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25
    学术研究
    基于CEEMD-Wavelet-SavGol模型的GPS多路径修正算法
    赵龙, 高井祥, 李增科, 王坚
    2017, 0(11):  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37
    摘要 ( )   HTML   PDF (17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GPS多路径提取过程中EMD算法存在模态混叠效应及小波(Wavelet)去噪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Wavelet-SavGol模型的多路径提取算法。为了能够充分提取高频和低频中的有用信息,该算法利用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EEMD)对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从高频到低频的模态函数(IMF),并根据模量标准化累计均值法对尺度进行区分,然后分别采用Wavelet和SavGol滤波对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进行降噪,将降噪后的IMF进行重构,得到降噪后的信号。最后将该模型用于GPS多路径误差提取的实例中,并与Wavelet、EMD、CEEMD模型进行对比,证明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卫星导航定位卡尔曼滤波时延平滑方法研究
    刘成, 郭树人, 李芳
    2017, 0(11):  6-10,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38
    摘要 ( )   HTML   PDF (31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和性能,介绍和讨论了卡尔曼滤波延时平滑方法,并建立了一种卡尔曼滤波延时平滑定位模型与算法。与经典卡尔曼滤波类似,该算法同样具有状态系统与测量系统两类方程,能够根据后续历元测量值及定位结果向前进行逆向预测与更新,从而达到对整体定位过程再次平滑的目的,更大程度地获得定位结果跟随性与平滑性之间的平衡。通过多种不同情况下的GPS实测试验,对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延时平滑定位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静态、动态导航应用领域,使输出结果更为平滑和准确,在有效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具有更强的抗多径和抗干扰性。
    基于UofC模型的多系统组合PPP解算性能分析
    布金伟, 陈云波, 左小清, 常军, 李小龙
    2017, 0(11):  1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39
    摘要 ( )   HTML   PDF (15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GNSS多系统组合进行PPP定位的问题,推导了基于UofC模型的多系统组合PPP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最后采用IGS观测站30 d的部分观测数据对不同组合模式的PPP进行了解算。试验分析结果表明:GNSS多系统组合PPP收敛时间与GPS单系统相比可以缩短30%~50%。对于定位精度,在观测时长较短时(如0.5 h),GNSS多系统组合PPP整体上具有较优的定位精度,N、E方向偏差和标准差分别为0.3、0.5 cm和1.9、4.3 cm,短时间内由于对流层参数与垂直方向的强相关性,使得U方向精度稍差。此外,在卫星高度截止角大于40°的条件下,单系统可见卫星数不足从而导致无法进行连续定位,但多系统组合具有更多的可视卫星,仍能获得较好的定位精度,使其在建筑物密集区、山区和卫星遮挡较为严重的恶劣条件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5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林卉, 邵聪颖, 李海涛, 顾海燕, 王李娟
    2017, 0(11):  17-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0
    摘要 ( )   HTML   PDF (36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主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遥感影像处理中的使用范围不明确的问题,以e-Cognition软件平台为基础,处理标准数据集,综合考虑视觉效果、总体精度和用户精度3方面,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主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高分辨率影像中的分类效果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均存在混分现象且混分对象不完全一样。在处理同一标准数据集时,隶属度函数分类方法的精度最高但分类速度最慢,Bayes的分类效果最差但操作简单,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的分类速度均较快且都有较高的精度,其中SVM分类方法在区分相似性高的对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选择高分影像分类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分类影像的特征选择从而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青藏高原冰雪覆盖变化监测的卫星立体影像方法
    王聪华, 刘炜, 杜鹤娟, 林宗坚
    2017, 0(11):  22-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1
    摘要 ( )   HTML   PDF (30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青藏高原冰雪覆盖变化监测问题,以各拉丹冬冰川为例,提出了利用ALOS立体像对提取冰雪DEM,并以同源不同时相的冰雪DEM监测冰雪覆盖变化及体量变化的方法。依据DEM纠正裁切后的影像,采用ISODATA分类方法得到了冰雪覆盖面积变化量,由不同时相网格DEM高程点数据高差与面积求得体积变化,得出了2009年与2010年冬季冰雪量大小。结果显示2010年12月比2009年12月冰雪量减少了19.728 3 km3,雪覆盖面积减少了349.691 km2。文中还列出了遇到的技术困难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欧氏聚类算法支持下的点云数据分割
    陈向阳, 杨洋, 向云飞
    2017, 0(11):  27-31,3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2
    摘要 ( )   HTML   PDF (41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欧氏聚类算法是多元统计中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可以将其应用于测绘领域中点云数据的分割。本文首先计算点云数据中两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将距离小于指定阈值作为分为一类的判定准则;然后迭代计算,直至所有的类间距大于指定阈值,完成欧氏聚类分割。具体步骤为:①利用Octree法建立点云数据拓扑组织结构;②对每个点进行k近邻搜索,计算该点与k个邻近点之间的欧氏距离,最小归为一类;③设置一定的阈值,对步骤②迭代计算,直至所有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大于指定阈值。试验证明,欧氏聚类算法对不同测量技术手段获取的点云数据均具有适用性,可以成功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分割效果良好。
