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25
    学术研究
    北斗三号观测数据质量及定位精度初步评估
    程军龙, 王旺, 马立烨, 刘万科
    2019, 0(8):  1-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展BDS-3观测数据质量评估对于即将到来的BDS-3应用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从载噪比、伪距多路径及观测噪声3方面评估了BDS-3卫星的观测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标准单点定位和短基线相对定位性能。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在载噪比方面,BDS-3卫星的B1I频点比BDS-2卫星高3~4 dB/Hz,B3I频点最高,其余频点大小相当;在多路径方面,BDS-3卫星伪距B2a、B2b和B3I与BDS-2的B3I大小相当,B1I和B1C与BDS-2的B1I、B2I大小相当,且BDS-3各频点的伪距多路径组合中不存在明显的与高度角相关的伪距偏差;在观测值噪声方面,BDS-3卫星与BDS-2卫星各频点大小基本相当。相比于仅使用BDS-2卫星,增加BDS-3卫星可以改善几何图形结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伪距单点定位和短基线相对定位的精度。
    基于加权预积分和快速初始化的惯性辅助单目前端模型
    曾攀, 潘树国, 黄砺枭, 王帅, 赵涛
    2019, 0(8):  8-13,1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单目视觉惯性定位系统在复杂环境和相机高动态条件下的实时性和高精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预积分和快速初始化的惯性辅助单目前端模型Improved_VIO。首先同步视觉和惯性测量数据,建立高精度的IMU加权预积分模型,为联合初始化和视觉跟踪模型提供帧间运动约束;然后构建视觉惯性融合状态向量,建立联合初始化模型,实现视觉惯性松耦合的快速联合初始化;最后在IMU加权预积分和快速初始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惯性辅助的视觉跟踪模型,从而有效提高系统定位精度。在EuRoC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视觉惯性定位前端模型相比,本文的前端模型提升了单目视觉惯性定位的精度与实时性,初始化时间缩短至10 s内,定位精度提高了约30%。
    融合GNSS和加速度计监测数据的超高建筑动态特性分析
    王亚荣, 黄声享, 匡翠林
    2019, 0(8):  14-1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NSS和加速度计是目前动态监测超高建筑环境载荷变形的主要手段。GNSS具有无需通视、可直接获取三维位移等优点,但受精度和采样率的限制,其对微变形及高频振动信息不敏感;而加速度计具有高精度和高采样率等优点,但无法监测超高建筑低频的似静态变形。为充分发挥这两种传感器的各自优势,提出利用多速率Kalman滤波和RTS平滑方法对超高建筑GNSS和加速度计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GNSS监测技术相比,该方法有利于削弱GNSS高频噪声的影响,提高位移数据的采样率,可有效识别超高建筑的低频和高频振动频率,提高对微变形振动的监测能力;与单一的加速度计监测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准确监测超高建筑的低频变形信息,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地表质量负载对格陵兰岛区域GPS站点坐标时序特征的影响
    汪浩, 岳建平, 向云飞, 李乐乐
    2019, 0(8):  20-2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ITRF2008框架下格陵兰岛区域12个GPS站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的日解坐标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分析地表质量负载改正前后各站点的噪声特性、速度场及周期项振幅。结果表明:站点最优噪声模型主要为白噪声+幂律噪声与白噪声+闪烁噪声,地表质量负载形变修正GPS坐标时序后,明显增加U方向闪烁噪声的成分,平均降低其速度约0.36 mm/a,对水平方向影响较小;同时分别降低高程方向44.1%、14.2%的1 a项、0.5 a项振幅,相反,却增加了水平方向的周期项振幅。
    基于RSI的GPS坐标时间序列瞬态地壳形变信号探测
    成国辉, 罗勇, 刘斌, 匡翠林
    2019, 0(8):  25-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利用RSI的瞬态地壳形变信号探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美洲卡斯卡迪亚古陆俯冲带区域的部分GPS连续跟踪站的时间序列的瞬态形变探测中。研究结果表明:RSI方法能有效探测各序列中的瞬态形变,且能获得瞬态形变发生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和滑移量;与未使用偏移改正的序列相比,使用瞬态偏移改正得到的残差时间序列方差显著减小。
    顾及有色噪声的自适应粒子滤波UWB定位算法
    张园, 谭兴龙, 赵长胜, 李晓明
    2019, 0(8):  30-3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要求噪声模型符合高斯分布,在UWB室内定位中,由于载体本身的机制等干扰,观测噪声不仅仅是白噪声,也存在有色噪声的情况,而粒子滤波可以处理有色噪声的问题。本文通过增加似然分布自适应调整来改进粒子滤波用于目标跟踪的精度,同时研究在白噪声、有色噪声下似然分布自适应调整粒子滤波和拓展卡尔曼滤波在UWB中的优势与不同。试验结果表明:观测噪声为白噪声时,拓展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均可以较好地实现对行人的定位跟踪;观测噪声为有色噪声时,自适应粒子滤波定位效果优于粒子滤波、拓展卡尔曼滤波。
    基于动态阈值哈希的大规模遥感影像快速内容检索方法
    强永刚, 肖志峰, 陈欢欢, 闫丽阳
    2019, 0(8):  34-38,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接收和存档的遥感影像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检索方法难以在超大的遥感影像数据量上进行快速内容检索,造成遥感影像检索技术缺乏突破性进展,使得我国遥感影像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哈希索引方法,该方法根据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动态生成向量的哈希编码,可对高维的遥感影像特征向量进行低维编码,大大降低了检索计算量,可显著提高大规模遥感影像库内容检索的准确率和效率。在天地图数据集的检索试验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在准确度和检索效率上均有显著提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神经网络支持下的Sentinel-2卫星影像自动云检测
    余长慧, 于海威, 张文, 孟令奎
