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06-25
    高精度定位
    集成时空邻近与卷积网络车道级高精度定位算法
    滕文鑫, 张建辰, 邵杰
    2022, 0(6):  1-5,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高车道水平定位精度是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车道级定位方法——时空邻近卷积神经网络(STP-CNN),利用时空附近(STP)动态细化候选匹配道路,再进一步采用个性化卷积神经网络(CNN)自适应识别最优匹配车道。该方法通过优化集成GPS、车速和惯性测量单元等参数,实现了厘米级和车道级车辆位置的平滑估计。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环境语义信息辅助的室内停车场车辆定位方法
    周宝定, 杨程景, 顾祉宁, 刘旭
    2022, 0(6):  6-11,7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室内停车场环境下GNSS信号受限,无法进行车辆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境语义信息辅助的室内停车场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智能手机,首先在使用机器学习识别室内停车场中环境语义信息(减速带、转弯)的基础上,建立了室内停车场路网的拓扑结构,然后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传统车辆航位推算定位数据进行了融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消除了车辆航位推算的累积误差,平均定位精度达3 m以内,并通过语义信息匹配减少了传统粒子滤波方法的运算时间。
    BDS-3+GP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及性能分析
    陈一彪, 秘金钟, 谷守周, 杨李俊, 王洪斌, 楚彬
    2022, 0(6):  12-17,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4.
    摘要 ( )   HTML ( )   PDF (15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于2020年7月正式建成并开通,BDS-3卫星在B1I和B3I基础上,增加B1C、B2a民用频率,为验证BDS-3不同频率与GPS组合定位性能,分别对BDS-3(B1C+B2a)+GPS与BDS-3(B1I+B3I)+GPS组合PPP定位性能进行分析,并与BDS-3单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静态定位中,BDS-3(B1C+B2a)+GPS组合在高程方向精度优于2 cm,低于BDS-3(B1I+B3I)+GPS组合;在水平方向精度相当,优于1 cm,收敛时间减少9%;与BDS-3相比,定位精度提高10%~25%,收敛时间减少17%~24%。在动态定位中,BDS-3(B1C+B2a)+GPS与BDS-3(B1I+B3I)+GPS定位精度相当,收敛时间减少14%;与BDS-3相比,BDS-3(B1C+B2a)+GPS动态PPP在高程方向精度优于4 cm,水平方向精度优于3 cm,定位精度提高31%~38%,收敛时间减少52%~58%。
    学术研究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综述
    胡义强, 杨骥, 荆文龙, 杨传训, 舒思京, 李勇
    2022, 0(6):  18-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5.
    摘要 ( )   HTML ( )   PDF (10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从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应用角度,总结了无人机平台、载荷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综述了无人机遥感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中8个不同场景的应用,为无人机遥感在海岸带管理中的发展潜力和有效性提供了参考。同时指出,为进一步提升无人机遥感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效果,需要在无人机载荷、像控点(GCPs)布设、光谱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未来,随着无人机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与无人机自组网技术的发展,有望实现海岸带生态环境高效、智能化监测。
    城市生态系统安全评估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苏小霞, 黎仁杰, 吴静, 程朋根, 王保国
    2022, 0(6):  25-3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6.