    利用多分类器自适应级联模型的高分二号影像分类
    王耀, 杨化超, 王光辉, 黄杰, 王更, 刘笑
    2017, 0(11):  32-3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3
    摘要 ( )   HTML   PDF (36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单一分类器分类效果不够理想,存在各自的不足,以及已有的多分类器级联模型不能根据待识别样本特征进行动态调整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自适应级联模型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模型选取各类别最优分类器进行级联组合,以待识别样本在整体性能最优分类器的表现对类别最优分类器作出自适应调整,对高分辨率影像分割后的像斑对象输出类别信息。以杭州区域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于单一分类器及已有的级联模型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星载InSAR在地形测绘中的误差来源分析
    李涛, 唐新明, 高小明, 陈乾福
    2017, 0(11):  37-41,5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4
    摘要 ( )   HTML   PDF (22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是最有效的测图手段之一,然而InSAR地形测绘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类误差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国产SAR卫星无法业务化干涉的主要原因,并从卫星的干涉几何出发,研究了InSAR在地形测绘中的误差来源,研究表明,主星定轨误差、斜距测量误差、基线测量误差以及相位误差是地形测绘中的一级误差源。最终对一级误差带来的高程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部分一级误差进行了分解,定位了二级误差源。
    利用InSAR技术监测石油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
    陈志谋, 胡波, 陈金座, 罗楚楚, 张华鹏, 姚俊启, 陈进清
    2017, 0(11):  42-4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5
    摘要 ( )   HTML   PDF (38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石油成为重要的化工资源。然而,石油开采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日益凸显,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开采安全问题等。由石油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则是这些问题里最不容忽视的,石油开采会导致油层中地下压力的减少,造成油层的紧密压实。当压密的数值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引起地表下沉。在城市区域内,地表形变会影响各种生产设施的安全使用。本文以国内某油田为试验对象,利用短基线集技术(SBAS)进行处理,对石油开采时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监测,综合分析其地表形变速率、范围,以及地面变形影响因素,为生产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海岛岸线遥感立体测图精细测量方法
    党亚民, 章传银, 周兴华, 薛树强, 许军
    2017, 0(11):  47-5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6
    摘要 ( )   HTML   PDF (22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海岛岸线遥感测图精细测量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基于理论定义的海岸线,利用航空影像瞬时水涯线数据在立体测图环境中提取瞬时水位高程;利用海岛周边精密海潮模型和瞬时水位高程推算海岛岸线高程;最后依据海岛岸线高程,采用立体测图方法测制海岛岸线的平面位置。该方法确保了海岛岸线成果的唯一性和连续性,适合大比例尺的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在较高精度海潮模型和海面地形支持下,海岛岸线高程精度优于0.2 m,可满足1:2000测图要求。
    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
    卢月明, 王亮, 仇阿根, 张用川, 赵阳阳
    2017, 0(11):  51-57,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7
    摘要 ( )   HTML   PDF (26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在插值时,辅助变量较多造成计算复杂度增加,而辅助变量较少引起插值精度降低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PCA-CoKriging)。该方法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对插值相关变量进行将维,得到较少几个综合指标,然后里利用这几个综合指标作为辅助变量进行协同克里金插值。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数据分布对该方法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16年北京市范围内4个季节中PM2.5浓度满足正态分布效果不同的4组数据,分别使用PCA-CoKriging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常规协同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了插值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常规协同克里金插值法在4组试验中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4.91、6.04、5.61,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65、8.76、7.57。综合比较,本文方法比常规协同克里金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提升了10.73%、12.56%,比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提升了18.71%、24.09%。
    “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
    张春菊, 李冠东, 高飞, 史超, 朱少楠
    2017, 0(11):  58-6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8