    2019, 0(8):  39-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利用Sentinel-2卫星影像进行地物信息提取时云层遮挡造成的信息误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云区高精度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处理的遥感样本数据构建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自动提取高层次影像特征;再将影像特征输入分类器,实现遥感影像的像素级分类,从而分割出云覆盖矩阵;最后将云覆盖矩阵转化为云二值图,结合感兴趣区矢量准确获取指定区域云检测结果。选取典型区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精度较高,速度较快,且无须辅助信息与人工干预,可用于Sentinel-2卫星影像不规则区域自动云检测。
    面向陆表的星载GNSS-R DDM波形分类
    涂晋升, 张瑞, 洪学宝, 汉牟田
    2019, 0(8):  44-4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4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NSS-R信号在面向复杂场景的陆表遥感应用中存在信噪比(SNR)低和有效信息难以辨别提取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陆表遥感领域的应用拓展。为从海量低信噪比的星载GNSS-R陆表数据中快速区分杂波信号和有效信息,本文通过统计归纳分析,基于星载时延多普勒图(DDM)相关峰的显著程度评定,提出了一种DDM波形分类方法。随后,利用该方法对UK TechDemoSat-1(TDS-1)星载陆表观测数据进行了波形分类。最后,比较了分类后波形对应的SNR情况,同时结合典型地物类型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证实了波形分类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基于特征点法向量的点云配准算法
    孙培芪, 卜俊洲, 陶庭叶, 房兴博, 贺晗, 冯佳琪
    2019, 0(8):  48-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传统的迭代最近点算法(ICP)中,需要两片点云具有良好的初始位置,否则在配准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与配对的粗配准方法,以调整两片点云重叠部分的初始位置。首先,利用SIFT算法提取两片点云公共部分的特征点;其次,根据特征点法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将两片点云的特征点两两配对;然后,利用法向量的夹角对特征点对进行提纯;最后,通过单位四元数法,求解出旋转及平移矩阵,完成粗配准。试验表明,本文基于特征点法向量的粗配准方法可为精配准提供良好的初始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配准时陷入局部最优的现象。
    半监督离散势理论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的应用
    谢福鼎, 赫佳妮, 郑宏亮
    2019, 0(8):  54-5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灾害救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物复杂、标记困难等问题导致有效的变化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离散势理论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一种新的标记样本点的方法得到训练集,然后利用KNN方法构造复杂网络,最后对复杂网络中经典Wu-Huberman算法进行改进并划分网络。所得到的两个社团结构恰好对应了变化部分和不变部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半监督离散势理论的变化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变化检测性能。
    GF-4卫星不同成像状态下影像定位误差特性分析
    韩杰, 谢勇, 李慧娜, 苗宝亮, 石宏斌
    2019, 0(8):  59-62,6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分四号(GF-4)卫星作为我国高分对地观测系统中一颗高分辨率面阵成像的静止轨道卫星,其在不同成像状态下的影像几何定位精度一直是科研人员和应用部门所关注的。本文以谷歌地球数据为几何参考,通过对比GF-4卫星影像和谷歌地球影像上同名点位置信息,分析了GF-4卫星在凝视、俯仰、滚动成像状态下的影像定位特性。结果表明,单幅影像内部均出现了明显的系统误差,凝视成像过程中同一点位的影像定位误差波动较小,俯仰/滚动姿态影像定位误差与俯仰角/滚动角成正比关系。该结论可为地面数据处理部门和用户在数据校正和应用时提供参考。
    结合nDS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深度学习分类方法
    许慧敏, 齐华, 南轲, 陈敏
    2019, 0(8):  63-6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因其地物类内差异大、光谱信息相对欠缺导致现有影像分类方法存在错分现象较多、地物边界残缺不完整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nDSM)约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深度学习分类方法。首先,将nDSM数据作为附加波段叠加在遥感影像上并获取训练样本;然后,利用优化的U-Net网络进行模型训练得到最优模型;最后,利用最优模型对附加了nDSM波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引入nDSM数据用于U-Net模型训练和分类,可有效提高影像分类精度,得到更加真实可靠的分类结果。
    非监督分类的冬小麦种植信息提取模型
    王冬利, 张安兵, 赵安周, 李静
    2019, 0(8):  68-71,7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在区域冬小麦种植信息遥感提取过程中监督学习算法存在的需要地面样本数据支持、流程复杂、人为干扰因素多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本文以非监督分类为核心,结合多尺度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监督分类冬小麦种植信息提取模型。选取河北省辛集市为典型试验区,以2014年高分一号数据为数据源,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实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Kappa系数为0.88,整体精度为94.00%;对于研究区内的冬小麦,在无需训练样本、人为干扰因素少等条件下,该模型具有与监督分类相似的提取精度,能够满足冬小麦种植信息地面遥感监测的需求。
    全球地表覆盖信息语义目录服务共享
    石海博, 孙亚琴, 顾和和, 徐生磊
