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8-10-25
    学术研究
    大规模GNSS网发展及数据处理现状
    李林阳, 张学东, 黄娴, 李崇辉, 吕志平
    2018, 0(10):  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0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规模GNSS网是实现高精度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从空间段、地面段和数据规模3个方面梳理了大规模GNSS网的发展现状;空间段可用的卫星和频率资源显著增加,地面段GNSS网的规模越来越大,GNSS的数据规模呈指数级趋势倍增。详细总结了海量GNSS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方法,集中式存储方法已不能满足大规模GNSS网数据存储应用的需要,云存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系统归纳了GNSS大网的解算策略,当前主要通过改进模型算法和采用并行计算技术两个途径解决GNSS大网数据解算面临的瓶颈。
    融合BDS/GPS/GLONASS解算卫星差分码偏差及精度分析
    王健, 党亚民, 王虎, 刘洋洋, 任政兆
    2018, 0(10):  6-9,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0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卫星差分码偏差是影响用户导航定位和授时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融合BDS/GPS/GLONASS三系统数据,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iGMAS分析中心自主研发的软件解算卫星差分码偏差。结果表明:GPS卫星P1P2差分码偏差与CODE产品非常吻合,精度非常高,且非常稳定;BDS卫星B1B3差分码偏差与CODE产品基本吻合,且基本稳定;GLONASS卫星P1P2差分码偏差与CODE产品相对吻合,精度较高,且比较稳定。对比三系统,GPS系统P1P2差分码偏差精度最高,且最稳定;GLONASS系统P1P2差分码偏差精度和稳定性比GPS略低;BDS系统B1B3差分码偏差精度和稳定性最低,可能是星座不完善的原因。
    卫星地基增强系统下的级联双频载波相位平滑优化算法
    于耕, 王寒, 赵龙
    2018, 0(10):  10-13,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0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卫星地基增强系统(GBAS)中,电离层时间和空间梯度是影响相位平滑过程的重要因子。为降低电离层对伪距平滑输出的影响并提高伪距平滑差分修正量的可用性,基于单频相位平滑引入的电离层额外误差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级联双频载波相位平滑算法。其基本原理为:利用一级低通滤波器对导航信号中的电离层延迟进行有效估计,将一级滤波器的输出与双频信号伪距值及载波相位值线性组合,生成码减载波值(CMC)作为二级低通滤波器的输入,同时对输出的平滑伪距值进行钟差校正,该滤波算法能够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及衰减接收信号噪声。利用地基增强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并从平滑残差、定位精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电离层对伪距差分修正量的影响,减小平滑伪距的残余误差,提高平滑伪距差分修正量的可用性及在精密进近着落过程中的定位精度。
    一种改进的电离层反演投影矩阵生成算法
    余龙飞, 胡伍生
    2018, 0(10):  14-16,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0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基于像素基电离层反演电子密度含量时,投影矩阵的获取是关键步骤。传统投影矩阵的生成是采用代数法解算,不仅求解过程复杂,而且不能得到唯一解,解存在一倍的冗余,还需要判断满足条件的解。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卫星信号射线与三维像素面交点的向量关系,提出了基于向量关系的求解方法,减少了待求未知数的个数,有效降低了解算的复杂程度,无需判断就能得到唯一解,降低了50%的冗余,提高了求解效率。
    文物安全箱填充物的切割线自动测定方法
    宋月婷, 郑顺义, 王晓南, 段志鑫
    2018, 0(10):  17-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0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物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放置在与其形状切合的安全箱中加以保护。目前,安全箱填充物的切割线多由人工对文物进行测量并绘制得到,耗时费力且切割线不能很好地贴合实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二维影像自动测定切割线的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并用边界跟踪法提取目标轮廓;其次,利用单应变换矩阵建立像方与物方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提出误差修正方程;最后,根据实际需求完成轮廓线的定量缩放和曲线拟合。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自动高效地测定切割线且贴合度较好。
    一种基于空间信息和遗传算法的半监督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胡冬翠, 谢福鼎, 杨俊, 张永