    摘要 ( )   HTML   PDF (70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停车位"一位难求"和小汽车"无处安放"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调研分析了目前城市停车位资源、停车现状及实际应用需求,研究了"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综合利用移动通信、GPS、GIS等技术,开发了城市智慧停车系统,汇聚城市中不同位置的停车场信息,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错时分享及停车位路线导航等服务。本文研究将高效地利用现有停车场和停车位资源,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也将大大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
    技术交流
    双目视觉三维点云重建的误差度量模型
    卞玉霞, 刘学军, 王美珍, 周业, 甄艳
    2017, 0(11):  64-6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49
    摘要 ( )   HTML   PDF (15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图像中快速提取并构建三维模型是GIS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数据,如何度量和控制图像三维模型质量成为阻碍智慧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以立体像对为数据源,在研究三维点云重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矩阵微分理论和协方差传播律构建了双目视觉三维点云误差度量模型及量化表达方法,为图像三维建模质量控制和精度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朱海雄, 隋立春, 鲁凯翔
    2017, 0(11):  68-7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0
    摘要 ( )   HTML   PDF (16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高危岩体表面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第一期点云数据参考点的法向量,并基于此点的法向量构建圆柱体;然后在圆柱体内计算第二期点云数据的区域重心,以此作为危岩体表面两期或多期变形比较的依据。将该方法应用于重庆武隆-南川地区鸡冠岭危岩体的变形监测与分析,获得了初步满意的结果。
    无人智能技术在水库地形测量与库容计算中的应用
    张晨, 牟乃夏, 周霞, 潘灶新, 李海斌, 庾鹏, 杨骥
    2017, 0(11):  72-7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1
    摘要 ( )   HTML   PDF (21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无人机和无人船技术的发展,将其运用于水库地形测量已成为当今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无人机和无人船,以及不规则三角网的库容计算方法,对梅州水库的库容进行了复核,并阐述了相应的数据获取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以及库容的计算方法和原理。无人机和无人船等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水库地形的获取精度及库容的计算精度,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推动了水利科技的进步,具有实践意义。
    郑徐高铁开封段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方法
    张丹, 郝亚东
    2017, 0(11):  77-7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2
    摘要 ( )   HTML   PDF (9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铁沿线施工期间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影响,本文提出通过对沉降区域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分层观测,根据分层观测得到地下水位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等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沉降区域地面沉降与诸影响因子的关联模型,通过对郑徐客运专线开封段进行的地面沉降监测量与同时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得到的监测点沉降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城市电子地图多尺度自动缩编方法
    尹向军, 王芙蓉, 印洁, 诸敏秋, 王树魁
    2017, 0(11):  80-85,9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3
    摘要 ( )   HTML   PDF (34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及地理国情数据等政务信息逐步公开,作为各类政务信息发布基础的城市电子地图在多尺度展现时,只能通过关闭、选取要素来实现,这种未进行制图综合的做法导致要素在逐级放大过程中,会出现跳跃性丢失和细节破碎的现象,既不符合地图表达要求也难以满足用户视觉体验。本文提出了一源数据多尺度自动缩编的技术方法,构建了最优化的"统一源头、一致派生、无级表达"技术体系,实现了城市电子地图联动更新和多尺度展现,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能力提供保障。
    政务电子地图的编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王旭辉, 贾光军, 陶迎春
    2017, 0(11):  86-9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4
    摘要 ( )   HTML   PDF (38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务电子地图作为各政府部门普遍使用的基础底图,是广受认可的一种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形式。本文对政务版电子地图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以基础测绘数据为基础,以可视化表达为核心的原则,设计了两套坐标系、3种表现形式的地图产品形式;形成了含保密处理、数据加工、专题制图等在内的整体生产工艺;从空间尺度、表现层次、综合取舍等方面,重点开展了地图载负量控制策略研究;并以北京为例编制了政务电子地图,得到了广泛应用。
    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建设技术和方法研究
    向红梅, 郭明武
    2017, 0(11):  91-9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5
    摘要 ( )   HTML   PDF (24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城市地理时空数据的专业类别多、数据格式多、数据分散等诸多特性,提出了栅格式数据、图形式数据、要素式数据、类GIS数据、ArcGIS数据5大类地理时空数据的管理方案。采用基于富客户端的地图增强技术、基于时间帧的时空数据动态表达技术和空间数据及平台功能自扩展定制技术,对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开发了集管理与应用于一体的资源创建与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共享系统、数据交互应用系统,实现了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的高效性。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规划交通勘测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中得到验证,为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提供了技术经验。
