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测绘出版社有限公司
月刊, 创刊于1955年
主编:陈平
ISSN 0494-0911
CN 11-2246/P
邮发代号:2-223
国外代号:M1396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更多...
第八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通知(新二号)
第八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通知(新一号)
《测绘通报》投稿模板
《测绘通报》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
《测绘通报》投稿指南
友情链接
更多...
测绘学报
测绘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1-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利用线性融合方法进行金花茶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陈伟, 王哲, 赵海盟, 李丽和, 张学鹏, 李广超
2021, 0(11): 1-6.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28
摘要
(
)
HTML
(
)
PDF
(15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研究小区域植被覆盖度(FVC)变化时,传感器、成像条件及云量的影响会导致连续的长时序影像数据缺失或数据质量较差,同时影像的低时间分辨率也限制了对小区域连续时序FVC变化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线性融合方法融合出连续的长时序FVC影像,解决了在研究FVC时空变化时云量和条带影响导致的Landsat影像连续时序数据缺失和低时间分辨率问题;利用Sen+Mann-Kendall进行趋势分析发现,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的FVC在2000-2016年整体呈增加趋势,FVC显著增加的区域约占37.32%,不显著增加的区域约占58.56%。线性融合方法得到的FVC影像可以精细地表征地表FVC的变化,较好地解决了高空间分辨率影像FVC连续时序数据缺失的限制,有利于小区域FVC的长时序时空变化研究。
2005—2019年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郭金源, 赵海盟, 韩雪蓉, 李嘉力, 李丽和, 杨海菊, 杨彬
2021, 0(11): 7-11.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2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评价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Landsat影像和时间分辨率为8 d的GLASS数据,采用由生态环境功能指数、生态环境稳定指数、生态环境胁迫指数加权构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对2005-2019年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2005-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和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四周,所占比例自2014年逐年增加,这与周边居民人为活动密切相关。
基于遥感数据的新生态环境指数评价
孙彩霞, 杨帆, 胡晋
2021, 0(11): 12-15,5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0
摘要
(
)
HTML
(
)
PDF
(48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数获取困难、评价标准各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生态环境指数(NEI),即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干度指标、湿度指标及空气质量指数综合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确定权重。结果表明,NEI的指标选取和结果均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生态环境指数(EI)具有较强可比性。但NEI指数具有结果量化、可视化及实时化的特点,对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状况评价
王媛, 杜明义, 杨柳忠, 蔡国印, 张宁
2021, 0(11): 16-2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1
摘要
(
)
HTML
(
)
PDF
(66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具有数据来源广泛、监测要素复杂、服务对象多样等特点,整合可用的资源进行城市生态的综合监测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及地表覆盖、城市边界等遥感产品,在现有遥感生态指数的基础上,结合黑臭水体指数,构建适合综合评估城市生态状况的集成遥感监测模型,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状态的多维度监测。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理论上补充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可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泥石流灾害多发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评价
王旭清, 史彦新, 潘建永, 郭颖平, 高幼龙, 魏建朋
2021, 0(11): 21-2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泥石流灾害对流域植被、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要素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快速有效地监测灾害影响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期次遥感影像提取了生态因子信息,构建了生态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序列影像的遥感监测能够有效地刻画灾害发生前后的区域生态变迁过程,对地质灾害区的生态监测和修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学术研究
由NPP-VIIRS影像估算广东省碳排放的尺度效应分析
王艳军, 王孟杰, 李少春, 林云浩
2021, 0(11): 25-3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3
摘要
(
)
HTML
(
)
PDF
(20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排放估算是节能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能够反映人类活动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碳排放的空间估算分析。本文构建和对比了基于2015年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的广东省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拟合模型,并重点研究了NPP-VIIRS影像的尺度效应,探讨了500、1000、1500和2000 m分辨率的模型结果精度。研究显示:①二次多项式拟合模型是碳排放估算的较优化方法,广东省21个城市之间拟合结果差异较大;②1000 m分辨率的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的广东省碳排放估算结果均方根误差最小,2000 m分辨率的绝对误差较小,并通过升尺度提高了模型运算效率;③间隔100 m从500 m连续递增至2000 m的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夜间灯光影像碳排放估算结果具有波动性,在1000 m分辨率处趋于平衡。本文分析了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的广东省碳排放估算模型,揭示了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尺度效应规律,可为夜间灯光影像碳排放估算提供空间尺度优化和结果精化方面的参考。