    2018, 0(10):  22-2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0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诸多的降维方法中,由于谱方法实现简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谱方法中,图的构造及相似度函数的选择是影响降维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像素点的空间近邻信息、遗传算法、谱方法和少量标签样本点,提出了一种半监督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考虑样本点的空间信息和少量有标签样本点的类信息,构造了新的相似度函数;然后用K近邻方法和遗传算法得到优化图,基于优化的图,用谱方法进行数据降维;最后通过局部平均伪近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在两个经典的高光谱图像SalinasA数据集和Botswana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
    一种机载LiDAR点云缺失数据的填补方法
    王丽英, 夏玉红, 徐艳, 赵元丁
    2018, 0(10):  27-3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0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内部存在的缺失数据,提出了一种缺失数据辨识及填补方法。首先,利用二值数据空洞图检测数据缺失的存在;其次,利用连通区域标记算法将数据空洞图分割为多个数据空洞;然后,对大面积的数据空洞的外边界轮廓数据点的凸包依据方差和平均曲率条件进行等距扩大,获得数据空洞的有效影响区域;最后,研究不同的缺失数据类型的最优空间插值方案,并基于影响区域内的点云,利用最优空间插值方案对不同类型的缺失数据进行填补。试验基于ISPRS提供的包含了不同类型的数据空洞的点云数据测试了影响区域的有效性及不同类型的缺失数据的最优空间插值方案,从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Dense SIFT与改进最小二乘匹配结合的倾斜航空影像匹配方法
    杨幸彬, 吕京国, 张丹璐, 成喆
    2018, 0(10):  32-36,7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倾斜航空影像获取到的匹配点少、分布不均匀和匹配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nse SIFT与改进最小二乘匹配结合的倾斜航空影像连接点自动匹配方法。首先,利用影像间粗略定向参数对影像进行透视变形改正,消除影像间的几何变形、尺度和旋转影响;其次,对影像建立金字塔并分块,在顶层金字塔影像上逐块提取Dense SIFT采样点,并基于KD树搜索临近点后进行粗匹配,采用随机取样一致性算法剔除误匹配后获得密集、分布均匀的初始匹配点;然后,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匹配算法对初始匹配点位置进行改正;最后,将匹配点逐层换算到下层影像,重复利用改进的最小二乘匹配算法得到最终的匹配点坐标。选取典型区域的倾斜航空影像数据进行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取到密集、分布均匀的匹配点,且相比于SIFT、ASIFT算法匹配效率更高。
    不同采样间隔下分数阶微分对土壤重金属高光谱数据的影响
    蒋明, 郭云开, 钱佳, 丁美青
    2018, 0(10):  37-40,4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采样间隔下分数阶微分对光谱反射率和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相关系数的影响,对土壤光谱以15、25、35和45 nm间隔重新采样,然后对其进行对应的0~2阶(间隔0.2阶)微分处理,比较分析各阶微分在各种采样间隔下与土壤重金属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微分阶数增大时,具有0.01极显著相关水平的波段数目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向,且15 nm重采样间距提升相关性的效果优于其他3种采样间隔;15、25、35和45 nm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分别在1.6、1.2、2和2阶微分达到最大。
    无像控点测区的归并方法研究
    童矿, 曾微波, 王波, 李明空, 陈雷雷
    2018, 0(10):  41-4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大面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由于地形起伏等原因导致在无像控点情况下多个测区合并进行空三不能准确定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测区DEM之间的航线基准面高度差为基础,实现对无像控制点测区归并的方法。较之于传统的人工归并方法,该方法在测区匹配效率和划分准确率方面有大幅提升,这种基于DEM的倾斜摄影无像控点测区归并方法对大面积山区航空摄影数据的处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数字校园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导航路径规划
    危双丰, 胡博, 张晓钰, 顾秋辰, 赵天宇
    2018, 0(10):  46-5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室内外一体化导航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室外导航技术,室内定位技术相对滞后,因此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日益增长的室内外一体化导航需求。对于日新月异的智能机器人或无人机技术,传统的以二维图为基础的导航路径规划无法满足其对室内外精确导航的需求。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实现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导航路径规划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CityEngine和SketchUp三维设计平台,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利用校园遥感影像数据,建筑属性数据及学院楼建筑平面图,实现了数字校园室内外精细三维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建模工具对校园室内外三维导航路径网络进行提取与规划,为智能机器人或无人机室内外一体化智能导航提供了技术支持。
    城市旅游流时空网络模型研究与应用
    段莉琼, 刘少俊, 刘泽华, 曹群
