地下管线信息共建共享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体制、标准规范、信息共享、信息更新和法制建设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地下管线信息共建共享的主要实现路径和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据此从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组织保障、加强规划编制、推进"一张图"建设和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新形势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刘小阳, 李峰, 孙广通, 宋萍, 刘军, 王秋玲, 钱安
    2018, 0(6):  144-147,15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为背景,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结合防灾科技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实际,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测绘人才提供参考。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GNSS数据质量检查工具TEQC与SpiderQC功能对比
    王开锋, 王勇
    2018, 0(6):  148-15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江苏CORS的运维过程中,涉及大量的GNSS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本文介绍了江苏CORS在数据质量检查过程中的一些统计指标,以及实现数据质量检查所使用的工具TEQC和Leica SpiderQC两个软件。通过对比展示了两款软件的功能特点,为读者在类似工作中的工具选用提供参考。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装配式架线施工中的应用
    景维立
    2018, 0(6):  153-15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架线施工在送变电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方式是采用弧垂法,但是效率很低,无法在跨越高速或高铁普及的条件下应用,需要应用装配式架线技术,目前经过验证的是通过全站仪配合棱镜测量的方式,但是也存在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实际项目,探索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装配式架线施工中的应用。
    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技术在道路测设中的应用
    李涛, 袁中朝, 沈彪群, 高波, 王生新
    2018, 0(6):  156-1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9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无人机航测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点云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点云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外业劳动强度,深受测绘工作者青睐。天狼星无人机作为一款高精度测量型无人机,其影像匹配点云可以制作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可用于道路测设土方量计算、任意断面设计。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道路测设项目为例,通过精度分析、方案对比,阐述了新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可为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