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测绘出版社有限公司
月刊, 创刊于1955年
主编:陈平
ISSN 0494-0911
CN 11-2246/P
邮发代号:2-223
国外代号:M1396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更多...
第八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通知(新二号)
第八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通知(新一号)
《测绘通报》投稿模板
《测绘通报》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
《测绘通报》投稿指南
友情链接
更多...
测绘学报
测绘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三维建筑模型单体化的深度学习技术实现
王文娜, 张弓, 吴侃, 王瑞, 亓立壮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14-18,2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50
摘要
(
610
)
可视化
收藏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能够快速建立目标区域的实景三维模型,但是该机制下的模型为连续不规则三角网(TIN),无法对其中具体的地理对象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提取建筑物,并与传统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提取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语义分割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倾斜模型对应数字正射影像中的建筑物。通过对提取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建筑物矢量面,为每个建筑物添加基本属性信息,利用矢量面实现建筑物单体化并发布三维模型和数据服务,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倾斜摄影模型展示研究区域地理空间和建筑物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基于ICESat-2 ATLAS数据的DEM高程精度评价
丁夏萌, 张继贤, 郭婧, 张鹤, 常亚茹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84-9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61
摘要
(
604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ASTER GDEMV3、SRTM1 DEM和AW3D30 DEM 3种开源DEM数据的高程精度,本文以高精度ICESat-2 ATLAS测高数据为参考数据,利用GIS统计分析、误差相关分析及数理统计对DEM的高程精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①AW3D30的质量最稳定;SRTM1 DEM在平原精度最高;在高原山地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W3D30 DEM、ASTER GDEMV3、SRTM1 DEM。②DEM数据高程精度受地表覆盖影响较大,且与地形因素密切相关,在相同地表覆盖的两个研究区中DEM数据高程精度表现情况不一致,SRTM在平原地表覆盖下精度表现最好,平均误差为3.15 m,AW3D30 DEM在山地地表覆盖下精度表现最好,平均误差为7.61 m。③坡度对DEM数据的高程精度影响较大,在两个研究区3种DEM数据的高程误差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坡向对DEM数据的高程精度影响较小,未发现明显的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基于InSAR技术的天津局部地表沉降特征分析
张倩, 马悦, 周洪月, 闫世勇
测绘通报 2024, 0 (
2
): 74-79.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4.0213
摘要
(
593
)
PDF(pc)
(39597KB)(
162
)
可视化
收藏
天津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基于融合分布式的DS-InSAR技术处理了2021年1月—2023年6月的58景Sentinel-1A数据,获取了天津南部地区最新地表形变特征;并结合土地覆盖和水文地质等信息,开展了天津市典型沉降成因分析。结果表明:①天津地面沉降分布差异性较大,不均匀沉降特征明显,西南部地区为沉降重灾区,最大沉降速率达85.2 mm/a;②天津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载荷增加及地质构造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天津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岳永胜, 罗志远, 姬霖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136-14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70
摘要
(
519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外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修复成效监测缺少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为推动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从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的基本内容、监测指标选取等方面开展研究,从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表环境、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效益5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科学评价矿山生态修复成效的监测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应用于陕西省神木市某煤矿的生态修复监测,并采用GIS分析和样本监测等手段进行验证,评价矿山生态修复的整体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环境各指标中,反映土壤物理性质的土层厚度指标较好;地表水质污染较少,基本没有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水质偏碱性,与矿区内土壤一致偏碱性;植被覆盖和生境质量指数较好;矿山生态修复区域的沉降区域比例较小;矿山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指标表现不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基于U-Net、U-Net++和Attention-U-Net网络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