    2018, 0(10):  51-5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旅游流常用网络结构模型和时空路径模型进行分析,网络结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旅游流的流量与流向等特征,却难以描述其时空动态变化;而时空路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单个旅游者的时空行为,却难以描述其整体的旅游流流量与流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城市旅游流时空网络模型,较好地克服了单一的网络结构模型或时空路径模型均难以同时表达旅游流的时空与集聚不足的问题。最后以天津市为例,基于通信大数据,对天津市旅游流时空网络进行了动态构建与分析。
    利用FY-3卫星MWRI数据探测海冰分布
    吴展开, 王星东, 王成
    2018, 0(10):  56-60,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风云3卫星(FY-3)微波成像仪(MWRI)19 GHz数据提出了一种探测北极海冰分布的新方法,即利用海水和海冰在19 GHz频段极化差异最大的特性,通过大津法(Otsu算法)对19 GHz的极化差进行处理得到海水和海冰分类阈值,进而获取海冰分布。以2016年1月数据为例进行结果反演,并与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提供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WRI数据得到的1月平均海冰范围为12.905×106 km2,NSIDC结果为13.493×106 km2,二者仅差4.35%;且二者海冰范围日增长率比较接近,分别为0.038 4×106和0.041 9×106 km2。因此基于19 GHz极化差结合Otsu算法的北极海冰分布探测方法是可行的。
    集成特征分量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阴影检测
    谢亚坤, 冯德俊, 李强, 王垠入, 瑚敏君
    2018, 0(10):  61-6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集成影像特征分量与建筑物阴影形态特征的面向对象建筑物阴影提取方法。通过分析遥感影像的光谱特性,构建了主成分第一分量PC1、绿波段分量G、过绿指数EXG及色调特征H,并采用伽马变换对H波段进行增强处理,对各特征分量DN值归一化处理并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建筑物阴影形态特征设立面积及长宽比规则,构建了规则集,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建筑物阴影信息提取。选取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阴影提取试验,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削弱水体、植被、深色地物的影响,而且能够去除非建筑物阴影的干扰,所获得的建筑物阴影斑块完整,无破碎图斑。
    一种基于空间特征的地理实体编码方法
    王云帆
    2018, 0(10):  66-7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应急制图中多源异构地理信息数据匹配融合的需求,研究不同数据源的地理实体统一编码问题,基于OLC开放地理位置编码技术,将编码方法与地理实体几何特征相结合,对不同地理实体进行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的统一编码,并结合相似度计算模型,解决多源空间数据融合的问题。该研究可扩展应用于GIS多元数据匹配融合、矢量数据更新、应急数据融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天地图导航数据中POI兴趣点的匹配与融合等领域,为未来的应急制图提供数据支持。
    海洋磁力测量中测线系统差补偿的两步处理半参数模型
    刘强, 殷晓冬, 赵俊生, 边刚
    2018, 0(10):  71-7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海洋磁力测量中测线系统差补偿时,因系统差函数模型选取不恰当而导致的系统差补偿效果差问题,引入半参数回归分析理论,在两步处理法的测线滤波与推估中加入表示模型计算误差的非参数分量,以修正系统差函数模型的不足,进一步精化测线系统差补偿模型。实例计算与分析表明,两步处理的半参数模型能较好地统一测线间的磁场水平,明显提高测网精度,且测线系统差补偿效果好于常用的简单模型及经典的两步处理法,因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系统差补偿方法。
    深海长基线定位系统现状及展望
    张同伟, 秦升杰, 唐嘉陵, 王向鑫
    2018, 0(10):  75-78,10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1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水声定位技术中精度最高的长基线定位系统能够为各类深海探测装备直接提供绝对位置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深海探测的导航定位中。本文首先介绍了长基线定位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布阵原则,然后系统介绍了法国iXblue、挪威Kongsberg和英国Sonardyne等公司的深海长基线定位系统,并分析了国内发展情况,最后展望了深海长基线定位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阵型快速标定、长基线与超短基线相结合、长基线与高速数字水声通信相结合、多AUV移动长基线和单信标辅助导航。
    现代智能型全站仪不整平不对中测量的可行性分析
    顾玄龙, 刘成龙, 郭伟
    2018, 0(10):  79-83,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智能型全站仪不整平、不对中测量技术,可以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比全站仪整平时和不整平时(任意倾斜角)的测量试验数据,得出全站仪不整平状态下测量的X、YZ坐标不是平面坐标和高程,而是准确的空间坐标。探讨了全站仪在不整平测量时的三维坐标系,提出了全站仪不整平时能够准确测量空间角α、γ的新概念,验证了实测空间坐标的数学计算模型,从而证明了现代智能型全站仪不整平和不对中时测量是可行的。
    技术交流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标准体系构建分析
