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9-10-25
    自然资源监测
    多频率InSAR提取沼泽湿地DEM精度对比分析
    付波霖, 耿仁方, 李颖, 高二涛, 范冬林
    2019, 0(10):  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0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3种波长的干涉SAR数据对提取沼泽湿地区域的DEM,并随机从1:10 000地形图中选取111个点数据进行精度验证,最后对比分析了沼泽湿地植被对于不同SAR波长的干涉相干性差异。结果表明:L-band ALOS-1 PALSAR精细模式的HH单视复数数据与1:10 000地形图数据吻合度较好,76.58%的高程值差异在3 m以内,其相干系数比C-band Sentinel-1A IW模式的VV单视复数数据和X-band TerraSAR HH单视复数数据要高;更适合利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提取沼泽湿地的DEM;不同湿地植被类型的相干系数有较大差异,岛状林和灌草结合的湿地植被分布区相干系数值较大,而浅水沼泽植被区和深水沼泽植被区相对较低。
    基于高分二号数据的湖南省十大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分布遥感调查
    贺秋华, 邹娟, 余姝辰, 李长安, 余德清
    2019, 0(10):  8-11,1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0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库尤其是饮用水水源型水库的网箱围栏养殖对水域环境影响较大,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具有丰富空间信息和纹理信息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取网箱养殖的分布信息。本文以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湖南省十大水库等内陆水域网箱养殖信息,研究了网箱养殖空间分布情况,并估算了网箱养殖的氮、磷年排放量,为水产行业部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NDVI时间变换一致性的贵州茂兰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陈炫炽, 田鹏举, 陈蓉, 吴愈锋, 王跃跃
    2019, 0(10):  12-16,11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近18年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的Landsat TM/ETM+/OLI数据,针对云覆盖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提出并使用了一种基于NDVI时间变换一致性的方法,构建出较为完整的研究区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实现了小区域尺度下长时间序列的植被覆盖变化研究,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相关分析法探讨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得出结论:NDVI时间变换一致性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云覆盖的影响;研究区近18年植被覆盖状况良好且正呈缓慢上升趋势,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平均温度的影响在当月最强,而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则存在滞后性。
    草原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的适用性比较
    董显聪, 李晓洁
    2019, 0(10):  17-2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且这种影响在草原地区更加明显。为探寻草原植被覆盖度的最佳遥感估算方法,本文对像元二分模型、Carlson模型和Baret模型的估算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比较,优化了Baret模型的参数,以提高其在草原地区的估算精度。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草地计算结果表明:像元二分模型有高估植被覆盖度的现象;Carlson模型在低植被覆盖区低估了植被覆盖度,而在高植被覆盖区高估了植被覆盖度;Baret模型在草原地区的估算精度最高。对Baret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后,其在高植被覆盖度区域的估算精度提升了4.9%。
    我国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叶远智, 张朝忙, 邓轶, 张瑜, 王建邦, 张剑
    2019, 0(10):  23-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确权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概念和内涵的研究,从行政监测、航天监测、航空监测、地表监测、地下矿产监测、水资源监测、海洋监测等角度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监测研究及工作实践的方法和手段;并对科学界定自然资源内涵与分类及监测目录、国家自然资源监测网络整合与建设、自然资源监测时空框架构建等主要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基于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数据的沁河源区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处理
    宁婷, 杜世勋, 荣月静, 王伟, 李超
    2019, 0(10):  30-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边界处理是指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生态保护红线从栅格形式的生态评估结果落实到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块上,也称为红线的“落图”过程,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流程,也是红线精准落地和有效管控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沁河源区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地表覆盖、土地利用两种数据分别对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红线进行落图。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均适用于红线边界处理,并且联合应用时处理结果更佳;沁河源区生态功能极重要区栅格面积为877.87 km2,联合应用两种数据处理后的红线矢量面积为877.7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51%;研究结果可为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学术研究