    摘要 ( )   HTML ( )   PDF (11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资源压力使城市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考验,维系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对于保障城市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城市生态系统安全评估领域的研究现状。在城市生态系统安全评价模型方面,总结了12种常用的模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常用范围。在城市生态系统安全评价指标方面,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生物、水、大气、土地、社会、经济、人口共7类生态子系统,并从每类子系统中筛选得到33个常用评价指标,分析了每个指标对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的实质作用。在充分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异形建筑的无人机点云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
    经皓然, 徐敬海
    2022, 0(6):  32-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耸的异形建筑适合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建模。但在实际运用中,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因视角受限,会导致点云模型缺失。而无人机倾斜摄影点云虽较为完整,但底部较差且精度较低。将两种点云模型进行配准,可完善单一点云模型的不足。但两者配准的难点为两种点云模型的精度、密度、尺寸的差别和两种坐标系存在任意角度的偏差。针对这一难点,本文论述了点云配准的流程,介绍了两种点云的配准参数及计算方法,选择两种点云的重叠部分进行高精度同名区域的划分,在同名区域中选取同名特征点对同名区域进行配准。选取某异形建筑天宝阁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U-Net3+的高分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
    窦世卿, 郑贺刚, 徐勇, 陈治宇, 苗林林, 宋莹莹
    2022, 0(6):  40-4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的高分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存在分割精度低和分割边界模糊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3+模型的建筑地物语义分割方法。该模型以U-Net网络结构为基础,首先使用全尺度的跳跃连接将不同尺度的特征图相融合;然后通过深度监督从多尺度聚合的特征图中学习特征表达,并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训练;最后根据数据集特征,调试出不同的模型参数并以此模型进行测试,以达最佳的分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U-Net和U-Net++模型相比,基于该方法的影像分割精度及地物边缘分割完整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当设置历元为15时,精度最高。使用该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建筑物进行的分割试验,精度达96.62%,平均交并比(mIoU)达0.902 7,并减少了错分、漏分,同时也减少了模型参数,模型损失收敛速率快且缩短了训练周期,显著提升了建筑物提取精度。
    车载点云特征对应影像自动分割技术研究
    钟少忠, 周克军, 王留召, 毛明楷
    2022, 0(6):  45-48 ,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6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车载点云数据通过自动提取,可快速得到大量的三维特征数据,利用同步影像数据不仅能提高目标判读的准确性与效率,而且能获取目标对象的属性信息,对质检巡视、部件属性调查、三维建模等生产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载点云特征数据对应的影像自动分割技术,通过影像的位置姿态判断影像与特征信息间的关系,实现最佳影像自动选取和分割,生成适当范围局部正射影像,并在新影像中标示出特征信息的正确位置。
    一种复合型校正植被信息的方法
    李茂林, 闫庆武, 仲晓雅
    2022, 0(6):  49-54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遥感技术能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植被信息,但却存在植被信息混分等问题。基于地物光谱差异特征,本文采用复合植被指数的形式提出了一种校正植被信息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增强植被信息方面,该方法弥补了NDVIRad过饱和的缺点,使得高覆盖植被的信息值在0.7以上;在抑制非植被方面,该方法将植被和非植被进行了分离,使得大部分非植被的信息值在0以下;此外,在“抗地形”方面,该方法引入了“抗地形”因子(δ/Red),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地形对植被提取带来的影响。
    改进DeepLabV3+网络的遥感影像道路综合提取方法
    任月娟, 葛小三
    2022, 0(6):  55-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遥感图像复杂场景道路提取过程受树木和建筑物阴影,以及荒地、空地等因素干扰较多。针对利用DeepLabV3+网络模型进行道路提取时存在的道路信息不完整和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网络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该方法以轻量级的MobileNetV2作为骨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采用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获得多尺度道路信息特征,从而减少道路遥感图像细节的损失,并提高网络模型的道路提取精度。在DeepGlobe数据集上进行道路提取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升准确率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像素准确率和交并比分别达79.7%、64.3%,均优于DeepLabV3+网络及其他经典网络模型,表现出更优异的道路提取能力。
    基于高分影像的乡村聚落提取与空间重构
    罗鸿, 廖雨, 杨存建
    2022, 0(6):  62-65,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并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德阳市罗江区为例,基于2018年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聚落斑块信息,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构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对现有乡村聚落进行评价,最终提出差异化重构策略。结果表明:①罗江区乡村聚落分布呈现“一心多极圈层扩散”的特征。②聚落布局适宜性总体偏高,不同乡镇适宜性差异显著。③现有乡村聚落布局倾向于较高级别适宜区,适宜性较好的乡镇布局合理性越高。④根据不同的集聚和适宜性特征,将罗江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集聚发展型、提升建设型、限制协调型、生态转化型4种类型,并探讨其差异化重构建议。
    基于Sentinel-3 OLCI卫星数据的海冰反照率研究
    段博凯
    2022, 0(6):  66-7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监测海冰是一项全球任务,其中地表反照率的反演和建模是关键过程。与广泛使用的BRDF方法不同,本文重点研究了一种更直接的反演方法(编码在SNAP工具中)。首先,应用两个场景聚焦于Utqiagvik的OLCI低云量数据集,通过Rayleigh校正和IdePix云分类进行预处理,生成rBRR波段和云掩膜;然后,在雪属性处理器(snow processor)中对这两项数据与OLCI TOA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输出波段光谱反照率和宽谱反照率。将地表反照率产品与其他MISR和MODIS在沿海海域的反照率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NAP雪处理器工具高估了红光反照率,低估了近红外反照率;将陆地冰反照率与Utqiagvik基线站的塔式反照率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率,达95%。
    微型无人机辅助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周建国, 罗超, 彭朵
    2022, 0(6):  71-7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4.
