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9-25
    轨道交通前沿测绘技术研究与应用
    轨道交通隧道全断面病害智能诊断与服役状态评价
    赵丽凤, 唐超, 侯海倩
    2020, 0(9):  1-6,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武汉大学和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中心在深入研究地铁隧道结构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结构监测,提出一套适用于隧道结构和病害监测的硬件集成方案,研发了一套高效快速获取地下空间结构三维几何特征的方法,实现了隧道结构表观几何特征和病害监测成果高精度提取,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轨道交通隧道全断面智能识别与分析系统的研发及检测装备的研发,实现了轨道交通全断面病害的智能检测与隧道服役状态的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综合安全管理研究与应用
    杨晓飞, 吴真真, 唐超
    2020, 0(9):  7-1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里程逐年累积,轨道交通沿线的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数量多、工艺复杂、对在建/运营线路安全影响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保护区内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针对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管理现状提出综合解决方案,并设计研发出一套针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综合平台,在规范保护区内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手段,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分析及预警,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古近系半成岩地铁车站深埋隧道矿山法施工变形规律
    王炳华, 王中华, 高涛, 廖鹏, 陈维, 潘洪义
    2020, 0(9):  12-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为例,研究了古近系半成岩地铁车站深埋隧道矿山法施工变形规律及施工方法,设计了专项监测方案,对矿山法大断面施工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CD法和三台阶法等不同工法的初支结构变形情况。研究表明,做好地下水的控制可以保障深埋隧道安全开挖和控制周边环境变形;CD法和三台阶法在古近系半成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粉(细)砂岩等地层中均可以满足初支结构变形要求;CD法和三台阶法均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三台阶法更为经济。
    多源监测数据在隧道结构服役状态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
    李梓豪, 唐超, 王柄强, 王勇, 侯海倩, 赵丽凤
    2020, 0(9):  18-2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铁隧道服役状态决定了地铁行车与海量乘客的人身安全。本文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监测技术,获取在役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关键参数,并引入层次分析法,标定各个病害指标的权重关系,建立权重模型,使用多源检测获取的客观关键病害数据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最终对地铁隧道的在役状态进行了综合评定,得到地铁隧道结构服役状态的评定值,并且通过大量的试验样本建立了地铁隧道服役状态评价信息化系统,取得了良好的行业应用效果。
    新型测绘技术在轨道交通智慧建造中的应用
    田军, 唐超
    2020, 0(9):  23-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建筑业“十三五”规划收尾和“十四五”规划的启动,轨道交通智慧建造的水平大大提升。智慧建造能够辅助项目进行精细化智慧化管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城市交通建设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但是在轨道交通智慧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在轨道交通智慧建造现有体系中引入新型测绘技术,分析其在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和功能,重构了智慧建造架构体系,深入探讨了新型测绘技术带来的智慧变革,提升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应用深度。
    地铁隧道结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及应用分析
    李军, 朱国琦, 樊晓东, 杨维, 黄震
    2020, 0(9):  27-32,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使用一种地铁隧道快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有效识别了采集图像中的病害特征。其软件平台能够方便隧道管理者实时查看和跟踪隧道病害信息。该检测系统应用于南宁地铁的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能精确地识别隧道的裂缝、剥落和渗漏等病害,并从图像效果、定位精度、检测效率、识别率和检测精度4个方面与人工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图像采集效果显著优于人工方法;检测速度可达30 km/h;识别裂缝、剥落和渗漏的识别精度分别可达89%、100%和94%;能够识别面积为100 mm2的表面缺陷和裂缝宽度>0.2 mm的裂缝。
    激光点云在地铁盾构隧道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王晓静, 唐超, 杨晓飞
    2020, 0(9):  33-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盾构隧道安全监测工作中应用较为成熟。本文以地铁盾构隧道监测点云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实现了地铁盾构隧道病害智能诊断。首先通过激光点云生成灰度图像;在此基础上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地铁盾构隧道中的渗漏水和裂缝的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生成隧道病害智能诊断系统,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了智能监测方法,有效提高了我国地铁运营监测的技术水准。
    融合反射强度图像的地铁隧道点云自动配准
    赵文更, 张旭, 邵晴晴
    2020, 0(9):  38-4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7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地铁隧道点云数据特征点少、在大视角点云数据间配准拼接时出现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提高配准效率及精度作为出发点,以目前主流的ICP算法为基础,首先将激光点云按中心投影方式生成反射强度图像并以此作为配准源,采用规则格网分割提取匹配,建立均匀分布的同名点;然后利用反射强度图像上的同名点与点云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完成视角点云间的初配准;最后在初次配准的基础上,采用KD树改进算法进行点云数据的精细配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在实现点云数据自动配准的同时,提高了地铁隧道点云数据的配准效率及精度。
    低空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冯增文, 李珂, 李梓豪, 任传斌
