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军,路胜利.借鉴德国经验构建"六化"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2):129-133. [2] 肖凤翔,覃丽君.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的形成、内容及内在逻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45-51. [3] 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 2015,26(17):2273-2284. [4] 胡波."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 复旦教育论坛, 2017,15(2):27-28. [5] 范如永.建设高水平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6):308-311. [6] 曹一鸣. 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7] 刘会英,盖玉先,徐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7):106-110. [8] 赵玉玲,张兆江,张安兵,等."互联网+测绘"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毕业设计教学研究[J].测绘通报, 2018(11):148-150. [9] 李明忠, 任林芳, 焦运红.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以戈登奖获奖项目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1):90-98. [10] 姜波. 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2003(3):35-37. [11] 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12] NETHERCOT D A.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the role of the UK's JBM[J].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1999,24(2):133-137. [13] 姚威,邹晓东.欧洲工程教育一体化进程分析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3):41-46. [14] 李刚.武汉大学遥感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J].测绘通报,2017(8):138-141. [15]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2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