    摘要 ( )   HTML ( )   PDF (16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程传递路线受山体植被等阻碍遮挡的通视困难区域,本文联合测量机器人的自动跟踪能力,提出了一种微型无人机辅助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为,两台时钟同步的测量机器人首先以悬停于遮挡区域上空的微型无人机悬挂的360°棱镜为目标,进行动态测量,并利用同步观测值计算测站间的高差;然后对影响该方法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观测流程。实际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高程精度,有助于在通视困难区域快速完成高程传递。
    一种稳健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方法
    于广瑞, 刘兴春, 时春霖, 王智超
    2022, 0(6):  76-8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摄影测量理论对航线规划、飞行姿态、影像重叠等航摄条件要求高,无人机高效保障优势不明显的问题,本文借助计算机视觉理论,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运动恢复结构(SFM)技术。首先,利用李代数旋转平均方法,将空间旋转关系的矩阵表达形式转换为向量的线性表达形式;然后,在最小二乘平差之前,引入L1范数进行迭代初值优化,求解全局一致性旋转参数;最后,将位移和旋转参数的坐标系进行统一,实现匹配点三维坐标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全局式SFM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较传统摄影测量方法解算精度更高,三维点云重建效果更佳。在差分GPS摄站坐标辅助的光束法平差下,点位测量精度优于0.3 m;在不同航线布设条件下,影像解算的成功率均可达100%。
    利用点云配准的空地影像融合技术
    谢洪, 陈立波, 聂倩, 吴玮, 张沛
    2022, 0(6):  82-8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6.
    摘要 ( )   HTML ( )   PDF (26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空地影像的高精度融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匹配点云配准的融合方法,并与利用空三加密点云配准的融合效果进行了对比。首先,通过对空地影像进行空三加密和密集匹配,得到相应的三维点云;然后,利用基于3DSC特征的SAC-IA算法,完成空中点云和地面点云的粗配准;最后,通过改进的Point-to-Plane ICP算法进行精配准,进而完成空地影像的融合。试验表明,相比空三加密点云,密集匹配点云能够提供更为稳健的配准结果,且能够达到厘米级的精度。
    雾天环境下机器视觉的边坡监测方法
    时梦杰, 陶庭叶, 高飞, 李江洋, 陈皓
    2022, 0(6):  88-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在机器视觉的边坡监测过程中,雾的存在会降低图像质量,影响监测效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暗通道先验(DCP)的边坡监测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实时图像的FADE值,判断采集的图像是否需要去雾。对于需要去雾的图像,利用DCP算法进行去雾处理,还原其纹理细节信息;然后,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对去雾后的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筛选优秀的匹配点对,获取模板与图像的变换矩阵,进而利用仿射变换求取模板坐标,求得边坡的位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同浓度的雾霭图像下均表现良好,有效克服了视觉监测在雾天环境难以应用的问题。
    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进行多尺度人口空间化估算
    李慧敏, 罗大伟, 窦世卿
    2022, 0(6):  93-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感知数据的多样性,为人口估算方法的研究引入了新数据和视角。本文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进行多尺度人口空间化估算研究,以建设用地和住宅小区体积数据作为相关因子,将5 km格网精细化到1 km及住宅小区级尺度,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3个不同尺度分析腾讯位置大数据与人口统计数据的相关关系,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得到3种尺度的人口空间化模型,并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省级尺度的人口估算模型验证精度R2达0.984 5,市级尺度的模型验证精度R2达0.9770;小区精细尺度的模型验证精度R2达0.979 9,估算结果可信度高。
    技术交流
    典型矿业城市地表形变遥感监测及沉降特征分析
    兰进京, 曲逸穹, 都伟冰, 高鑫, 马丹丹, 郑岩超
    2022, 0(6):  98-10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7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表形变是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和表现形式。本文以典型矿业城市焦作市为例,采用SBAS-InSAR方法,构建了密集时序地表形变SAR数据集,提取了地表抬升或沉降速率的时间序列。结果表明,该典型矿业城市总体沉降趋势为以东北部地表沉降最为明显,最大抬升速率为51.20 mm/a,最大沉降速率为76.46 mm/a,平均沉降速率为1.45 mm/a,且监测到地面沉降分布主要位于煤矿采空区。本文方法为矿业城市大范围地面沉降监测提供了参考。
    黄河流域宁夏(西吉县)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
    许广河, 何小锋, 王国瑞, 扈志勇, 程霞, 李小琼
    2022, 0(6):  104-10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大范围滑坡危险,本文以黄河流域宁夏(西吉县)段为研究区,采用永久散射体InSAR (PS-InSAR)技术对覆盖该区域的18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研究区2019年10月—2021年3月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分析了研究区内形变特征。将InSAR监测结果与实地勘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PS-InSAR方法的有效性。结合历史资料、实地考察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识别的滑坡变形区与近几年降水多、诱发老滑坡复活有关。
    基于PS-InSAR技术的珠海市地表形变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朱邦彦, 唐超, 任志忠, 马状, 张琪, 李云