    2020, 0(9):  42-4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智慧地铁的建设需要三维模型的支撑,运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智慧地铁提供了三维数据支撑,推动了全生命周期智慧地铁建设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以雄安新区城市轨道交通R1线为研究区,对其沿线85 km进行了无人机航飞工作,通过数据处理获取了沿线三维实景模型,并对模型成果精度进行了详细对比。结果表明,此次倾斜摄影测量成果满足1:500比例尺要求。此外,还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介绍,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由二维向三维转变开拓了新的方向。
    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的地铁盾构环片提取与分析
    王勇, 王柄强, 唐超
    2020, 0(9):  46-49,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主要采用全站仪和站式扫描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具有监测效率低、监测点布设困难、对管片衬砌有损伤等缺点。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结构安全检测技术。本文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隧道内部完整结构点云数据,对移动三维激光点云进行环片提取分析,对获取的断面点云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环片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获取准确的环片变形结果,而且实现了逐环提取分析,大大提高了环片监测的效率。
    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盾构隧道收敛监测中的应用
    樊廷立, 唐超, 王柄强
    2020, 0(9):  50-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盾构隧道收敛监测是地铁运营检测的重要监测部分。针对收敛尺、全站仪、断面仪和巴塞特收敛系统、站式扫描仪等传统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的新型收敛监测方法。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利用二维断面扫描仪结合移动轨道车、惯性导航定位及编码器等多种传感器协同作业,通过人工推行扫描的方式全面获取隧道结构点云数据。结合自动化点云处理软件对管片断面收敛进行分析,实现地铁隧道收敛的快速全面监测,弥补了传统收敛监测效率低、断面监测不完善的缺点。工程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隧道收敛快速、高效监测,而且获取的海量点云数据可进一步深度挖掘,为地铁隧道的安全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地铁安全运行。
    学术研究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李通, 闫敏, 陈博伟, 张丽, 宋茜茜
    2020, 0(9):  54-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3
    摘要 ( )   HTML ( )   PDF (88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海南省进一步开放发展,海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逐渐加强,生态保护需求日益增强。利用4期(1990、2000、2009、2015年)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研究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并分析了其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①耕地和林地是海南岛海岸带地区的主要土地类型。②25年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强度整体较高且逐年上升,2000—2009年土地利用强度增速最高,达2.03%;海口市和澄迈县土地利用强度4期均值最大,分别为300.5和286.1。③25年来海南岛海岸带生态状况呈下降趋势,57%的海岸带市县实际生态承载压力增长了1倍以上。
    青岛市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刘宇, 齐建伟, 卢宏钟, 王光辉, 高欣圆, 王界, 张涛
    2020, 0(9):  60-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4
    摘要 ( )   HTML ( )   PDF (44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植被指数、湿度指数、地表温度、建筑物—裸土指数定量表征绿度、湿度、热度、干度4个生态要素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比分析2013、2019年两个时期遥感生态指数。结果表明,青岛市生态环境呈局部优化改进、整体下降趋势;同时,将青岛市遥感生态指数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地表覆盖变化数据、路网交通数据、夜光数据进行耦合性分析,进一步分析探寻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子。
    遥感技术支持下的下龙湾西岸养殖塘变化监测及其对“三生用地”影响分析
    陈王梦, 李通, 张丽, 张红日, 闫敏, 杜跃飞
    2020, 0(9):  66-7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5
    摘要 ( )   HTML ( )   PDF (45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龙湾西岸是越南北部沿海的养殖大区,随着水产养殖用地规模的逐渐扩大,周边三生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受到影响。本文以下龙湾西岸的5个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利用1990、2000、2010、2015年4期无云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采用分类回归树方法,对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通过土地利用净变化量、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养殖塘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对三生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5年间,养殖塘面积呈“单峰”式先增后减变化,净增加66.65 km2,2000年面积为156.65 km2,较1990年面积增长113%,2015年较2000年面积减少11%。总体呈现数量上“北增南减”、速率上“东快西慢”的面积变化特征。②养殖塘转入面积中,生产用地对养殖塘转移面积占31%,生活用地占4%,生态用地占65%。空间格局整体以白藤江及陆地中轴为界线,呈南北分区、东西分界的转入转出规律。③养殖塘占用生活用地7.24 km2,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2为0.46;养殖塘分别占用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55.14、115.14 km2,并与两者成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6和-0.81。由此可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养殖塘时空变迁对土地资源的规划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意义。
    单体建筑物点云数据的CSF净化处理
    王燕锋, 盛业华, 秦佳睿, 张思阳, 闵祥强
    2020, 0(9):  72-75,8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6