    地基干涉雷达IBIS-S桥跨结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
    王鹏, 邢诚, 项霞
    2019, 0(10):  35-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以较高的时空采样频率获取线性结构目标整体瞬时变形状态。本文将该技术引入大型桥梁桥跨结构的振动变形测量与模态分析中。对动静载试验过程中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东岸桥跨结构开展连续变形监测,利用频域分解法计算桥跨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干涉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快速探测桥跨结构竖弯模态,特别适用于灾后大型线形结构健康状态的应急检测。
    结合双树复小波纹理特征和MRF模型的遥感图像分割
    韦春桃, 赵平, 肖博林, 白风, 李小勇, 杨晚芸
    2019, 0(10):  40-4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经典的小波纹理不能准确地表达影像纹理特征的问题,以及影像分割结果缺少对像元空间相关性和分布关系的考虑。本文提出了结合双树复小波(DT-CWT)纹理和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变换提取影像纹理特征,联合光谱特征形成表达影像信息的混合特征向量;然后,将混合特征向量高斯归一化处理,并用K-means聚类的方法对特征空间中的混合特征向量聚类得到初始分割图;最后,借助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在初始分割结果中引入上下文信息,基于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本文通过双树复小波纹理提高了特征表达的准确度,同时使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减弱了分割结果中同质区域的“椒盐噪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的精度。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在城市雨洪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刘斌, 唐雅玲, 马晨燕, 白少云
    2019, 0(10):  46-50,6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城市雨洪风险问题,对提高城市洪涝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以及促进城市防洪决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可以提供丰富地理信息,便于准确分析淹没情况,本文针对当前城市洪涝模型对地形数据的高敏感性,且雨洪风险评估研究的准确性受限于地形数据精度的问题,提出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重建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淹没深度为关键指标进行研究区的雨洪风险评估。通过提取不同重现期下研究区的淹没深度信息,进行可视化渲染实现三维淹没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研究区的淹没情况,作为暴雨内涝风险管理依据,同时对城市规划布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数据集中的小型建筑物提取方法研究
    杨旭勃, 田金文
    2019, 0(10):  51-5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遥感卫星影像一般尺寸较大,而包含有小型建筑物的区域占比较小,如果采用滑动切块扩增数据样本的方法,大部分切片中没有目标,而构建包含大量小建筑物的大型数据集费工费时。常规的方法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上提取小型建筑物非常困难,研究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的小型建筑物提取任务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全连接分割网络ZF-FCN,使用较小的感受野获取更多局部信息,使用较少的最大池化操作避免剧烈的下采样,使用Lovász-Softmax损失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使网络训练更稳定也更好地优化交并比。最后构建了一个主要包含小型建筑物的小规模数据集,试验在对不同切块大小进行数据增强后进行。对比试验表明,ZF-FCN在建筑物提取任务上的表现优于FCN和U-Net。
    面向遥感影像智能分类的海量样本数据采集方法
    程滔, 吴芸, 郑新燕, 杨刚, 白驹
    2019, 0(10):  56-6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地理国情监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高精度地表覆盖分类产品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影像智能分类、基于位置匹配技术的全国尺度海量样本数据采集方法。根据数据源特征,研究了县域采集数量权重设置、坐标投影转换、栅格灰度重采样、无效样本数据过滤、地表覆盖分类码映射、样本数据命名标识、特定地表覆盖类型样本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位置匹配的遥感影像数据与分类标签数据组成的样本数据对,开发了样本数据自动采集软件。利用该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实现了全国尺度海量样本数据采集。选取其中5个县域的成果,评估了方法的实用性及运算性能。研究表明:该方法提升了生产全国尺度海量样本数据的计算响应速度;采集的样本数据能够满足遥感影像智能分类对样本源高质量、大规模的需求,提升了遥感影像分类与预测的准确度。
    Sentinel-2A与Landsat 8 OLI逐像元辐射归一化方法研究
    徐玉雯, 张浩, 陈正超, 景海涛
    2019, 0(10):  61-6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1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不同传感器光谱响应函数差异及不同地物类型反射率光谱的差异,提出了一种逐像元辐射归一化方法,并以2017年7月17日内蒙古达里诺尔湖地区准同步过境的Sentinel-2A及Landsat 8数据为例,对两类数据可见-近红外波段(VNIR)地表反射率结果进行归一化。首先采用Sen2cor方法及NASA官方提供大气校正算法,分别对Sentinel-2A及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并重采样到同一空间分辨率;然后基于光谱库计算匹配因子并构建图像与光谱库之间的匹配转换模型,实现像元尺度上从Sentinel-2影像到Landsat 8影像地表反射率相似波段之间的转换。结果表明,经逐像元归一化的影像相比原始影像及经HLS光谱归一化的影像,与Landsat 8 VNIR波段的相关性明显提高,辐射一致性增强。该转换模型为多源中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高精度辐射归一化提供了新思路。
    利用影像相关分析的遥感变化检测
    程梦真, 惠文华, 李延金, 魏家旺