    陈明, 张鹏, 武军郦, 张秋义
    2018, 0(10):  84-87,11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此前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存在的统筹规划不够、法规标准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本文提出构建由建设、运行维护、产品服务、质量、检验测试、安全管理等系列标准构成的框架体系,研究了各标准应解决的技术问题,深入分析了系列标准的层次划分和逻辑关系,形成以标准化促进北斗导航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标准化深化的良性互动局面。
    法方程叠加的多模GNSS双差精密算法
    肖玉钢, 王峥, 陈华, 喻守刚
    2018, 0(10):  88-9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模GNSS数据解算模型与方法是目前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法方程叠加的多模GNSS双差算法,推导了数据处理模型中先验初值统一、先验约束消除与添加、法方程叠加的方法。基于变形监测试验平台的实测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短基线条件下,基于法方程叠加的GPS/BDS多模双差算法能够达到平面1 mm、高程2 mm以内的精度水平,可满足大部分变形监测工程的需要。
    超像素分割和多方法融合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肖明虹, 冯文卿, 眭海刚
    2018, 0(10):  93-97,1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化向量分析(CVA)和光谱斜率差异(SGD)的变化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熵率的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割,通过改变超像素数目来获取多层次不同尺寸大小的超像素区域,并将分割结果与两时相影像一一对应;接着在光谱空间和斜率空间,提取变化强度影像和斜率差异影像,并对这两种差异信息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融合;最后结合OTSU阈值分割来获取最终的变化和未变化区域。利用SPOT5多光谱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融合策略可以有效集成不同方法的优势,相较于只利用单一的变化信息,能够提高变化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利用无人机LiDAR完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数据的研究与应用
    张文涛, 张伟红, 王留召
    2018, 0(10):  98-10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扫描过程中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主要获取道路两侧数据。受建筑物等的遮挡,获取的数据不完整,部分区域GNSS信号不好,造成数据精度下降,很难单独完成某一工程任务。无人机LiDAR数据精度高,空对地测量遮挡少,但其安全性、近地数据精细度不理想。基于车载移动测量与无人机LiDAR的优缺点及互补性,本文提出利用小型无人机LiDAR来完善车载点云数据,实现高精度快速数据采集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能够大大提高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可用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利用Sentinel-1影像探测宁波地面沉降
    朱邦彦, 李建成, 储征伟, 王晓, 孙静雯, 姚冯宇
    2018, 0(10):  102-10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1景Sentinel-1影像,采用MT-InSAR技术获取宁波地区2016-2018年的地表沉降信息,利用研究区同期水准数据进行精度评定,两者差值均小于3.0 mm/a,RMSE为1.7 mm/a,表明MT-InSAR方法反演结果与水准结果十分吻合。分析了宁波地区沉降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沉降中心分布不集中且数量较多,其中最大沉降速率达22.5 mm/a,沉降量达30.3 mm,位于海曙区;主要交通公路、地铁和铁路均有部分落入沉降区内,并以地铁2号线为例,分析了轨道交通沿线地面沉降特征。
    大跨径桥梁运营期GPS/BDS动态形变监测及分析
    刘志强, 岳东杰, 郑德华
    2018, 0(10):  107-11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大跨径桥梁跨越宽度的日益增大,其损伤识别和安全监测问题较常规桥梁更加突出。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大跨径桥梁,其蠕动变形幅值相对较小,且变化缓慢。现有GNSS-RTK技术受定位精度制约,并不能完全满足大跨径桥梁的高精度变形监测。针对该缺陷,本文尝试采用基于GPS/BDS观测数据的连续准静态模式监测大跨径桥梁动态变形,并以苏通大桥为例进行主桥外部变形监测试验;分别对GPS单系统、BDS单系统及GPS/BDS组合系统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不同年度监测结果表明,该模式用于桥梁短期动态变形高精度监测及结构长期趋势性变化分析是有效的,且能实现自动化处理。
    空地协同测绘在广州圆异型建筑验收中的应用
    杨光, 刘敏, 王磊, 周燕芳
    2018, 0(10):  113-116.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州圆大厦设计独特,结构复杂,本文在验收测量中引入了低空无人机进行倾斜航空摄影,并与地面三维激光精细扫描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空地协同的测绘模式,极大地缩短了外业工作时间,有效提高了外业采集效率,可满足规划审批的需要,探索验证了城市重大建筑物、标志性建筑物的精细验收新模式。
    GPS在高铁控制测量中的精度分析——以西成高铁为例
    夏海宁, 张帆宇扬, 袁德宝, 王杰, 庞世晨