    摘要 ( )   HTML ( )   PDF (20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场景整体点云数据中提取单体建筑物的点云是建筑物单体三维建模的基础。然而,现有点云提取方法在提取建筑物点云数据时往往包含部分植被、地面等非建筑数据点,不利于建筑物对象建模。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使用CSF方法对初步提取的建筑物点云数据进行净化处理。该方法首先将场景点云数据投影生成点云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初步提取单体建筑物点云数据;然后对获得的单体建筑物点云数据采用CSF方法进行净化处理,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单体建筑物点云数据。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对建筑物点云数据进行净化,得到较为纯净的单体建筑物点云数据,为基于点云数据的建筑物单体模型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6—2019年雄安新区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贾玉娜, 张文超, 康会涛, 白洋, 鲍检平
    2020, 0(9):  76-7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需要准确掌握雄安新区城市建设和城市布局的开发状况。为此,本文以2016—2019年GF-1影像数据为数据源,使用面向对象K近邻法,对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ArcGIS统计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2019年这3年间,建设用地、植被和道路逐年增加,水体和农用地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成果围绕雄安新区快速发展时期,为准确掌握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利用原始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渐进式建筑物轮廓线
    闻平, 赵飞, 吴小东, 王莹, 王冲
    2020, 0(9):  80-8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筑物是城市三维建模的重要元素,其轮廓信息的提取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本文提出了原始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渐进式建筑物轮廓线提取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数据采用渐进数学形态学滤波分离非地面点;然后使用改进的三维Hough转换分类出建筑物点云;进一步提取建筑物轮廓点,并根据相邻点方位角阈值确定建筑点云轮廓的关键点,以此简化并拟合建筑物轮廓线;最后基于轮廓线长度加权方向将建筑物轮廓规则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点云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可以直接从采集到的初始数据中自动化渐进式得到建筑物轮廓线信息。同时该方法对解决中小城镇建筑物体积小,距离近和屋顶坡度较大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无人机在露天矿山监测中的应用
    白洋, 康会涛, 张文超, 贾玉娜, 郑浩
    2020, 0(9):  85-8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8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矿山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很有必要,它不仅能够实时掌握开采进度和开采方案实施的准确性,还有利于数字矿山建设。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某露天矿区为例,利用Pix4Dmapper软件对无人机航拍影像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获取矿区的三维点云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地表模型,并利用ArcGIS和Global Mapper软件对生产成果进行矿山开发占地分析,实现露天矿山三维可视化。本文为准确掌握矿山环境治理执行情况,把握矿山开发整体情况给予了有力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算统计指标能力评估——以京津冀地区县域GDP、人口及能源消耗为例
    李峰, 张晓博, 廖顺宝, 钱安
    2020, 0(9):  89-93,11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夜间灯光数据记录了地球表面的人造灯光强度,是估计社会统计指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评估DMSP-OLS和NPP-VIIRS 2种夜间灯光数据对社会统计指标的模拟潜力,采用4种常用的灯光校正方法分别对2种夜间灯光数据进行灯光饱和性校正,根据校正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分别建立与京津冀地区县域GDP、人口和能源消耗3种社会统计指标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从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F统计量值与概率p值中分析并评价了2种夜间灯光数据对GDP、人口和能源消耗3种社会统计指标的测算能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EANTLI法是2种夜间灯光数据的最佳校正方式,而HSI法不适用于夜间灯光数据校正后与县域社会统计指标的线性关系拟合2种夜间灯光数据对GDP的拟合效果都较好,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估算社会统计指标的拟合能力要优于DMSP-OLS数据。
    土地生态质量遥感空间分异与主控因子研究——以广安市为例
    陈震, 李少帅, 陈建平
    2020, 0(9):  94-9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1
    摘要 ( )   HTML ( )   PDF (25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广安市为研究区,主要依据遥感数据源,以公里网格为评价单元,基于理想点模型,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效益及生态胁迫4个准则层14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德尔菲法(主观法)和熵权法(客观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值。然后根据以理想点模型计算的结果对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取了土地生态质量的主控因子,根据热点模型对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与主控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广安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为土地整治部门提出了有效的土地生态质量监管建议。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
    陈堃, 沈飞, 曹新运, 朱逸凡
    2020, 0(9):  100-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获取的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是GNSS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克服常规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等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决定系数、土壤湿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09 8、0.017、0.021,与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相比,与实测数据吻合度更高,可有效提高土壤湿度反演精度,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利用时空立方体挖掘小微地震时空演变模式
    黄泽纯, 刘子璞, 范心仪, 洪安东