    2019, 0(10):  67-7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利用单一光谱特征进行影像相关分析在遥感变化检测应用中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纹理特征与光谱特征相结合的相关系数计算模型。应用中在对多时相影像进行相同尺度棋盘分割的基础上,先计算各对应分割窗口内的相关系数,再以其中心点的坐标和相关系数值作为一个特征点,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整个区域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图;进一步通过密度分割处理提取变化信息。本文以两期GF-1影像数据进行了变化信息提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特征相关系数的变化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单一光谱相关系数的变化检测结果。组合相关系数的应用研究为利用影像相关分析方法从高分影像中提取变化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改进蚁群算法支持下的交通流量分配
    陈能成, 么爽, 杜文英, 王超
    2019, 0(10):  72-76,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灾后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下降,原有的流量分配方案不再适用。为保障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交通流量分配方法。首先评估路网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并建立道路质量评价体系,利用路段质量改进蚁群算法中的启发式因子;然后为扩大蚁群搜索范围加入随机节点并改进信息素的更新机制;最后应用改进算法对城市交通总量进行分批分配并得到流量分配图。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综合考虑了出行距离和道路质量,较改进前更符合交通流量分配要求,具有较好的路径寻优性,可为灾后救援工作和灾后路网交通分配决策提供建议和支持。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古建筑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徐光禹, 杜宁, 王莉, 裴书玉, 李丰旭, 罗辑
    2019, 0(10):  77-8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单一点云数据建模时自动化程度低、模型不够完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三维重建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地面激光点云与空地影像相结合,在对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坐标系统一、数据融合配准、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的基础上,实现模型重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地面激光点云+空地影像融合建模能得到更加精确、完整和美观的实景三维模型。
    基于Canny算子的南通江海岸线研究
    蒋科迪, 殷勇, 范开桂, 张凌
    2019, 0(10):  83-8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RS、GIS、Matlab等技术与平台提取遥感影像岸线是当前实现海岸动态监测和分析各类型海岸动力地貌演化的重要技术方法。本文选取江苏南通江海岸带为研究区,对多期预处理后的MSS、TM和OLI影像进行卷积滤波、图像分割等处理;然后使用Matlab,基于Canny算子检测图像边缘,提取了多期影像的瞬时水边线。与此同时,结合不同类型海岸目视解译标志和吕四港近5 a潮汐数据矫正提取瞬时水边线,最后提取南通市4期江海岸线并分析了近45 a来南通江海岸线演变特性。
    基于GNSS的北京地区水汽含量与雾霾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段红志, 李森, 张凤录, 李刚
    2019, 0(10):  89-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利用GNS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相关原理,分析了北京地区春、夏、秋、冬时节的可降水量、天顶干延迟ZHD与雾霾浓度PM2.5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发现北京地区不同季节的PWV、ZHD与雾霾浓度PM2.5的相关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冬季的相关性最强,春季和秋季的相关性次之,夏季的相关性最弱。通过试验分析,笔者认为利用GNSS反演获得的PWV、ZHD等气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雾霾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警。
    技术交流
    小区域消费级无人机倾斜摄影像控点布设及建模精度研究
    桑文刚, 李娜, 韩峰, 赵培华, 李玉斌
    2019, 0(10):  93-9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像控点布设是无人机倾斜摄影施测阶段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后期三维实景模型的精度。本文面向校园等小区域环境,利用消费级单镜头多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获取影像数据,重点设计了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基于全自动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空三加密及三维模型的构建,并对模型成果进行精度分析,为实际工作中小区域像控点的布设提供建议和指导。
    利用Sentinel-2A多光谱成像仪与Landsat 8陆地成像仪影像进行普陀山岛植被分类效果比较
    章晓洁, 邓艳芬, 张亚超, 蒋芸芸, 邱桔斐
    2019, 0(10):  97-10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卫星遥感技术可用于海岛资源调查。Sentinel-2A与Landsat 8两颗卫星都可免费提供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在海岛调查中的应用潜力较大。本文以浙江舟山普陀山岛为例开展了针对这两种影像在海岛植被分类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分别利用Sentinel-2A多光谱成像仪(MSI)和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影像基于最大似然法分类获得了该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丛等植被及其他地物的分布情况,并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MSI的总体分类精度略高于OLI。
    栅格DEM微地形分类的BP神经网络法
    周访滨, 邹联华, 张晓炯, 孟凡一