利用SBAS-InSAR技术反演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
朱邦彦, 任志忠, 张琪, 李云, 王晓
2021, 0(11): 31-3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30景Sentinel-1影像,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反演了2018年4-10月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并利用非冰雪覆盖的基岩区形变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出均方根误差为9 mm,表明SBAS-InSAR技术应用于冰川形变监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升降轨数据对不同坡向形变监测的敏感性,以及冰川碎屑流灾害发生前冰川形变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冰川运动的主流线在东西坡交汇的中轴部,研究区平均形变量达-34.8 mm。在典型剖面上,随着海拔逐渐降低,冰川形变呈先缓慢减少,后快速增加,再缓慢减少的趋势,平均形变量为-50.1 mm。冰川碎屑流灾害发生前冰川形变已有明显的加速趋势,可为冰川灾害早期识别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新疆焉耆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特征
迪里胡玛尔·阿汗木江, 玉素甫江·如素力
2021, 0(11): 36-41.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5
摘要
(
)
HTML
(
)
PDF
(68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实测数据和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获取土壤调查植被指数(MSA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Ts-MSAVI特征空间,拟合特征空间的干湿方程;然后利用该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m),反演9-11月的土壤湿度,探讨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①遥感影像反演的TVDI与实地考察的土壤湿度显著相关(
a
=0.05);不同土层中,TVDIm与10~20 cm土层湿度相关性最高(
R
=0.588);②焉耆盆地湿度总体以半干旱为主(0.6
0.8);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上,焉耆盆地南侧为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地区偏干旱,中部为湿润区域,对于该地区滨湖湿地和博斯腾湖附近小湖土壤湿度最高,博斯腾湖南部的沙地区土壤湿度最低,Ts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③10月湿地的TVDIm值最低,9月沙地的TVDIm值最高。TVDI模型应用于焉耆盆地取得较好的结果,可用于正确地估算土壤湿度,研究结果可为焉耆盆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提供重要的参数。
多源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耦合的水库库容曲线重构
王金鑫, 桑学锋, 常家轩, 裴亮, 赵天玮, 宝康妮
2021, 0(11): 42-47.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遥感技术为库容曲线的重构带来了新思路,但仍存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难以直接应用、水库批量面积提取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形成一套系统化、流程化的方法进行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多源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耦合的库容曲线重构方法,并重构了深圳市径心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试验证明,重构后的库容曲线常水位区间的库容曲线偏离率在4.23%~11.5%之间,能够为径心水库的调度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对全国库容曲线无法及时重构的水库具有参考意义。
基于霍夫直线检测和区域生长的合成孔径声呐图像线目标提取
欧阳犬平, 周立, 王圣, 宋士林, 芦斌, 冯俊俊
2021, 0(11): 48-5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合成孔径声呐图像线目标提取过程中,由于线目标宽度(直径)小且图像受相干斑噪声影响严重而导致的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霍夫直线检测和区域生长的线目标提取算法。首先利用Otsu算法计算区域生长终止阈值,并对噪声进行初步抑制;然后在对图像进行霍夫直线粗检测的基础上,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均匀分割,再进行细检测,得到区域生长种子点;最后利用区域生长对线目标进行还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提取线目标;与传统区域生长对比,该算法选取的种子点数量提升了5.37倍,且线目标提取结果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改进D-LinkNet模型在国产卫星影像云检测中的应用
刘广进, 王光辉, 毕卫华, 刘慧杰, 杨化超
2021, 0(11): 54-58,6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部分国产卫星波段少,利用传统方法难以进行云检测。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D-LinkNet模型的云检测算法,并应用于国产卫星遥感影像的云检测。首先,利用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提供的人工勾云样本生成二值图标签;其次,对D-LinkNet50的编码器进行改进,使用带有通道注意力机制的ResNeSt50-Block替换原始的ResNet50-Block;然后,对损失函数进行加权,测试分析发现只用交叉熵损失作为损失函数时,检测精度更高;最后,使用条件随机场(CRF)对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改进D-LinkNet模型在测试集上的IoU提升了1.93%,精度提升了2.45%,保持了较好的云边缘信息,云检测效果高于原D-LinkNet模型。
基于Faster R-CNN的遥感影像船舶检测识别
赵振强, 何水原, 梁永志
2021, 0(11): 59-6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3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大数据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遥感数据量大,数据处理较为困难。机器学习技术凭借如今硬件科技的发展,使得其自身计算处理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数据处理和计算机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遥感领域中。同时,深度学习在其他领域中也被证明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工具。结合遥感数据量大的特点,本文通用Faster R-CNN的方法实现了对船舶遥感影像的快速检测,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检测率。