    2019, 0(8):  72-7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元数据缺乏语义描述和隐含关系推理能力,用户无法获得匹配度较高的地表覆盖信息并且检索到的相关资源数量较少的问题,本文在传统OGC目录服务中加入本体推理机制提出了地表覆盖语义目录服务,并以国家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为原型设计了地表覆盖元数据模型。随后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地表覆盖元数据本体模型,并使用网络本体语言OWL对其进行形式化表达。最终通过构建地表覆盖语义目录服务,有效提高了地表覆盖资源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实现了地表覆盖信息的精准共享。
    技术交流
    深度卷积网络支持下的遥感影像井盖部件检测
    杨梦圆, 刘伟, 尹鹏程, 谢梦
    2019, 0(8):  78-81,8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城市管理发展中城市部件调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城市井盖部件信息获取存在人工调绘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等缺陷,影响城市井盖部件的及时更新。因此本文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小卷积核、尾部裁剪和保持输入大小等改进边缘检测网络(HED)并增加两层卷积运算提取目标,提出HED-C网络模型,实现了端到端的井盖部件目标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HED-C模型井盖部件召回率可达96.58%,查准率可达97.93%,相较Faster R-CNN、YOLO和SSD网络模型,综合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拆迁测绘中的应用
    高春辉, 曾翊城, 王振
    2019, 0(8):  82-8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拆迁测绘方法通过外业入户调查测量房屋及附属物边长,内业测算面积,难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速增效并满足不断加速推进的城市更新工作。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近年测绘领域兴起的高新技术,可以自动生成实景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大比例尺地形图,采集地物尺寸及结构要素,简化外业测量工作。本文提出了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旧村拆迁测绘模式,并在北山旧村拆迁项目中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地形图、地物尺寸和面积精度符合规范要求,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EMD和RBF神经网络的大坝形变预测
    刘思敏, 徐景田, 鞠博晓
    2019, 0(8):  88-91,9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长期观测数据结合预测模型对大坝的形变趋势进行估计评价是大坝结构安全监测的必要内容。本文综合利用EMD和RBF神经网络,研究大坝变形时间序列中非线性周期信号变化的内在规律,使用西龙池L022号站4000期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后续80期数据进行预测,并通过对预测结果与实测变形差值的统计分析评价本文方法的预测水平。结果表明,N、E、U 3个方向的RMSE分别为0.878 6、0.360 4和2.235 mm。与BP进行对比,RBF预测效果更好,受数据精度影响较小,MAE、RMSE较BP分别最高可提高63%、57%,且本文方法计算效率高,泛化能力强。
    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在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祝明然
    2019, 0(8):  92-9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5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山东第一高楼云鼎大厦建造过程为例,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建造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大型复杂钢结构部件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并与BIM预制模型比对,事先检测钢构件加工误差,提出了大型复杂钢结构部件误差检测关键技术流程,实现了高精度特征误差统计,为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智能建造提供了有效先进的检测、监测手段,具有较大的借鉴及实用价值。
    移动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在地铁运营隧道病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高洪, 李凯, 马全明, 韩志晟, 孙丕川
    2019, 0(8):  96-101,1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铁隧道相关的竣工测量、变形监测等方面逐步得到应用,越来越受到地铁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的重视。由于地铁隧道工程的复杂性,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运营隧道监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适应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部门对地铁工程信息化、三维可视化工作的迫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传感器于一体的移动三维激光测量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高精度三维扫描仪及编码器等传感器,能快速、高精度地获取隧道内轮廓断面尺寸,通过配套的软件处理,高效地对限界、断面轮廓及隧道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在实际项目中应用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地铁隧道病害监测中的实际问题,可供同类地铁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工业构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李毅, 徐超, 廖开星, 赵洪瑶
    2019, 0(8):  102-10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以其便携易用性在工业构件质量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主要步骤出发,提出了基于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业构件质量检测方法;并利用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工业构件质量检测中的精度和效率,为快速低成本的工业构件质量检测提供了思路。