    2019, 0(10):  101-104,13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栅格DEM微地形分类是数字地形精细化应用的基础,基于规则化知识的栅格DEM微地形分类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分类残缺等问题。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的优势构建了栅格DEM微地形分类的人工智能方法与实现途径。以山体部位分类为微地形分类典型样例进行试验验证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栅格DEM微地形分类的BP神经网络法较已有的地形因子叠加分析方法存在明显优势,不仅在流程上可避免烦琐的数据叠加分析过程,而且分类结果的完整性和错分率都得到有效改善;在山体部位分出的6种微地形中,冲积地对该方法适应性最强,准确率为100%,背坡的适应性最弱准确率为89.23%。
    多特征融合的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
    李军胜, 党建武, 王阳萍
    2019, 0(10):  105-108,11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充分发挥遥感影像中各特征的优势,提高遥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基于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的证据理论特征信息融合的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在影像分割的基础上,利用变化矢量分析法分别计算前后时相对应对象的光谱、纹理特征差异及形态学建筑物指数差异;然后,以Sigmoid函数作为隶属度函数,计算对象属于变化类和非变化类的隶属度并以之构建证据理论所需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最后,利用证据理论对多种特征进行融合并通过规则判定得到建筑物变化区域。利用不同地区影像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影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建筑物变化检测的精度。
    轨道几何特征匹配列车定位方法
    房博乐, 陈起金, 牛小骥
    2019, 0(10):  109-11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2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轨道不平顺和轨距偏差等几何特征是直接反映轨道质量优劣的信息,它们均是轨道里程的函数,包含了丰富和低成本的位置信息,在重复观测中具有一致性。本文对轨道几何特征匹配列车定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建立了存储于计算机的背景数据库,然后通过采集待匹配数据和背景数据库进行匹配比对,获得了满足精度要求的列车位置。该方法为多传感器融合的列车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定位信息和思路,可以作为提高列车定位系统稳健性的辅助手段。
    TOPS模式哨兵-1雷达干涉图误差校正技术
    徐航, 陈富龙, 唐攀攀, 张达
    2019, 0(10):  114-11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哨兵-1系统因其优质的设备参数及开放性的政策具有很高的学术及应用价值,然而其特殊的TOPS成像模式对利用该数据的干涉处理与分析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影响哨兵-1 TOPS模式数据干涉质量的数据配准、电离层及对流层因素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提出了基于ESD,以及GPS、ECMWF等外部数据源校正的TOPS哨兵-1模式干涉图误差校正技术;以一对2016年某区域的哨兵-1 TOPS模式影像为研究数据,对其依次进行了精配准、电离层相位和对流层相位系统校正。研究结果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数据1/1000像元的精度要求;能去除电离层条带相位和方位向相位跳变;进而实现对流层相位约27%标准差精度的提升。此技术能够显著减小哨兵-1 TOPS模式数据的干涉误差,提高其在差分雷达干涉乃至时序差分雷达干涉等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SIFT匹配和RANSAC算法的超分辨率重建
    张省, 朱伟
    2019, 0(10):  119-12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根据序列图像间信息互补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其主要步骤在于精确运动估计算法和有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针对存在旋转、缩放变换的序列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IFT匹配和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的运动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IFT算法对图像序列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并匹配,然后使用RANSAC算法消除误匹配点并获取投影变换矩阵,从而获得图像序列间的亚像素级的运动信息;采用一组低分辨率序列图像进行试验,基于上述运动估计算法,采用迭代反投影进行超分辨率重建。试验结果表明,运动估计精度较高,重建影像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尤其适用于影像序列间存在旋转缩放运动的图像序列的超分辨率重建。
    南京地铁沿线地面沉降监测与危险性评价
    范雪婷, 李明巨, 潘九宝, 王圣尧
    2019, 0(10):  123-126,14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MCTSB-InSAR技术监测南京市主城区地面沉降状况,揭示研究区内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地铁线路进行条带空间缓冲区分析和沿线路剖面线分析,进一步研究地铁沿线的地面及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信息;针对主要影响路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及特征点时间序列沉降结果与同时期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城市主城区及地铁线路地面沉降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能为灾害防治及评估提供可靠的支持,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与应用
    刘强, 翟国君, 卢秀山
    2019, 0(10):  127-13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13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多波束测深仪、激光扫描仪、海洋船只定位导航等设备的集成,进行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针对实际海岛(礁)测绘中,登岛困难、岛上作业条件差及测绘任务重、难度系数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并通过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实施海岛礁、水中构筑物、港区等近岸一体化测量,阐明系统在应用案例中的性能优势,为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进一步应用开拓思路。
