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通报 ›› 2025, Vol. 0 ›› Issue (7): 58-65.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5.0710
何思璇1, 杨杰皓2, 张国有3, 朱大明1, 王冲1,2, 胡官兵4
收稿日期:
2025-02-19
发布日期:
2025-08-02
通讯作者:
朱大明。E-mail:634617255@qq.com
作者简介:
何思璇(1992—),女,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遥感。E-mail:529905642@qq.com
基金资助:
HE Sixuan1, YANG Jiehao2, ZHANG Guoyou3, ZHU Daming1, WANG Chong1,2, HU Guanbing4
Received:
2025-02-19
Published:
2025-08-02
摘要: 云南省滇中地区采矿损毁地分布众多,开展其植被恢复研究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本文以安宁市、弥勒市及曲靖市马龙区等采矿损毁集中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EE平台处理2000—2022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年均kNDVI指数表征植被覆盖特征; 并结合2023年县域采矿损毁地空间分布数据,综合运用XGBoost-SHAP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Theil-Sen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等方法,系统分析采矿损毁地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研究区内采矿损毁地植被变化呈现严重退化趋势、稳定性较差,且具有正向持续性特征;地形因子(高程、坡度)是植被演变的主导因素,土壤化学性质因素(氮、磷、钾)次之,土壤物理性质因素(孔隙率、黏土含量)影响较小。本文提出的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驱动因子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区域植被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类似区域的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何思璇, 杨杰皓, 张国有, 朱大明, 王冲, 胡官兵. 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滇中典型区采矿损毁地植被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58-65.
HE Sixuan, YANG Jiehao, ZHANG Guoyou, ZHU Daming, WANG Chong, HU Guanbing. Analysis of vegetation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n mine-damaged land in a typical county in central Yunnan based on XGBoost-SHAP model[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25, 0(7): 58-65.
[1] 陈军,成金华.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11-119. [2] 白中科,周伟,王金满,等.再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11):1-9. [3] 胡振琪,程琳琳,宋蕾.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J].环境保护,2006,34(19):59-62. [4] 高月.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地质矿产勘查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10):124-126. [5] 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启动[J].资源导刊,2024(15):4. [6] 杨金中,许文佳,姚维岭,等.全国采矿损毁土地分布与治理状况及存在问题[J].地学前缘,2021,28(4):83-89. [7] 王友生,吴鹏飞,侯晓龙,等.稀土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11):1831-1836. [8] 胡宁,马志敏,蓝家程,等.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氮分布及与氮素矿化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2015,36(9):3411-3421. [9] 马超,张晓克,郭增长,等.半干旱山区采矿扰动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研究,2013,26(7):750-758. [10] 刘英.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11] 李晶,ZIPPER C E,李松,等.基于时序NDVI的露天煤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6):251-257. [12] 彭凯锋,蒋卫国,侯鹏,等.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杂志,2020,39(10):3388-3396. [13] 徐逸,甄佳宁,蒋侠朋,等.无人机遥感与XGBoost的红树林物种分类[J].遥感学报,2021,25(3):737-752. [14] 纪守领,李进锋,杜天宇,等.机器学习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应用与安全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56(10):2071-2096. [15] 周亚男,陈绘,刘洪斌.基于多源数据和Stacking-SHAP方法的山地丘陵区土地覆被分类[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23):213-222. [16] 刘慧文,刘欢,胡鹏,等.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的青藏高原草地物候变化多因素影响分析[J/OL].环境科学,2023:1-25(2023-09-22)[2025-01-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HJKZ2023092000P&dbname=CJFD&dbcode=CJFQ. [17] 岳韦霆,任超,梁月吉,等.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的南宁市野火灾害易发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2):858-870. [18] 曹新元,吕古贤,朱裕生.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及区域分布特点[J].资源·产业,2004(4):22-24. [19] 魏远,顾红波,薛亮,等.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2):107-114. [20] 谭雨欣,田义超,黄卓梅,等.北部湾茅尾海无瓣海桑红树林地上生物量反演——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J].生态学报,2023,43(11):4674-4688. [21] 谭洁,危千骏,廖朝阳,等.基于XGBoost-SHAP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的城市形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5,36(3):659-670. [22] 陈小昆,左航旭,廖彬,等.融合XGBoost与SHAP的冠心病预测及其特征分析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22,39(6):1796-1804. [23] 王婧姝,毕如田,贺鹏,等.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NDVI动态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3,42(1):67-76. [24] 袁丽华,蒋卫国,申文明,等.2000—2010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报,2013,33(24):7798-7806. |
[1] | 席泽馨, 李佳仪, 谢昊, 甘文建, 周杨. GDS:无人机图像引导的跨视角图像地理定位[J]. 测绘通报, 2025, 0(7): 66-72. |
[2] | 刘艳霞, 王祥, 宗琴, 孙伟, 刘涛, 杨霞, 方金玲. 基于InSAR的广域地表及重要基础设施形变监测与预测[J]. 测绘通报, 2025, 0(7): 104-109. |
[3] | 余丰华, 刘正华, 黄丽, 周诗凯, 沈笛, 姚菊祥, 王亚男. 2000—2023年浙江省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测绘通报, 2025, 0(7): 110-117. |
[4] | 屈鹏, 李真, 王君艳, 高玉峰, 康鸿杰. 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草地物候变化特征及其月际滞后效应[J]. 测绘通报, 2025, 0(7): 118-125. |
[5] | 李文东, 叶禹, 李霞, 魏伟, 辛存林. 融合SBAS-InSAR形变与机器学习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J]. 测绘通报, 2025, 0(7): 126-131,146. |
[6] | 魏文豪, 衷诚, 郭健辰, 张正林, 连静. 基于改进YOLOv11的光伏场区施工进度检测[J]. 测绘通报, 2025, 0(7): 132-137,163. |
[7] | 王如政, 吕立蕾, 任晓东.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在沿海吹填量计算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7): 138-141. |
[8] | 梁欣, 卢廷军, 刘星, 梅晓丹. 典型黑土区碳储量时空格局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测绘通报, 2025, 0(7): 174-179. |
[9] | 段崎燕, 陈国坤, 冯俊鑫, 张开琴, 王颖. GPM和TRMM降水产品在横断山区降雨侵蚀力估算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25, 0(6): 30-36,77. |
[10] | 涂梨平, 陈美球, 冷鹏. 基于目标检测算法YOLOv 9的滑坡隐患识别——以永新县为例[J]. 测绘通报, 2025, 0(6): 37-42,102. |
[11] | 张莹滢, 臧玉府, 石佳俊, 肖雄武. 结合Hough变换与语义特征点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融合[J]. 测绘通报, 2025, 0(6): 49-54. |
[12] | 张莉君, 高云涵, 邹小凡, 史航, 解杨敏. 融合多源多视角数据的真彩三维重建技术[J]. 测绘通报, 2025, 0(6): 62-67. |
[13] | 张明敏, 胡秋宝, 黄团冲, 柳义成, 郑金鑫. 基于ICP算法和Bursa模型改进的点云配准算法[J]. 测绘通报, 2025, 0(6): 68-72. |
[14] | 闫白羽, 翟国君, 边少锋. 基于白化着色的沉船和失事飞机风格迁移方法[J]. 测绘通报, 2025, 0(6): 73-77. |
[15] | 周超辉, 李林泽, 章继成, 毛宏智, 韩涛. 基于对象图像分析与Sentinel影像的光伏电站精细化提取[J]. 测绘通报, 2025, 0(6): 123-12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