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2-25
    学术研究
    BDS+GPS手持机支持下的网格伪距差分定位
    周万振, 秘金钟, 李得海, 方书山, 张晶晶, 陈振, 张涛
    2017, 0(2):  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3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各省CORS站建设逐步完善,以及我国BDS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区域提供服务,促进了BDS+GPS双模融合伪距差分定位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在PC机上伪距差分定位早已实现,且算法也已经比较成熟,但在移动终端上进行BDS+GPS双模融合伪距差分定位向用户提供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算法嵌入到手持机,并且实现了手持机实时网格伪距差分定位。本文阐述了方法原理并进行了车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与TBC软件动态解算结果作为已知准确值的外符合精度方面,手持机BDS+GPS双模融合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结果的水平精度为0.522 1 m,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达到亚米级定位精度。

    点云数据的多几何面片特征自动识别
    石宏斌, 殷义程, 袁曼飞
    2017, 0(2):  6-9,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3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人工构筑物丰富的面片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局部采样优化的多种几何面片(平面、柱面、球面)点云数据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格网建立点云数据的空间划分,然后根据随机采样点确定局部格网单元,在格网单元内部拟合多种几何模型,通过局部打分确定局部候选模型(集),利用统计推断估算候选模型集的全局打分区间,最终获得当前最优模型及其一致集,从而实现点云数据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富含规则几何特征的人工构筑物进行有效分割。

    构建面向个性化服务的特大城市云空间数据中心
    陶迎春, 刘光, 庞京辉, 吴爱华, 赵凌美
    2017, 0(2):  10-13,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3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大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具有数据海量、增长快速、多源异构、频繁使用的特点。随着大数据和Web2.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空间数据存储管理与共享服务模式存在成果缺乏整合和挖掘、空间信息服务被动且无差别性等缺点,难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空间数据内容、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难以适应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本文对个性化服务和云空间数据中心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个性化空间数据情境应用模式,以及一种基于Web客户端的个人异构空间数据在线集成方法,基于NoSQL实现了个人空间数据与传统空间数据服务集成,并以北京市为例基于私有云构建了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可扩展、用户参与度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特大城市云空间数据中心。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拼接影响因素分析
    徐辛超, 徐爱功, 于丹
    2017, 0(2):  14-1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建模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测站的点云进行拼接。为了提高不同测站点云拼接精度,本文开展了球形标靶表面扫描点数量、标靶的分布和数量及扫描距离4个因素对三维激光扫描仪不同测站下点云拼接精度的影响研究。采用法如(FOCUS)三维激光扫描仪开展了不同扫描分辨率、不同标靶数量、不同标靶分布和不同距离下的点云拼接试验,并采用SENCE软件对点云进行了拼接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两测站的标靶表面的扫描点数量大致相等,并将4个标靶作为连接点,且放置在不同高度不规则排列时,点云拼接的精度最优。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下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的提取
    周星宇, 张继贤, 高绵新, 桑会勇, 翟亮
    2017, 0(2):  19-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是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遥感影像分类技术为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基于GF-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立了沿海地区地表覆盖分类系统,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面向对象GLC决策树分类方法和软件进行了地表覆盖分类。通过对某试验区进行分类试验,并结合该区地表覆盖标准分类图进行精度评价,验证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GLC决策树分类方法在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上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其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201 8%、0.840 6,均高于SVM分类法。最后提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流程。

    一种基于六角格的越野通行方法
    范林林, 华一新
    2017, 0(2):  25-29,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车辆的越野路径规划问题,分析了影响车辆越野通行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采用六角格网为基础格网量化地形的数据模型,研究了六角格网的空间数据结构及六角格网属性信息的建模过程。对影响车辆越野通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重点研究了地形、道路、坡度等对车辆通行等级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多因子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因子综合作用下的越野机动通行性分析模型。