    2020, 0(9):  106-10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挖掘分析小微地震的时空演变模式,可为地震灾害的分析与预报提供辅助决策参考。本文以四川地区的地震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时空立方体融合地震点的空间、时间与属性数据,基于时空热点统计分析方法挖掘小微地震的时空冷热点分布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数据的时域内,四川地区小微地震的热点模式主要表现为连续热点、逐渐减少热点和振荡热点。冷点模式主要是连续冷点,且冷点覆盖范围比热点覆盖范围广。基于时空立方体的时空热点分析方法能够发挥时空统计学的优势,可有效挖掘分析小微地震的时空演变趋势。
    技术交流
    深度学习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冬油菜提取中的应用
    杨泽宇, 张洪艳, 明金, 冷伟, 刘海启, 游炯
    2020, 0(9):  110-11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充分利用油菜在盛花期的光谱特征,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单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油菜分布提取方法。以2016年湖北省沙洋县作为研究区域,获取油菜盛花时期高分一号(GF-1)影像,并以沙洋县为基础影像,通过手工标记制作油菜训练样本。设计两种深度学习框架模型,一种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框架,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第二种以循环神经网络(RNN)为框架,组合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训练标准样本模型,完成油菜分类提取。最后,与传统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方法进行了结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深度学习CNN和RNN模型提取的冬油菜空间分布精度和面积精度皆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进一步实现冬油菜提取自动化提供试验基础。
    30 m地表覆盖数据更新成果质量检查与常见问题分析
    谢雯君, 陈海鹏, 郭婧, 陈宇恒, 彭凯笛, 吕霖冰
    2020, 0(9):  114-11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项目中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更新成果的特殊性与质量检验技术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成果质量检查技术流程与方法,并结合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实践对更新成果常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可为全球项目成果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赵云昌
    2020, 0(9):  119-12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倾斜航空摄影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将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引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领域,通过倾斜航空摄影设备获取了目标区域多视角航空影像,基于立体像对制作了DOM和高精度的DEM,并利用像片控制点成果和航空摄影系统POS数据,制作出高精度的实景三维地形模型,基于Skyline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结合矿山历史遥感监测及地质灾害隐患数据,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实景三维环境下的矿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查询、修改、统计、分析等功能。结果分析得出,采用倾斜航空摄影技术生产传统4D产品和实景三维模型,具有周期短、信息多元化的特点,极大地减少了外业核查劳动强度,能更好地满足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的需求。
    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轻量化处理技术研究
    王文凯, 黄昆学, 李梦, 王业明
    2020, 0(9):  123-1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可有效支撑实景三维展示、地理信息数据挖掘等,已广泛用于旅游实景地理信息数字化。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量倾斜摄影测量数据显示缓慢问题,探索数据轻量化处理技术并进行验证分析。以航飞获取的山西省平遥古城景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为源数据,采用多种技术对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采用Cesium平台对优化前后数据源效率进行验证,经过优化的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可实现浏览效率大幅度提升,其中金字塔级别优化技术对倾斜摄影测量数据浏览速度提升最大,约占5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老旧小区改造中二维信息提取与平面制图
    龙润泽, 鲁明军
    2020, 0(9):  127-13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小区建筑的外部、内部结构面等信息数据进行提取。针对传统测绘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州某海关住宿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对建筑物的外立面、楼梯内部结构和楼顶面进行了扫描。基于Leica Cyclone软件进行了点云数据配准、滤波去噪、数据分层管理等试验研究,整合点云数据后采用CAD软件绘制了该老旧建筑的外立面、剖面和平面的图,并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测量手段对本次扫描成果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进行了检查评价,二维制图的平均精度可以达到1.54 cm。试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得到现场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高密度、高精度、高质量的点云数据可完整地记录现场所有数据形态,其对于后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数据获取及成图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PSP-InSAR技术在地铁沿线的形变监测应用
    金艳, 俞志强, 高晓雄
    2020, 0(9):  132-13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29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56景COSMO-SkyMed影像,本文采用PSP-InSAR技术对杭州地铁2号线沿线500 m范围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并对形变区的位置、面积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取形变梯度大于0.1 mm/m的累计形变量点并开展比对分析。结果表明:①虽然地表形变集中区、形变严重区和形变梯度较大区域有着高度的重叠,但部分形变集中区内形变量和形变梯度并不大,也存在形变平稳区段形变梯度却较为显著现象,因此单从一个角度分析地铁沿线的形变,易增加漏检和错检的概率。②PSP-InSAR技术可从空间上完整表现地铁线上沉降的分布特征,对于地铁竣工运营期间的沉降监测具有显著意义,可为地铁的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气象因素对南京明城墙本体臌胀的影响分析
    张兵良, 孙浩, 宋奇海