李振轩, 黄敏儿, 高飞, 陶庭叶, 吴兆福, 朱勇超
测绘通报 2024, 0 (
8
): 26-3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4.0805
摘要
(
481
)
PDF(pc)
(1871KB)(
361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深度学习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方面的应用已成为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U-Net网络的算法在水体提取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但鲜有研究对不同U-Net网络算法在水体提取任务中的性能差异进行深入比较。因此,本文选择U-Net、U-Net++和Attention-U-Net 3种卷积神经网络,基于GID数据集,进行试验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U-Net++的训练精度最高,其次为U-Net、Attention-U-Net,三者分别为0.912、0.907、0.899;U-Net++的边缘提取能力优于其他两种网络;在分割不同类型水体和区分遥感影像中与水体区域相似的非水体区域上,U-Net++的提取效果显著,U-Net和Attention-U-Net易出现漏提现象,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知识图谱驱动下的多源遥感滑坡隐患识别
李永鑫, 王德富, 马志刚, 范亚军, 杨本勇, 刘立, 罗超
测绘通报 2024, 0 (
1
): 12-18.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4.0103
摘要
(
477
)
PDF(pc)
(4718KB)(
276
)
可视化
收藏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更多的遥感数据可被获得并有效地运用于地质灾害体的识别,尤其在滑坡隐患识别中广为应用。综合利用InSAR和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是近期研究的热点。传统识别过程完全依靠解译人员的工作经验,其主观性较强,无固定的识别逻辑遵循。本文基于SBAS-InSAR与光学卫星影像,通过分析滑坡隐患识别过程,构建滑坡识别知识图谱和识别提取矩阵模型。在知识图谱逻辑驱动下对“光学遥感+InSAR”组合识别的滑坡隐患进行区域空间特征分析,为滑坡广域识别提供了具有半定量化提取指标意义的参考执行方案,实现了滑坡隐患识别从完全主观到半定量化的识别过程。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融合激光点云的城市级高精度建模技术
曾政祥, 何晶晶, 张婧
测绘通报 2023, 0 (
3
): 133-138.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086
摘要
(
446
)
可视化
收藏
实景三维建模目前存在因影像缺失导致的部分地物模型变形、拉花及建筑物底部纹理模糊的问题。针对倾斜摄影测量和车载激光点云两种数据源在构建高质量、高精度的城市级三维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本文提出了利用TerraSolid软件将两者所获取的点云进行融合而后建模的主要技术流程和方法。结果表明,激光点云弥补了倾斜摄影测量盲区的几何结构,使三维模型地面更平整光滑,建筑物底部棱角、线条更加锐利清晰;将车载激光点云与倾斜摄影测量进行有机结合,可有效弥补采用单一数据源制作三维模型存在的缺陷,提高模型精细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一种改进的超体素与区域生长点云分割方法
韩英, 郑文武, 赵莎, 唐欲然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126-13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68
摘要
(
444
)
可视化
收藏
点云分割作为识别地理场景的空间特征、探索和记录空间信息的关键处理步骤,其分割精度直接影响后续三维场景重建、地物特征提取等应用的效果。针对传统区域生长点云分割算法的不稳定等问题,本文结合超体素和区域生长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并利用点云自身的色彩信息进一步改进分割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区域生长和已有的结合超体素与区域生长的分割算法,本文算法对点云数据分割的效果更好,且其精确率与召回率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改进ICP算法的激光雷达点云配准
许哲, 董林啸, 吴家跃
测绘通报 2024, 0 (
4
): 1-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4.0401
摘要
(
443
)
PDF(pc)
(3266KB)(
441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ICP算法在激光雷达目标点云配准中存在匹配时间长,以及受初值影响导致该算法应用在无人车SLAM技术中容易存在定位精度不高和稳健性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KD-tree算法的NDT-ICP算法。首先,通过Voxel Grid滤波对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平面拟合参数的方法去除地面点云;然后,利用NDT算法进行点云粗匹配,缩短目标点云与待匹配点云距离;最后,通过KD-tree邻近搜索法提高对应点查找速度,并通过优化收敛阈值,完成ICP算法的精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相比于NDT算法和ICP算法,在点云配准速度和精度上有明显提高,且在地图构建上精度和稳健性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面向对象的精细化建模分析
李佳俊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1-6.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48
摘要
(
43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利用像片与点云融合建模的技术方法,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精细化建模思路,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模型生产3个阶段对某一景观小品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同类别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在模型成果中的优缺点。最后利用点云与像片融合建模的技术,解决了实景模型几何结构粗糙、纹理差的问题,为小尺度规划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ICESat-2与Sentinel-2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浅滩水深测量