    GPS及InSAR数据支持下的甘肃黑方台滑坡监测云平台设计与分析
    王毅鹏, 张永志, 赵超英, 刘晓杰, 张颖云
    2019, 0(8):  106-11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2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主流云计算平台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针对滑坡灾害监测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这一特点,设计了基于GPS及InSAR数据的滑坡监测云平台;并以甘肃黑方台滑坡为例,使用ArcGIS对该滑坡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分析。Hadoop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滑坡监测中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效率,为云计算技术在灾害监测方面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符彦, 王剑辉, 张亚
    2019, 0(8):  111-115.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增加,同时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绿地减少、城市热岛等城市问题。本文综合利用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2011和2013年遥感数据,通过建立城市扩张强度指数,运用统计分析、空间聚类等方法,确定了顺德区建设用地在过去4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8%,其中新城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4%;此外还发现主城区的扩展模式主要为填充式扩展,其中大良街道和勒流街道主要为工业园区的扩展,伦教街道主要为中央公园的扩展,容桂街道主要为物流园的扩展。
    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数据源比选方法研究
    肖昶, 张莉
    2019, 0(8):  116-120.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新设备、新方法不断出现,遥感数据来源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遥感数据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但由于遥感数据源过于复杂且数据量庞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源的选取成为一个难题。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目标,选择遥感数据源的主要质量因子,采用一定的赋权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比较,可实现数据源的最优选取。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主观专家评价和客观熵值计算的比选方法,归纳数据源的主要质量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并对各因子赋权计算评价值,实现了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源的评价比选,试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结合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出租房消防安全监管GIS
    徐刚, 杨立博, 裴政皓, 陈杰
    2019, 0(8):  121-124,15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5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效果卓著,但消防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发展之间并不协调。虽然现有研究已经运用GIS技术到消防安全监管当中,但依然存在信息联动性不强,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城市开发区内地理信息数据、多源多时态遥感及航空影像、巡查数据、出租房数据等进行有效整合完善,以建立时空地理信息大数据。笔者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出租房消防安全动态监管平台。此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基于地理信息的决策支持,提升了出租房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系统的建成和应用对我国的出租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务应用驱动下的地理空间大数据建设实践
    龚丽芳, 李爱勤, 陈张建
    2019, 0(8):  125-12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6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大数据建设的快速推进,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成为大数据应用的热点。本文结合浙江省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分析了政务应用中对时空大数据的需求,并结合现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地理空间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并通过政务示范应用进一步验证了项目建设成效。
    自然资源监测
    草原矿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对比分析
    李晶, 崔绿园, 闫萧萧, 杨震, 董金玮, 邓晓娟
    2019, 0(8):  130-134,157.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7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呼伦贝尔草原区生态脆弱,在人类活动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草原生态变化备受关注。本文以宝日希勒矿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应用1985-2015年Landsat年度最大合成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植被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en+Mann-Kendall方法相较于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植被覆盖度改善和退化反应更为敏感。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评价长时序煤炭开发活动对地表生态的影响并为长时序植被变化监测提供方法参考。