深度学习PaddlePaddle框架支持下的遥感智能视觉平台研究与实现
孙玉梅, 刘昱豪, 边占新, 孙亮, 陈敬周
2021, 0(11): 65-69,7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百度深度学习PaddlePaddle框架支持下的遥感智能视觉平台,能够运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遥感影像的智能建模、训练和解译。本文通过深入分析PaddlePaddle图像分割模型库PaddleSeg的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算法模型DeepLabV3+、U
2
-Net及RetinaNet,开发设计了遥感智能视觉平台,实现了遥感影像的地块分割、变化检测和斜框检测等专业功能。研究表明:遥感智能视觉平台提取的图斑总面积是目视解译的80%、有效图斑比例为76%、错误图斑比例为18%,实现了快速有效的遥感图像智能处理。
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频繁轨迹识别
邬群勇, 王祥健
2021, 0(11): 70-7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识别城市交通中的频繁路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频繁轨迹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轨迹数据进行轨迹压缩,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基于最长公共子序列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进行轨迹相似性度量计算,利用计算得到的轨迹间相似度生成距离矩阵;最后将生成的距离矩阵结合H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得到频繁轨迹。选取厦门岛内两个区域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轨迹数据集中的频繁轨迹,进而得到城市区域之间通行的频繁路径,对道路规划、路径优化与推荐、交通治理等应用提供帮助。
多源数据多语义岩体结构面提取方法
张荣春, 衣雪峰, 李浩, 岳建平, 卢官明, 张学东
2021, 0(11): 76-80,10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现岩体场景下复杂岩体结构面提取是边坡、隧道等岩体工程稳定分析的关键。本文针对岩体结构面纹理与形态等特征复杂且不规则造成提取困难的问题,首先通过构建TLS点云与数码影像的映射关系,融合二维像素特征、三维方位及形态特征建立多重语义区,提取具有相似地质属性的同质区单元,然后利用产状与粗糙度特征对其进行合并聚类,有效实现复杂多属性岩体结构面的准确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岩体结构面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基于新闻中地名共现网络的中原城市群中尺度结构特征探测
岳汉秋, 王奇, 鲁迪, 李玉良
2021, 0(11): 81-86.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区,构建了新闻中地名共现网络,并搭建了探测城市网络社区结构和核心-边缘结构的方法框架。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被划分为5个社区,省级界线在虚拟网络空间城市的交互中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②在河南省城市所组成的核心-边缘结构中,核心城市围绕郑州呈斜"L"形分布;③中原城市群内郑州的中心地位较突出,洛阳的副中心地位不明显,整体多中心水平较低。基于以上结果,本文从区域规划、城市角色定位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对于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集成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城市“拓空间”拟收储土地资源的评价研究——以东莞市石马河流域为例
陈明辉, 黄燕, 李淦波
2021, 0(11): 87-91.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对拟收储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集约高效开发流域内土地资源,最大化土地增值收益,缓解流域整治带来的资金压力。本文通过对东莞市石马河流域潜在的可供开发土地进行摸查和评价研究,首先建立地块筛选指标体系,确定潜在收储地块;然后评估拟收储地块的规划条件、收储潜力和经济效益;最后提出相关收储整备建议。本文探索建立完整的"筛选-评价-收储计划"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为政府部门进行流域综合开发和土地储备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交流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用于土壤重金属含量多光谱遥感反演
王腾军, 方珂, 杨耘, 张祥东
2021, 0(11): 92-9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陕西省柞水县大西沟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采集土壤样本,结合在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上提取的辐射亮度值和光谱衍生指数,以及从ASTER GDEM提取的3种地形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建模因子,并以
K
折交叉验证法建立了砷、铜、铅3种重金属元素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CART模型,可见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适用于在小样本情况下的矿区重金属含量反演。经现场调查,空间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证明了基于多光谱遥感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在矿区土壤重金属反演中的准确性。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分遥感图像采石场识别
马林飞, 倪欢, 周子涵
2021, 0(11): 96-10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石业对国民经济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和人居安全带来了隐患。目前,石矿区生态修复成为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是识别采石场且确定石矿区边界。高分遥感对地观测和深度学习技术为高精度识别采石场并确定矿区边界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基于残差网络,设计了注意力金字塔结构和细节增强模块,以少量参数和极低计算复杂度为代价,从无人机高分遥感图像中有效识别石矿区。试验采用福建省南安市高分遥感图像和人工实地考察获取的石矿区边界真值作为数据源,构建用于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的数据集,并对算法精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为石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可靠的支撑材料。