    2022, 0(6):  108-11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63景Sentinel-1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监测珠海市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地面沉降,利用GNS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4.58 mm,表明利用PS-InSAR监测研究区地面沉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分析珠海市地表形变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珠海市主体部分的平均形变速率在-55~15 mm/a,主要沉降区域分布在珠江水道周边的农垦区及沿海港口区域;主要交通线路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和广珠铁路珠海段,均存在年平均形变速率超过20 mm/a的明显形变异常区,需重点关注。结合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对珠海市地表形变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地面沉降速率与软土层的厚度呈正相关,与地下水水位降深呈对数函数关系。
    顾及大气误差和相位解缠误差的LiCSBAS方法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的探测
    周定义, 左小清, 喜文飞, 肖波, 刘馨雨
    2022, 0(6):  114-120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时序分析数据预处理耗时量大及高山峡谷地区单轨道探测地质灾害存在的弊端,本文以东川小江沿线高山峡谷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序LiCSBAS方法和联合二维形变分解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进行探测,探究利用LiCSAR和GACOS产品解决处理时间过长、控制大气延迟、相位解缠误差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利用LiCSAR和GACOS产品能大大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和降低大气延迟对形变结果的影响;②环闭合相位能够有效识别出均方根值大于定义阈值的有问题的环路;③联合升降轨获取一维视线向形变并进行二维分解,得到垂直向和东西向的形变,综合各形变信息,引入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共探测出6处地质灾害区。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优势,为政府部门监测及探测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有效、快速的探测手段。
    利用时序InSAR进行毕节市潜在滑坡识别与形变监测
    张家勇, 邹银先, 刘黔云, 张楠, 龚伟, 李康伦
    2022, 0(6):  121-1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贵州省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为加强贵州纳雍、黔西两县级区域内潜在滑坡的监测与评估,本文利用2017年3月—2020年7月Sentinel-1 SAR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纳雍、黔西两县级区域内的时序形变结果。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共发现60处疑似滑坡点,在监测时段内,滑坡最大累积形变量达23 cm。最终通过区域内的滑坡点进行实际踏勘,表明本文方法可为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和面向对象的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面积快速估算
    刘耀辉, 于祥惠, 范洁洁, 周洁, 程昊, 姚国标, 孟飞, 靳奉祥
    2022, 0(6):  125-1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4.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快速、准确地提取农村宅基地面积,对于城乡规划、房地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陕西省某村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多尺度分割和监督分类,提取建筑物轮廓;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方法,估算建筑物楼层数,并最终进行宅基地面积的快速估算。建筑物提取总体精度为95.8%,Kappa系数为0.892 5。将提取后的宅基地面积结合楼层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该研究区建筑物宅基地总面积为36 417 m2。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提取宅基地面积,为无人机遥感在建筑物的提取识别及宅基地面积快速判定提供了参考。
    顾及入射偏差的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方法
    张德先, 肖浩威, 王江林, 杨立扬
    2022, 0(6):  130-13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5.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面激光扫描仪的测距信号可能存在入射偏差,使得入射向量和反射镜旋转轴互不平行,引起的点云误差随距离发散。此误差使用传统的全站仪系统误差模型无法校准,因此有必要考虑将测距信号的入射偏差作为扫描仪的系统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入射偏差的地面激光扫描仪系统误差模型,以及相应系统误差参数估计方法,共同构成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方法。公式推导表明,传统的全站仪系统误差模型是本文方法的一个特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全站仪校准方法,本文方法将闭合差从8 cm降至1 cm。
    利用SBAS-InSAR技术分析西宁市地面沉降监测及驱动因素
    曾学宏, 赵义花
    2022, 0(6):  137-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6.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面沉降具有时间持续性与空间扩张性的特点,获取长时间序列、覆盖范围广及精度较高的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可以预防地面沉降造成的潜在危害。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结合2017年4月—2021年2月的Sentinel-1A影像对西宁市城市地面进行沉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西宁市地表形变具有城区形变稳定、局部区域沉降明显及存在缓慢隆升区域的趋势;3处明显快速沉降区域(城西区的沉降区Ⅰ、城东区的沉降区Ⅱ和城北区的沉降区Ⅲ)的沉降速率约为20~35 mm/a;沉降的驱动因素为沉降区域的湿陷性黄土地层,其具有土层结构性脆弱承重特点,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及建筑物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下,土质受水浸湿后,土壤的结构性能被迅速破坏,土层会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迅速降低,从而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多源数据在复杂场景建筑物三维重建的应用