    2018, 0(10):  117-12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GPS应用于高铁控制测量并进行精度分析的方法,利用GPS接收机所采集的数据,选用三差模型法进行数据解算,并采用现阶段国内外新方法进行精度分析,通过多种手段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控制网成果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要求。由于解算精度与过程各有差异,针对高铁GPS控制测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西成高铁工程实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总结网型结构与GPS定位精度的联系,进而得出精度良好、成果可靠、较为经济的GPS网型,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现代大地测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王永尚, 张鹏, 王孝青, 孙占义
    2018, 0(10):  122-12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2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新的大地测量技术体系逐步形成,大地测量数据存储管理与应用服务得到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现代大地测量数据的内容、特点和分类,提出了基于数据库DBFS技术的实时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实现了数据库各类数据实体(观测数据类、成果数据类、概要数据类和辅助数据类)的建模分析与设计。在此基础上,针对现代大地测量数据采集、存储特征和实时性服务需求,优化构建了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架构,实现了大地测量数据库的组成结构和系统功能,较好地满足了现代大地测量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要求。
    合肥市城市发展质量空间计量分析
    任家锋, 马卫春, 任程程
    2018, 0(10):  126-13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如何综合运用地理国情普查与专题统计成果数据,开展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位置的计量分析评价方法。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4个维度、15个二级指标、9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析、熵权和优劣解距离等方法,得出了合肥市的城市发展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本文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合肥市发展实际和趋势相一致,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水平、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等维度,较为细致地对比分析了合肥市四区四县一市的发展质量,为城市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智慧城市管理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韩清莹
    2018, 0(10):  131-13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智慧城市管理共享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下,构建基于时空实体对象的双向和多向信息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本文从太原市智慧城市管理共享系统的建设实际出发,在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建设及功能设计实现等方面,阐述了智慧城市管理共享系统建设及其在城市发展与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知识和模型的专题图一体化编制方法
    梁磊, 周启, 任东宇
    2018, 0(10):  135-1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专题地图编制要求作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进行大量的地理数据、专题统计数据处理和繁琐的专题图设计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专题地图编制流程,总结了地图设计过程中的内容设计、版式设计、符号色彩设计、整饰设计等知识体系,并将地图设计流程结构化、模型化,用信息化的语言存储地图设计的各个过程,构建地图设计的知识规则库,然后基于地理要素和专题要素符号化机制构建制图模型,最后结合上述方法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研发了专题地图一体化编制系统,并运用系统进行试验样图编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提升专题图制图效率,为专题地图生产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测绘地理信息教学
    “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王利花, 路鹏