    倾斜影像中提取高精度DEM的方法研究
    李莹, 苏国中, 林宗坚
    2017, 0(2):  30-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航空影像获取的DSM在立面及局部地面、建筑物屋顶空间信息的不足,获取高精度DEM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倾斜影像提取高精度DEM的方法。首先对倾斜影像获取的点云DSM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DSM具有几何约束特点,能够在城区很好地区分地面点和地物点;然后指出对DSM滤波处理是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法向量差值区域生长分割TIN的滤波方法;最后选取吉林省敦化市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了滤波试验和算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滤除不同尺寸的建筑物、植被和其他地物,获取高精度DEM。

    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建筑物提取方法
    赵传, 张保明, 陈小卫, 郭海涛, 唐梁珂
    2017, 0(2):  35-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机载雷达点云数据中快速准确提取建筑物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在对现有建筑物点云提取方法充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根据建筑物的几何特性提取初始建筑物轮廓点;然后构建局部协方差矩阵计算点云分布特征,剔除非建筑物轮廓点;最后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建筑物轮廓点聚类,以聚类结果为基础构建缓冲区,以缓冲区内所有建筑物轮廓点为初始种子点,采用圆柱体邻域进行多种子点区域增长,实现建筑物点云的提取。通过两组试验,共5组数据验证本文算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提取多层复杂的建筑物点云,效率高,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BP神经网络遥感水深反演算法的改进
    曹斌, 邱振戈, 朱述龙, 曹彬才
    2017, 0(2):  40-4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BP神经网络遥感水深反演算法(简称传统BP算法)的缺点,提出了改进型BP神经网络遥感水深反演算法(简称改进型BP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反复运用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以弥补传统BP算法的不足。试验表明:改进型BP算法的训练迭代收敛速度明显快于传统BP算法,浅水区的水深反演精度优于传统BP算法,且学习算法对初始权值和阈值不敏感。

    多源数据下老采空区上方地表残余变形规律分析
    徐良骥, 刘哲, 庞会, 王振兵
    2017, 0(2):  45-48,6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动态分析老采空区上方地表残余变形规律,本文以淮南矿区新庄孜矿新淮工厂为例,综合运用D-InSAR遥感解译反演与地表移动变形监测两种方法分析其残余变形规律,并以遥感解译数据与实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GM(1,1)模型进行地表残余变形规律的动态预测。D-InSAR存档数据反演结果显示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地表最大下沉量为100 mm,最大下沉速率为2.5 mm/d;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地表最大下沉量为55 mm,最大下沉速率为0.45 mm/d;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地表监测点下沉速度小于1.67 mm/d,地表处于残余衰退阶段;同时模型相关系数R2>0.95,预测结果和曲线拟合精度可靠。研究成果可为煤矿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残余变形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方位角对比与分析
    钱瑾斐, 姚连璧
    2017, 0(2):  49-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方位计算对移动测量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移动测量系统的实测数据,分别在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下比较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双天线及轨迹拟合方位角。结果表明:在静态环境下,双天线方位角精度高于IMU方位角的精度;在动态环境下,IMU方位角与拟合方位角在直线段处的表现较好,而在转弯处,双天线方位角的绝对精度更高。

    地磁室内定位基准图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黄鹤, 赵焰, 王春来, 于广涛
    2017, 0(2):  54-5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地磁作为室内定位基准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文深入研究了地磁室内定位技术,并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室内磁性材料及电子设备对磁场的干扰,进一步探究了室内磁场特性,证明了磁场信息作为定位依据的可行性;利用Arduino IDE研发了智能地磁数据采集平台,该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如HMC5983磁传感器和惯性导航传感器等,采集一定密度的室内地磁数据,利用克里金法对该地磁数据进行差值处理,生成2 cm间隔大小的栅格地磁图,作为室内定位基准图保存在数据库中。

    一种基于版式关联模型的地图整饰方法
    张剑波, 陈松, 张丰鹏, 高艳芳
    2017, 0(2):  60-64,7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4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围绕专题地图的异质同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传统地图整饰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版式关联模型的地图整饰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地图模板模型的基础上,提炼专题图中辅助要素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参考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构建一套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二次逻辑关联的地图整饰方法与流程,可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快速批量制作。实践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整饰方法更为重用和高效。