    2020, 0(9):  136-1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筑物变形会对构筑物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会造成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开裂及墙体剥落等危害。臌胀是造成构筑物开裂及墙体剥落的重要因素,对构筑物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但相对于其他墙体变形,其可控性更大。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研究城墙本体臌胀变化规律及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南京明城墙本体的臌胀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降雨量和气温对明城墙本体臌胀具有明显的影响,而湿度对明城墙本体的臌胀影响不明显。研究气象因素对明城墙本体臌胀的影响,对于明城墙的管理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障碍设施空间布局核密度热点探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北京市核心区室外公共空间为例
    秦飞, 陈品祥, 杨伯钢, 余永欣, 刘博文, 龚芸
    2020, 0(9):  140-142,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无障碍设施在区域空间中往往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通常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总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的数量差异,探测分布热点;同时通过分析无障碍设施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反映无障碍设施服务的聚集特点。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到无障碍环境评估当中,可以优化无障碍环境发展空间。结果表明,北京市核心区无障碍设施总体呈现出“多核分布”的态势。无障碍设施的总体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局部无障碍设施空间分布存在聚集特性。
    测绘地理信息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创新研究
    王琦, 曾晨曦, 董玛力
    2020, 0(9):  143-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研究,探索职业能力评价和管理方法,对技能人才评价和职业教育培训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根据客观、合理、先进等原则,构建了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体系及其等级标准框架。本文符合职业技能水平评价制度的改革思路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我国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方面具有先进性,对自然资源其他行业技能人才水平评价具有参考作用。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教育的复杂性与教学的简单性——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思考
    赵红蕊
    2020, 0(9):  148-150,15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测绘已全面进入地球空间信息时代,由传统的数据生产型测绘升级为全领域、全范围全息地理信息服务。以“测量学”教学为核心内容的非测绘专业的本科测绘教育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测绘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可视为高等教育复杂系统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提升网络效率和网络特性方面具有独有的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以复杂系统的联通本体视角,提出了非测绘专业的测绘教育在相关学科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影响,从非测绘专业的测绘教育教学出发讨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其实践层面的落点为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然后,结合清华大学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实践,初步讨论复杂系统的简单性原则在教学中的适用性,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人工智能时代的测绘工程教育改革
    岳建平, 丛康林
    2020, 0(9):  151-1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今,已掀起了第三次浪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测绘工程教育的改革。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测绘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探讨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前景。结合测绘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分别从培养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创新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人工智能时代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体系,为探索我国测绘工程高等教育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基于线定向设站法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探讨及其应用
    薛慧艳, 王智
    2020, 0(9):  155-15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线定向设站是指全站仪任意设站后,分别测量两个特征点,并以第一个点为坐标原点,第二个点为X轴或Y轴方向,建立独立坐标系并解算测站空间坐标及方位角的设站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方便测量出空间特征点至某铅锤面的垂直距离。以徕卡TS60全站仪为例,本文介绍了线定向设站的作业流程及方法,对设站建立的独立坐标系的模型进行了探讨,并以某厂房内单梁桥式起重机两根平行钢轨的变形测量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特征分析
    商建伟
    2020, 0(9):  159-1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我国全面建成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库之后,工作重心由全面普查变为重点监测。不论普查还是监测,准确地对地表覆盖进行分类一直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常态化监测阶段,把握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主要质量指标,归纳其诸如变化率、变化区域分布、变化类型,分析影响其成果质量的主要因素,对监测生产组织及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源异构点云融合技术在古建筑信息留存中的应用
    殷红霞, 杨建红
    2020, 0(9):  162-16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30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单一测绘手段难以获取古建筑表面完整空间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多源异构点云融合技术实现古建筑完整空间信息留存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扫描策略实现古建筑主体激光点云数据采集,然后采用低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完成扫描盲区的影像数据采集,最后基于光束法平差理论完成点云数据生产,实现了多源异构点云数据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古建筑信息留存的需要,在古建筑保护领域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