    2018, 0(10):  140-143,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微波遥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灌输式教育、教学内容与微波遥感新技术发展脱节和学生思考能力、动力能力欠缺等问题,探讨"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本文提倡以教学大纲为主线,结合国内外教材、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等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式并行,重点开展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设计了实验项目,构建了实验数据集,编写了实验指导书,进行启发式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借助课堂和课外作业巩固微波遥感知识点。通过教学改革,将教师灌输式学习或教师简单提问改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运用,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和教学相长。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以赛促学的实践
    范本, 许辉熙
    2018, 0(10):  144-146,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绘技能大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有效实现技能大赛对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基于各级测绘技能大赛,本文在解析以赛促学新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特色的以赛促学实践模式。提出了技能大赛选拔制度、实训指导教师助理制,成立了测量协会、实践技能部,实施文化育人,带动学风建设,实行实践环节核心技能过关考核制等以赛促学措施。通过这些实践,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意识,加深了学生对测绘职业活动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面向核心素养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岗课证创”相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王靖, 师军良, 陈琳
    2018, 0(10):  147-15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测绘地理信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根据毕业生服务对象、就业行业与工作岗位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从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入手,经过充分调研与分析,确立了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在笔者所在单位已经推行的"双证书"制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基础上,建立了面向核心素养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岗课证创"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既符合到就业岗位的从业能力要求,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并通过具体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为我国培养应用技能专业人才的院校制订培养方案作为借鉴。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基于Trimble TX8的市政要素逆向建模及建筑物立面测绘案例分析
    杨雪姣
    2018, 0(10):  152-15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逆向建模技术具有覆盖城市市政要素全、实景测绘速度快、测绘成果精准、采集信息多样、原始数据可重复利用等特点,适应于城市中心区,测绘要素复杂、品类多且更新频率高的街区、商铺、绿植、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等的市政测量应用。本文以Trimble TX8地面三维扫描仪为例,讨论了城市中心街道市政要素测绘中激光扫描技术及数据成果的应用。
    一种面向规则建筑物的OBJ文件无损压缩方法
    黄鸿, 赵志鹏, 张磊
    2018, 0(10):  156-158,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avefront OBJ文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交换格式,在三维空间数据可视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原始OBJ文件结构冗余、体积过大,网络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规则建筑物的OBJ文件无损压缩数据模型和OBJ文件到压缩格式的转换方法,并结合三维引擎Three.js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表明:该压缩方法能够有效地压缩数据体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天狼星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测图与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李鑫龙, 李伟明, 张清民
    2018, 0(10):  159-162.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33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机航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测绘系统中。本文利用天狼星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采用GNSS实时动态差分、高精度测时与数据处理技术,在免除布设相控点的条件下完成了测区内1:2000比例尺DOM、DEM、DLG数据的生产,经检验测区精度满足大比例尺成图规范要求。基于高重叠率相片与精确POS数据进行数据三维建模处理,生产模型可以满足大型施工项目可研阶段的数据需求。结果表明,天狼星无人机航测系统适合测绘大比例尺成图与三维建模工作,可以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直观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