    技术交流
    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快速同步处理方法研究
    李志才, 张鹏, 孙占义, 王凡
    2017, 0(2):  65-6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我国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已基本建设完毕,全国范围内建设完成约2000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随着站点规模的加大,数据计算的效率也迫切需要提高,采用传统的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已适应不了大规模GNSS网的数据解算要求。本文基于BERNESE5.2软件研究了我国“陆态网络工程”260个基准站的大规模GNSS网同步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修改源程序及利用并行计算技术,成功实现了陆态网络基准站快速、高效、高精度的数据计算能力。实例验证表明,陆态网络单天260个站的数据在无需分区的情况下,可在1 h内获得全球框架下的约束解,解算的框架点坐标精度在毫米量级,大大提高了国家数据中心的大规模GNSS网数据处理能力。

    CORS坐标参考框架更新探讨
    刘文建, 彭冬林
    2017, 0(2):  70-7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ORS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站点的相对沉降、搬迁、天线更换等原因,导致基准站/网坐标发生了明显变化,必须进行局部站点或站网更新。本文阐述了CORS坐标参考框架的更新原则、方法,针对广东省CORS改造升级过程基准站坐标变化情况,发现了引起基准站坐标变化的天线罩问题,并研究了“偏心观测量”的处理方案;研究解决了个别基准站坐标更新及基准站网坐标参考框架更新问题,保证了广东省CORS系统的持续、高精度运行及站网坐标参考框架的延续。

    单片调绘矢量数据的正射纠正
    王占宏, 吴满意, 田怀启, 何云贵, 陈琦, 翟珊珊
    2017, 0(2):  75-7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基于单片调绘矢量数据的正射纠正模型与思路,基于单片调绘矢量数据如何有效快速正射纠正是阻碍单片影像直接应用于测绘生产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发现,单片调绘的矢量数据经过正射纠正后完全满足1:10 000 DLG测图精度要求,可以直接作为矢量数据成果转入内业编辑工序,不再仅仅作为内业定性资料使用,省去了作业人员重新绘制矢量数据的多余生产环节,有利于提高1:10 000DLG数据生产效率,为丰富航摄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利用倾斜摄影进行TDOM制作的研究
    郭林凯
    2017, 0(2):  79-81,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比分析正射影像图与真正射影像图生产过程,提出了真正射影像图制作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倾斜影像的特点,研究了利用倾斜影像进行建筑物立体模型快速制作和建筑物遮挡区域“黑洞”的完美修补,实现了高质量真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一种利用影像多尺度特征的DOM不可见水印方法
    秦思娴, 肖建华, 魏翔, 傅晓俊, 余咏胜
    2017, 0(2):  82-8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正射影像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基础数据之一。根据生产单位数据现状和对遥感影像数字水印的需求,本文综合利用影像的光谱、纹理和属性特征,提出了利用影像多尺度特征的DOM不可见水印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小波分解和Harris特征算子提取影像多尺度特征,确定多水印的最佳嵌入区域;再利用扩频化的DWT算法嵌入不可见数字水印;最后利用影像属性信息辅助提取水印。本文从主观分析、客观分析和鲁棒性分析3个方面评价了嵌入水印影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有效地在DOM上嵌入多个不可见数字水印,多水印嵌入和影像属性信息相结合提取水印的策略极大提高了水印鲁棒性和水印检测成功率,可以满足实际生产对水印不可见性、安全性、高效性和鲁棒性的要求。

    利用双边滤波法进行点云去噪的试验与分析
    马先明, 李永树, 谢嘉丽
    2017, 0(2):  87-89,1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点云数据时,会产生一些噪声点,这些噪声点对点云数据的分类提取等会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噪声点,利用栅格法去除浮在点云上方的稀疏点,并利用pcl库的StatisticalOutlierRemoval滤波器去除离群噪声点,以及利用双边滤波算法对小型的噪声点进行纠正。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既保留了目标地物的几何特征,又能够有效地去除影响目标地物识别的噪声。