    谢元, 董梦, 马新建
    2022, 0(6):  143-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7.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推进,更多复杂大型的建筑需要完成三维建模工作。对于异形且复杂的建筑而言,采用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较为烦琐费力。本文利用地面激光扫描仪获取某大型建筑内、外部点云数据,同时结合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得建筑物的多角度影像及正射影像数据,经过点云配准、去噪、几何建模及纹理映射等处理,最终完成大型建筑的三维场景重建,并对此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GIS支持下的东北三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家骥, 李鸿奎, 白芝珍, 杨俊
    2022, 0(6):  148-1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8.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是衡量某地区宜居与否的重要标准。本文利用1988—2018年气象资料及气候舒适度模型,揭示了东北三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人居环境气候在6—8月较为舒适,11月—次年2月舒适度最低;夏半年舒适度空间差异大于冬半年。1988—2002年和2003—2018年两阶段舒适度总体向好,存在两个低值中心。舒适度季节变化上,春、夏、秋季整体呈增长态势,冬季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可分为5类,特征分别为暖湿舒适、暖干且较舒适、冷舒适、干燥且较不舒适、干燥且不舒适。②气温和风速分别为夏、冬半年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与空气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与植被覆盖情况的关系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下的海洋数据融合研究与实践
    刘春杉, 曾元武, 罗宏明, 程迎轩, 钟小君, 张彤辉, 岳文
    2022, 0(6):  154-15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89.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数据聚合成果,本文通过数据筛选、边界拟合、分类融合和数据治理,开展海洋数据融合研究,形成数据融合流程和规则,并通过规划“一张图”系统,为建立海洋资源资产清查底数库、开展海洋资源资产清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彭程, 李晓莉, 张春菊, 周志易
    2022, 0(6):  158-1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90.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信息化教学是数字化教学向智慧化教学方向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的今天,信息化教学方式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主要的线上教学的方式。本文对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推进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建设提供了参考。
    GIS原理与方法英文专业课程建设与思考
    王涛, 李小娟
    2022, 0(6):  162-1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91.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与方法课程主要讲授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管理、统计、分析及可视化等方面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方法,是测绘、地学相关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开展该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改革探索,能够提升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有益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能够满足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高的国际化素养要求,也为部分本科生深造和留学生来华学习提供资源。本文在分析理工科英文专业课程建设必要性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GIS原理与方法为例,提出了英文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针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设计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旨在塑造学生形成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采用跨文化、跨语言的形式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竣工测量中的应用
    李旭
    2022, 0(6):  166-16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92.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探讨了基于天宝TX8扫描仪、SX10扫描仪,以及Trimble RealWorks (TRW)、Trimble Business Center (TBC)软件的三维激光扫描解决方案在地铁隧道竣工测量中的应用。基于SX10的作业方案具有数据处理效率高、数据精度更加可靠的优势;基于TX8的作业方案具有点云密度大、对CPⅢ控制点数量需求较少的优势。相较于传统基于全站仪的作业方式,本文的两种作业方案均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质量,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可追溯性。结合贵阳某地铁隧道竣工测量项目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推广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万忠明, 王亚文, 范子义
    2022, 0(6):  170-17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22.0193.
    摘要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露天矿的深入开发,产生了更多的边坡,进一步增加了发生滑坡、坍塌等的危险,对边坡的变形检测与稳定性分析是矿山安全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项快捷、简单、安全的影像获取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等领域已有研究。本文利用无人机倾斜拍摄技术实现边坡巡查,并以此替代或辅助人工巡查,保证巡查人员的工作安全,及时发现矿山边坡的潜在风险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