    基于MapReduce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算法
    付艳丽, 吴艳民, 张金标, 郑坤, 赵长虹, 郑康, 方发林
    2017, 0(11):  96-10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6
    摘要 ( )   HTML   PDF (13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的不顾及空间邻近性、分布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对Hilbert空间曲线层次分解的思想和节点容量感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层次分解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策略,并通过临界值判定实现空间数据的均衡存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空间数据邻近特性的同时,解决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
    小麦自然水分亏缺干旱评估模型的GIS建模
    朱一晗, 薛丰昌, 唐步兴, 黄敏敏
    2017, 0(11):  101-107,11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7
    摘要 ( )   HTML   PDF (27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干旱灾害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对小麦干旱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自然水分亏缺率模型是评估小麦干旱状况的主要模型之一,该模型涉及数据类型多,模型计算复杂,影响模型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GIS建模工具ModelBuilder建立自然水分亏缺率模型的GIS逻辑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小麦自然水分亏缺干旱评估模型,将复杂的数学模型转变为方便快捷的GIS栅格计算,实现了模型计算过程的自动化、一体化、空间可视化,同时模型逻辑关系清晰,便于数据修改维护。
    地面点云处理系统集成研究与实现
    王真立, 吴晓章, 陈刚, 杜顺季
    2017, 0(11):  108-11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8
    摘要 ( )   HTML   PDF (49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面点云数据后处理及软件研制是制约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集成Oracle存储、PCL模块点云算法、OpenGL三维显示技术,初步研发了一套集点云存储、处理、显示、查询功能于一体的地面点云处理系统。通过RIEGL VZ-400扫描的雕像测试点云,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种技术集成开发地面点云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和系统功能的稳健性。为进一步研究地面点云数据处理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顾及不动产权籍的房产模型聚合与分割方法
    侯岳, 卢小平, 肖锋, 张立朝
    2017, 0(11):  115-1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59
    摘要 ( )   HTML   PDF (37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根据宗地范围线、分层分户图及户型对房产模型进行细化和分割方法,研发了顾及不动产单元权籍属性的房产单元的横、纵向分割技术及基于相同权属的聚合技术,形成了从数据采集、数据建模到模型与权籍关联的一整套生产技术流程。采用MD5建立的房屋三维模型与权属信息自动关联技术,具有三维模式下现有二维地图无法实现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各类三维数据的综合可视化和融合分析,为三维不动产权属管理提供更直观的辅助决策支持。
    “无人机测绘技术及应用论坛”论文精选
    Voronoi图在无人机航空影像匹配中的应用
    王海涛, 张丹, 张娜
    2017, 0(11):  118-122,12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0
    摘要 ( )   HTML   PDF (76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顾及无人机航空影像地面覆盖范围的影像空间位置Voronoi图的生成方法,利用基于局部特征不变算子在多视影像匹配过程的可传递特性,使用影像的Voronoi图邻域关系开展多视影像的匹配,既保证了多视影像间匹配点的重叠度,又提高了多视影像间的匹配速度。
    面向海洋应用的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研究
    王飞, 高小伟, 高宁, 赵建华, 吴合风, 孟庆辉
    2017, 0(11):  123-12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1
    摘要 ( )   HTML   PDF (40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海洋应用中,大面积水体的同名点匹配相比陆地更加困难,制约了无人机遥感图像的配准精度和收敛速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适用于海洋无人机遥感应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水体阈值方法去除水体,获得图像中非水体区域的分块图像,然后利用仿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ASIFT)进行图像的特征点提取和重叠图像非水体区域的同名点匹配。通过海岛、海岸线的无人机遥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算法,在不增加时间开销的情况下,可以增加30%~50%的同名点数量,精度提高约5%~10%。文中方法适应用于海洋无人机遥感的序列图像配准,为海岛、海岸线的遥感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倾斜摄影与近景摄影相结合的山地城市实景三维精细化重建与单体化研究
    连蓉, 丁忆, 罗鼎, 魏文杰, 李朋龙, 林熙
    2017, 0(11):  128-13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2
    摘要 ( )   HTML   PDF (69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是一种能够对复杂山地环境较好感知和表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复杂山地城市开展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于山地区域的多尺度的影像获取策略,并通过与近景摄影测量融合建模的方法,实现了对山地城市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精细化建模的目的;同时,对实景三维模型的单体化方法进行了介绍及对比分析,对后期山地城市开展倾斜摄影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无人机倾斜影像三维建模中的模型精细化