    三维地理信息在辅助冬奥会规划设计决策中的应用——以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为例
    吕扬, 周庆, 侯庆明, 李兵
    2019, 0(10):  133-1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雪上项目建在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山高林密的区域,为了因地制宜,减少挖填方,控制资金,场馆设计需要精细准确的现状数据。本文以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为例,利用无人机遥感、LiDAR技术获取现状数据,制作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及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搭建实景三维场景,将规划设计方案制作三维模型,导入实景三维场景,进而开展辅助冬奥会规划决策的相关应用。本文成果不仅为冬奥组委会、业主和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提供了切实的技术支撑,也为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山区大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借鉴,为山区冰雪项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基于全过程的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何立恒, 杨强, 鲍其胜
    2019, 0(10):  138-14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考核方式单一、成绩评定不够客观及监督检查力度小是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毕业设计质量考核过程化、毕业设计成果呈现方式多样化和毕业设计质量检查制度化3方面构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的全过程质量评价体系,为全面客观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基于翻转课堂的三本院校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
    陈兰兰, 肖海平
    2019, 0(10):  142-14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所在院校为地处赣南老区的三本学校,教学中存在师资缺乏、软硬件设施不足、资源共享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院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随着MOOC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学院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向。为进一步提高笔者所在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从学生、教师和学校3个层面,分析并指出了三本院校学生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了基于MOOC平台的教学改革设计方案,提出了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以期为三本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信息化背景下开放式测绘实训教学研究与探索
    何宽, 黄飒, 徐琳
    2019, 0(10):  146-14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针对当前测量实验教学过程存在的教师主导、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实验教学观念,在开放式测量实验教学过程中,基于CBE理念优化层次化开放实验内容体系,实施基于教学资源平台、实验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诊改,并经过实践证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兼顾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徕卡RTC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汪晓慧, 吴晓培
    2019, 0(10):  150-154,1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徕卡RTC360不仅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而且非常智能。可以实时跟踪计算两个连续站点间的相对位置,点云实时预拼接。后期搭配Register360智能拼接软件,点云智能拼接处理,无需人工干预,简单高效。
    一种顾及精细层级的室内拓扑模型
    黄鸿, 赵志鹏, 张磊
    2019, 0(10):  155-1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3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室内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顾及精细层级的室内拓扑模型。该模型首先将室内空间构件分为“主体对象-连通对象-虚拟对象”三种类型;接着以主体对象为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又将室内空间划分为“楼栋-楼层-房间-设备”4个级别,并抽象出虚拟对象实现对对象的二次划分;然后针对同级别对象和跨级别对象建立了拓扑组织规则;最后结合三维引擎Cesium.js对模型进行了管理可视化验证。结果表明,该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满足精细场景的数据管理需求。
    天宝SX10影像扫描仪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黄纲, 杜小兵, 杨琴
    2019, 0(10):  160-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34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对测绘工程的发展来说,现有的社会背景给测绘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通过为测绘、工程和扫描专业人士提供世界上最创新的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日常测量设备的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的核心技术,并结合其在边坡变形监测与治理工程及航道通航安全管理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详解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在测绘项目中的应用及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