机载LiDAR生成亚热带森林林下DTM的地面误差分析
武晓天, 李慧姝, 阮芳, 冯皓宁, 陈明强, 王长委, 王斌
2021, 0(11): 101-10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LiDAR技术已经成为DTM的主要生产方法。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DTM的精度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由于亚热带森林植被覆盖区LiDAR激光点云少,生成的DTM更复杂,需要分析地面误差对LiDAR生成林下DTM的精度影响。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为研究对象,从森林郁闭度和坡度两个方面探讨了地面误差对机载LiDAR数据生成林下DTM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程误差会随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坡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坡度为15°时成为误差的分水岭,其前后误差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而言,郁闭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黑龙江省呼玛至十八站公路路域生存环境质量评估
石振武, 李驰
2021, 0(11): 106-109,11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建设绿色公路不可避免地对路域生存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本文选用Landsat 8卫星影像、ASTER GDEM 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2020版30 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利用ENVI 5.3和ArcGIS 10.2平台协同操作,从公路的路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土壤侵蚀度、生存环境适宜性3个角度分析对生存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前后路域植被覆盖度超75%区域从2 673.8 km
2
降至2 389.82 km
2
,植被覆盖度为45%~75%的区域从997.31 km
2
降至767.19 km
2
;土壤侵蚀程度以中度侵蚀和高度侵蚀为主,中度侵蚀和高度侵蚀总计面积3 927.99 km
2
,占比达79.04%;生存环境适宜性方面,公路左侧呼玛河流域及附近最高,公路右侧的林区大面积图斑块次之。
深度学习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统一确权调查中的应用
程晓晖, 李长辉, 欧佳斌, 刘业光
2021, 0(11): 110-11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4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自然资源调查中单一数据源难以兼顾地物空间与光谱属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融合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源数据有限样本,实现了植被覆盖区精细化分类;并以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试点,完成了示范区内自然资源类型提取,以及植被数量与质量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自然资源类型提取与植被分类,林木数量探测正确率优于87%,显著提升了植被分类精细度,探索了基于精细化调查的自然确权登记途径。
地市级实景三维城市建设及应用——以实景三维临沂建设为例
蔡振锋, 彭斌, 季霞, 季鹏
2021, 0(11): 115-119,14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景三维城市已成为三维空间支撑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地市级实景三维城市建设是全面构建实景三维中国的基础。本文结合实景三维临沂的建设,提出了在低重叠度下,激光点云与倾斜摄影多源数据深度融合技术快速构建城市级实景三维城市的技术流程与体系,其数据成果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三维不动产登记管理等方面被深入应用,对推动城市级实景三维城市建设及应用具有实践意义。
青海省地震灾后地物变化的快速识别
韩建平
2021, 0(11): 120-12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震灾后救援时间宝贵,有效利用灾后数据,快速对救援路线及居民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能有效避免地震带来的进一步损害。地震并不是一次即停止,灾后余震同样威胁灾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根据灾区地质及居民分布制定后续可持续救援方案,也是灾后救援的重点,这不仅能使救援稳步进行,也可进一步规划安置居民。本文通过比较神经网络和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自适应方法的地物分割算法,根据航拍影像的复杂程度使用神经网络和传统算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比较识别出地物与原有测量数据的差别变化,判断灾后道路扭曲和地质变化,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利用Landsat 7与GF-1 WFV影像反演地表温度
符宝玲, 琚锋, 赵伟忠, 许星
2021, 0(11): 124-127,13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表温度在地气循环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重点。然而目前的国产高分辨率影像缺少热红外波段,且具有热红外波段的影像分辨率较低。基于此,本文利用低分辨率影像降尺度方法反演高分辨率影像的地表温度。首先通过Landsat 7影像的热红外波段,提取典型地物的地表温度;对GF-1 WFV影像进行预处理后,利用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根据平均温度模型,得到高分辨率影像的地表温度,并进行降尺度,通过Landsat 7影像进行精度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均方根误(RMSE)为1.4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44℃,精度较高。
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无人机仿地飞行方法
付振华, 邓瑞芝
2021, 0(11): 128-13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仿地飞行对于无人机航测至关重要,能否相对地面保持稳定的航高直接关系到无人机在复杂地形区域的安全性和数据质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无人机航高估计方法,通过光流法对无人机实时获取的视频进行跟踪和分析,提取运动信息以估算实时航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估算无人机实时航高,在没有地表高程信息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动仿地飞行。
云南省9种优先保护物种适生区评价
张岩, 魏晓燕, 申辽, 周峻松, 朱大明