    邱春霞, 董乾坤, 刘荣华, 雷蕾
    2017, 0(11):  133-138,1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3
    摘要 ( )   HTML   PDF (103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机倾斜影像制作三维模型,速度快、成本低,成为城市三维建模的首选。而无人机倾斜影像三维建模中,数据冗余、模型变形、影像缺失等多种问题常常会影响建模效果。本文针对无人机倾斜影像三维建模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模型精细化处理技术,使三维模型更加形象、逼真。
    稀少控制条件下无人机空三加密及在公路地形测图中的精度分析
    郑亮, 王刊生
    2017, 0(11):  139-1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4
    摘要 ( )   HTML   PDF (11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控制点多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无人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基于动态精密单点定位,使用单台GNSS接收机获得高精度摄站点三维坐标,地面无需架设GNSS基站。通过平地、山地公路项目试验,分析了稀少控制条件下的控制点布设方法及空三加密精度,少量地面控制点即可满足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极大减少了内、外业工作量,简化了无人机航空摄影作业方式。
    后差分技术及像控点密度对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影响研究
    陈鹏飞, 胡海峰, 廉旭刚, 杜永军
    2017, 0(11):  144-1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5
    摘要 ( )   HTML   PDF (10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Inpho摄影测量软件对比分析后差分、单点定位的无人机影像数据,在密集像控点、稀疏像控点条件下的DOM精度及DEM精度。在1 km2的试验区布设68个像控点及检查点,通过调整参与计算的像控点数量及布设位置,采用检查点对生成的DOM及DEM精度进行验证。通过试验发现,基于后差分技术及对控制点的合理布设对无人机摄影测量成果精度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本次试验,最高精度达到平面±4 cm,高程±9 cm。因此,后差分技术及合理像控点布设对于大比例无人机数字测图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GIS专业云计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郑坤, 刘宏宇, 李琪, 龚君芳
    2017, 0(11):  148-150,1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6
    摘要 ( )   HTML   PDF (14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对传统GIS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结合云计算技术发展GIS系统及服务已成为GIS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云计算技术的培养在GIS专业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要,然而目前GIS专业的传统课程却没有涉及云计算技术方面,学生无法掌握目前行业所需要的云计算相关知识及技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云计算技术在GIS中的知识模块,分析了通过竞赛提高学生云计算能力的方式,探索了"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GIS专业云计算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
    学习分析视角下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
    黄瑞, 曾晨曦, 李长青
    2017, 0(11):  151-15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367
    摘要 ( )   HTML   PDF (15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了项目建设在用户服务面向、信息资源组织及学习过程指导中存在的不足;尝试基于学习分析的数据采集、模型分析、可视化反馈等技术优势开发学习平台;实现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个性化施教功能,实现了解决自我差异分析、自我评估及导向分析及自我预测及监控分析等问题;以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资源库开发为例,就学习分析在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平台框架设计、平台运行流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实证说明。
    徕卡测量新技术应用专栏
    雁门关隧道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翟宝珍
    2017, 0(11):  155-156. 
    摘要 ( )   HTML   PDF (10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述了长大隧道洞外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将WGS-84坐标系统无约束平差基线精度作为洞外独立GPS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并以WGS-84坐标系统无约束平差结果作为工程独立控制网的计算基准来获取二维工程平面坐标。
    天宝测绘解决方案专栏
    浅析三维激光扫描仪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霍欣杰, 崔磊, 蒋国辉, 吴大鹏
    2017, 0(11):  157-158. 
    摘要 ( )   HTML   PDF (11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隧道监测手段工作效率低、数据不全面、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详细介绍其作业流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中海达·开启智时代
    三维激光高效地籍测量解决方案
    杨晶, 林伟恩, 陈海佳
    2017, 0(11):  159-160. 
    摘要 ( )   HTML   PDF (21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三维激光扫描仪快速获取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地形数据,结合激光点云分析软件,将三维数据和二维数据相比,并与真三维展示和分析,结合应急指挥解决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高精度测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