钟静, 孙杰, 赖祖龙, 谌一夫
测绘通报 2023, 0 (
7
): 39-4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198
摘要
(
434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卫星测深(SDB)被广泛应用于近海岸水深测量,然而常用的经验模型较简单,无法适用于各类复杂浅滩环境。为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ICESat-2与Sentinel-2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浅滩水深测量方法。以美国密西西比州猫岛(CI)、巴克岛(BI)为研究区,利用ICESat-2提取先验水深点,再基于Sentinel-2数据训练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以获取研究区水深图;同时采用波段比值模型(BR)、随机森林(RF)和多层感知器(MLP)作为对比方法进行精度定量分析发现,本文方法在CI、BI测得水深的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20 m、0.94和0.95 m、0.95,精度验证优于其他方法,因此该方法提高了水深反演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滢, 李代伟, 张帆, 朱会子, 李龙伟, 李楠
测绘通报 2023, 0 (
7
): 7-1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193
摘要
(
429
)
HTML
(
21
)
PDF(pc)
(6645KB)(
268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Landsat TM/OLI系列遥感数据,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空间自相关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大尺度、长时序动态监测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RSEI均值由2000年的0.70提升至2020年的0.74,整体上呈现改善趋势,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以优、良为主。②研究区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局自相关上呈现聚类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年间“低-低”聚集区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③研究区生态环境受多因子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对2010年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进而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基于NeRF的城市实景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
孙建华, 李巍, 袁伟哲, 王峰, 谷佳铭
测绘通报 2024, 0 (
4
): 129-13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4.0422
摘要
(
418
)
PDF(pc)
(6094KB)(
25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将NeRF高精度三维建模应用于城市实景三维数字化重建,本文基于NeRF技术将大型场景划分为子NeRF,通过在场景内构造多个正八面体初始化多边形网格,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优化多边形面的顶点。训练完成后,得到编码器-解码器网络的权重,通过顶点优化对每个独立块进行不同层次的多边形网格细化。从视图范围捕获城市概览的卫星级图像到显示建筑复杂细节的地面级图像变化,构建面向城市细节层级(level-of-detail)和空间覆盖范围的多尺度数据,通过渐进式学习(progressive learning)神经网络体素渲染模型,使用多层感知器(MLP)实现体积密度和颜色的参数化,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实现预定义视角近平面和远平面之间光线的排序距离向量,实现大规模场景的实时交互式渲染。然后将GIS与NeRF相融合,为多数据融合、查询、分析、测量、标注和共享等任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实现即时、流畅地拖拽、缩放和360°无死角地浏览和观看场景,这种融合可以轻松地将各种数据源整合,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环境监测等三维场景中,以进行空间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利用GPT3模型的GNSS-PWV计算方法
高颖, 许思怡, 李黎, 卢厚贤, 何琦敏, 王晓明
测绘通报 2023, 0 (
3
): 44-48,10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070
摘要
(
405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部分GNSS测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时无法实时计算可降水量(PWV)的问题,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一种将GPT3模型参数与GNSS对流层总延迟(ZTD)融合获取高精度PWV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GPT3模型的气象参数和各类对流层延迟参数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度,融合GPT3模型的干延迟(ZHD)、加权平均温度(
T
m
)和GNSS-ZTD所得PWV的RMS为3.56 mm,接近GNSS-PWV的3.74 mm,远优于GPT3-PWV的11.12 m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罗晓丹, 赖明治, 卢燕, 吕新强, 凌聪聪, 黄宇
测绘通报 2023, 0 (
12
): 132-135,152.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372
摘要
(