    GF-2影像中不同水体指数模型提取精度及稳定性分析
    刘双童, 王明孝, 杨树文, 杨明泽, 杨立华
    2019, 0(8):  135-139.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8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GF-2卫星影像数据的特点,选取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两个不同研究区域,分别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法(NDVI)及其他3种水体提取指数法(NDWI、SWI、MSWI)对两个研究区进行水体提取试验。通过分析比较各水体指数模型中阈值对水体提取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研究区1(城区)中单波段阈值法提取效果最高达到71.29,且稳定性较好。研究区2(山区)中MSWI方法提取精度最高为95.76,稳定性较单波段法次之。本文试验为GF-2影像在不同区域进行水体提取时选择不同模型及阈值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结合光谱和纹理特征的林地变更检测
    梅树红, 范城城, 廖永生, 李雅然, 施宇军, 麦超
    2019, 0(8):  140-14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69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展林地变更调查,能够为森林执法督察、林地"一张图"更新等提供精准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对于林业资源的监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范围多时相遥感影像人工勾绘变化图斑耗时费力的现状,提出一种结合光谱和纹理特征的林地变更检测方法,并以灵山县东北部为例,利用20171209和20180201两个时期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时间成本的基础上,不仅将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效率提高了一半以上,同时能达到77%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在森林资源普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低空多旋翼无人机航测在秀美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陈竹安, 施陈敬, 冯祥瑞, 黎宏涛
    2019, 0(8):  144-148.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70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规划测量是秀美乡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设计现场地理信息的缺失,会导致秀美乡村后续的规划设计受到严重影响。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其以高精度、灵活便捷、时效性强等优势,迅速成为传统测绘手段的低成本替代品。本文论述了无人机数据采集、图像处理及建模等相关技术,利用Pix4DMapper软件对大疆Phantom 4 Pro无人机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处理,生成了规划区域DOM、DSM等成果,制作了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规划成图软件,实现了规划区域的规划模型及鸟瞰图。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域远程监测应用系统方案设计
    严成, 何宁, 庞维庆, 邓德迎
    2019, 0(8):  149-153.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71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水面污染区域的识别及快速测量,通过电子测量手段和图像甄别方法,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水面污染面积测量方案,以满足水域管理和监测盲点污染需求。根据机器视觉的单目视觉测距原理,采用无人机航拍为该测量过程提供相应参数及污染区域方位信息。系统通过图像分割与堆叠技术对拍摄图片中油污染区域特征进行人工圈定边界识别,利用适用于该面积测量的视觉图像处理方法,设计了水面污染面积测量的人机交互,实现对污染区域面积进行实时或后期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无人机实际飞控测量及软件处理,为水域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模拟水面污染面积测量精度为10-3 m2,测量相对误差低于5%,垂直拍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3%。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应用案例
    地铁盾构施工隧道内平面控制网建立方法
    王嘉伟, 夏汉庸, 尹和军
    2019, 0(8):  158-161.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73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长大隧道盾构施工控制测量一般都采用传统支导线法,存在误差累积过快、缺少独立检核点及贯通中误差受施工条件影响较大等问题。本文结合地铁施工建设实例,根据盾构施工现场需求及设计精度要求,探索实施了一种新的盾构施工隧道内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从控制点布设、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与传统导线测量的两种方法进行精度、可靠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可以提高盾构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强化平面控制点及吊篮点可靠性,有效控制隧道平面累积误差及贯通中误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异型建筑物施工轴线检测中的应用
    徐亚军, 谢海荣, 袁小军, 车红磊
    2019, 0(8):  162-164.  doi:10.13474/j.cnki.11-2246.2019.0274
    摘要 ( )   HTM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常规测绘手段采集异型建筑物特征效率低、表达不完整的缺点,以南通某幢高层异型建筑物为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施工轴线检测数据采集设备,通过控制点布设、点云外业采集及点云内业处理对异型建筑物进行了施工轴线检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异型建筑物施工轴线检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