    面向数字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关丽, 丁燕杰, 张辉, 冯学兵, 谭向农, 赵金玲
    2017, 0(2):  90-9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维模型数据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三维模型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等,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采取多种技术方式实现三维模型的获取。包括采用传统手工三维建模实现三维精细模型的精准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三维模型数据的超精细化,以倾斜摄影测量的半自动建模方式实现快速建模等。本文从技术角度全面总结了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三维模型的具体技术途径及应用方式。三维模型数据应用于数字城市的历史文保、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斜距归算成水平距离误差定量分析
    郑佳荣, 崔有祯, 刘俞含
    2017, 0(2):  95-9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两点间斜距及投影到椭球上的原理,选取研究数据,设计程序,进一步绘制了误差等值线,研究了随着A、B两点间距离和竖直角的变化,并通过A、B两点间斜距计算水平距离误差W的变化规律。

    时空数据的组织与应用研究
    徐佑军, 谭成国
    2017, 0(2):  98-10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时空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时空数据。本文以智能应用为导向,提出了时空数据的组织模型,构建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计算、分析、服务框架,实现了时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与智能应用。

    基于多距离空间聚类的城市建筑景观时空分异研究
    国安东, 李永化, 杨俊
    2017, 0(2):  102-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5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连市中山区6个街道建筑信息为数据基础,选取建筑景观指标,基于ArcGIS空间统计与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各街道10年间建筑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从2003-2013年,各街道建筑景观逐渐由水平向垂直空间扩展,其中青泥洼桥街道、人民路街道及海军广场街道城市建筑景观变化明显突出;2003年4种类型建筑物在尺度为928.68 m时,空间分布上均呈聚集状态,当大于928.68 m时,超高层建筑空间聚集程度降低。到2013年,高层建筑物随尺度的增加聚集程度逐渐减低,低层、多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分布上均呈一定的聚集状态。

    地理信息安全加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刘波, 严俊, 姚茂华
    2017, 0(2):  106-108,1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理信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需要对地理信息进行严格保护。本文通过研发地理信息安全加密系统,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与控制。以宾阳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为例,通过使用加密系统,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分发、使用、生产的安全管理。

    基于已有资料的自动质检技术研究与实现
    王金栋, 韩文立, 章立博, 葛娟
    2017, 0(2):  109-111,1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1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资料数据等在测绘质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如果还是仅仅依靠质检人员使用这些资料数据进行手工检查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研发一套利用资料数据进行自动质检的软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常见的资料数据在质检领域的应用,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组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已有资料的自动化质检软件,该系统实现了道路编码属性项检查、行政区划代码检查等功能,提高了成果数据质检的效率。

    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白晓辉, 陈思, 谭鲁渊, 王红
    2017, 0(2):  112-1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2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技术支撑体系,将传统评估数据与城市动态数据相结合,将空间地理数据与社会属性数据相结合,将城市定量工具分析与专家经验分析相结合,最终实现了规划动态评估新模式;主要从城市发展现状动态监测、数据挖掘、动态评估工具及系统构建3个方面阐述城乡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支持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

    一种适用于移动端瓦片地图的加密方法
    方晓乐, 吴永静, 陈鑫祥, 刘雪俊
    2017, 0(2):  116-11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3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移动端地图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保证地图服务不被盗用和防止信息泄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端瓦片地图的加密方法,通过对地图瓦片入库顺序的置乱,以及对瓦片的图层行列值信息的加密,使得移动端地图瓦片在被非法使用时地图信息无法还原,提高了移动端上地理信息应用的安全性。

    BIM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
    曾庆伟, 王涛, 晁召波
    2017, 0(2):  120-123,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4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其三维、实时且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了BIM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的模型创建、变形预测、信息获取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测绘单位可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工作,挖掘建筑BIM成果中蕴含的地理要素信息,为全覆盖的地理国情监测创造条件。