2021, 0(11): 131-13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云南省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许多物种极度濒危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本文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云南9种特色优先保护物种进行了环境适宜性分析。首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基础,筛选出具有云南特色的9个优先保护物种,然后对各物种的最优生存环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9种优先保护物种现存分布区总计0.21万km
2
。经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可知,最优适生分布区可达5.45万km
2
,是现存分布区的25倍。
地表覆盖成果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
吕霖冰, 陈海鹏, 陈宇恒
2021, 0(11): 136-139,16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成果质量合理评价问题,应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并选取我国北方27个县级测区的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成果质量检查数据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最小值法、加权平均法等常规质量评价方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成果质量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可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的地表覆盖成果等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地质大数据轻量化集成展示与专题应用
于广婷, 刘同文, 曹发伟, 徐进达, 薛立明, 胡自远, 林永成
2021, 0(11): 140-14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质大数据是智慧地矿工程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地质工作形成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有效地将地质大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并加以应用,已成为智慧地矿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分别对地质大数据集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大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及项目应用等方面展开阐述。构建了多维动态可视化平台,在Web页面绘制了虚拟仿真地理场景并叠加了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对多维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采用B/S架构实现了无插件、轻量级的Web可视化页面展示,并实现了场景展示、地理数据处理、三维分析等功能。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陕西省文物保护区划中的综合应用
南竣祥, 梁爽, 李海泉, 李季真, 郑智成
2021, 0(11): 145-15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及城市的快速扩张,文物保护管理规划无法与城市规划对接,不利于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以陕西省文物保护区划项目为背景,选取铜川市延昌寺塔保护范围为试验区,对延昌寺塔保护区划进行实测,并结合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探讨综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方法在文物"两线"精准划定中的作用与优势。通过本文的研究示范,为提升文物保护规划权威性,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其技术方法及手段可以在同类项目中推广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新型高鲜度电子地图平台构建
陈小雨, 张璐, 陈会仙, 付宇, 孙永烈
2021, 0(11): 151-15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电子科技发展迅猛的新时代,电子地图可为车载导航、手机、PAD、互联网等使用者提供基于位置的各种服务。针对现有电子地图生产平台更新频率低、处理速度慢、现势性差等问题,本文利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自动识别成图及自动化编辑能力,对电子地图的在线快速更新技术,以及从采集、编辑到出品的一体化流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新型高鲜度电子地图平台,实现了电子地图道路信息与兴趣点的在线增量更新,大幅度提升了电子地图的生产能力、准确率及效率。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高校协同育人与实践基地共建模式
阎跃观, 刘吉波, 郭俊廷, 李军, 郭伟
2021, 0(11): 155-16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5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工科倡议对我国工科类高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实践基地建设与实习实践教学能够切实培养工科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紧扣新工科背景并结合笔者学校矿业特色,首先深入分析了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然后通过持续深化校企、校校合作,多措并举,建立了校企、校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模式和实践基地合作平台;最后分析了笔者学校测绘工程实践基地共建措施与运行成效,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奠定了基础。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曲线顶管自动测量系统的应用
姜留涛, 汪慧琴, 胡倩
2021, 0(11): 161-164,168.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6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长距离或曲线顶管工程中,及时准确测量前端顶管机的位置和姿态,是确保管道按设计轴线顶进的关键技术手段,不管是与直线顶管机的位姿测量相比,还是与盾构机相比,长距离和曲线顶管的位姿测量难度均更大。针对该问题本文进行了专项研究,研发一套曲线顶管自动测量系统且详细介绍了此系统,对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流程进行阐述,并结合应用数据成果进行分析,优化系统精度。
TerrainMapper机载激光雷达的新能源基地智慧三维GIS工程应用
尚海兴, 黄文钰, 谢谦, 刘阳, 裴文悦
2021, 0(11): 165-168.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1.36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徕卡TerrainMapper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获取新能源基地的激光点云和影像数据,实现大面积DLG、DEM、DOM等高精度成果快速生产和可视化三维场景搭建,开发了新能源基地三维辅助设计系统,为新能源基地智慧三维GIS工程提出了高效、高精度BIM+GIS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