397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为例,将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建模中,探索适合对岩画、雕刻、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数字化档案归档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初始地形影像数据建立初始地形模型,以初始地形模型为基础规划精细化航线,开展贴近、高分辨率摄影测量,建立的精细化三维模型分辨率高、纹理清晰、人物信息还原准确,可为自然文物保护等涉及地理空间信息采集的相关领域提供精细化三维建模技术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融合多源数据的城市三维建模方法探索
胡晓静, 刘钰, 陈延博, 李书丹, 李遥
测绘通报 2023, 0 (
11
): 128-131.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340
摘要
(
394
)
可视化
收藏
为发挥多源数据的优势,弥补单一数据的局限性,本文探索多源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的融合建模方法。利用该方法实现了陕西某大院城市实体三维重建,分别构建LOD1—LOD3级别的城市模型,并结合实测控制点成果对建模成果精度及模型精细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建模;融合数据建模成果在模型精细度和成果精度上都有提高;多源融合数据构建的不同细节程度的城市模型精度均符合CityGML对于城市实体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的孔洞修复方法
谢文军, 张加粮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24-28,34.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52
摘要
(
383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倾斜摄影测量构建实景三维过程的孔洞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孔洞自动修复的方法。首先通过边界收缩方法,编制处理程序,利用倾斜摄影测量空三处理成果,实现实景三维模型孔洞自动修复。然后利用实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项目,采用孔洞修复试验处理,验证了孔洞自动修复方法的可行性,孔洞修复处理后模型仍具有较高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贴近摄影测量与BIM技术在濒危民族建筑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中的应用
蔡军, 江伟, 温日强, 封声凤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19-23.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51
摘要
(
378
)
可视化
收藏
为完善我国传统村落实景三维建设,并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濒危民族建筑,本文以广西传统村落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工程为依托,首先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传统村落进行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利用贴近摄影测量技术与BIM技术对濒危等级高的民族建筑进行部件级实景三维建模;然后将倾斜摄影技术建模与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建模的模型相融合,形成传统村落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图;最后根据濒危民族建筑构件的外观特征、尺寸信息、濒危等级、所处年代、地理位置,利用BIM技术对其进行参数化建模、编码与入库,形成可查询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不同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及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以贵阳主城区为例
李薇, 杜芳娟, 阮欧
测绘通报 2022, 0 (
12
): 116-120,12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366
摘要
(
377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关系居民的健康福祉,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医院,忽略了药店、诊所等社会卫生资源的系统配置。本文以贵阳市主城区为例,实地调查各级医疗机构、民间医疗、药店等不同医药类型体系,运用核密度、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工具,探究引起城市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差异性的因素。结果表明,贵阳市主城区医药卫生服务空间布局呈内密外疏的特点,形成整体上“一心一带多点”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心一带”呈现了公立医疗资源,尤其是不同等级(三级、二级)的公立医院在空间分布上的等级性;“多点”则体现在社区医院、诊所及药店在空间上的均衡性。医疗资源空间配置整体受居住用地、道路密度、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明显,但不同类型医疗资源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三维地籍测绘研究及其标准化探索
徐洪秀, 杨玉忠, 王赫, 吴洪涛, 谭新宇
测绘通报 2024, 0 (
1
): 136-140.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4.0123
摘要
(
377
)
PDF(pc)
(2043KB)(
135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的基于二维地籍的土地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日趋紧张的城市空间管理需求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三维地籍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三维地籍测绘解决土地立体化管理难点、痛点的技术路线,然后开展了三维地籍标准化探索,重点介绍《三维地籍产权体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并将研究路线及此标准应用到典型案例中,以证明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标准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