    广东省土地变更调查省级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钟勇, 钱佩, 谢刚生, 艾文平
    2017, 0(2):  124-12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5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地变更调查省级检查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任务。为了提高土地变更调查省级检查的效率,确保检查结果的真实、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流程、数据版本的质检框架体系,设计实现了广东省土地变更调查省级检查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灵活配置与方便使用的质检框架,集中管理质检规则,灵活制定质检方案,以适应不同年度质检规则变化。通过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的应用,证明该系统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结合三维量测数据的绝缘子选型与评估方法
    金翼, 赵锋, 苗堃, 许焱, 刘亚文, 唐敏
    2017, 0(2):  129-132,15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6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绝缘配置可以在综合降低线路设备外绝缘配置成本和防污维护成本的基础上,从根本上降低污闪事故的发生概率,完备的绝缘子数据能够为科学合理的绝缘配置与选型提供可靠的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绝缘子数据选型与评估方法,结合绝缘子三维量测数据及防污闪关键影响因子,采用多条件选型与评估模式,实现了绝缘子快速选型,极大提高了绝缘配置的效率。

    测绘地理信息论坛
    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内涵的再认识
    桂德竹, 张月, 刘芳, 徐坤, 王硕, 贾宗仁
    2017, 0(2):  133-13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7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提出将近四年时间,相关讨论和研究较多,但对其工作内容、组织方式等问题的看法和结论却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大相径庭,导致各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推进该项工作时方向不够清晰。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战略高度分析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内涵,分析其按需测绘工作的特点、工作内容等,力图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行业观察
    测绘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潘轶, 岳建平
    2017, 0(2):  138-14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8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总结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技术进步与投资模式转换、就业结构变化、价格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4个方面,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测绘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测绘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对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提出设想。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高校工科教学知识点与科学精神关联培养探讨——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龚龑, 张熠, 方圣辉, 彭漪
    2017, 0(2):  143-1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9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校教学中学科知识点培养是课程教学的主体,而科学精神则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师要从培养具备创新型思维和知识再创造能力人才的角度来看待常规课程教学。武汉大学遥感学院教学团队针对知识点与科学精神的关联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思辨教学、知识点过程化和知其所以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推广意义的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实践实现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工科学生从科学和技术两个层面的提升,为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奠定了基础。

    非测绘专业RS和GIS一体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城规专业为例
    谢小魁, 谢红霞, 周清, 郭亚东, 田良辉
    2017, 0(2):  147-15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70
    摘要 ( )   HTML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非测绘专业RS和GIS的实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存在前后割裂的缺陷,具体表现为RS采集数据后,缺少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分析和知识挖掘过程;而GIS操作的数据源现势性差,大多采用已经示例数据,既导致了数据资源的浪费,又使学生缺少对空间信息项目总体流程的把握。本文厘清了这两门课程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将这两门课程实习合并为空间数据采集和分析综合实习的思路,以解决城乡规划科学问题为目标,以项目实战过程为主线,对实习内容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即采用面向对象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其成果作为GIS数据源;然后通过空间分析计算城市规划指标,并进行了建筑日照分析。在湖南农业大学城规专业进行了实践检验,结果表明,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实习包括空间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建库和空间分析,逻辑清晰、可操作性强,提升了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实习效果较好,可为其他高校和专业的空间信息相关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徕卡测量新技术应用专栏
    同煤集团TMCORS的建设与应用
    李林, 张立晋, 姚苗利
    2017, 0(2):  151-152. 
    摘要 ( )   HTML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徕卡RCD30倾斜相机在城市实景三维模型制作中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张峰, 桑夺坤
    2017, 0(2):  153-154. 
    摘要 ( )   HTML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宝测绘解决方案专栏
    Trimble无人机UX5 HP在矿区测绘中的应用
    王利锋, 王冰, 杨令刚
    2017, 0(2):  155-156. 
    摘要 ( )   HTML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海达·开启智时代
    全景移动测量系统辅助下行道树的自动化提取
    马小伟, 高磊, 李义宏, 冉磊, 龚书林, 熊建华, 雷月敏
    2017, 0(2):  157-158. 
    摘要 ( )   HTML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绘4.0:拓普康索佳应用方案专栏
    免像控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公路带状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狄桂栓, 沈彪群, 高波, 李涛
    2017, 0(2):  159-160. 
    摘要 ( )   HTML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